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海小开(杜村话剧作品选)
分类
作者 杜村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杜村创作的剧本,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首先从格式上就不同于常规的剧本,而更像是小说。从这部剧作选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他所编织的故事周全完整,组织的戏剧结构也严谨扎实,并且,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中,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另外,杜村还在戏曲、广播剧、历史剧、音乐话剧、儿童话剧,以及电视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上多有涉猎。综观起来,杜村的创作富有情感冲击力,他对生活敏感,而呈现细腻鲜活。他善于发掘题材,基本都以都市社会生活为场景,契合以比较合适的风格样式,架构工整,人物塑造鲜明。他的创作对白生动,在反映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本书收录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中青年编剧杜村的12部话剧作品,包括《爱情泡泡》《上海小开》《浴火忠魂》《清明上河图》《宝贝们的天空》等

内容推荐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

本书收录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中青年编剧杜村的12部话剧作品,包括《爱情泡泡》《上海小开》《浴火忠魂》《清明上河图》《宝贝们的天空》等,全面体现她的艺术才华。

目录

序/杨绍林

自述:男大十八变

爱情泡泡(无场次话剧)

爱又如何(无场次话剧)

上海小开(七场话剧)

中国航班(无场次话剧)

青春之歌(无场次话剧)

第五天神(七场话剧)

浴火忠魂(无场次话剧)

蛋白质女孩(无场次话剧)

问心无愧(无场次话剧)

清明上河图(三幕话剧)

宝贝们的天空(无场次话剧)

丁香花(无场次音乐话剧)

附:杜村创作年表

后记:感谢一箩筐

试读章节

当代。

大城市。

夜,很深。

伴着做爱时的呻吟,一个孤单的人影在黑暗中蠕动,愈渐激烈……

突然,他猛地跳了起来!

他喘着粗气,好像还在梦里。

他神情委靡地打开录音电话。

磁带里是影子的声音:陈思,你一定会奇怪吧?有几个电话,你“喂”了一声后,对方就挂了,那都是我打的。这次你不在,面对录音电话机械的声音,使我终于有了勇气,也机械地说一些话,这些话我想了很长时间……我决定结束我们这段恋情……自从决定这么做以后,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梦中跟你谈它,看尽了你所有可能有的表情,真正体会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有得终将有失的滋味……可能你会觉得我走出了国门,便淡泊了情义。不管你怎么想,我都不想解释了。这儿的一切,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那样美妙,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有体会……

电话铃骤然响起。一下,两下。

他关了录音,有气无力地拿起话筒,有气无力地问:“喂?”

陆地:“喂喂喂,干嘛呢?”他的声音充满诱惑。

“没干嘛……”他还是有气无力。

“又在想影子?”

“嗯。”他吐了一口气,把这个字也顺便吐了出来。

“唉,这事都过去两年多了,你怎么还在想?人家现在正开着空调跟洋鬼子做爱呢,说不定已经有一个混血婴儿诞生了。女人就是水,而且他妈的是活水,你像块礁石一样,死不楞登地老是呆在原地,这叫活受罪!快走出这个套子吧,爱情是谈得完的,日子是过不完的,想想现实,嗯。”

“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遗精!现实是手淫!现实是压抑!”

“见鬼,你真该找个女人了。要不要我帮你物色一个?”

“我要那玩意儿干什么?”

“能调节你的情绪。”

“也能破坏我的情绪。”

陆地的边上传出一个女人的呢喃。

“又是哪个被害者在你边上?”

“怎么是被害者?应该是被爱者。”

“对你来说,被爱者变成被害者还不就几天的事儿。”

“这叫曾经爱过,又何必真正拥有!被你这么一说,他妈一点诗意都没了。”

“我是记者,要什么诗意?你看报上的‘本报讯’,哪篇有诗意?”

“说起‘本报讯’,我还正有正事找你呢。”

“你这个歪人哪儿来的正事?”

“明天,五点半,在华都酒楼有一个记者招待会。”

“我不去。”

“哎,是个女的。”

“女的就更不去了。”

“别人可是指了名道了姓地要请你这个大记者到场啊!”

“是谁?”

“你不认识,是一个办了一个乐队的女歌星。”

“凭什么她叫我去我就得去?”

“那就算我请你去,总得给个面子吧?”

“又是你的性伴侣?”  “什么呀!她是个女强人,一个富婆,我根本沾不上边儿,我只是她的形象设计。”

“有你沾不上边的人?”

“哈,来点兴趣了吧?哎,我突然觉得你们俩是两个极端哩!你老是回忆,她总是展望,一个是‘昨日像那东流水’,一个是‘明天会更好’。嘿嘿,真有趣,所以你还真该去一去。其实也由不着你了,我在她面前已打了包票,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要不然咱同学一场、朋友一场就收场了。”

“哟哟哟,实足一个重色轻友的坯子。”

陆地的边上又传出女人的呢喃。

“快去吧,在催魂呢。赠你一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谁说的?”

“兰陵笑笑生。”他挂了电话。

“这小子,尽看淫书。”他也挂了电话。

华都酒楼后花园。

音乐萦绕……

他坐在石凳上吸烟。

陆地引着黄莺找寻而来。

陆地:“大记者到底是大记者,别人都在里边狼吞虎咽,他却在后花园里吞云吐雾。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黄莺小姐,黄莺爵士乐团的董事长;这位就是《时报》的‘名记’,陈思先生。”

“你那么年轻就当上董事长了?你懂事吗?”陈思打量着她。

黄莺笑了:“不太懂,请大记者多多关照。”

“是谁让你这么穿的?”陈思又问。

陆地:“是我。”

“俗!”

“俗不好吗?现在不就兴俗灭雅么,我这叫适应潮流。”陆地辩解。

黄莺双手递上:“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

“谢谢,我没名……骗。”

黄莺好奇地问:“记者不用名片?”

“我有记者证。”

“能告诉我你的电话吗?”

“你记得住?”

“只要用心记就行。”

“别用心,用心要吃苦的。5819××××。”

“谢谢。”

陆地:“我这位朋友是活在昨天的,你别在意,他说话虽冲,人却特好。”

“我看得出。”

“你会看相?”陈思问。

“嗯,你刚失恋。”

“哦?”

“你现在很恨女人。”

“哦?”

“不过你有一颗爱心。”

“哦?”

“你这人感情很专一。”

“哦?”

“你这人意志很脆弱。”  “哦?”

他在等她说下去,她却不说了。

“还有呢?”他问。

“今天就说这些,要听,下回分解。”

他苦笑,说:“小姐,我告诉你,我不是刚失恋,我已经失恋两年多了。”

“是吗?”黄莺愣了。

陈思问陆地:“你都对她说了什么?”

“我什么都没说,你自己脸上写着呢。”

“哦?”

俩人走了。

他突然冲她背影喊:“明天我会发稿的。”

陈思的家。

屋里的电话在响。

他奔进屋,电话却不响了。

他呆坐了片刻,又打开录音电话。

还是影子的声音:陈思,跟你在一起的一千多天,那些日子,那种感情,我这辈子有幸体验,已经没什么好后悔,好遗憾的了……将来,当你拥着你的太太、孩子,享受着靠你的才华、灵气带来的幸福时,我会默默地为你高兴,尽管我没有这个福分……我也不想说抱歉或者请原谅,因为当初我付出的也是一片很真很浓的情,而此时此刻,我同样极度极度地难过……在我边上,放着你的十二封信,整整九十页,我知道它们在那儿,可我已什么都看不见……

电话铃又响了。

他关了录音,拿起话筒:“喂?”

黄莺:“是我。”

“你好。”

“建议你改用录音电话,因为你经常不在家。”

“我是录音电话。但两年前我已把它当成放音机了,直到今天。找我有事吗?”

“今天再给你算一命,你是个失信的人!”

“哦?”

“我找了贵报所有的角落都没有找到您的大作。”

“什么?那篇稿子没发?”

“你不知道?你难道不看报?”

“我从不看自己任职的那份报纸。肯定是哪个编辑塞了一篇自己捞了好处的东西进去。”

“对你的失信你说该怎么办?”

“……”

“请我吃饭?”

“我干嘛要请你?”

“那我请你?”

“更不敢当。”

“再给你算一命,你这人,既小气又冷漠。”

“哦?”他笑了,“……好吧,算是失信的补偿,我请你。老时间老地方见。”他挂了电话。

“哎——”她糊涂了,“哪有什么老时间老地方?”

突然,她会心地笑了。

又传来那种熟悉的音乐。

华都酒楼。音乐萦绕。  他在等她。

她来了,说:“你这家伙真鬼,请人吃饭还要考人智商。”

“是谁让你这么穿的?”他问。

“我自己。”

“我建议你可以辞退你的形象设计了。”

“你想敲你朋友的饭碗?”

P1-7

序言

杜村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中青年编剧,至今已经写山十几部话剧剧本,而被搬上舞台成功演出的,也有近十部之多。可喜可贺。

如这部剧作选中所显示的那样,列入本书中的十二部话剧,各有特色:历史剧(原创《清明上河图》)、音乐话剧(原创《丁香花》)、青春剧(原创《爱情泡泡》、改编《蛋白质女孩》)、主旋律剧(原创《中国航班》、《问心无愧》)、社会形态剧(原创《上海小开》、改编《爱又如何》和《宝贝们的天空》;行业剧(原创《第五天神》和《浴火忠魂》)以及名著改编剧(《青春之歌》)。

杜村的经历也许与一般从院校毕业再踏入社会的人不同。在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之前,杜村曾经当过技术员。本来可以远离戏剧,可是却从来不能远离,因为他的父亲就是著名演员杜冶秋。杜村放不下戏剧,后来他考进戏剧学院,成绩一直很优秀。只是毕业后阴差阳错没能进入当时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而是进入上海艺术研究所,做过“专业出身的业余编剧”,接连制作和编了几个戏。

1995年初,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同一年,杜村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青话制作体创作了《爱情泡泡》。1997年,杜村正式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杜村创作的剧本,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首先从格式上就不同于常规的剧本,而更像是小说。从这部剧作选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也很显然,这种相对自由的叙述方式,能够更加充分地让杜村发挥松散、跳跃的思维特色。加上耳熏目染着戏剧环境长大,杜村所不自觉吸取的戏剧养分有着先天的优势,杜村编织的故事周全完整,组织的戏剧结构也严谨扎实,并且,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中,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年轻的杜村充满激情,他曾在1995年几个日夜里一气呵成《爱情泡泡》。《爱情泡泡》因为杜村个人体验的缘故而有着强烈的内在情感冲击,也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以及情感碰撞中,表露着年轻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对生存状态的理解。1996年这个戏经过王晓鹰导演,王履玮设计,周笑莉、尹铸胜、曹毅等演员的共同创作,成功上演。演出以富有象征意味的舞台意象,演员对人物细致、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准确表达,都使《爱情泡泡》的演出具备了相当强的艺术观赏性。《爱情泡泡》于当年演出后,又于1998年上演,并进京演出,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爱情泡泡》激励了杜村进一步的创作。也是从《爱情泡泡》开始,杜村的创作里往往富有巨大饱满的情感力量,角色富于时代內涵,甚至不乏个人理想主义色彩,故事不脱离现代模式,可能激烈,但很完整,某种意义上有些寓言感,从中探索着当代城市青年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等等。

2002年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了杜村根据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改编的同名话剧。《青春之歌》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曲、歌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被搬上话剧舞台还是第一次。对于这个剧的创作,杜村有种巨大的使命感:不同的人生道路呈现的图景,体现的价值、信仰和理想,都是每个人应当慎重思考和积极求索的命题。杜村用多种手段多层次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林道静这一人物的矛盾、挣扎和思考,也写出了这个单纯的爱国青年,从一开始的对革命抱有憧憬,到成长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战士的过程。故事虽然属于上世纪30年代,其中贯穿的情感变化和观念追求,却顺利地将过去与今天接通,这让当代的年轻人更容易了解一个时代的火热和理想。

紧接着,作为关注社会热点,反映行业生活的举措,宣传税法、依法纳税,杜村于2003年又拿出了剧本《第五天神》,一桩税务案件,三个税务官,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国法与情感的冲突,凸显着如何坦荡为人、合法理财这一命题。故事是世情的反映,而艺术创作则是以人为本,杜村用人在幕前、账在幕后的方式,以重在对人物的塑造,避开了繁琐写实的调查取证过程。最后呈现出的案件扑朔迷离,而人物恩怨纠缠,尤其其中的艰难选择令人感慨系之,富有艺术感染力。

杜村对行业戏的创作屡有创意。在反映消防事业的《浴火忠魂》这一话剧中,他选取了雕塑家为可敬可爱的消防战士塑像这一切入点,以雕塑家及其盲女的火灾事故为引子,慢慢将视角引向消防战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雕塑家父女对消防战士的感情、消防战士之间的各种生活琐事和工作关系,紧密钩织成当代城市中一个特殊群体的动人画面。杜村对点面设置合理,各种矛盾与情感交错纠结,情节推进生动有序,塑造出的消防战士是一群当今时代最可爱的人。

2005年夏天上演的《蛋白质女孩》,其小说曾风靡一时,也被改编成电视剧。杜村的舞台改编本,用舞台独有的方式,保留了王文华原著的幽默意味。他从缺乏情节而以语言精彩并押韵取胜的小说中提取原著精神,赋予穿行在城市生活中的两个爱情活宝张宝和李贝以丰富的人物性格,而在这性格的刻画中,又鲜活地交织进特立独行的各类女子,组织起了故事情节。就在张宝和李贝走马灯似的与各个女子交往的跳进跳出过程里,生动的故事与诙谐的评点相辅相成,种种体验方式和不懈探索,当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和爱情心态被进行了具体的写照和近距离的剖析。

此外,杜村还在戏曲、广播剧、历史剧、音乐话剧、儿童话剧,以及电视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上多有涉猎。综观起来,杜村的创作富有情感冲击力,他对生活敏感,而呈现细腻鲜活。他善于发掘题材,基本都以都市社会生活为场景,契合以比较合适的风格样式,架构工整,人物塑造鲜明。他的创作对白生动,在反映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自然,杜村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着意发现现实生活中更为感人的素材,努力挖掘在普通表象下掩盖着的人间真情和道理。相对于《爱情泡泡》的创作,如今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杜村,早已远离了爱幻想的年纪,他比从前务实,但仍保留着激情,而激情正是一个剧作家必备的生命状态,惟其如此,才能更进一步地向人类的心灵进行探幽。务实,则让杜村在激情释放的同时,对现实社会有了更多的贴切关照。这都是他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源泉。

希望杜村保持并且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在创作尤其是舞台创作这一方显然寂寞的精神家园中,继续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百年,而对有才华的青年给予最大的扶植,在我们来说就是对话剧事业最大的支持。因此,特为杜村出版这本剧作选,并为之序。

后记

饮水思源,说了一个感谢的哲理。

知恩图报,说了一个感谢的道理。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说了一个感谢的原理。

明白感恩的道理,却不习惯把“感谢”二字常挂嘴边,也许生就这样一个不可爱的个性。其实,我虽然缺少一张感恩的嘴,却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这颗心,在这本书将要出版的时刻,怦然跳动着。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养育了我并遗传给我大量的戏剧基因,使得我对创作永远乐此不疲。

感谢把我从小带大的祖母,您让我养成了安静并善于思考的习性,我正是在您去世后开始努力,因为您临终的眼神告诉我您对我有所期望。

感谢我的太太,我自知给你的关爱和呵护少之又少,而你却从没怨言,尽心尽力地扮演着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

感谢我的岳父岳母,你们挑起了养育外孙的重担,使我有了更多的闲暇去思索并创作。

感谢我未满周岁的儿子,你的诞生让我多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那就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感谢我的历任女友们,你们给予我的爱让我有了更多的素材和更大的动力去进行创作。

感谢我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朋友老邻居,你们这些“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兄弟让我对不同生活方式有了参照,跟你们在一起时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大暴粗口,好爽!

感谢上海照相机总厂的同事们,你们是我跨出校门踏上社会后的第一批朋友,你们向我诠释了“出门靠朋友”这句话的意义。

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辛勤培育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感谢上海戏剧学院的同窗们,与你们朝夕相处建立起的友谊是我一生的回忆。

感谢上海艺术研究所的老师们,我在所里工作的五年间,你们为我这个后学末进提供了不少的机会并给予了太多的信任。

感谢与我合作过的出品人、制作人、策划、导演、演员及各位主创,正是你们的智慧和才艺使我的剧作更具光彩。

感谢戏剧、影视、文学界的前辈和同仁,你们给予我的支持、鼓励、批评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并请你们对我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批评和帮助。

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感谢你们为我的剧作进行报道、宣传、评论。

感谢影视界的朋友们,在与你们的合作过程中我汲取了不少养料用于话剧的创作。

感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领导,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会有这本书,我唯一的报答就是努力写更多更好的戏。

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感谢各位编辑老师,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帮助。

感谢观众。

感谢读者。

杜村 顿首

2008年1月22日于暂住处上海航华新明星花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