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结了作者结合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定期撰写的五十二篇文章。在“挑战和宽容——危机与创新的经济学思维”的总体框架下,将这些文章,分别组织在以“先进与落后”、“增长与发展”、“基础与持久”、“危机与新生”、“货币与秩序”、“现实与理性”为题的六个具体板块中。
自序
先进与落后
重要的是边际——兼议制度改革与创新在工业化阶段性递进中的意义
挑战和宽容——兼议技术革新的关键
先进与落后
转轨的关键
力量定在民间——兼评过去30年全球范围内三次变革成功的关键
鄙夷和嫉恶——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市场和政治
官僚体制与官僚管理边界
不该有的历史失忆——重温西方工业革命的思想文化起源
过度竞争与“炼金术”——兼议从日本经济增长故事中学习什么
“贸易道德”的虚伪性——兼论市场经济的自由实质
贸易自由主义的真与假
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来自美国赶超阶段的启示
增长与发展
私权的理性扩张是关键——兼议30年改革开放的核心
增长与发展——兼议内需驱动的两个约束条件
山头掠影——兼议好坏产出的替代性
增长的限制性还是限制增长——兼评“环境与气候外变”的工具性本质
中国模式?
重要的是产业集中与分散的机制
经济放缓中才显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高增长的相对性——兼议增长放缓或许是一种长期现象
落后与超前的分配机制都有害于增长
消费主导型增长与中国选择
到底该反什么样的垄断——从欧盟一系列反垄断动作说开去
难以为继的政企不分——兼议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企业本位在中国:任重而道远
管制与垄断特权授予——兼谈慎行竞争性领域的政府“试点”政策
限而不止的道理
中小企业的货币困境
一个事实判断和一个价值判断——论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可避免性和正当性
金融业就是不同
不该如此算的账
只能算做刚开始——有感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10年
基础与持久
是基础,就脱不掉——兼议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个人主义财产权:农地改革成败的衡量器——兼论集体主义农村地权的实在与虚无
农民工:身份制社会的典型体现——兼议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如何才能持久——人们在县城经济社会里最希望能看到什么
城市的“围墙”还是那么高——兼议现有城乡人口流动政策的不可持续性
土地集中与城市化——南山的路子与启示
危机与新生
当灾难发生时
危机总是又一个新时期的前奏
越是危机对期越该约束政府行为
转折点的价值和机制调整——兼议分配机制在经济社会转折点上的突出性
周期性结构调整危机与中国对策
回归简单
货币与秩序
到底是谁的问题
还是货币的问题
美元不是黄金
时间的货币价值
货币稳定高于一切
现实与理性
故事——兼谈经济学方法论
想象与理性——兼谈普及经济分析的根本意义
物质极大丰富时会怎样——兼谈经济学的未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