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藏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坚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第一部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神秘铁血生活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王刚在经历一场真实的战争过程中结实了吴凯峰、候风林、邓海、刘秋林、穆青等生死兄弟,他们肝胆相照,生死同巢。然而,面对战争胜利后的部分大撤军,大部分战友都复员转业,邓海转业刑警,刘秋林任职理工教授,穆青却信守当初战场上的承诺,一直照顾牺牲战友的母亲。然而,面对昔日生死战友的背离,面对国家利益的长远斗争,昔日的手足兄弟该如何选择?王刚却兑现当初的承诺,毅然选择了留守部队——在一无所有的艰难状况下,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预备役部队。

内容推荐

这是一场在非战争状态下存在的战争我们经常说时刻准备着,我们是在准备什么?谁也不知道战争会在哪一天打响,或许今天,或许明天,又或许后天,硝烟散尽之后留下的炮灰,没人记得……战争打的不是别的什么,就是和平年代的准备。你准备了多少装备,你准备了多少战争意志,一把藏在脊柱里的宝剑,多数人一輩子都用不上,但要把它抽出来,势必经历一场痛苦,付出代价,对于这些“编外军官”们来说,他们是军队里的孤独者,战争和使命一旦抽离,他们的生命就显得如此苍白。死了的人是看不到胜利的,而活着的,一直在坚守。

战争或许就在门外,我们整装待发。

目录

第一章

芦获花,此花开后路无家。

——《北梦琐言》

第二章

这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

——丘吉尔

第三章

董存瑞 十八岁 参加了革命游击队

炸碉堡 牺牲了 革命的任务完成了

——儿歌

第四章

小事听领导,大事凭良心。

第五章

让我们在岁月流逝的镝响中

固守着自己的孤岛

——穆旦

第六章

广漠如流沙,在你脚下。

——穆旦

第七章

引而不发,深藏不露。

第八章

或者他们也都早已干枯

就正像这朵无人知的小花——普希金

第九章

dead drop

ph.

0.情报的秘密放置点(如公共厕所等)

第十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

尾声

我们念到的名字

还未刻在石碑之上

——托马斯·哈代

试读章节

穆青离开侦察大队的时候,是哭着走的。对于他来说,这次离开的背后就是永别。不仅仅是穆青一个人,也不仅仅是F军一个集团军。那是1985年的6月,一个月以前,没有人会想到整个昆明军区都会在这次百万大裁军中消失——在此前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它是唯一担负有作战任务的军区。

但是它就要消失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小饭馆内外,都是喧闹的人群。

穆青穿着军装,在门口等着,虽然现在是“编外”军官,但是他很珍惜这最后穿军装的日子。身旁往来穿梭,都是年轻人,不少是便服的,但是军人气质难掩,偶尔有认识的人和他打个招呼。

王刚和另外两个兵来了,穆青迎上前去,四个人走进了饭馆里的一个小间。

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酒,六个杯子。

大家谁也没说话,王刚先斟满了一杯,倒在了地上,然后拉了一张椅子坐下。

穆青挨个倒酒,王刚接过杯子:“单位落实了么?”

“没,要自己找到接收单位,找到部队就放人,现在还是编外。等单位落实好了,我就去你们东北看看。”

“是去看看陈海波家里吧?”

“对。”

“真别太刻意了,兄弟几个都知道的。你先把你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一个兵把手搭在穆青的肩膀上,很诚恳地看着他。

“嗯,”穆青低头坐下了,“我答应他了。”

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

“这次裁军,你们部队动么?”穆青找了个话题。

“不会吧,”一个兵说了,“咱们军是老部队了,有传统……再说了,侦察分队就这么点人,裁也不会裁到我们头上啊,裁了谁给你侦察啊?”

穆青只是摇摇头,倒下一杯酒,苦笑着问王刚:“这事儿谁说得准啊。开始我也想过挪地方——可那是给成都来的同志让地方,我能想通。可现在仗打完了,是整个大军区都没了啊……”

“反正都是走,你也别太计较了。”王刚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穆青又仰脖倒下了一杯酒:“王刚,你自己肯定也有想法。你为什么不说?‘飞虎’来了,我不算,你们整个大队就再也没上过。你说——是因为咱们干得不好,丢人了么?有了炮位雷达,风林和海波他们就白死了么?”

“风林的立功报告批下来了。”一个兵低声说。

“哼哼,”穆青冷笑道,“原来风林死在那边,就是为了戴罪立功啊。好,那你告诉我,那陈海波呢,海波不敢冲,是不是执行战场纪律?他是怕死,怎么了?王刚你告诉我,你怕不怕?我告诉你,我怕!怕得要死!怕得要尿裤子!”

“啪!”酒杯摔在了地上。

小间里很安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外面的大厅里的歌声清晰可闻。

兵们在唱歌。

一个兵想给穆青倒酒,被王刚把瓶子接过去了。他站起身,给穆青满上。然后端起自己的酒杯:“穆青,咱们是一起上过战场的生死兄弟。这里的四个人,算上风林和海波,六个,我有想法不瞒你们。”

王刚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酒杯,一口咽下:“来云南以前,我,还有一个战友,吴凯锋——穆青你不认识,他是我们S军牺牲在这儿的第一个,技侦的兵,不光文化好,军事素质也比我好,来以前都准备去军校了,来这儿,最先死。”

穆青接过话头:“你说的这个事儿我知道,前指给几支北方新来前线的部队都通报过,缺乏战场经验……”

“你别打岔,穆青,我不爱说这些话,你让我一次说完,”王刚看着手里空空的酒杯,有点伤感,“你现在会说吴凯锋是不小心挨了冷枪,没经验。其实这个事儿我们连,每个人,前前后后都想了很多天。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从那天开始,突然明白了,只要你上了战场,你就随时可能死——部队打不打得赢,和兵、装备、指挥这些都有关系,但是对你我这样的小兵、小军官,战场就是绞肉机——不管你军事素质好不好,不管你是不是勇敢,不管你是不是有文化,不管你碰没碰过女人,不管你想没想过当英雄,随时可能死——在这个前面,大家是平等的。问题就是,在穿起军装拿起枪的时候,你想好了没有?你准备了没有?”

王刚给自己轻轻倒上了一杯酒:“说实话,我一开始当兵,根本没往这上边想——空军航校上了一半,把我淘汰了,我才来的陆军。小时候想当解放军,想开飞机,想当英雄,可从来没想过当烈士——来到云南以前,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吴凯锋死了,我开始想这个事儿了。我问自己,能走么?穆青,你告诉我,我们来了前线,看见死人了,怕了,厭了,我们能转身走么?”

穆青咬着嘴唇,没说话。

“当然不能走。那就只有自己扛下来了,没人帮,自己干。我也怕死,但是没办法,我怎么办?哭么?哭要是有用,我肯定哭了,但是没用——海波最后肯定明白了,没办法的事,只有自己对付。侯风林肯定也明白了,他叫我帮他——那一枪我投开,我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不管开没开这枪,我都会后悔一辈子。但是穆青,我告诉你,我和风林一样,我们是做好了这个准备,死的准备——你没有。你没有做好这个准备,你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但是你没做好死的准备。”

两个兵收回了视线,静静地盯着自己桌前一小块,一言不发。

穆青摇头:“王刚,你小看我了,我怕死么?你前边有你的吴凯锋、侯风林、陈海波,我在F军这么多年,见的要比你多!你现在再叫我越境侦察,发给我枪,我就从这儿走!但我觉得窝囊!我们趴林子里,三天三夜,进去六个人,出来四个,到头来,一场空——风林在石头缝里钻了两天,死活就发现一门炮,结果呢?炮弹一出膛,不到一分钟炮位雷达就发现了,还能自动校射,不用你报告!咱们敌后三天,回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部队给报功,我不好意思要——现在仗打完了,部队精简了,我的使命也完成了。军装一脱,就好像从没当过兵似的;前脚一走,就好像从来没来过战场似的,是么?忘了?假装什么事儿都没有?”

“穆青,我也有想不开的时候,难过,还得自己慢慢想。回来的时候,一过边境线,看见接我们的人,我的心突然一下就松了——在那边,打仗是咱们几个人的事儿,一旦回国,才发现,还有这么多人,打仗不是咱们几个人的事儿。就算咱们都撂在了那边,还有飞虎呢。仗打到今天,其实没你我什么事儿了,又赶上裁军,这么多大事儿赶在一起,没人能帮你,还是得自己干。咱们连死都不怕,你今天怕什么呢?不是怕,你又担心什么呢?——别让风林他们看见咱们今天这样儿,他们会难受的,来——干!”

穆青举起了酒杯。

四只酒杯碰在了一起,一饮而尽。

王刚捏着空杯子,伸着脑袋,冲着穆青神秘地一笑:“穆青,这几天就要回东北了,以后再想见就难了,今天我告诉你个秘密。”P31-34

序言

存在的意义

对于很多人来说,预备役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被人们所熟悉和了解。

整整一年时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06年末,我第一次踏人我国东北某预备役炮兵团大楼时的情景——暖气停掉一半,人员抽走一半,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火热军营”截然相反。在这里,最先体会到的两个字,就是“冷清”。

而在这时,他们早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这样的一支预备役部队并不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超前的意识——若说本书中尚有一丝和现代战争相关的闪光点的话,那么必须说明,有关火炮自动指挥系统,有关“舆论、信息、法律”的“三战”,都是这支部队业已经成型或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技术总在进步,观念总在更新,但是对于一只军队,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中国改革开放步人快车道,社会变革最激烈的二十年里,经济建设成为大多数人的工作重心时,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仿佛被时光遗忘,依旧按照过去的思维方式,在奉献,在牺牲。

军队本应是国家的利器,但是不能时时刻刻都用于拼杀,刀锋只是静静地放着,也会有损耗,一代一代的兵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来保持这把刀的锋利——他们未必都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更多的人在和平中度过自己全部的军人生涯,他们在为国家消耗掉自己的青春,这也是一种牺牲。

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五十年没有出现过敌人,但是战士们分秒不误地站了五十年,如果敌人再五十年不出现,他们还要再站五十年。他们不知何曰终了,敌人不知何日终了。

引而不发,藏而不露。

当兵参军的人,都有两种准备。第一,准备明天就打仗;第二,准备一辈子没仗打。后一种正是许多军人的苦恼。同样是为和平献身了,但不是一颗子弹打中他,而是一点一滴地付出生命。他们是疆场外的烈士,不同的是,他们把大山一样的功劳铺得很平很远,所以看起来很平常。

预备役部队,也许是整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中最不起眼的,从单位、时间、人数和战斗力来看,也是最弱的。我曾经想过,如果有一天,战争爆发,预备役部队能干什么?有人讲,预备役部队如果先上,那就是最早的炮灰;如果最后上,那么就意味着正规部队已经消耗殆尽,战争已经失败了。因此,这是一支没有存在价值的部队——不是没有苦恼,不是没有困惑,随着了解的深入,苦恼和困惑会越来越多。就像很多人问起的那样——如果自己都不在了,那么,胜利还有什么意义?

半个世纪之后的和平年代里,闲人们对于存在意义的思索,总会让我想起当年的董存瑞——在做出最后的选择前,他一定知道,自己看不到胜利了,但是他依旧选择了牺牲。

为了一句话,一种信仰,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

牺牲,是不朽的。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被时代遗忘的奉献者,牺牲者。

本书第二章部分素材,借自袁厚春先生{百万大裁军}一书,掠美之处,承蒙先生宽宏,谨在此致感激!

胡坚

北京

2008年4月3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