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日本第一剑圣的宫本武藏,在一生比武中从未失利,《五轮书》就是这位剑道家对其一生决战经历的临终总结。全书分为五卷,详细介绍了他一招必杀的决斗秘技和独特的兵法诡道。融合了日本剑道、武士道、禅道等文化精神,因此它既是一本兵法谋略大全,又是一部日本文化百科。《五轮书》与《孙子兵法》《战争论》并称“世界三大兵书”:又是“日本四书”之一,其影响力远超《武士道》与《菊与刀》,是探寻日本精神真正本源的第一书。正如武藏所说“真正的兵法适用于一切领域”,因此,它同样也是哈佛商学院、西点军校、日企推选的必修书目,并长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畅销书榜。
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第一兵书的魅力,《图解五轮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生平简介,以及剑道、武士道和战国历史的概况,并以一一对应的图解方式对原书五卷进行了深入解读。全书精心绘制300幅精美图片,大到合战场景,小到兵器细节,全面展现了日本文化精髓,更是透视日本企业管理思想渊源的首选读本。
日本剑圣的制胜策略:与《孙子兵法》《战争论》齐名的世界三大兵书。《孙子兵法》注重团队谋略,《五轮书》更突出个人一招制胜的生存实战。哈佛商学院、西点军校、日企必修书目,融合武士道精神的管理学经典。
本书将告诉您:宫本武藏(1584—1645年),原名新免武藏,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至29岁时,他与人决斗已有60多次,未尝有一败。尤其是最后一战,与岩流剑道高手佐佐木小次郎的决斗,可谓震烁古今。宽永十七年(1640年),武藏正式写成了《五轮书》。
他一生处于丰臣秀吉统一天下到德川封建制度的圆熟时期,这段时期与当下自由开放的商业竞争环境非常相似,武藏克敌制胜的策略也与当下的竞争策略非常相似,因此,《五轮书》不仅对于武士有指导意义,对商业竞争也同样有效。
书中包含的武士道、剑道和禅道的思想可以作为领导者的修炼法则,而书中关于如何面对竞争、迎战危机、获取机会的讲解则更是针对个人的最佳职场生存术教材。在宏观上,武藏透彻论断了如何“一击必杀”、“一招制胜”:在微观上,武藏回答了“成败何以决定于细节”。
400年来,《五轮书》一直备受关注,例如,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案头就常备一本《五轮书》。有鉴于此,当下美国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已经将《五轮书》列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因此,本书被誉为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管理学图书。
第1章 《五轮书》: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世界三大兵书:《五轮书》《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当前被称为“世界三大兵书”的分别是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所著的《五轮书》。从日本幕府时代以来,《五轮书》对日本的武家文化及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极为深远。
《五轮书》:日本“剑圣”的兵法之道
《五轮书》由宫本武藏所著,此书既是剑法著作,也是兵法著作。宫本武藏是一名剑客,在结束剑客生涯后写成了《五轮书》。宫本武藏从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这一期间跟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来都没有输过。宽永十七年(1640年),宫本开始撰写兵法理论著作,并把其兵法命名为“二天一流”。1643年,武藏隐居灵岩洞,开始执笔写作《五轮书》,后传给寺尾孙之丞胜信。《五轮书》是日本自幕府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著作,也是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孙子兵法》:影响全世界的“战争的艺术”
《孙子兵法》又称为《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和《孙武兵书》等,作者是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一般认为此书成书于春秋末期。此书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此书全书分为十三篇,共有6000字,语言明快,纵横捭阖,阐述的兵法和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战争论》:战略学的“圣经”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此书作者克劳塞维茨被誉为“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此书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约70余万字,共有3卷8篇124章。此书的特色在于克劳塞维茨运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来考察战争问题,例如,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观点。
《五轮书》的特色
剑禅合一的境界
《五轮书》何以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和近代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呢?这是由于《五轮书》细述了《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没有包含的有关单打独斗、以寡胜众的具体技击技巧,也论及了两部世界级兵书没有包含的禅学思想,是融合了技击和禅学的兵家圣典。
以“剑”传“道”
享有“剑圣”之称的兵法家宫本武藏,在晚年的时候,将一生对兵法的钻研心得整理成《五轮书》以飨后世。武藏在阐述剑术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对剑道的深层次探讨,在书中体现了武士道的最高精神。任何形式的对抗都不能缺少心灵的对抗,因此,在武藏所创立的“二天一流”剑术中,就包含了关于如何在“心灵战役”中取胜的秘诀。
在日本,剑指的是木质的长刀或短匕,而不仅仅是指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钢制的快刀。就作战用的刀和比武用的刀来说,两者的区别非常大。比武和战斗可以说是“夺人处境”和“夺人心境”的两种不同对决。在修习剑道的过程中,修习者要在动态之中追求极静的道,这完全是心的修炼。
“二天一流”中的禅机
宫本武藏出生于日本的战国时代。那个时代的武士分为两种,一种是“杀木拉”(samurai),一种是“搏士”,而贯穿《五轮书》的就是“杀木拉”精神,其本质就是一种禅的精神。宫本武藏的一位导师、京都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临济宗禅师曾经对他进行这样的训练将宫本武藏捆绑于千年古杉、囚于天守阁中,使其领悟“身不动源于心不动”的奥秘。 后来,武藏本人在晚年的时候潜心修习禅宗,将“身心皆不动”融入了自己独创的“二天一流”剑派。尽管“二天一流”表面上看来是关于进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但是它从实质上揭示了武士应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心,达到“无念无相击”的层次。这就是从禅宗思想中的“无住禅法”中提炼出的“以技法击人”不如“以心法击人”。武藏以“五轮”展开剑术的探讨,这也是因循了佛教世界观中认为“土、水、火、风、空”五大基本元素伴随人的生命轮回而创。
《五轮书》的由来
随手应心写成的兵法
宫本武藏生活在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是一位著名剑客,在日本有“剑圣”之称。在他55岁的时候,他领悟到了所谓兵法的精髓,并将毕生的心得汇编成书。
剑圣传奇
宫本武藏20多岁时就已经自创一派,名“圆明流”,并在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谱《兵道镜》。但他并不满足,继续修业20年后,终于创出了一手使太刀(一种刀身较长的日本刀),一手使短刀的“二天一流”剑法。宽永十七年(1640年),宫本武藏57岁时,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的邀请在当地正式教授剑术。与此同时,他开始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和《五轮书》这些兵法理论著作的写作。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逝世,享年62岁(另一种说法认为是64岁)。
随心写成的兵法
宫本武藏在《五轮书》的自序里写明了自己何以著成此书。最初,宫本武藏研究“二天一流”时并未打算将自己的心得汇总成一本书,但是,在宽永二十年(1643年)时,专程登临肥后的岩户山,向佛陀、天尊、观音三者膜拜,以求得神的帮助以完成自己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书的心愿。他从小就致力于兵法研究,在30多岁的时候,他开始回顾过去,并领悟到自己之所以战无不胜并不是因为自己达到了兵法方面的宗匠境界,于是他开始潜心钻研兵法。在55岁的时候,他领悟到了所有兵法的精髓。
从此,他开始放弃所有的修炼方式,可以说他是以触类旁通之道,将兵法的思想贯穿于一切艺术才艺中,从而达到无师自通,随心所欲而畅行天下的境界。在《五轮书》的成书过程中,宫本武藏没有引用儒家或者佛家经典著作里面的内容,也没有参照以往战史和兵书的经验,而只是随心地去写,将他在苦修和探索之后对“二天一流”的真意的参悟和体察记录下来。可以说,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道”是自然之道,即一切仿效自然的结果。
P22-28
他何以不败:重新发现《五轮书》的财富
剑圣宫本武藏与《五轮书》
400多年以前,在冈山县英田郡,一位13岁的少年打败了当时名震日本的新当流派剑客——有马喜兵卫,从此剑客中开始流传“宫本武藏”的名字。这就是宫本武藏(1584—1645年)人生的第一次决斗——用过人的臂力将喜兵卫高高举起,再用长棍将其击毙。这一次决斗结束了少年游荡乡里的生活,也开始了他的剑客生涯。后来,武藏远赴京都,游历日本各地,与各流派的武术家交手,无一落败。在他29岁时,武藏与人决斗已有60多次,从未输过,尤其是与岩流剑道高手佐佐木小次郎的决斗,可谓震烁古今。宽永十七年(1640年),武藏正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和《五轮书》。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五轮书》已经与《孙子兵法》《战争论》并称为“世界三大兵法”,其中蕴涵的剑道思想和兵法理论是一笔不可计数的财富。
学习兵法是为了忘记兵法
对于这位从未失败的剑客,人们曾这样评价:武藏的兵法,出发点是屠杀,其最大特点是“一击必杀”。此外,——不给自己的对手留下任何余地,快和狠是其能够克敌制胜的关键。但是,《五轮书》中真正能够帮助剑客克敌的,不仅有可见的剑招,还有只可意会的禅学思想。在武藏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在导师临济宗禅师的教导下修禅,因此禅学思想在武藏的兵法中有着浓重的体现,最为显著的就是《五轮书》名字的由来——五轮源于佛教中的五轮塔。五轮塔是所有一切佛塔中最殊胜者,蕴藏宇宙五大元素,即地、水,火、风,空。这也是《五轮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和空之卷的原因。这五卷内容逐一从兵法总论、兵法的适用原理、兵法的变化、兵法与剑道的区分、兵法的活用介绍了兵法思想。
空之卷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卷。在前四卷中,武藏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教授兵法,而这一卷却是在教授如何忘记兵法,可以说前四卷是“有法”,这一卷是“无法”。空的含义是无始无终、无内无外,可以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这就是说,学习兵法而言,要熟知兵法,而不拘泥于兵书。这五卷内容行文精短,说理深刻,浅尝可以领略剑道的艺术内涵,深挖则会在兵法领域有无数收获。例如,武藏教授了大量如何在二人对决中取胜的方法,例如眼法、心法和节奏的掌控,而这些方法对于战争领域也是适用的。或者更宽泛地说,这些方法在商业、管理等领域也是同样适用的。引用武藏的原话来说,就是“真正的兵法适用于一切领域”。
真正的兵法适用于一切领域
武藏一生处于德川幕府制度的圆熟时期,这段时期是时代气氛非常活跃的时期,每个人都有扬名立言的机会。因此,这样的时代与当下自由开放的商业竞争环境是非常相似的,因此,《五轮书》不仅对于武士有指导意义,对商业竞争也同样有效。1982年,美国兰德公司将翻译成英文的《五轮书》出版,立即在美国造成了轰动效应。其副标题“日本管理真正艺术”可以说是对这本书商业价值的一个高度概括。
同时,《五轮书》中包含的武士道和禅道的思想可以作为任何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修炼法则。书中关于入托通过严格的训练学会真实的生活,如何掌握面对竞争的策略,如何忍耐、变化、不示喜怒,窥视机遇等,都是领导者需要学习的管理哲学。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案头就常备一本《五轮书》,并在自传中就此书写到:率直的心胸,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冷静,坦然应对。这就是松下幸之助对于书中,“兵法家应该随时保持平常心”的兵法之道的个人总结。有鉴于此,当下美国著名的哈佛商学院都已经将《五轮书》列为学生的必读书目。
因此,《五轮书》在400多年后的今天,可以说是每一位有志为梦想打拼者的必备宝典。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剑圣的一生,更深入地领悟兵法之道,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武藏生平的介绍,以及剑道、武士道和日本战国历史的介绍,并以一一对应的图解方式对全文进行了解读。全书包含3001幅精美图片,大到合战场景,小到兵器细节,全面展现了日本军事文化,是了解日本战国历史,了解武士精神,了解剑道文化的首选读本。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09年2月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成功,光有雄心和豪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在这方面,《五轮书》可以提供一切赢得胜利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
《五轮书》是世界兵法史上的杰作,其中所谈到的战略战术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与个人成功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杰克·韦尔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