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祭祀反映了一个时代对于天、地、鬼神的观念,也反映了皇权在天、地、人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位,是各个时期信仰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隋唐国家祭祀这个课题曾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主要成果还是集中在围绕皇帝所进行的郊庙祭祀活动,本书则在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和社会这个课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第二节 隋唐国家祭祀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第四节 本书的总体构想
第五节 材料与方法
第1章 隋唐国家祭祀的神祠色彩
第一节 自然神的人格化
一 以岳渎为代表的山川神
二 风师雨师
三 后土
第二节 释奠礼制与孔庙祭祀
一 偶像崇拜与天下通祀
二 释奠之外的孔庙
第三节 对于先代帝王的祭祀
一 儒家经典的祭祀原则及其法典化
二 隋唐国家礼典与法典的规范
三 天宝新制
四《大唐郊祀录》与中晚唐的祭祀实况
第四节 散布长安坊里的皇家祠庙
小结
第2章 道教、佛教与国家祭祀
第一节 皇帝图像与宗教祭祀
一 图像与祭祀
二 道教与地方寝庙
三 当朝皇帝的图像与寺观
四 余论
第二节 岳渎祭祀、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交汇
一 唐以前的岳渎祭祀与道教
二 唐高宗封禅大礼中的道教因素
三 岳渎投龙与武周革命的政治宣传
四 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
五 国家祭祀、道教信仰与民间崇拜
小结
第3章 “祀典”与“淫祠”之间
第一节 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
一 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
二 生祠
三 城隍神
四 到任谒庙惯例的形成
第二节 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
一 唐以前国家祭祀的儒家化与“淫祀”的判定
二 唐代国家控制地方祠祀方式的变迁
三 北宋新神明体系的建立与“祀典”、“淫祠”概念的落实
第三节 中晚唐佛道教与地方祠祀的合流
一 佛教与地方祠祀的互动
二 道教与地方祠祀
三 晚唐五代寺观功能之神祠化
小结
第4章 从祈雨看隋唐的国家祭祀与社会
第一节 礼法制度下的中央祈雨活动
一 以大雩为中心的祈雨礼仪
二 宗教与祈雨
三 长安城的祈雨空间
第二节州县祈雨的理论与实践
一 礼制规定与地方神祠
二 宗教因素
第三节 祈雨反映的祭祀原则及其社会功能
一 祈报原则与实用精神
二 祈雨的社会功能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唐华岳真君碑》考释
附录二 两《唐书》本纪所见之大旱与祈雨编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