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参照国内外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使本教材既能详尽介绍动物行为学的原理,同时又突出家畜行为学的特点,坚持知识性和应用性并重。
本书主要由3个知识结构组成,共分15章。第1章为绪论;第2、3、4章重点介绍了行为学基础原理、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第5章至第10章重点介绍了相关行为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第11章至14章重点介绍了家畜繁殖行为特征、异常行为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特设第15章,重点介绍动物福利的概念及其内涵,使学生通过对动物福利的理解能够正确认识现代集约化生产模式特点,在管理中充分运用行为学知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本书共分15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家畜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与行为学有关的生产实践问题。全书主要由3部分组成: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刺激、反应、动机、本能及学习行为)、家畜的维持需要行为(探究行为与游戏行为、食物行为、护体行为、领地行为、社会行为、休息与睡眠)和行为管理(性行为、母性行为、规癖行为、异常行为)。此外,还重点介绍了动物福利的内涵。本书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行为知识的基本运用,强调知识的相关性、结构的完整性和内容的逻辑性。为了更好地掌握各个章节的知识,每章专设思考题,贯穿各章的知识点;为了便于把握要点,各章设置本章提要,方便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作为本、专科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还可以作为畜牧生产工作者参考用书及动物爱好者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