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文明馈赠的厚重礼物/智慧博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文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智慧博客》。就是品味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心态;就是品读社会,探视世界。想望未来;就是开阔视野。探究未知,提高智商;就是洗礼心灵,陶冶情操。收获思想等。选择《智慧博客》就是选择智慧,选择人生,选择生活,选择未来。

内容推荐

《智慧博客》七彩时文系列,目前推出了12个阅读专辑,各辑均有一个主题。这12辑的主题依次是感恩、人生、生命、和谐、智慧、美德、灾难、情感、精神、奥秘、文化、社会。同时,还将根据读者新的阅读需求。继续推出新的阅读专辑。

《智慧博客》的栏目设置:时文引读,旨在激发阅读兴趣。心灵茶座,旨在升华思想灵魂,提高鉴赏能力。智慧书签,旨在开阔阅读视野,开启智慧,丰富素材积累。页脚一憋,页脚设计有名言或谜语或急转弯或对联或歇后语等,旨在提升思想境界,激活思维。

目录

文化,究竟是个啥东西

 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

 龙文化的传播与误读

 “中国福娃”中的“五”字文化漫谈

 要“园丁”还是要“渔夫”

 中国的国粹是什么

 闪闪烁烁星座符号知多少

 鼠何为十二生肖之首

 风水到底是什么

差异,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中西文化最常见的九大差异

 中美两国网民都在网上搜索些什么东西

 中国人与印度人

 联合国职员的出差提醒

 中国人的收入你不要猜

 美国“姓氏”趣谈

 在日本忙里偷闲打个盹

传统,中华文明精髓知多少

 北京的庙会

 这里没有陌生人

 神秘的湘西风情

 茶乡几多采茶歌

 吉祥图中的“福”

 灯谜与数学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忌讳

异域,别样的风土人情

 浪漫的布列塔尼

 迷信占卜的韩国人

 俄罗斯的风度

 世界各国崇拜龟

 荷兰木鞋民俗村

 新加坡人的谦恭和敬业

 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

艺术,用灵魂叩击心灵

 摇滚乐与交响乐

 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美

 “中国画”:一个尴尬的称谓

 马来西亚的街头画家

 论书法的构成之美

 中国皮影戏

 弗拉门戈

节日,不为忘却的纪念

 去世界各国过个不一样的元旦

 元宵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杂谈

 在北欧过圣诞节

 愚人节八大玩笑

 伯尔尼洋葱节

 五光十色的国庆节

风物,让岁月见证文明

 伦敦街头的蓝牌

 神秘的舍利子

 文房四宝

 神秘圣洁话“敖包”

 浅谈雨花石的鉴赏

 纳米材料的鼻祖——中国墨

 “五音不全”的来源——虢国编钟

饮食,吃也能吃出文化

 爆米花儿

 家粽飘香

 丹麦的餐馆遗风

 世界上最丰盛的火车餐

 千奇百怪的各国烹调术

 吃的十大境界

 探视病人送什么

语言,交流的一个称谓

 尊称与谦称撷趣

 钱的别称

 从“女”部字看性别歧视

 十大好看不好认的三角形汉字

 时令的别称

 人体名称妙喻

 年龄代称知多少

 一副对联与十二个惯用语言

试读章节

印度和中国相邻,却又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隔开,中国人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大不相同。如果我们想超越这些限制,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丰富的传统和文化。

中国人与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敬重长者和权威,重视学习,热情好客,看重家庭生活以及男性享有优越地位。而我们双方的差别可以归结为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人生观。中国人是“现世主义者”,而印度人是“来世主义者”。我们关心的是来世,这种观念导致印度人对目前的生活趋向于否定和悲观。

中国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在他们看来,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生活的目的所在。由于在他们眼中只有“今世”,中国人愿意尽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平和、舒适和富足。他们更愿意面对现实,做实用主义者。

印度人相信宗教,并幻化了诸多神灵以供敬仰。敬神是出于畏惧,或想得到切实的好处(发财、升官、得子)。印度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取悦神灵,创造出天堂和地狱等概念及作孽和积德等观念。

印度人为自己只注重精神世界而自豪,因此他们信仰精神与灵魂。中国人却要和精神、物质两个世界打交道。对印度人来说,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意愿比表达重要。对中国人来说,形式和表达则比精神和意愿更重要。

印度人靠积极上进、非常自信来处处显示自身的优越感,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显得非常谨慎、仔细和谦逊。他会和你谈你的事情,却闭口不谈自己。当要合影的时候,一个印度人会使劲向前挤,而中国人却不会这样做,除非有人特别邀请。

印度人出于自大心理,往往会把所有的牌都摊在桌子上。中国人则会把牌留到最后,而笑到最后的也往往是他们。中国人非常善于使用拖延的技巧,通过请客吃饭和观光旅游让对方先提起话题。与中国人打交道的代表团有时不得不等上许多天甚至几个星期,而中国人却正按部就班地让对手变得焦躁不安、极不耐烦并最终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使双方达成协议。因此,和中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非常有耐心。

印度人关于“来世”的人生观使得他们将超度灵魂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他们相信身体禁锢了灵魂,是灵魂超度的障碍。因此,人生的目标不是用美食和好酒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而是让它饱尝饥饿并穿最简朴的衣服。出于这种原因,许多印度人变成了素食主义者,滴酒不沾。中国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用美味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来放纵身体。对中国人而言,身体是父母赠送的礼物,应该善待而不是去伤害它。

中国人创造了美味的食物、奢华的家具及精致的瓷器。信仰物质生活的西方人很自然地会被中国吸引。而印度人在精神方面高谈阔论,物质生活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让整个世界远离自己。

中国人能制定富有远见的计划,并愿意为此牺牲眼前的利益。或许这也是中国人重诺守信的原因。

印度人非常乐于请别人吃一顿免费午餐,而中国人的午餐却不是免费的。他们在别人请吃饭时一般不会毫无表示。

有这么一个说法:“送中国人一块石头,他会还给你一块玉!”(陈继辉/译)

心灵茶座

文章运用中印两国两相比照的手法行文,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及其宗教信仰对生活、经济的影响何其深刻!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教信仰已经牢牢地镌刻在绝大多数印度人民的血脉里,于是文化教育领域里也便处处渗透了“因果轮回”的思想;佛教虽然早在唐代就盛传至中国,但“仁爱至上”的儒家思想始终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它的价值取向是积极且符合于大多数人利益的。就是优秀的文化。

同时,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有益的文化因素,并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各自的文化、生活和经济建设之中,才能实现全球真正意义上的共同进步。(柯晓阳)

新视野

矛盾的印度

矛盾一:虽然印度人物质生活总的来说贫穷,精神生活方面却几乎都是“百万富翁”。对他们来说,发展不是硬道理,精神享受才是第一位的选择。印度人的假日特别多,公务员一年可以休息200天,军队一年有51个节日。某种宗教的教徒过节,其他教徒照样放假,而印度有近10种宗教,每种宗教又有多种节日。

矛盾二:印度人不着急,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干事少、效率低。班加罗尔被誉为南亚的“硅谷”。2003年,在全球被评为软件成熟度五级的72家企业中,印度就有50余家,而这50余家中,一半以上都集中在班加罗尔。但是,主管这项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却只有7人。

矛盾三:印度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文盲,但它的高等教育却很发达,在第三世界中名列前茅。它培养出了世界上一流的软件工程师,迄今为止,已产生了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独立以来,印度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矛盾四:许多人虽然受的是西方教育,但价值观、行为方式却非常传统。印度许多IT精英穿着新潮西服,开着轿车,住着别墅,但婚姻大事却还是由父母包办。

矛盾五:印度虽然穷,但除了电影、马戏之外,其他演出对观众都是免费的。公立中小学校每个学生每月学费平均40~50卢比(合人民币六七元)。此外,公立医院对所有人免费。印度生活用水、办公用水既不装水表,也没人收水费。P30-32

序言

会思想的芦苇

一串悠扬的哨声划破黎明的轻雾,芦苇伸了一下懒腰就醒了。这株芦苇呀,从还没人类时就开始探视这个美妙的世界。芦苇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忽然,他竖起了耳朵。

他仿佛听到了什么……

“现在的人们啊,”感恩有些忧伤,“不知怎么了,受了别人的恩惠,转身就忘了报恩了。且不说别的,那些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辛劳,一点儿也不懂得感激,觉得享受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

芦苇心想,感恩或许是失意了,他难道不知道前些日子,比尔·盖茨将580亿美元财产悉数捐给了慈善基金会吗?至于现在的子女,的确很难说……

“离成功还有多远?”青春显得有些烦躁。

“成功并不遥远,有时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放弃,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人生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小成功,就在今天,也许就在眼前;大成功,则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

芦苇插言道:“路上岔口很多,选择错了,你永远也不会成功!”

人生老人赞赏地点了点头。

“快收网!抓住那条鱼!”渔网对守网眼的生命大喊。那是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生命犹豫了一下,却把网眼拉大了许多,小金鱼趁机冲了出去。

芦苇颇为感叹,向生命投去充满敬意的一瞥。

“你这人,太不可思议了,换了哦,早就和他翻脸了。”和谐的好友埋怨道。

“他是不知情才指责我的,等他弄清了真相,误会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和谐解释说。

“和谐的确是名副其实,如果换了我,说不准还真会……”芦苇很钦佩和谐的沉稳。

“都说你聪明,我就不认为。我出一道急转弯考考你:这世界上什么路不能走?”平凡意味深长地盯着智慧。

智慧笑了笑说:“这还用问!当然是电路了……”

平凡嘿嘿地笑:“不对!穿上橡皮鞋,你不就可以在电路上走了吗?”

智慧没想到居然不是电路,一时没了主意,反问道:“那你说是什么?”

“是邪路!”

芦苇旁批道:“智者不智,凡者不凡。”

尾声

思想家帕斯卡翻了翻《智慧博客》,感慨地说:“人真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编者说:“读者才是一株善于选择的聪明的芦苇,选择《智慧博客》就是选择人生,选择生活,选择未来;就是品味生命,体验社会,熏陶情感;就是开阔视野,探究未知,提高智商;就是感悟境界,洗礼心灵,收获思想。”

芦苇什么也没有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