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安石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分类
作者 王安石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河北民

[题解]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这年黄河以北大旱。王安石早年的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同情人民疾苦,这首诗是王安石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中反映了黄河以北人民遭遇天灾人祸的苦难生活,并流露出诗人沉痛而焦虑的心情。酷似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少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新解]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黄河以北地区的人民,邻近辽国与西夏的边界地区。当时北宋王朝用屈辱的妥协换来苟安的局面,给这个地区的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这个地区的人民男耕女织,辛勤劳动,但劳动成果都交给了朝廷,朝廷再送给辽国与西夏。宋真宗时,宋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议和,宋每年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澶渊之盟”。宋王朝每年均向辽和西夏统治者奉送银、绢。输与:交给。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官府理应开仓赈济,但州县两级官吏,不但没有救济灾民,反而抽壮丁去治理黄河。黄河以北地区的人民,生活艰辛,只好背井离乡。赤:空,尽。这里指寸草不生。

老少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因为壮年去治理黄河,老弱妇孺相携而行,到黄河以南地区去谋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了黄河以南地区,竟然发现黄河以南的人民丰收之年也没有粮食吃。北宋王朝的屈辱妥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就:凑近。自:且。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人们悲愁已极,觉得天昏地暗,白日无光,过路的人面色惨淡,神色沮丧。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资治通鉴》卷一九六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虞,二喜也”。这里用对比的手法批评时政。河北民,可惜你们没有生在贞观时代,那时一斗米只值几文钱,又没有战争的苦难。王安石对贞观盛世充满了向往,对现实弊政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出现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

[新评]

王安石的诗歌,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王安石长期做地方官,表现出对现实的关心,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问题的忧虑。《河北民》写统治阶级剥夺了人民的劳动成果,输送敌国,以求苟安。年成无论丰歉,地域不分南北,人民都陷入了流离转徙和“无食”的境地。这首诗把宋代统治者的投降政策和民不聊生的惨状如实描绘出来,字里行问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诗歌采用了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地描绘了宋辽交界地区人民的悲苦生活景象。

《收盐》

[题解

这首诗大约写于庆历九年(1049)左右,此时王安石在鄞县(今浙江宁波)任知县,他深入社会,关心民生疾苦,了解到大官僚残酷压榨沿海盐民的情况。这首诗就是有感于这种社会现实而写的。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唏,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新解]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州官的紧急公文接连不断地往下发,到海岛上缉拿私盐的差役如今更加频繁。飞符:紧急公文,这里指收盐、缉拿私盐的文告。比栉(zhi):像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着。

穷囚破屋正嗟唏,吏兵操舟去复出——贫穷的盐民像囚犯一样被困在破屋里哀叹,官兵们驾着船在海岛上出出人人,严密巡察。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海中的小岛自古以来就是不毛之地,住在岛屿上的盐民只能以煮盐为生。夷:古代称我国东方的少数民族为夷,有时也泛指周边少数民族。东南沿海海岛上的盐民,其中可能有一些少数民族。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盐民不煮海盐卖就要饿死,有谁肯坐守等死而不去逃亡呢?无论如何严密防范和搜捕,也不能禁绝私盐。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贫穷的盐民被饥饿所驱使,铤而走险,近来盗贼经常出现,劫杀商人,沉毁船只。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孟子·公孙丑上》中曾说过,如果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古代圣人也是不干的。孟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比天下还要重要,君子们怎么忍心同盐民们争夺微薄小利,而使那些无辜的商人失去生命呢?秋毫:本指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十分微小。忍:怎能忍心。

[新评]

《收盐》直接反映社会问题。宋朝对食盐采取政府专卖和官营商销两种办法。官僚和商人相互勾结,对盐民进行剥削,对煮私盐的盐民进行缉拿和压制。王安石敢于正视官逼民反的事实:一方面写官船穿梭往来,缉拿私盐;另一方面写盐民反抗,劫杀商人,沉毁船只。表现出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主张改革弊政的进步思想。王安石就此事还写了《上运使孙司谏书》,向地方长官孙司谏上书,以小小县官的身份,慷慨陈词,为民请命。

这首诗直陈其事,发表议论,语言质朴无华。王安石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P2-4

目录

前言/001

 论荆公诗词(代序)(梁启超)/001

 郊行/001

 出郊/001

 河北民/002

 收盐/003

 登飞来峰/005

 葛溪驿/006

 壬辰寒食/007

 兼并/008

 白日不照物/010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011

 示长安君/012

 白沟行/013

 北客置酒/015

 出塞/016

 入塞/017

 阴山画虎图/017

 详定试卷二首(其二)/019

 夜直/021

 元日/022

 泊船瓜洲/023

 歌元丰五首(其五)/024

 元丰行示德逢/024

 后元丰行/026

 登宝公塔/028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029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030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032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034

 桃源行/035

 读史/037

 孟子/038

 韩子/039

 商鞅/040

 张良/041

 范增二首(选一)/043

 乌江亭/043

 贾生(汉有洛阳子)/045

 贾生(一时谋义略施行)/046

 明妃曲二首/047

其一/047

其二/048

 谢安/050

 金陵怀古四首/051

其一/051

其二/052

其三/052

其四/053

 众人/054

 寓言十五首(其三)/055

 戏长安岭石/056

 代答/056

 孤桐/057

 咏月/058

 鹦鹉/059

 促织/060

 秃山/060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062

 赠陈君景初/063

 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065

 送项判官/066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三)/067

 钟山即事/070

 示俞秀老二首(其二)/070

 北陂杏花/072

 梅花/073

 杏花/074

 梅花诗(其三)/075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075

 即事/077

 午枕/077

 定林/078

 江宁夹口二首/079

 江上/081

 岁晚/081

 初夏即事/082

 木芙蓉/083

 州桥/083

 题齐安壁/084

 题舫子/085

 半山春晚即事/086

 北山/087

 江上/088

 悟真院/088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090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091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092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093

 桂枝香(登临纵目)/094

 送孙正之序/097

 同学一首别子固/098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100

 与马运判书/102

 上运使孙司谏书/104

 游褒禅山记/107

 芝阁记/110

 材论/111

 读《孟尝君传》/115

 答曾子固书/116

 伤仲永/118

 知人/119

 取才/120

 兴贤/124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26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149

 上时政疏/152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55

 乞制置三司条例/160

 进戒疏/163

 答司马谏议书/165

 答曾公立书/167

 上人书/169

 张刑部诗序/172

 太古/173

 答李资深书/174

 上五事札子/176

 祭欧阳文忠公文/179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182

 与王子醇书(其三)/184

 原过/186

 复仇解/187

 风俗/189

 老子/193

 性说/194

附录

 王安石年谱简编/198

 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200

 《王安石集》名言警句/205

序言

王安石是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本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改革政治,推行新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安石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上人书》)王安石的诗文与他的政治生涯息息相关。

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生作诗1500多首,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出政治家广阔的视野。王安石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如《河北民》、《收盐》等,诗人身为地方官,有感而发,同情民生疾苦。也有抒发政治家个人怀抱的政治诗,如《众人》、《孤桐》等,面对众多保守派官员的攻击,他像孤桐一样刚劲挺拔,呈现出独特的个性风貌。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深沉而坚定,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缺少一般文人的风流潇洒之气,经常发思古之幽情。王安石的咏史诗表现出卓然特立的胸襟和疑古精神,或借题发挥,或借古喻今,经常是古为今用,为实行变法服务。如《孟子》、《韩子》、《商鞅》、《贾生》,立论新颖,表现出诗人的政治理想。王安石的边塞诗,写于嘉祜四年冬季。王安石送辽使亲临宋与契丹的交界之地,对宋朝的边防感慨万分,深表忧虑。在《白沟行》、《出塞》、《人塞》等诗篇中,描绘了边地风光和习俗,抒发了边地人民思恋祖国之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王安石晚年第二次辞去相位,居钟山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此时写的诗讲究技巧,雅丽精绝,世人称之为“半山体”。一些名句广为流传,如“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啼山更幽”(《钟山即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这些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丰神远韵,向唐诗复归,在诗坛上享有盛誉。王安石的词创作数量不多,《桂枝香·金陵怀古》意境壮阔高远,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王安石主张“文章合用世”(《送董传》),王安石的散文与其政治生涯密切相关。散文中占多数的是以论说见长的政论文,很少有显示文学才思、表现个人情趣的作品。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如《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上运使孙司谏书》等都是任地方官时写给上级官吏的上书,有感而发,兴利除弊,为民请命。一些奏疏体文章多与变法有关。被梁启超称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陈述了北宋中叶社会政治、科举、吏制等多方面问题,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上时政疏》、《乞制置三司条例》等多论述变法革新的主张,文笔冷峻峭拔。即使是一些《读孟尝君传》、《伤仲永》之类的小品文,也是立意超然、思想深刻的文章。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3首、词5首、散文35篇,均选自《临川集》(四部丛刊本)。个别字句参考他本校改,注文中未一一说明。选注之时着重选取那些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有关的诗文,同时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诗文编序大致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综合排次。题解中的诗文创作年代主要参考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和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末附“王安石年谱简编”、“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及“《王安石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王安石学养深厚,诗文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广阔的领域,由于笔者自身学识能力和写作时间所限,对诗文中的有些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的涵咏和琢磨,粗糙和疏漏在所难免,唯望读者匡其不逮,惠予指正。

魏晓虹

2003年11月8日

2008年6月修订

内容推荐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3首、词5首、散文35篇,均选自《临川集》(四部丛刊本)。个别字句参考他本校改,注文中未一一说明。选注之时着重选取那些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有关的诗文,同时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诗文编序大致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综合排次。题解中的诗文创作年代主要参考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和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末附“王安石年谱简编”、“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及“《王安石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王安石学养深厚,诗文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广阔的领域。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中的一本,该选集包括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等21位著名文学家的个人选集。它以唐、宋文学家为中心,代表着中华抒情文学的最高成就。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3首、词5首、散文35篇,选注时着重选取那些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有关的诗文,同时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诗文编序大致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综合排次。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末附“王安石年谱简编”、“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及“《王安石集》名言警句”。是为普通读者所编的一个选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7: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