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充满了蓄势待发的豪情、青春的朝气、前卫的思想,梦想着丰厚的待遇和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社会毕竟是一所包罗万象、喧嚣复杂的大学校,这里没有寒暑假,拒绝虚假和肤浅,更拒绝空想和庸碌,难以预告何时开课,何时放学。面对这个复杂的大课堂,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本书中给出了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我们相信,你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一定能够唤醒自身潜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你拥有坚强的自信,努力学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它会使你摒弃怀疑和消极的念头,督促你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你变成一个充满自信、活力和智慧的人!从而活出个高效和成功的人生!
本书中给出了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我们相信,你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一定能够唤醒自身潜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你拥有坚强的自信,努力学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潜力。
少走弯路的10个忠告:
买个闹钟:如果你不能控制时间,就让时间来控制你;
管住嘴巴:少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
低调做人:把自己当成小人物就不会小瞧别人;
主动联系:如果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
做个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事效率要高得多;
两手准备:走运时想想以后倒霉了该怎么办;
往坏处想: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按牌理出牌;
换一条路:独木桥也许胜地阳关道;
远离喧器:能够忍受孤独的人才会成熟起来;
第一章 买个闹钟:如果你不能控制时间,就让时间来控制你
1.有意识地控制你的时间
2.时间不够用就学着去“挤”
3.把每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4.对业余时间的利用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5.时间管理是一门丰富人生的艺术
6.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
7.用巴特莱法则运筹时间
8.提高单位时间的功效
第二章 管住嘴巴:少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
1.闲谈莫论人非
2.当心吹破了牛皮
3.改变跟人抬杠的说话习惯
4.当心祸从口出
5.听听别人怎么说
6.学会看清脸色巧说话
7.改正直言直语的说话习惯
8.别让唠叨毁了你的生活
9.开玩笑也要负责任
10.别总把得意挂在嘴边
第三章 低调做人:把自己当成小人物就不会小瞧别人
1.不要动辄摆起“臭架子”
2.放下身架,在低起点上胜出
3.给人好处切莫自居
4.谦虚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5.得理也要让三分
6.不要小看小人物的力量
7.看人时不要只看短处
8.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傻瓜
9.不要小看所谓的失败者
10.小瞧别人会让你失去很多
第四章 主动联系:如果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
1.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
2.老朋友的关系维护:聚
3.用“艺术”结交新朋友
4.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5.认识谁比知道什么更重要
7.在别人患难时伸出你的手
第五章 做个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事效率要高得多
1.明确人生的路往哪儿走
2.不要偏离了灯塔指引的方向
3.制定目标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
4.专注于已确定的目标
5.给自己的目标分段
6.运用合适的方法完成目标
7.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8.必要时可以回头
9.学会放弃一些目标
第六章 两手准备:走运时想想以后倒霉了该怎么办
1.成功了别得意忘形
2.为自己留条后路
3.能糊涂时就不要较真
4.给别人留点面子
5.可以的话不妨送个人情
6.让对手做“英雄”
7.真诚对待自己的手下败将
8.留一两个备用方案以防不测
9.多往自己的“人情账户”上存点钱
10.处世中的“醉”与“不醉”
第七章 往坏处想: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按牌理出牌
1.要学处世先学会忍
2.不要总指望别人感恩
3.不“吃掉”别人就会被别人“吃掉”
4.谁也不会踢一只死狗
5.别掉进赞美的陷阱
6.感谢踢你一脚的那个人
7.迁就别人要有底线
8.当有人对你恶意挑衅
9.不要奢望与人一起“共富贵”
第八章 换一条路:独木桥也许胜过阳关道
1.先断后路再找出路
2.换个思路就是成功
3.从不可能中找机会
4.想着如何才能做到最好
5.何必跟人挤“阳关道”
6.学会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7.不走直路偏绕弯
8.反向思维让你反败为胜
9.遇事多试试迂回战术
10.思路独特让你频出胜招
11.别在条条框框中思考
第九章 远离喧嚣:能够忍受孤独的人才会成熟起来
1.静,是一种人生境界
2.浮躁,让你失去很多
3.以淡泊之心处世
4.在独处中让自己“静”下来
5.学会享受适当的孤独
第十章 慎重结婚:不要因为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
1.爱情是一件易碎品
2.婚姻不能企求十全十美
3.爱情不具有可比性
4.勿拿婚姻做交易
5.慎重选择你的另一半
6.在真爱与婚姻间取舍
7.理性对待“门录户对”
8.莫让婚姻成为后悔的“痛”
1.有意识地控制你的时间
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也有人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我们没有理由再等待。时间是双重性格的东西,最长也最短,最快也最慢,最小也最大。不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中将一事无成。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辛勤地劳动,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到处游荡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地劳动,反而嘲笑它们傻,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寒号鸟,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轻蔑地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呢!趁着今天大好时光,快快乐乐地玩玩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来了。晚上,鸟儿们都在自己温暖的窝里安详地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夜间的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抖落落,抖落落,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的寒号鸟好不得意,完全忘记了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乐地歌唱起来。
有鸟儿劝它:“快垒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寒号鸟嘲笑地说:“不会享受的家伙。”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感受。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了,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太阳一出来,大家一看,寒号鸟已经被冻死了。
《寒号鸟》虽是一则寓言,但它的确讲明了在人的一生中,时间是多么重要,它是你最有权利发挥或挥霍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乐意把时间用在下棋、聊天等这样的事情上,但假如有人提议把这些时间用于学习时,他们便会立即反对:“我哪有时间学习,我都快忙死了……”
时间像海绵,要靠一点一点地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的累积,便会得到长长的时间;如果你因为它只有一点便忽略它的话,它便会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
向时间要效益,合理利用时间就是与时间争夺宝贵的生命。“忙里偷闲”的人,才是会学习、会工作、会生活的人。
让我们来看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息表:
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
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
20:00就寝。
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这位每天只睡四小时,身高不足一点六米的文学巨匠,摒弃了巴黎的喧嚣与繁华,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出了九十六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五十一岁,但他的作品却流芳百世。
那些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无不把时间抓得紧紧的,一时一刻也不放松懈怠。而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他翱翔时,他是决不会爬行的。盛田昭夫说:“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后就是一百八十二步,十年后即十万八千里。”
在非洲大草原的一天早晨,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
“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
于是,它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 “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饿死!”
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谁快谁就赢,谁快谁生存。一个是自然界中的兽中之王,一个是食草的羚羊,等级差异,实力悬殊,却面临同一个生存问题——如果羚羊快,狮子就饿死;如果狮子快,羚羊被吃掉。
在贝尔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但贝尔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钟头。当然,他们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时间是成功者进步的阶梯,是成功者的资本,但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有密度有年龄的。明天的时间比今天衰老。衰老的时间没有气势,就好像日落西山的太阳,完全没有旭日东升、朝气蓬勃的气势。所以说,要有成功的人生,必须把握现在的时间。
2.时间不够用就学着去“挤”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了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时间很特别,它“有时过得慢一些,有时过得快一些,有时它停了下来,停止不前了;有的时候,你能特别敏锐地感到时间的步伐,它飞驰而去,快得只来得及让人惊呼一声;而有时,时间却踯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样,几分钟的时间拉成一条望不到头的线。”
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善于挤时间的能手。巴尔扎克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0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12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清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有时手指写得麻木了,两眼开始流泪,太阳穴在激烈跳动,他喝一杯咖啡,又继续写。有时,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曾经一夜写完《鲁日里的秘密》,三个通宵写好《老小姐》,三天写出《幻灭》的50页开头。有一次,他写作了十几个小时,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跑到朋友家,一头栽倒在沙发上,请朋友一小时后叫醒他。后来,因耽误了时问,他气得大发脾气。巴尔扎克说,写作是“一种累人的战斗”,就好像向堡垒冲锋的士兵,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些传记家介绍说:“每三天他的墨水瓶必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和巴尔扎克一样,牛顿、居里、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一些连坐车、散步、等人、理发时间都用于思考问题的挤时间的专家。
提起“挤”时间学习,有的人总是摇头叹气地说,一天工作八小时,有时还有其他活动,每天排得满满的,怎么挤?那么请听美国“支配时间专家”、经理们的科学导师彼得?德鲁克的一段话:“我强迫自己去请求我的秘书每过九个月做一次时间统计,统计一下我的时间利用情况。然而,虽然我这样已坚持了五六年,每次总要嚷嚷:‘不可能!我知道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不可能有那么多,……’我倒想看看,谁做了这样的统计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德鲁克的经验说明,时间大有潜力可挖,时间的容量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我们怎么能说挤不出时间了呢?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汇涓涓细流以成大海,积点滴时间以成大业。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点滴”的时间看起来很不显眼,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却大有用场。史书上记载了陶宗仪积叶成书的故事。陶宗仪是元末明初人。他在江苏松江做乡村教师时,亲自耕田种地,休息时,常把自己的治学心得、诗作、所见所闻,随手写在摘下来的叶了上,放进一个瓮里。满了就埋在树下,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装满了十多瓮。后来,他将这些瓮挖出来,将叶子上的文字摘录、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共有30卷的《辍耕录》。
历史学家吴晗曾这么说过:那些年总想找个比较长的完整时间写东西。这个不现实的想法,害苦了自己,我老是在等,总等不来,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轻易地滑溜过去了。如今,我不这样想了,一有时间就写,化零为整,把许多零碎时间妥善地利用起来,不就是一个大整数?这笔账过去不会算,现在想想,真是蠢得可以!
如果养成了不爱惜时间的习惯怎么办?下决心改,实施根治法。“支配时间专家”爱德温·C·布莱斯说:“浪费时间的活动就像癌细胞,慢慢吞噬掉你的精力,滋生出某些坏习惯。要想消除它们就得采用根治法。要是你已在做着的事情使你厌烦,妨碍你完成计划,又大大消耗着你的精力,浪费着你的时间,那就彻底摒弃它们!
P2-6
汉朝时,有一位看守官员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担任着一个很低级别的职务。有人就问他,你做官几十年为什么没有得到晋升呢?这个老者说:“当今皇帝的爷爷在的时候喜欢勇敢善战的人,所以我就下决心去练武艺,等我武艺练好了,当今皇帝的父亲继位了,又喜欢儒文雅士了,所以我就又去学习诗书礼乐,等到这方面有所收获时,当今皇帝继位了,我已经成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所以,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会犯类似的错误,结果让自己的人生在不知不觉中耗费殆尽。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低效率的人生。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人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了弯路,找不到捷径可走,所以才终生碌碌无为。
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有高效、低效之分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悟到四五十岁人的生存境界,能够尽早地建立一套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成一种生命的反张力;能够及早体会到人生中的那份淡定、从容与豁达……这就是高效的人生。
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充满了蓄势待发的豪情、青春的朝气、前卫的思想,梦想着丰厚的待遇和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社会毕竟是一所包罗万象、喧嚣复杂的大学校,这里没有寒暑假,拒绝虚假和肤浅,更拒绝空想和庸碌,难以预告何时开课,何时放学。面对这个复杂的大课堂,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本书中给出了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我们相信,你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一定能够唤醒自身潜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你拥有坚强的自信,努力学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它会使你摒弃怀疑和消极的念头,督促你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你变成一个充满自信、活力和智慧的人!从而活出个高效和成功的人生!
编者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