在汽车发展史上,别克这个品牌绝对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别克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汽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本书是有关别克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大卫·邓巴·别克的传记,详尽地描述了大卫跌宕起伏的一生。大卫·别克带领他的团队为机动车发明出的汽油发动机卓尔不凡。配置了别克发动机的汽车无论是平地行驶还是爬坡,表现都同样出色。更重要的是,在强大马力的驱动下,别克汽车即使是在泥泞中、黏土地或沙地上能如履平地,进退自如。这些优势令20世纪早期的其他汽车望尘莫及。如今,大卫·别克当之无愧地在汽车业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
别克汽车公司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发端。通用汽车公司的前任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曾说,别克汽车公司“拥有诸多英才”。确实,别克汽车公司的早期领导者包括,通用汽车的缔造者比利·杜兰特、美国汽车公司的奠基者查尔斯·纳什、克莱斯勒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克莱斯勒、别克赛车手路易斯·雪佛兰。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我们皆耳熟能详。
但是,对于别克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别克的故事,我们却知之甚少。凯姆斯指出“历史上少有如此一个无法给人留下记忆——或者给人留下错误的记忆——的人。
本书讲述了大卫·别克和他的非凡汽车的过去和现在,首次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大卫的世界。大卫在1899年开始研制汽油发动机,并于1900年造出了第一辆别克车。在1903年之前,大卫的工厂只生产出两辆汽车,在全美数百家汽车厂中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家。大卫·别克虽然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发明家,却由于不善经营,工厂负债累累,技术人员也辞职而去。1904年11月,别克汽车公司被转让给了比利·杜兰特。杜兰特当时是弗林特市最大的马车制造商。因为别克车动力强劲,比其他汽车在翻山或穿过泥泞路段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别克汽车迅速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为真正实用的汽车。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通用汽车公司得以创立。
本书讲述的并非全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苏格兰人大卫·别克有时会被人忽略他是一位汽车先驱。他甚至被指责成咄咄逼人、固执己见的商人和石油股票的投机者。然而,大卫·别克顽强不屈的精神仍然值得喝彩。这个生于19世纪的人,仅仅凭着一个建造汽油发动机的创意,吸引了有如沃尔特·马尔以及后来尤金·理查德这样的机械天才,创造了超级发动机。虽然他们所赚的钱仅仅足够果腹,但是这个小公司却凭此生存下来,并等待到了大幅扩张的机遇。100多年以来,已经有4000万辆汽车拥有了“别克”这个名字。大卫·别克荣登“汽车名人堂”,他的名字被永久地镌刻在底特律和苏格兰的历史中。
或许他遇见了超负荷运转的种种事情。很多人对各种事务发号施令;在公司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太多的琐事亦随之而来;太多的繁重工作,过长的工作时间。
“当别克公司刚刚开始步入正轨时,我们尚未有一位能对公司发展作出全盘规划的决策者。”1928年,大卫·邓巴·别克不无惋惜地说,“我们没完没了地工作,直到把当天的活儿干完,为明天的工资做好准备,方才回家……”
“我有整整7年未度过一个周末,放过哪怕是一天假,连圣诞节和独立日(7月4日)也不例外。有一阵子,我常常一天连续工作12、16。甚至18个小时……我说,身处那个时代的汽车行业可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你说他是发牢骚也好,自吹自擂也罢,但他说的倒全是大实话。别克公司第一家发动机工厂的主技师兼领班威廉·比克拉关特(William Beacraft)曾说:“我经常就睡在车间里,但仍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如此大的工作压力的确对大卫·别克有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健康受损”,因此,在威廉·C·杜兰特这位颇有远见的投资商接管别克公司一年后不久,大卫·别克整理好行囊,离开了。杜兰特在别克公司的基础上于1908年成功创建了通用汽车公司。
声称因劳累而身体欠佳,带着公司转让所得的10万美元,大卫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公司。别克难舍难离别克公司。1910年春,大卫·别克将密歇根抛在身后,启程前往加利福尼亚。他很快就在石油业上发迹,大赚了几笔。但这次的成功是短暂的,接下来的几年间,他耗光了经营别克公司而攒下的所有积蓄,重蹈了那些最终输掉自己身家的冒险家们的覆辙。当他后来跌跌撞撞回到底特律时,几乎已是身无分文。
1928年初,一位年轻的报社记者布鲁斯·卡顿(Bruce Catton),一路追踪已穷困潦倒的大卫·别克,到了他在底特律商贸学校(Detroit Scllool of Trades)的办公室。征得大卫的同意后,卡顿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这次采访对于大卫来说是很罕见的。这位身高1.66米的汽车界先驱在访谈中,回顾了他73年的历程。卡顿描述了当时的大卫·别克:满面皱纹,形容消瘦,身体佝偻,已是年老体衰,脸上挂着一副厚厚的酒瓶底眼镜,快秃顶的头上还留着几绺稀疏的白发。
想找到大卫·别克是不容易的。他用不起电话(更不用说汽车了),因此,在底特律的工商名录上找不到他的名字。“底特律的记者人人都知道大卫在哪儿的日子早已是历史,”卡顿说,“现在谁也找不到他。”不过,卡顿,这位替报业企业联盟(Newspaper Erlterprise Association)工作的记者自有他消息来源的渠道。卡顿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因此而有了历史性的转机,他后来成了《美国遗产》的首任主编,并因关于内战历史的研究而荣获普利策奖。
大卫。别克之所以会在学校,是因为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当教师的工作。薪水虽低,但他乐于接受。卡顿一心想来采访大卫·别克,其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有关于底特律这个汽车之都的所有传说故事中,再也没有哪一个像大卫·别克的故事那样富有传奇色彩。”
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全在于大卫·别克的名字如此响亮,他的成就如此炫目,而他本人又是如此不幸。这是令卡顿困惑不解的地方。此外,人们对大卫·别克的评价众说纷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熟人说大卫是一个“言语粗俗”的人,“总是嚼着烟草”。另一个人,底特律的商人、政治家约翰·C·洛奇(John C.Lodge)(洛奇曾以自己的名字为一条高速路冠名)认为大卫是一个很难与之做生意的人。
当后来成为别克公司首席机械师的伊诺斯.德沃特斯(Enos A.DeWaters)于1905年初到公司时,曾被大为·别克的“问候语”吓了一跳:“我不知道你他妈的到底适合干什么,还是先去装配车间当个头儿吧。”在晚年时,大卫·别克还在加利福尼亚打了一连串的官司,不仅使自己的名誉受损,还使他的财力元气大伤。
小本杰明·布里斯科(Benjiamin Briscoe Jr.)是底特律的一名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这位大卫·别克的财务天使将大卫描述成“一位私密朋友”、“一个好哥们”。大卫·别克的孙子、大卫·邓巴·别克二世告诉本书作者说,大卫别克“性格恬静,爱好幻想”。现存的大卫·别克的信件也表明了大卫思维缜密,性情温和。
大卫·别克的故事极具传奇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很长一段时期,大卫·别克与汽车并无什么联系。大卫最早是从管道设备业发家,这个行业于他可谓得心应手,他曾申请了13项发明专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亨利·福特和其他人开始建造不用马拉的四轮“马车”时,大卫·别克开始专注于农场发动机的研制开发,继而,他的兴趣重心又转向机动船。等他最终爱上汽车时,汽车给他带来巨大的荣耀的同时也让他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卡顿凭直觉感到,在大卫·别克渐行渐远的记忆中一定还有些耐人寻味的故事。于是,1928年的某一天,在底特律商贸学校的一个小房间里,他们面对面地坐下来,开始谈论大卫·别克的一生。
第2章从苏格兰到底特律:大卫·别克的早年
让我们把目光投往苏格兰,去探寻大卫·别克传奇一生的开端。1854年9月17日,在北海边的一个苏格兰小渔村阿布罗斯(Arbroath),大卫降生在格林街(Green Street)26号一幢用当地砂岩所建很小的沿街房里,他是亚历山大·别克(Alexander Buik)和简·罗杰·别克(Jane Rodge Buik)唯一的孩子。10月15日,大卫·别克在苏格兰教堂受洗成为长老会(Presbyterian)的一员。
150年后,格林街只剩下原共济会礼堂(Masonic Hall)门前极有限的一小段路边石。在这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礼堂的门旁,1994年时钉上了一块纪念牌以纪念就在附近的大卫·别克的出生地;该礼堂在2005年被卖给英国退伍军人协会(British Legion)。这条街上的其余建筑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了房屋扩建皆被拆除了。
根据1851年的一次人口普查资料,当时共有297人住在格林街的62幢公寓里,他们大多在纺织厂里做工。这些居民中有一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剩下的人中除21人来自爱尔兰外,均来自苏格兰的其他地区。
1851年,20岁的亚历山大与父母一起住在附近的村子福法尔(Forfar)的高街(High Street)。和他的父亲詹姆士(James)一样,亚历山大也.是一位木匠。简·罗杰(Jane Rodger)17岁,住在附近的招呼客栈(Salutation Inn),是那里的一个女佣。别克家族的其他成员和大卫.邓巴都住在阿布罗斯的格林街。1853年5月22号,亚历山大和简在福法尔的教堂举行婚礼后,也搬到了那里。
阿布罗斯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尽管当时船运业面临着来自铁路运输的巨大挑战,比如1854年,用于加工业的亚麻约有2750吨是由水路运抵阿布罗斯的,而由火车运抵的有6000吨之多,但港口附近的贸易还是很兴隆。据当地历史学家埃里克·G·刷克(与大卫.别克无亲属关系)和阿拉斯代尔·M·萨瑟兰(Alasdair M.Sutherland)说,一种新近发明的碎石机给当地的采石业带来巨大变革,阿布罗斯出产的铺路石板不久就会出现在纽约和科隆的街道上:巴黎世博会上有两位阿布罗斯制造商的展台,他们便是在那里将新型割草机兜售给了拿破仑三世。
P1-6
别克,一个为4000多万辆汽车冠名的汽车品牌广为人知,但人们对它的缔造者——大卫·邓巴·别克(Darid Dunbar Buick)的故事却知之甚少。现在,经由本书作者,劳伦斯·R·古斯廷(Lawrence R.Gustin)先生数十年的潜心研究,成就这本《大卫·别克和他的非凡汽车》,让大卫·别克的一生传奇,如同一卷生动立体的历史长轴,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
这幅历史长卷不仅向我们描述了大卫·别克的生平,而且立足于一个多世纪来不断演变的大时代变革为背景,追溯大卫·别克与汽车的渊源,重温大卫及其身边同样有着非凡能力与智慧的事业伙伴,纵览别克汽车上百年的沿革,从而使读者全面深刻了解到一个汽车品牌乃至汽车工业发展的断代史。
别克品牌的影响力,早于20世纪初便已辐射到中国。据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工部局的统计,(在上海)每6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别克车。自20世纪末中美最大的合资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成立以来,别克品牌更是走过了充满辉煌和荣耀的10年。
从第一辆“别克新世纪”,到如今旗下六大系列40余款车型,10年来,别克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带来顺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十万元家轿”赛欧到“陆上公务舱”GL8,从“都市新锐个性座驾”凯越HRV到“国内首款量产中高级混合动力车”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从别克首款豪华sUV昂科雷到全新一代中高档私人动感座驾别克君威,别克的每一款车型都为中国市场注入了一个全新概念。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别克品牌赢得了170多万中国用户的肯定与赞赏。从2006年起,别克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越美国,今天的别克,也已成为一个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中高档主流汽车品牌。
时代悄然变迁,别克面对的市场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承袭自大卫·别克的创新精神却从未改变。无论是国内第一款由本土企业主导研发的全球概念车“Buick Riviera别克未来”,还是刚刚上市的昂科雷和新一代君威,都清晰地勾勒出别克更加现代、科技与国际化的产品蓝图。与此同时,“心静,思远,志行千里”的别克品牌精神不仅是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生动映照,更宣示了这个百年品牌的华丽转身。与大卫·别克100年前创建别克一样,今天,是别克品牌下一个辉煌的起点。
基于此,《大卫·别克和他的非凡汽车》中文版的推出,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正如国人熟知的《资治通鉴》,编篡者试图借助该书“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我们也希望通过本书,汲取前人的经验之精华,放眼别克的未来之路。我们将以传奇为鉴,续写别克品牌未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3月
以谨慎的态度雕琢成的一部畅销作品。通过娴熟地编织大卫·别克的一生和他的时代,以及他的汽车,古斯廷填补了汽车工业史的一个研究空白。
——大卫·刘易斯(David L.Lewls),密歇根州立大学商业史教授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别克的问题,那么古斯廷就是答案。这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是个高超的语言艺术家。
——唐·瑟曼(Don Sherman),《汽车》(Automobfle)杂志编辑、著名作家
古斯廷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大卫·别克的世界,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在大卫·别克、比利·杜兰特,以及沃尔特·马尔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如何导致了一个成功的别克汽车公司,进而是一个伟大的通用汽车。
——查尔斯·K·海德(Charles K.Hyde),韦恩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
古斯廷把他所有关于大卫·别克的研究成果带入这本书中。对于汽车工业史有兴趣的人们将会愉悦地享用这本受人欢迎的作品。
——莱罗伊·科勒(Leroy Cole),汽车历史学家协会前主席
作者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位被遗忘的汽车先驱的世界。古斯廷对于另悦历史的一生兴趣和研究让我们受益良多。
——特里·邓纳姆,《别克汽车:一部完整的历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