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包办》、《心虚》、《鼓掌》、《天外交流》、《她在等一个人》、《骨气》、《永在我身》、《以身作则》、《悔》、《简体字》、《中奖前后》、《官比你爸大》、《回归》、《敲钟的人》、《曹家的招牌》……本书收录了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司马攻先生的短篇小说作品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司马攻微型小说自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泰国)司马攻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手包办》、《心虚》、《鼓掌》、《天外交流》、《她在等一个人》、《骨气》、《永在我身》、《以身作则》、《悔》、《简体字》、《中奖前后》、《官比你爸大》、《回归》、《敲钟的人》、《曹家的招牌》……本书收录了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司马攻先生的短篇小说作品集。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为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泰华文学》主编、泰国五福织染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司马攻先生的短篇小说作品集。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创作为主。1990年开始写作微型小说。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二十多种,其中微型小说集有《演员》、《独醒》、《骨气》。 目录 切忌随人脚后行(代序) 水灯变奏曲 天网 林嫂 花葬吟 忘形 乡巴佬 独醒 偷 蟹王 股票王 赌局 人情突变 伦操献金 娟子 有朋自远方来 相怜 怪胎 南腔北调 电车上的两个老头 公寓故事 毛医生 等待 恐龙蛋 爱我爱 娘温的耳环 焚书 画家之死 神偷 故乡的老屋 小丘上的故事 静巷 心壶 陈诗礼的电视机 家在附近 演员 探亲奇遇 杜十帖 如此报答 打鼾 清浊之水不同流 蛇乎人乎 观球赛 金表的故事 返老还童 赴宴 送月饼 小小说 听说 他是谁 书缘 傻子会 最好的工夫茶 古装片 单身女房客 变形 花落花开 猴戏 世情 青花瓷瓶 有求而来 桃花运 吹毛 车祸 此刻泪更酸 最后的风光 知己 一手包办 心虚 鼓掌 天外交流 她在等一个人 骨气 永在我身 以身作则 悔 简体字 中奖前后 官比你爸大 回归 敲钟的人 曹家的招牌 她也有梦 舍命 谁的书 打包 多添半碗饭 她为什么不回家 四爷的一天 冷漠 你是 爱心处处 以后小心点 戴遮阳镜的少女 批工马福 百字小说系列 附录心灵与人性的雕塑 后记 试读章节 是秋天了。 今晚的月亮圆得有点古典。我独自走在北风轻拂的路上。 这是一个既传统又浪漫的节日——水灯节。我拿着一盏水灯,在月色和灯光里走向河边。 攘往熙来的人群荡在沿河的路上,有前来放水灯的,也有观水灯的。而我此来则是两般皆是。 雪姐老是对我说:“霞,在水灯节的晚上放盏水灯,会如愿以偿的。” 去年这个节日,我买了一盏小小的纸制的水灯。可是,我并没有把这盏水灯拿到河里去放,它置于我的案上已整整一年了。我保存这盏水灯,也保留了我的心愿。 今晚我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水灯放到小河里去。 我走着走着,找到一处较为幽静的河边,屈膝蹲下身去。我把我的情绪浓缩在水灯里,轻轻地将它荡在小河上。 我终于放了一盏水灯。 可是我没有许下心愿。 也许我不习惯于许愿。也许我怕这盏小小水灯载不了我的心愿。我在暮色与思绪两苍茫之中将水灯拨向河心。 放了水灯我站起身来,一个漂泊的愁绪涌上心头。多么可怜又多么可笑,我何必放水灯?其实我就是一盏飘零的水灯。 我茫茫然走在路上,一个汉子迎面而来,冲着我唤:“苏婉娜,苏——婉——娜——” 我吃了一惊,停住步。那汉子也一怔,流泛出一脸腼腆与失望,低着头喋喋地说:“对不起,我认错了人……” 我定一定神,接着是怦然而起的心跳。这汉子脸上的腼腆和忸怩的神态多么像“他”。 一阵短暂的犹豫和迷惑过后,我抬头向前望去,那汉子已没人人群里去了。他在我怅惘之中悄悄而来,又在我激动之中突然消失。 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水灯,它们在水上划起一线线希望之光。回首寻找刚才我放的那盏水灯。只见水波粼粼,烛光闪闪,究竟哪一盏是我的水灯? 天上的月亮和河里的水灯是今晚最好的装饰,而我却在美丽的景色之外。 悠悠的惆怅,丝丝的寒风,以及那眼熟的忸怩正伴着我回家。 今夜,我独自在一间小屋里,凭窗仰望茫茫的天穹。瘦月如钩,群星簇簇,这些星星缀在天上有如一张疏疏的网。 这是一处较为偏僻的海滨,又值初冬时节,游人稀少。海滩后几十座度假小屋,亮着灯光的,稀稀落落只有数座而已。 四野幽幽,斗室苍凉,我有些懊悔了,一个单身女子不该到此独宿。 但是,有什么可怕的!我对于这个世界已无所留恋。唉!无所留恋,其实是已经没有让我留恋的余地。 懒得去欣赏天上的弯月繁星,随手将窗关上,我从手提袋里取出三片药片,伴着开水一吞而下。上了床,不久便入睡了。 咯咯……咯咯,一阵声响把我惊醒。张开眼,一大汉越窗而入,我哇地一声大叫,那大汉跳到床前,一手紧紧地扼着我的脖子,一手撕开我的睡衣、内裤。他压在我身上……他臀部起起落落,床在摇动。 他不动了,满足地向我狞笑,我喉咙刺痛,气逆上涌,咳嗽,一口痰吐在他脸上。啪、啪、啪,几下巴掌掴向我两颊。接着他从地上拾起他的裤子,向窗口跳下。 我想大声叫唤:捉贼,捉贼。我想要痛哭一场,我想立刻到警局报案,我想要…… 唏嘘地转着念头,但是,我什么也没做。我终于安静下来,一种满足感浮上心头,一个复仇者所得到的胜利和满足,我真想大笑一阵,这衰贼,真活该。 他强奸了我,打我,跳窗前又把我放在桌子上的手提袋带走。 手提袋里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一千多泰币,几盒化妆品,还有我经常吃的药,那些治不好我的艾滋病的药片。哈哈!这些药片他不久也要服用的,就送给他吧。 窗开着,窗外有一张疏疏的网。 林嫂 惠下班回家,路过信乐商店,他的家距离信乐商店不到一公里。自惠懂事之年起,就在这小杂货店进进出出,四十多年来,他由小主顾变成了老主顾。 四十年来曼谷的变化极大,但信乐商店却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商店变得旧了,店主人林寄烟和他的老伴林嫂苍老了。 惠走进信乐商店,林嫂从椅上站了起来:“惠兄你回家啦,要买什么?” “林嫂,买一打鸡精。” “鸡精……”林嫂弯下了身,在柜台下翻找了一会,转过头向店后大声说,“喂,老头,鸡精放在哪里?卖完了吗?” 一位年约七十岁的老头从店后走出来:“是惠兄来了。你要买鸡精,我们这里不卖鸡精啦。那些大百货公司,它们的鸡精的成本比我便宜一点,又有大赠送的,因此,人们都向洋行里挤。还有呢,近来有一些批发公司出现,这些批发公司,一打半打、三件五件也叫批发,价格又比百货公司更便宜。以前是店子越小货价越便宜,现在却是大公司比小商店更便宜,唉!我们这些小店差不多都要关门大吉了。惠兄,你到百货公司去买吧。” 林嫂白了林寄烟几眼,脸上的皱纹苦涩地挤在一起。 惠走进了他的家,他的大女孩迎了上来:“爸,我给你买了一打鸡精,在百货公司买的,比那些小店子还便宜呢。” “爸知道了,阿霞,以后我自己买……” 第二天,惠走进信乐商店,他压低着声音对独个儿在店前呆坐的林嫂说:“林嫂。买两打鸡精,过两天我来拿。” 林嫂的脸上叠起了一层厚厚的幸福的笑意。 花葬吟 晚上十点半,陈家花园里的游园会在欢声笑语以及悠扬的音乐中结束了。 陈家三小姐帕差妮穿着一套白色的晚礼服,站在芒果树下向最后离去的一位客人挥手送别。 最后离开陈家的他,驾着一部名贵轿车朝拉玛四路驰去。 到了是乐园交叉道,交通灯红了。他把车停住。这时他心中甜甜的想起了陈小姐,瘦如桃花的身材,飘飘的白衣裙风吹欲透。古典的容貌,秀丽中带着几许憔悴。她,她多么像林黛玉。于是,他哼起《红楼梦》中的名句:“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秀闺。”他把脸一松,眯着眼笑了一笑,又吟起黛玉的《葬花吟》来:“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手中抱着一大把鲜花,将脸贴在他轿车的车窗上:“先生请买一束鲜花……”一辆电单车沿路旁滑冲过来…… 一声惨叫,卖花女孩倒了下去,鲜花散在她的身上。P1-7 序言 有人说微型小说易写难工,这“易写”可能指微型小说的字较少,易于成篇吧! 但对于我,微型小说难写难工。 在我还没有写微型小说之前,我写得较多的是短篇杂文,我在两家日报的文艺版写几个专栏。专栏里的杂文从四百字到八百字。六年时间我断断续续写了500多篇“微型杂文”,从中体会到短文难写。 较长的文章有藏拙之处,短文则难以通形。 1990年我开始写微型小说,使我更领略了微型小说谋篇之难。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微型小说应运而生。泰华的微型小说举步较迟,它的运应得晚了一些,1990年7月我鼓足勇气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微型小说《演员》。 《演员》发表之前,我已写好了近十篇微型小说,改了又改,认为满意之后,才连续推出发表,希望在泰华文坛起抛砖引玉作用。 我心里明白,我的微型小说,是新的尝试,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但关系到我以后微型小说创作的前程,多少也会影响到泰华微型小说的发展。 因此,我写微型小说,总是小心翼翼,举笔维艰。 我是一个业余作家,商务,俗务,还有不少不得已的应酬,占去我大部分时间。我所余的时间有限,对于文学创作,我必须争取时间,使我有更多的“余”。 不同文类各有各的特殊要求,微型小说的特征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易行难,要做到“有尽”而达到“无穷”,确有一定难度。不过微型小说取材海阔天空,手法多种多样,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甚至有些不属于任何文类的文字,几乎都可摇身一变,化为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的字数虽少,花时却多,我利用时间,曼谷的交通很拥挤,一塞车便是一两个小时,我便在车上构思微型小说,打腹稿。 以我的经验,打腹稿至为重要,往往一篇微型小说在腹中完成了十之七八。 腹稿完成后打草稿,经过修改,再行誊抄。 我喜欢有创意的微型小说。我的微型小说创作力避模仿钻老套,蹈袭他人窠臼。 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写诗如此,写微型小说也该如此。 后记 我出生在世代为商的大家庭里,传到我是第四代的生意人了,九岁时父亲去世。我二十一岁全面投入商场,在家中无大将的情况下,我做了先锋,肩负重任。总算在祖父的余荫下事业稍有所成。 我老老实实的做了十几年生意人,不知因何缘故,我的神经开始“分裂”,以马君楚的名字照常经商,而用司马攻的笔名从事文学创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泰国的创作环境非常恶劣,以华文来写作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反共、排华的政策雷厉风行,有些作家被抓去坐牢,有些被驱逐出境,中文报社时遭封闭。为了安全,我用了十几个笔名以分散目标。 那段时间我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有时也写写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泰邦交,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泰国的政治气候大转变,笼罩着泰华文坛的阴霾消散,泰华的文艺花圃百花齐放。 一九八七年我开始写六七百字的“微型杂文”,七年时间我写了三百多篇短篇杂文,结了三个杂文集。 微型小说是一个新的文类,一九八九年新加坡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黄孟文访问泰华作协,谈话中他提出微型小说的优点、潜力和发展趋势。 当时泰华微型小说创作尚处于真空阶段。 泰华文坛不能缺少微型小说。发展微型小说是泰华作者当务之急,我极力鼓励泰华作者写微型小说。 我盼望泰华文坛微型小说的出现,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还见不到泰华微型小说的露脸,于是我下决心写微型小说。 我向生活找寻素材,大胆构思,期望能写出有创意的微型小说。我不蹈框框,力避俗套。 一九九○年七月至十二月,我在新中原报大众文艺版发表了三十多篇微型小说(当时称小小说)。 我的抛砖终于起了作用,泰华作者纷纷投入徽型小说创作行列,微型小说在泰华的文苑中扎根、成长。 我爱散文,我的散文是我心灵的结晶,意识的流露,其中的人物、事件都是真人实事,我的散文观是真情。 我爱微型小说,我的微型小说都是虚构的。有一些素材、事件,本身已经是一个颇为完整的微型小说,但我还是将它加减乘除。有的“原型”竟被我弄得面目全非。 虽然我的微型小说都是虚构的,但也有不少读者,认为有些微型小说有我的影子,也有些微型小说是写某某人的。 我颇满意我的弄假成真。 我的微型小说有些弄得较为曲折,有的虚得很平淡。 泰华读者较喜爱曲折的微型小说,而我则喜爱平淡些的微型小说。可平淡难度大,苦头多。 我的文学创作较杂,散文、报告文学、诗、杂文等,这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是沉重了一些。 但我不在乎,我在苦中作乐。 而使我大苦大乐者,微型小说也。 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我出一个微型小说自选集,我很高兴,这对我的微型小说创作,起了很大的鼓励。看来我的苦缘未尽,而其乐也融融。 二○○八年三月于泰国曼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