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揭秘默多克(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商业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保罗·拉莫尼卡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很难相信他竟然独力将一家澳大利亚的地方小报打造成了一家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集团。但鲁伯特?默多克做到了。时至今日,默多克率领的新闻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产业的媒体巨头,该集团一共拥有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电视网横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在西方国家,触角几乎已经触及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害怕他,很多人厌恶他,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

本书深入研究了新闻集团主席、行政总裁鲁伯特?默多克做出的常常引发争议的各种决策,为读者彻底剖析传媒大亨默多克的非凡思想和领导能力。

您想探究鲁伯特?默多克的经营策略吗?

您想知道这位有着华裔夫人邓文迪的老人如何谋划未来吗?

您想了解默多克的家族之争吗?

……

本书为您一一揭晓。

内容推荐

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伙子有着怎样的商业哲学?他是如何拯救福克斯的?MySpace到底给他带来了什么?他的中国之路为何一波三折?资本纷纷撤离报业之际,他何会斥资50亿美元狂赌道琼斯?这位年届78岁,身价逾百亿美元的老人,在为自己谋划怎样的未来?……

CNN王牌财经记者保罗?拉莫尼卡为你揭开默多克众多交易背后的故事。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一切从新闻开始

第2章 像狐狸一样狡猾

第3章 鏖战有线电视

第4章 “天空”之战

第5章 “购物狂”默多克

第6章 鲁伯特2.0

第7章 道琼斯之战

第8章 家族风云

尾声

致谢

默多克大事记

注释

试读章节

要想真正弄清楚默多克为什么对道琼斯如此狂热,你首先必须得了解新闻集团的起源。今天,这家公司因其旗下的福克斯电视台(Fox television),以及各种有线电视频道和电影工作室而闻名。但事实上,新闻集团一直都是一家报纸出版商,并且默多克本人一直都自诩为一位老派的新闻人(虽然很多批评家们都不承认这一点)。

除此之外,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市场营销人员开始涌向互联网,从而导致报纸广告销量和发行量直线下滑,但报纸始终都是新闻集团的一个核心业务。

在2008年的前三个财务季度,新闻集团的报纸部门几乎占到整个集团总销售额的18%,对集团的利润贡献率约为13%,报纸业务对于集团整个财务状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如果考虑到新近并购的道琼斯(该并购案已于2007年12月中旬画上句号),对于新闻集团来说,报纸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鲁伯特‘默多克也承认报纸行业如今正面临着许多令人恐惧的挑战,但他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会清理旗下的报纸业务。他一直对老派的报纸业务充满感情,他认为,如今报纸行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因为这一代人已经开始脱离报纸,完全将网络或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的《每日秀》(The Daily Show)和《科尔伯特报告》(The Colbert Report)之类的“假新闻喜剧秀”作为自己唯一的信息来源。

默多克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报业家。自从父亲去世,默多克接收家族报纸的那一天起,报纸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2007年2月麦格劳希尔的媒体峰会上,默多克曾经感慨地表示:“人们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报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外他也承认:“报纸行业如今已经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形势正变得越来越艰难。”在2005年4月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大会上,默多克列出了一些威胁报业生存的人口变化数据,并指出,如果报业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设法适

应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

“我是后来才接受数字媒体的。我并不擅长使用网络,也不会整天抱着电脑。事实上,我是在一个非常传统的社会形态中长大的,那时的新闻和信息都是高度集中的,被一群编辑牢牢控制在手里,由他们决定我们该知道什么。可我的两个幼小的女儿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她们从来不知道一个没有网络的社会会是什么样。”他在这里指的是他的第三次婚姻后生下的两个女儿——当时尚在牙牙学语的格莱斯(Grace)和克洛伊(Chloe)。

新闻行业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如今个体的博客写作者和读者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丝毫不亚于传统的编辑、出版商和各种大型媒体集团。而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时候,这种情况几乎无法想象。

1949年,鲁伯特·默多克曾经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先驱报》(Melbourne Herald)当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后来在英国牛津大学就读时,他还经常利用暑假在伦敦舰队街的各种出版公司担任兼职工作。1952年,父亲基斯爵士去世之后,他的大部分资产都被用来拍卖抵债。默多克设法获得了《阿德莱德新闻》的控制权,并在1954年开始正式经营这家报纸。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默多克陆续收购了多家澳大利亚的报纸和电视台,将他的公司(当时名为新闻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本土一家大型的媒体集团(新闻有限公司于1980年更名为新闻集团)。

1960年,默多克收购了贝斯《星期日时报》(Sunday Times)、阿德莱德第9频道和女性杂志《新思想》(New Idea)的大部分股权。1964年,默多克出版了第一份完全由自己创建的报纸《澳大利亚人报》(Australian)。新闻有限公司还于当年收购了新西兰最大的媒体集团威灵顿出版公司(Wellington Publishing)的股票。

但这一切都只是默多克扩展征程的开始,他随后将目光转向了两个比澳大利亚更有增长潜力的市场——英国和美国。

1969年,默多克打败了捷克裔传媒大亨罗伯特·马科斯威尔(Robert Maxwell),成功竞得《世界新闻报》(Nows of the worm)(一份有着l00多年历史的英国八卦周刊,以大篇幅的报道绯闻和犯罪新闻而著称),开始在英国安营扎寨,建立自己的桥头堡。

从此以后,默多克的收购热情,尤其是通过高价胜出竞争对手的收购手法,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展现自己的事业。

“他总是喜欢进行交易。在收购《世界新闻报》之战中打败马科斯威尔之后,他成功地击退了一个又一个声名卓著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默多克是一个颇富远见的交易高手。”Richard Alan Inc(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专注于媒体行业的投资公司)公司的执行主管理查德·多弗曼(Richard Dorfman)这样评价道。

当年晚些时候,默多克收购了《太阳报》。在默多克的经营下,这份报纸很快成为英国媒体行业的争议焦点。1969年,《太阳报》开始在第三页刊登女模特的照片,以此来作为打败竞争对手《每日镜报》(Daily Mirror),该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刊登穿着比基尼或蕾丝内衣的女性照片的终极武器。

几个月之后,《太阳报》开始变本加厉,在第三版上登出了第一张裸胸女照,《太阳报》的销量立刻直线上升。这张照片标志着默多克时代的到来,也让他成为反对者们攻击的目标。简单来说,默多克只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了一招,然后将其稍稍向前推进一步而已。只要能提高报纸销量,默多克可以毫不顾忌地将煽情、娱乐和新闻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典型的默多克式风格。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使用这一策略。“第三版女郎”至今仍然是《太阳报》的一个日常栏目,每天登上该版的女郎仍然裸露着自己的胸部。

《太阳报》的这一特色让这份报纸和它的主人默多克都饱受争议,评论家们纷纷指责他们是“性别歧视者”。随着英国国会对媒体所有权调查的日益深入,《太阳报》也被卷入了调查之中,2008年1月,前任《世界新闻报》编辑,从2003年开始担任《太阳报》编辑的丽贝卡·韦德(Rebekah Wade)在参议院大众传播特别委员会(the House of Lords Select Committee on Communications)上作证时指出。她并不认为“第三版女郎”反映了《(太阳报》的性别歧视主。

“《太阳报》的读者们都很喜欢它——男性女性都是如此。”随后韦德还进一步指出,“在这个国家,很少有人不知道‘第三版女郎’。”

当被问到是否取消“第三版女郎”会直接导致《太阳报》销量下滑时,韦德直接回答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很喜欢第三版,所以我不会做这种尝试,因为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太阳报》在英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位裸露胸部的女郎——标志着英国新闻行业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此后默多克在全世界

的所有报纸都开始采用这一风格,纷纷大肆宣扬性和其他低俗内容,以此来吸引更多读者,提高报纸发行量。

20世纪70年代中期,默多克开始在美国谋求发展,希望能在新的天地里将自己的事业拓展到新的高度。1972年,新闻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收购征程,先后从美国媒体巨头哈特-汉克斯(Narte.Hanks)手中收购《圣安东尼奥快报》(SanAntonio Express)和《圣安东尼奥新闻》(San Antonio News)。《圣安东尼奥新闻》的风格类似于默多克的其他八卦报纸,而且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l984年,两家报纸合并成为《圣安东尼奥快报新闻》(SanAntonio Express。News)。

对默多克来说,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印刷公司是其美国扩张战略的一个关键步骤。l974年,新闻有限公司推出了一份在超市销售的八卦周刊《星报》(National Star),直接跟竞争对手《国家问询者报》(National Enquirer)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为了提高报纸的销量,《星报》经常在新闻有限公司的《圣安东尼奥快报》上大肆宣传自己。所以,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份报纸还是很快成为了与《国家问询者报》势均力敌的对手。

根据新闻卓越项目(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的分析,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星报》的美国销量就已经接近了《国家问询者报》。

但真正让默多克走出澳大利亚和英国,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的,还是他收购了《纽约邮报》。1976年,新闻有限公司收购的《纽约邮报》,这家报纸的头版印着其创办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的头像,在新闻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在多萝西·希夫(Dorothy Schiff)的经营之下,《纽约邮报》一直是一份非常开明的出版物。但在默多克接手之后,该报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日益趋向保守,这不禁令很多民主党人士大为吃惊。

……

P12-16

序言

新闻集团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个让媒体圈恨掉大牙的人。他的政治立场,以及他随心所欲操纵新闻报道的作风,都令那些为其竞争对手工作的记者们视为魔鬼行为。虽然默多克远不是圣人,但他所受到的诸多批评也并非完全公正,很多批评他的人没有参透这样一个道理:说到底,媒体依然是一种商业行为,而默多克的最大兴趣在于赚钱。在这本《揭秘默多克——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商业传奇》书中,CNN老牌财经记者保罗·拉莫尼卡(Paul RLa Monica)用一种更加理性的观点重新审视了默多克饱受争议的成败历程。毕竟,不管怎么说,默多克都已经改变了新闻行业、好莱坞,乃至整个媒体世界。不仅如此,那些曾经对默多克大加鞭笞的竞争对手们最终都成了他的模仿者,这不禁让这位媒体怪侠大为得意。从根本上来说,默多克依然是一位职业新闻人,他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记者们的尊重——显然,仅仅依靠八卦报纸和带有右翼倾向的有线电视新闻频道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在一个媒体行业正处于快速流变的时代,人们不禁怀疑默多克用50亿美元狂收道琼斯的赌局很可能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甚至有人认为,默多克的这一举动与其说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倒不如说是为了满足他的某种虚荣心。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揭秘默多克——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商业传奇》都堪称一部媒体行业的经典案例。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媒体巨头默多克纵横捭阖的人生传奇,更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当今全球媒体媒体行业中波澜壮阔的宏大画卷。对于所有对默多克,或者对媒体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值得一读!”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EMBA及高层教育额学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

鲁伯特·默多克先生之所以既是最会赚钱的商人、又是职业新闻人,并且一次又一次演绎着媒体神奇,根植于他对于人性的洞察、超越传统与表象而对人及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

——陈平,阳光卫视董事长

默多克是当今全球最声明显赫的媒体巨头,他恣意豪迈的全球征战,永不疲倦的事业热情,浪漫至极的商业风格,都在本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刻画,值得一读!

——高旭东,清华大学MBA中心主任

他是我见过的最敢于冒险的人之一。

——巴里·迪勒,福克斯前任总裁

默多克知道如何起大标题、熟悉各种字体、掌握白纸行情、懂得如何与工会谈判。

——《福布斯》

从战略上看,默多克总是领先于所有人。他要比媒体行业的其他所有人都更加具有全球视野。

——阿兰·古德,媒体分析人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