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于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的互动场域中,主要通过中国五家外国文学核心期刊作为切入点,考察和研究中国外国文学理论界在1990年代文化转型以来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的阐释性再现。具体内容包括再现西方文论的知识构型、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引介研究、詹姆逊引介研究、隐喻置换与能指滑动、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序(王晓路)/1
前言/1
第一章 目的、语境和范式/12
第一节 研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12
第二节 考察的时间、空间和立场/28
第三节 范围、旨趣和范式/35
第二章 再现西方文论的知识构型/43
第一节 话语实践与知识构型/43
第二节 资源型再现/54
第三节 追问型再现/68
第四节 整理型再现/81
第五节 对话型再现/93
第六节 比较型再现/100
第七节 论争型再现/108
第三章 1993-2007:纵向考察/122
第一节 1993-1997:迷失与质疑/124
第二节 1998-2001:本土意识的觉醒/133
第三节 2002-2004:问题意识/141
第四节 2005-2007:建构与重构/147
第四章 横向考察:思潮、运动和流派/153
第一节 横向主题分类方案和原则/154
第二节 体制、拆解和求证/157
第三节 叙事学引介研究/169
第四节 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引介研究/177
第五节 女性主义引介研究/188
第六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引介研究/203
第五章 横向考察:西方学者引介研究/218
第一节 巴赫金引介研究/219
第二节 德里达引介研究/227
第三节 詹姆逊引介研究/242
第四节 赛义德引介研究/253
第五节 理论译文考察:和语境的互动/263
第六章 问题意识考察/267
第一节 隐喻置换与能指滑动/268
第二节 质疑:现象学与阐释学渊源/275
第三节 学术体制结构:形式合理性/284
第四节 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293
结束语/299
引用文献/303
附录/318
后记/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