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谢希德/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增藩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用科学的人生见证历史,让历史和未来记住他们。她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她是我国表面物理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她是新中国任命的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以个人独特的魅力将“复旦”这个名字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所“东方的哈佛”。她就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选录了20世纪以来中国高层次的科学家百余人,每人一传,以生平为线索,侧重反映科学家的科学生涯和奋斗历程,重点介绍科学家突出的科研成就,以及科学家们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崇高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本书系是一套面向广大普通读者的通俗性读物,也是一套能够基本展现20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群体全貌的系列丛书,全套书系收录的科学家具有广泛代表性,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等众学科领域的院士、专家百余人,是我国目前已出版的该类丛书中较为完备的一套。书系八位主编均为当代科学界的大师级科学家,书系的各位作者均与科学家有着密切的接触,用第一手资料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工作生活细节。

本书介绍的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先生,具体内容包括学海泛舟、报效祖国、校长生涯、走向世界、真我性情、服务社会等真实的生活事迹。

目录

第一章 学海泛舟

 1.1 谢家有女

 1.2 智慧初显

 1.3 学途漫漫

 1.4 执著前行

 1.5 战乱中的大学生活

 1.6 远渡重洋

 1.7 异域深造

 1.8 美国博士

第二章 报效祖国

 2.1 赤子之心

 2.2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2.3 辗转归来

 2.4 夫妇同一天入党的喜悦

 2.5 筹建半导体专门组

 2.6 育人育才,学者本色

 2.7 向科学进军

 2.8 与人妖病魔搏斗

 2.9 “一定要活下去”

 2.10 开拓研究新领域

 2.11 从事世界银行贷款工作

 2.12 言传身教,桃李满园

 2.13 母校情深

第三章 校长生涯

 3.1 新中国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

 3.2 立足实际,勇于改革

 3.3 创新教育的实践者

 3.4 培养学科带头人

 3.5 站在科研前哨阵地

 3.6 慈母与严师

第四章 走向世界

 4.1 果敢的开放意识

 4.2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

 4.3 主持接待里根总统

 4.4 美国研究中心的创始人

 4.5 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

 4.6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第五章 真我性情

 5.1 一对恩爱夫妻

 5.2 怀念周恩来总理

 5.3 关于吴健雄教授

 5.4 集邮和收藏高手

 5.5 父亲在台湾逝世

 5.6 人格魅力

第六章 服务社会

 6.1 任上海市政协主席

 6.2 心系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6.3 关注社会精神领域

 6.4 “我是党的一员”

 6.5 上海欧美同学会

第七章 青春永驻

 7.1 带病坚持工作

 7.2 生命弥留之际

 7.3 为您送行

 7.4 无尽的怀念

附录

 F.1 谢希德生平活动年表

 F.2 谢希德科学论著目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学海泛舟

1.1 谢家有女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和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的重要门户。自唐代起,泉州开始作为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后经五代、宋、元历代风云变幻,被誉为“梯航万国”的东南巨镇。明清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倭寇、西方殖民者侵扰不断,加之封建王朝的“禁海”和“迁界”,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逐步走向衰弱。而今,走向新世纪的泉州,作为著名的侨乡,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兼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逐渐崛起于我国的东南沿海。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内风景名胜奇特,文物古迹众多。泉州“刺桐港”扼晋江下游,水道深邃,港湾曲折,自唐代至元朝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一时之间,商贾群聚,货舶云集,呈“市井十州人”之盛况。作为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湾有后渚、石湖、蚶江等重要港口。

自古以来,濒海之民,亦多璀璨之星。在波澜起伏的历史长河中,泉州人才辈出,学问、事功、文章、气节,前后相望。1921年3月19日,谢希德就出生在这座文化古城的蚶江镇赤湖乡。她的祖家从事农商,时常往来于福建和台湾之间贩货,家境尚好。然而,祖父30岁不到即英年早逝,此后家里的生计全依靠祖母操持,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谢希德的父亲谢玉铭,是一位毕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老学者,亦是在物理学界有所贡献的科学家。谢玉铭出生于1895年,4岁时父亲早逝,幸运的是有一个十分能干、非常疼爱他的母亲,从而弥补了过早失去父爱的不幸。母子二人克勤克俭,相依为命。小学毕业后,谢玉铭进入福建泉州私立培元中学。

培元中学是一所由英国长老会设立的学校,虽然学校没有实行工读制度,但谢玉铭的四年中学费用,完全是他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赚钱支付的。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家图书公司尚无法印出挂在墙上的地图,具有绘画才能的谢玉铭就利用假期,在宣纸上画了亚洲、欧洲等地的地图,由校长在暑期教师聚会的时候拿给洋人看,因而引起外国人士的争先购置。就这样,平均一年可以赚得80块大洋,他不但还清了家庭债务,还足以缴付自己的学费,生活也绰绰有余。

在谢玉铭念中学二年级时,培元中学校长的一位朋友表示愿意资助一个学生进大学深造。经过综合筛选,谢玉铭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但有一个条件,即他必须学过平面几何。当时,学校并不开设这门课程,谢玉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勤奋,突击自学而顺利考进北平协和大学。

读书期间,谢玉铭又一次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天,校长突然问他为什么没有立体几何的成绩。很明显,谢玉铭还没学过这门课,怎么可能有成绩呢?他没有正面回答校长的问话,只说以后会有的。他又通过刻苦自学,顺利地取得了立体几何的优秀成绩。谢玉铭由协和大学(后来几所教会大学合并为一所,取名燕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培元中学任教,与正在培英中学念书的郭瑜瑾小姐结婚。

在大学就特别重视英文学习的谢玉铭,又一次遇到了好的机会。1921年,燕京大学聘请他回校教物理课程。于是他一边教书,一边进修高等物理,对当时学校采用的英文版教材应付自如。正是由于平时的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谢玉铭具备了进一步深造的基础。1923年,他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于是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途。与此同时,郭瑜瑾也来到厦门大学念书。在美国的第一年,谢玉铭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物理学,并提前一年时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此后,谢玉铭转学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按规定,当时要取得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还必须修过德文或法文,并在博士入学考试前通过外语考试。在攻读物理学的同时,谢玉铭仅用6个月的时间苦苦自修德语,终于通过了考试。正是他多年的孜孜不倦,他最后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开始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他勤奋刻苦、锲而不舍、自学成才的优良品质,给谢希德幼小的心灵以深刻的影响。P3-5

序言

吴阶平 杨福家 吴文俊 袁隆平

孙家栋 陈清泉 刘国光 汝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数十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中华儿女为祖国与世界的科学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代的中华曾有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与印刷术等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进入15世纪以后、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与打击,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科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与阻滞,但中华学人在探求中华科学重新辉煌的艰难历程中仍然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两岸四地的广大学人始终坚持发展科学与教育,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的广大中华学人及其从他们,当中成长出来的著名科学家们,不负民族使命,在长期的科学生涯中不断坚定为民族贡献力量和智慧的理想与抱负。他们有决心有恒心为加速提高中华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发展教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人生志向、科学思维、优秀品格与科学成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们理当将这些宝贵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使之继续成为中华和平崛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正是根据这种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著出版的。这套“书系”将选录中国两岸四地诸多的最高层次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被选录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将由编委会和出版社为其编著出版侧重于科学生涯的传记性图书一种。这些图书将以科学家生平为线索,着重叙述贯穿科学家一生的科学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响。因此,“书系”是一套面向大众,能够被图书馆珍藏,能够向各界读者展现一代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贡献毕生风范的高品位读物。这套“书系”将通过对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神与品格,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科学和人类文明再创辉煌。

这套“书系”将整体性地展示中华民族在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聪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及做出的重要贡献;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和平友善、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将很好地激励中华民族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民众福祉而大力发展各类科学、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与信心,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和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奋发精神;将具有集锦科学成就、珍储科学史料的规模性科学档案功能,定将存传百世,并为长远的多方面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与系列性的精要蓝本;同时将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先进科学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水平将被快速提升,同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与人类社会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华学人理当站在时代的前列,传承民族创新精神,严谨治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并在这一大兴科学与教育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更多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与广大学人一,道,为创造更高的科学成就,为中华的未来非凡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