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发生了千年大变局,经历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本书在充分肯定了第一次转型的改革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前提条件下,又提出了第二次转型的改革思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国家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行“良治”,实现国家根本利益和目标: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经济发展与经济稳定、社会公正与人类安全、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本书为“国家制度研究”课题小组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充分肯定1978年党的第一次转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同时,指出该战略还不能解决和应对的经济繁荣条件下,日益突出的社会不平等、不公平、不稳定及其他社会危机,明确提出了第二次转型——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构想,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制度建设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保证党和政府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2003年的7月,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五年来,研究者追踪国家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展关于国家制度建设这一主题的研究。本版图书除保留上版图书中关于第二次转型的含义等经典篇章外,新增加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国家财政与民主建设、制度建设与反腐败的内容,并对转型悖论与发展挑战这一部分进行重大调整。
本书的作者多为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既可以被广大理论研究者、社会管理者借鉴,也可以为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制度建设:认识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增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第二次转型: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制度建设为中心
第一部分 转型悖论与发展挑战
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
一个中国两种体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公共服务差距
金钱与自主:公民社会面临的两难境地
大转型:中国的双向运动
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
第二部分 执政党制度建设的尝试与运作
党的“十六大”与中国走向
中国领导人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个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其机制设计:以中共第十六届为例
第三部分 国家财政与民主建设.
为了国家的统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现代国家制度中的再分配机制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第四部分 制度建设与反腐败
防治腐败是新一代领导人当务之急的重大政治任务
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
腐败的新特点及其对国家能力的侵蚀
前版总结 回顾与展望: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