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中国古典诗学若干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资料的运用都基于作者多年研究诗歌史和诗学文献的积累。本版新增了作者近年撰写的《境·境界·意境》、《以高行卑》两篇,并对原先各篇作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和修订。
全书从引论:古典诗学的遗产及其价值、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境·境界·意境——“意境”概念的古与今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 |
分类 | |
作者 | 蒋寅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古典诗学若干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资料的运用都基于作者多年研究诗歌史和诗学文献的积累。本版新增了作者近年撰写的《境·境界·意境》、《以高行卑》两篇,并对原先各篇作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和修订。 全书从引论:古典诗学的遗产及其价值、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境·境界·意境——“意境”概念的古与今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古典诗学若干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资料的运用都基于作者多年研究诗歌史和诗学文献的积累。其中有些问题,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涉及;有些虽被谈得很多,但作者提出问题的角度和结论仍能自出新意,成一家之言。初版问世后,学界多有征引、发挥,有些篇章曾引起讨论和商榷。这次再版,新增了作者近年撰写的《境·境界·意境》、《以高行卑》两篇,并对原先各篇作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和修订,但未改动最初的分析和结论,以保留原有的学术面貌。 目录 引论:古典诗学的遗产及其价值 (一)转换:困境与出路 (二)立场转换:尊重理论遗产的历史价值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 一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纷乱 (二)意象与物象·语象的区别 (三)意境的本文属性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 二 境·境界·意境——“意境”概念的古与今 (一)古人的“意境”概念 (二)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 (三)意境与境·境界 (四)“意境”的现代化过程 三 清——古典诗美学的核心范畴 (一)“清”在古典诗学中的位置 (二)作为传统审美趣味的清 (三)清在诗学中的确立 (四)清的美学内涵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 四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学理依据 (一)不可言说的言说:禅与诗的表达欲求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 五 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二)“不说破”与“绕路说禅”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 六 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 (一)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 (二)起承转合与八股文之关系 (三)起承转合之说在诗学中的展开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 七 以高行卑——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定势 (一)历代文学中的文体互参现象 (二)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原则 (三)诗与其他文体互参的体位原则 (四)诗体内部互参的体位问题 (五)词曲与其他文体互参的体位问题 (六)赋、史传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原则 (七)古文和时文互参的体位原则 (八)“本色”、“破体”与文体互参 (九)“木桶原理”与以高行卑的美学依据 (十)余论 八 至法无法——古典诗学对技巧的终极观念 (一)法与对法的超越 (二)“至法无法”的两个例证 (三)法的重新定位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九 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来对诗画关系的理解 (三)王维诗对画的超越 (四)“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 十 代人作语——角色诗的类型及性别转换问题 (一)角色诗的概念及类型 (二)角色诗的历史发展 (三)“男子多作闺人语” (四)性别转换的深层心理 十一 文如其人——诗歌作者和本文的相关性问题 (一)作为传统观念的“文如其人” (二)难以反驳的诘难 (三)文不如其人的理论依据 (四)“文如其人”命题成立的限度 十二 言志·感物·缘情——有关诗歌观念转变的考察 (一)“感物”对象的转移:人事与自然 (二)“感物”含义的分化:本源与动机 (三)悲情时代:感物与情感中心论的确立 十三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以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为中心 (一)命题的提出 (二)文学繁荣原因的结构分析 (三)决定艺术成功的内在机制 十四 以诗为性命——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几种理解 (一)“不朽之盛事” (二)“其文在即其人在” (三)“以诗为性命” (四)“文字留传胜子孙”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