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日本短短半年内便再版十四次。本书揭示出日本当代社会日益严重的阶层分化现象,以及知识精英阶层渐趋封闭的事实和导致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原因。同时,作者针对“全民中产”社会崩溃之后日本社会蔓延的挫折感和虚无观,发出了“走向公平正直的‘业绩社会’”的呼吁。
序篇 寻找“大家闺秀”/1
终极标准/1
出生与成长/2
由阶层度量社会/3
可疑的“大家闺秀”/4
失败的战后体制/6
日趋崩溃的“全民中产”社会/7
推翻双重基础/8
勾画未来/10
第一章 平等中的疑惑——“业绩”VS“努力”/12
选拔型社会的理想与现实/12
四种分配机制/13
“业绩”VS“努力”/15
失败者的强词夺理/18
源于职业的差异/20
业绩主义与论资排辈/23
“业绩”的虚实/26
学历的传承/27
选拔制度的阴影/30
第二章 知识精英的再生产——解析阶层化社会/32
一、“无阶级社会”的神话/32
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32
开放性的测量:概率比、φ系数、开放性系数/33
迄今定论:“开放的选拔”/37
渐趋平等的战后日本社会/39
消解的“中产阶级”/40
二、封闭的选拔制度/41
数据陷阱/41
新中间大众论的错觉/43
40岁时的职业/44
“团块代”的逆转/46
“开放性”泡沫的破灭/50
上层、中层与下层 /52
知识精英的再生产/53
“学历社会”的实质/55
第三章 选拔型社会的空洞化——脚跟不稳的巨人/58
一、“战后阶层化社会”的终结/58
差距未曾缩小/58
代际不平等的激化/60
隐形化的上层白领职业再生产/63
跨越白领与蓝领的职业边界/65
一国一城之主/66
保护渠道的丧失/68
何谓“战后阶层化社会”/70
“可能性中产”的终结/71
二、新阶级的出现/74
出身差距的变化趋势/74
封闭化的上层白领职业/76
“知识阶级”的诞生/79
开放的动力与封闭的动力 /82
经济的发展与差距的固定化/84
第四章 日落西山的“全民中产”社会——自行毁灭的
系统/86
选拔内涵的变化/86
名存实亡的“责任”/88
日本选拔制度的特殊性/90
自我否定的精英们/92
成为“协约”的学历批判/95
“团块代”的转折/97
彻底崩溃的体制信任感/98
变成上层白领后距离依旧/100
“没有努力意愿”的社会/103
新希望:上层蓝领的归宿/104
重组“战后阶层化”社会/106
第五章 实现机会平等社会的途径一效率与公平/109
一、重组日式产业社会/109
市场主义的势力范围及其局限/109
四个课题/111
专家与公司相辅相成/113
“克里斯玛美容师”机制/114
市场的欲望与市场的伦理/116
由专业蓝领职业到专业白领职业/118
重组“公司人”/120
选拔型社会的多元化/121
教育改革的神话/123
代际不公平问题/124
二、女神的天平/125
“信息读写能力”与父母职业/125
“信息化”加剧不平等/128
个人的底线与市场的底线/130
单薄的“实力本位”信仰/132
机会平等只能“事后”知晓/133
二十年之后的表现/135
不确定性的消释机制/137
机会平等与安全网/139
走向公平正直的“业绩社会”/140
尾篇:延长了的后记/143
[解说1]关于SSM调查/151
[解说2]关于检验与置信区间/156
[资料]/162
[文献]/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