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导论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乡村社会研究两种逻辑起点的启示
(二)集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历史和现实地位的考察
(三)国家与集市(镇)两类“权力集装器”对接的思考
二 文献梳理与研究视角
(一)集市研究已有成果的检视
(二)公共空间研究疏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三 核心概念与个案情况
(一)主要概念说明
(二)个案情况与材料来源
第一章 集市兴衰:农民与国家
一 传承与恢复
(一)市场复苏
(二)国家介入
(三)场市自治
二 统购统销
(一)粮油统购统销
(二)供销社对农村市场的垄断
(三)设置食品站
三 自由市场
(一)逐步收紧
(二)时开时闭
(三)全面控束
四 “黑市”
(一)不可抑制的市场
(二)生存逻辑支配的交易
五 放开搞活
(一)废除粮油统购
(二)发展个体商业
(三)恢复集市贸易
小结:社会交换中的政治权力
第二章 集市规则:利益与秩序
一 大政策
(一)规划
(二)管理
(三)收费(税)
二 土办法
(一)以地生财
(二)捆绑服务
(三)垄断经营
三 潜规则
(一)执照的“真”与“假”
(二)税费的“讲”与“磨”
(三)保障的“虚”与“实”
小结:社会交换中的经济权力
第三章 集市主体:更迭与纷争
一 “坐贾”与“流商”
(一)领头羊
(二)挑战者
(三)“爱恨交织”
二 新人者与原居民
(一)新居民进入
(二)场市格局改变
(三)河水污染之争
(四)往昔只可追忆
三 “混混”与摊主
(一)“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执勤”与“揩油”
(三)“身份转换”
四 消逝者与边缘人
(一)行将失业的媒婆和传统匠人
(二)“变味”的民间艺人与算命先生
(三)生意红火的砖匠和游医
小结:社会交换中的社会权力
第四章 集市空间:沟通与整合
一 棚市和店铺
(一)生人交易
(二)熟人社会
(三)关系圈子
二 茶馆和饭馆
(一)今昔犹存
(二)坐茶馆
(三)进饭馆
三 街头和坝子
(一)街坝活动政治化
(二)商业和社会空间的回归
(三)街头话语的变迁
四 电话亭与网吧
(一)商情、亲情和友情的连接
(二)一线连通大千世界
(三)现代信息与权力
小结:社会交换中的文化权力
结论与讨论
一 基本结论的阐释
二 集市政治:延伸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