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线突出、视野开阔。涉及了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又形成了自己严密的学科体系。本书综合考察了汉语史与中国军事史两条线索的发展脉络,论及了语言现象与军事现象共变关系这一语言史学未曾深究的课题,具有开拓性、时代性。本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军人语言运用的系列特点和基本规律;运用辞章学、语体学和修辞学等原理,对军事书面语的特点和主要军事文体写作的语言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根据词汇学、术语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军语的沿革和当代军语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关于海峡两岸军语比较、建立武警军语标准体系、语音识别技术应用等课题的研究不但观点新颖,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军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1
军事语言学的基本属性/9
军事语言学的内容体系/17
国外军事语言研究概况/23
我国军事语言研究概况/33
语言现象与军事现象的共变关系/46
汉语共同语形成和发展的军事历史背景/55
汉语方言演化的军事历史背景/64
熟语中的白旄黄钺/72
地名中的营垒屯堡/84
外来词中的烽火狼烟/95
汉字中的金戈铁马/98
中国古代军语概说/103
刘伯承元帅与我军军语建设/112
缩略军语结构分析/122
军语的亦称形式/129
海峡两岸军语差异比较/134
军事书面语体/145
军事法律语言/151
军队机关公文新旧格式主要差异/169
作战文书的语言问题/175
军人的制式口语及其社会文化成因/190
军人特殊的口语交际形式——队列口令/197
限用口语——军人非制式口语之一/208
移用口语——军人非制式口语之二/214
俗用口语——军人非制式口语之三/219
建立规范的武警军语体系/224
关于“突发事件”概念的语义学思考/232
武警官兵统称问题浅议/237
笔迹鉴定中的言语特征识别/242
语音识别技术及其军事应用/249
毛泽东论军事宣传的语境问题/256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解放区拉丁化新文字运动/263
古代军事信息保密的语言手段/272
附录:军事语言研究论著要目/278
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