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周大福从规模上进人了急剧扩张的阶段,仅2003年,便在内地开设分店163家,遍布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规模的扩张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周大福的领导者,包括郑裕彤在内,都不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而是日日在商海中搏击的商人,但是他们并不盲目,也不是有勇无谋,在周大福事业发展的关节点,他们总是能够敏锐地发现企业的不足和应该努力的方向,并总是能够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从2003年开始,周大福开始打出“管理”和“品牌”两套拳,为欣欣向荣的内地业务,更增添了成功的砝码。
2003年,周大福搬离顺德,于深圳沙头角正式成立中国区总办事处——深周营运管理中心,将内地业务统一划归管理中心打理。从相对偏僻闭塞的顺德,搬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意味着周大福正式开始向科学化管理、标准化运营的现代企业迈进。同年,周大福成立了生产管理中心(PMC),具体负责协调生产、合理地组织企业的生产过程,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并建立了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产品检测中心。
仅2003年,周大福就举办店员入职培训班、分行主管深进培训班以及会计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共计23班次之多。
周大福对科学管理的诉求,更延伸到对整个行业的关注。为了共同规范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由周大福与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出的新版证书,于2003年8月正式推出。
在品牌方面,周大福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更是不胜枚举。
2004年,周大福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品牌推广和创建小组”,其宗旨是“以公司文化为基础,重新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周大福品牌形象,进而实施推行并保护新建立的品牌,给顾客留下长远而深刻的印象,期间需协同公司上下,以及前线人员共同努力创造优质的服务、卓越的产品、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更快捷达到既定的目标及赢利增长。最终加深广大人士对公司商誉的认定,提升公司于业界内的领导地位并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这一宗旨已明显表明,周大福已从单纯地追求市场营销、市场占有率转化为品牌推广和创建品牌形象,同时拉开了周大福全面推广和创建品牌战略的序幕。
创建品牌战略的计划启动后,周大福一系列的新举措相继出台。
首先,启用了全新的品牌标志。以“Chow Tai Fook”稳重的椭圆形大楷“C”,内藏线条流畅的小楷“c”,表现了周大福既拥有稳健的商誉,同时又具备时尚创新的特质。大楷“c”字体坚固且光泽亮丽,标志着“周大福”几十年来忠诚可靠的专业品牌形象已深入民心,而内藏小楷“c”,字体富有动感、线条简洁流畅,表现出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新时尚的魅力。
其次,确定了短期和长期品牌创建目标。短期内,以走多元化路线为主导,不断创新产品,使“周大福”力求满足各层次消费群体并尽快得到顾客的认可和接受。为此,制订了一个3~5年的品牌战略发展计划:通过区域化管理,抓主要城市,以不同的优势推进品牌战略的发展。在华南区、华东区、中西区及华北区分别成立分公司,强化网络管理,有效推动品牌建设。抓住北京、上海为商家必争之地的优势,并于北京大力增设分店,合理布局,强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树立优秀店铺形象,把北京分店作为展示周大福品牌形象的窗口,广泛推广宣传;同时,于上海抓住其时尚前沿及世界品牌云集的优势,通过与其他知名品牌或商家合作,大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确定了品牌战略的长远目标:打造世界华人第一珠宝品牌。这不仅是周大福一个长远的品牌战略,也是迈向国际化同行业之首、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愿景目标。这一愿景早在1999年,周大福与DTC(世界钻石推广中心)首次合作,成功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系列产品就开始实施,后来,自2003年至2004年又先后与。PGI(国际铂金协会)成功合作推出了“我的铂金,(蝶语)”、“我的铂金,(风采)”、“我的铂金,(水中花)”、“惹火2004夏季”等不同主题的系列产品。由于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功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认可和信誉,为周大福品牌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再其次,确立了实现品牌战略计划的有效途径。一是在积极推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同时,建立一个与时俱进、全新的“周大福品牌”形象;二是大力推广,通过新颖时尚的产品、个性化店铺形象、广告及名人宣传,使周大福的经典与时尚完美结合的产品,给顾客以全新的、富有活力的品牌形象。像“我的铂金”系列、“惹火”系列、“绝配”系列,具体体现了周大福经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全新的印象,从而使周大福品牌形象的文化理念最终确立为——“专业、时尚、亲切”。“专业”即员工服务形象的专业,符合国际化的标准,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就是“一流的员工创造出一流的产品”;“时尚”即除了产品不断创新,合乎时代潮流,管理服务上都是与时俱进,引领行业潮流,敢于争先;“亲切”即让员工、顾客切实体验到周大福给人以“和谐”、“温馨”的氛围和“家的温情”、“家的购物体验”。
由于周大福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功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认可和信誉,使周大福的品牌在社会上影响深远,在行业内雄踞龙头地位。2005—2006年,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1世纪奢华品牌榜评选中成功人选“中国顶级品牌榜”、人选“浙商最喜爱的珠宝品牌”、2005年手机中国年度盛典中入选“最佳珠宝品牌”、2006年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第56位等荣誉,使周大福的品牌价值大幅升值,向“打造世界华人第一珠宝品牌”的愿景迈进了一大步。P44-47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一书的策划和编写,历时两年。此书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以单忠东教授、李亚副教授和刘伟等人为主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人员对企业家的访谈,同时参考了民营企业家们在研究院组织的会议、论坛上的发言,并借鉴了媒体报道以及企业家传记中的相关素材。
此书的总体策划为单忠东教授和王咏梅副教授,单忠东教授还对全书进行了统筹、审阅和修改。在具体的写作上,分工如下:李亚,第一章、第五章;张雯丽,第二章、第七章;刘伟,第三章、第四章;王加胜,第八章、第九章;张笑,第七章、第十章。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的彭松建教授对全书初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杨钢和林涛两位副院长以及公共关系部主任颜苑媛在企业家的联系和沟通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协助,廖敏在全书的编辑和校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援引的资料繁多,不能——列出,在此对原著者表示感谢。各种不足之处,也望读者多多包涵和指正。
刘伟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2008年12月15日
第一章 创造阳光财富——民营企业“原罪”的争论
第一节 技术创富——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
第二节 融资有“原罪”?——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
第三节 知识创富——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列
第四节 财富即责任——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
我们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与“原罪”
第二章 无人喝彩——民营企业创业的艰苦与寂寞
第一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周大福内地发展之路
第二节 风雨创业路——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节 企业界的玄奘——浙江宝石集团
第四节 勇敢的攀登者——福建匹克集团
我们的观点——扶持企业:政府应该“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第三章 危险的游戏——民营企业的多元化扩张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多元化之路——华立集团
第二节 多元化与归核化——新希望集团
第三节 多元化的困惑——均瑶集团
我们的观点——民营企业不一定要走多元化的道路
附录1 不走多元化的企业家们
第四章 成长的烦恼——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危机
第一节 放权过程中的痛与醒一皇明太阳能集团
第二节 贤亲共举的智慧——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第三节 教育、培养与激励之道——方太集团
第四节 打造命运共同体——蒙牛集团用人法则
附录2 民营企业家们的人才观
第五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一民营企业家族制的功过得失
第一节 “私企立宪制”与家族传承——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
第二节 淡化家族制——东达蒙古王董事长赵永亮
第三节 家族取舍之间——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
我们的观点——民营企业不一定要舍弃家族制
第六章 燃烧的梦想——民营企业上市之路
第一节 撬动资本杠杆——吉利集团的上市之路
第二节 中小企业板的淘金者——苏宁电器连锁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节 暴露在阳光下——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的观点——民营企业不一定要走资本市场道路
附录3 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现状
第七章 社会责任——构筑民营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一节 成功源于责任——华立集团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观——民生银行
第三节 专注于传播思想——方太集团
第四节 “内外兼修”的社会责任观——皇明集团
我们的观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十大误区
附录4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
第八章 橄榄枝与刺猬——民营企业的品牌博弈
第一节 美丽人生,永恒铭记——周大福品牌案例分析
第二节 品牌突围提升企业形象——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
第三节 缔造中国IT连锁第一强——浙江颐高数码科技集团
第四节 创世界名牌,让世界因宝石而动——浙江宝石集团
我们的观点——关于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附录5 回眸民企品牌建设历程
第九章 破冰的阵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第一节 “1+1=11”的模式创新之路——华旗资讯总裁冯军
第二节 创新是魂,质量为本——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陈夏鑫
我们的观点——技术创新对企业家的挑战
附录6 回眸民企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章 高处不胜寒——民营企业如何步入国际舞台
第一节 “不能因为外资很强大就把他们关在门外”——重庆力帆集团
第二节 让“爱国者”成为国际巨人——华旗咨询总裁冯军
第三节 在世界舞台上层现自我一匹克公司副总裁许志华
我们的观点——民营企业不一定都要走国际化道路
后记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从“资本家”到“暴发户”,从“黑心矿主”到“血汗工厂”老板,再到关于“原罪”的争论甚嚣尘上。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如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和争论的命题。
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整体,不但没有“原罪”,而且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民营经济把中国拉出了计划经济的泥沼,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绚丽。随着时代的进步,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能力也越来越强,并逐渐涌现出一批商业精英。他们有胆识、有魄力、有自信,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除了财富的光环,还有个人的魅力和风采。他们对社会氛围和公众精神的影响也日益增强,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及其创造的商业奇迹,也为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通过各种调研、访谈、会议和论坛,接触到了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性、但又具备明显个人特色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年龄各异,出身不同,创业的经历和方式也千差万别,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和心得。但是,他们又有着相同的品格:正直、勇敢、善于把握机遇并在不断学习中刷新自我。
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我本人也曾多次赴浙江、福建、广东、西安、山东和河北等地,与民营企业家访谈、考察民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和民营企业家探讨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向纵深发展之妙计,也为民营经济研究挖掘新课题,获取了大量的新材料。这本书融汇了两年多来我们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我们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受到了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的鼎立协助,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先生也给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此外,本书还得到了多位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和配合,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单忠东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08年11月12日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