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一代富豪的故事。当年懵懂的少年,如今却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中文搜索的时代。他便是搜王李彦宏。此人不仅创立了中文第一搜索引擎 开创了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全新商业模式,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他还是中国青少年心中的传奇,是中国高科技与财富的象征。30多岁的他一路走来更是成为了一个能代表信息经济时代的亚洲企业家。在中国他或许还是陌生的人,但谁都似乎无法离开他。
一路走来,李彦宏风雨无阻,支持着他的是高新的技术,是激情的团队,更是一种专注的理念。
一切尽在本书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搜王李彦宏/创新年代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万资姿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新一代富豪的故事。当年懵懂的少年,如今却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中文搜索的时代。他便是搜王李彦宏。此人不仅创立了中文第一搜索引擎 开创了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全新商业模式,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他还是中国青少年心中的传奇,是中国高科技与财富的象征。30多岁的他一路走来更是成为了一个能代表信息经济时代的亚洲企业家。在中国他或许还是陌生的人,但谁都似乎无法离开他。 一路走来,李彦宏风雨无阻,支持着他的是高新的技术,是激情的团队,更是一种专注的理念。 一切尽在本书中…… 内容推荐 本书以故事为载体,生动地描述了李彦宏的成长历程,着重记述了李彦宏及其百度团队从创建至今成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期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从硅谷的资深IT工程师到携风险投资回国创业的“海归”,从寥寥二人到众星云集,从为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服务到与新浪爆出“停机门”事件继而独立成为搜索门户网站,其问不乏与搜索引擎巨头Googk的斗智斗勇,到纳斯达克上市一举成为股价最高的中国企业的辉煌,以及MP3事件的沸沸扬扬……百转千回,风起云涌,再现了李彦宏曲折辉煌的创业历程,并且从个人角度细腻地解析了李彦宏的性格魅力与成长轨迹。 目录 作者序 搜王李彦宏:中文搜索第一人001 第一章 潜在首富李彦宏:“搜”出来的百度神话001 一、阳泉小子,“中文搜索引擎第一人”003 二、“纳市中国之最”:一个新财富神话的诞生005 三、“人气王”——“地球人都知道”008 四、“4K首页”到“互联网最大中文社区” 010 五、“媒体江湖”的领跑者013 第二章 青春的内涵:更多的是活力和梦想015 一、童年:无忧不知愁滋味017 二、中学:“乖孩子”的完美版本021 三、北大:梦想在这里绽放028 第三章 取金海外:穿云破雾,踏上人生第二次征程033 一、布法罗:记忆里的寒冬035 二、华尔街:明珠投暗041 三、硅谷:弃博士而取事业047 四、海归:把硅谷模式带回中国052 第四章 百度启航:众里寻他千百度057 一、初露营销天分,120万美元投资059 二、背靠北大,百度悄然出世063 三、冷静判断,驱走互联网寒冬073 四、转型搜索门户,借势新浪营销080 第五章 纳市一飞冲天:奇迹是这样诞生的091 一、走向台前,百度跳跃式发展093 二、傍着Google铺路上市099 三、奇迹日:纳斯达克今天属于中国 102 第六章 精彩依旧:一路疯涨,一路飙升111 一、润涨股降,尴尬! 113 二、“壮士断臂”开攻博客117 三、“战旗”不倒,自信应对122 四、国内攻势不再专注? 130 五、缔造互联网最大中文社区135 六、纵向织网:李彦宏的“大国梦”与全球化143 第七章 神奇李彦宏:危机处理的竞争之道149 一、不做第一超越第一15l 二、示弱+借势,蚂蚁“戏”大象159 三、开放+合作,共创你我天空167 第八章 睿智李彦宏:神奇经营秘籍175 一、专注为王:一心一意做搜索177 二、技术立命:势如破竹,技术成就霸主184 三、融资趁早:现在不缺钱,总有缺钱日 190 四、激情开路:有你明天更精彩194 五、灵活营销:一路营销,一路红200 第九章 “唐僧”李彦宏:刚柔并济管理之道221 一、以柔克刚的管理之美223 二、中西合璧的文化之魅228 三、强派的创新哲学235 四、人才理念;圈钱不如圈人240 第十章 血性男儿李彦宏:幸福的事幸福的人247 一、感恩249 二、责任253 三、幸福26l 附录一 李彦宏之路百度之路265 附录二 李氏语录271 试读章节 三、北大:梦想在这里绽放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李彦宏没有让家人失望,他顺利地考上了北京大学,圆了心中的梦。 事实上,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李彦宏受到的有关搜索的“启蒙教育”,应该从北大图书情报系的学习算起。 在这里,李彦宏绽放了属于他自己的梦想! 1.专业与梦想的冲突 1987年,过完高中最后一次暑假,李彦宏来到了北京。两三个月的大学新生活过后,穿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了想象过无数遍的未名湖的湖光塔影,这个以阳泉一中第一名成绩来到北京大学的青年,入学的快乐、骄傲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李彦宏发现,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转专业而来的。在一般人的眼里,图书情报系学生的归宿或许就是在某个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我们学校没什么人才,就是培养了一个图书管理员(毛泽东)”,系里的同学经常这样开玩笑自嘲。 置身其中,李彦宏觉得很没面子,更令他不能忍受的,是这个系的计算机教育非常简单。尽管当初刻意回避了计算机专业,但李彦宏并未放弃对计算机的兴趣。在他的设想中,情报学除了要学习信息检索的理论,还会学习一些计算机数据库的知识,假设计算机系有10门课,自己可能只学3门,但一旦结合自己的专业,那么,在某一个领域起码要比计算机系学得更深一些。李彦宏这个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对于图书情报专业而言,计算机根本不是专业,课程学得很浅。 枯燥的学习之余,他对前途有了一种担心:如果说自己这方面不如人家的话,未来怎么办?自己的优势要从哪里展现?显然,他的理想不是去做一个图书管理员,虽然许多大知识分子都曾是图书管理员,但是对一个意气风发的北大青年来说,稍显不够刺激。 显然,李彦宏的志向并不在这里。 但是,也正是这门李彦宏并不热爱的学科,为他以后创办百度公司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并由此获得巨大的成功。 李彦宏出国攻读计算机专业,选定搜索引擎这个方向深耕细作,与本科所学专业背景不无关系。 2.“三角地”的常客 专业与梦想的现实差距,着实让李彦宏很是困惑和烦恼。但是,困惑之余,李彦宏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 学习之余,李彦宏开始寻找突围的方式。 他的第一个决定,是有意识地去感受这座中国著名学府所能够带来的厚重与活力。 在北京大学大讲堂的南边,有一个“T”字路口,这里是教学区通往宿舍区的交通要道。在路与路的交会点,立着几棵塔松,于是,围着塔松,就形成了一片极小的三角地带。这就是北大著名的信息集散地“三角地”。在塔松周围,有一圈栏杆,无数块布告板一块接一块摆放在那里,上面贴着各种海报。 他常去“三角地”,那里的告示栏里贴着各种讲座的海报,讲课的都是名人,而且来自不同的领域。在那里,崇尚自由的北大有点像东周列国时代,人和人之间有很多不同,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家可以争论,又可以共存;而这一点,又跟现在的互联网格局很相像,在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野心勃勃,哪怕板砖横飞,但依然可以共存于一个BBs。任何一个人,只要听得多了,就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再人云亦云。 当然,李彦宏不只带着耳朵。他小时候那个在舞台上亮相的愿望,在北大的辩论台上实现了。李彦宏的大学时代,1990年前后,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大专辩论会”如火如荼。大学校园里,也常举办辩论赛,争论诸如“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体育商业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类本来就说不清的问题。多年以后,有人总结人生感悟时说:“不要为没有利益的东西争论,除非你是在参加‘大专辩论会’。”而李彦宏就曾活跃在这种口舌之争当中。 3.榜样的力量 正当李彦宏积极地融人到北京大学的学习生活之时,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传人了他的耳朵:他的三姐已经硕士毕业到美国留学了!大洋彼岸的三姐传递给他的所有信息都是那样的新鲜,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在吸引着他。 我也要去美国读博士! 争强好胜的李彦宏又一次在心里和三姐暗暗较劲。 榜样又一次激发了李彦宏的潜能。 与此同时,当年一本薄薄的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小书也给李彦宏巨大的冲击。这本小说在社会各阶层中被传阅,后来,姜文主演了由这本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 《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讲,那里是天堂地狱并不重要,出国,是一种时尚和风潮。在国内,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的激变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脑体倒挂,正如有两句顺口溜说的:“搞原子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操手术刀的还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校友毕业分配,进了工厂、机关,最终也都碌碌无为。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身处这种环境下,李彦宏的选择也变得明朗起来——出国。 4.为留学心无旁骛 出国的前提是要先考托福,为了能出国,李彦宏买来一大堆“托福”书猛啃,每天过着宿舍一教室一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 在考托福的那段日子里,李彦宏常常生发一种郁闷,因为是中国人,就必须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学语言。北大有很多听力教室,没有老师,自动放些英文的资料,李彦宏有空去戴上耳机练听力。李彦宏英语一直还不错,但也必须要花很多时间、精力耗在上面。在大学4年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门课需要他花这么多时间。 为了出国,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李彦宏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一次向美国10多所大学递了申请。然而,此时他当初选择的专业,却成了出国的障碍。那时候,学数学的或者学物理的出国比较容易,学历史的或者学地理的出国就很难。李彦宏打听了一下,他们这个专业在美国好像没有什么对应的专业,拿奖学金将会异常困难。当然,图书情报系不是没有人出国,有些人是读完研究生之后才去的,有些是因为要结婚才去的,而本科一毕业就能拿到奖学金到美国去的例子非常少。这个调查结果未免让人心里一凉。《音乐之声》中的嫫嫫就曾说过:“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一定会在别处为你开一扇窗。”图书情报的门,或许关上了,但是计算机的窗却为李彦宏打开了。 原来,这还要得益于那时候北京大学所提倡的课程选修制度。李彦宏想,既然自己的专业中计算机课程太简单,那就干脆选修计算机的课,搞专业的学什么他也学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自己专业——信息检索就不怎么用功了。而事实上,百度搜索,与两个专业密不可分,一个是计算机、互联网,一个是信息检索。那时的李彦宏,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会结合得如此完美。 这一选修不打紧,却让李彦宏发现了另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也让他找准了出国留学的更好方向——计算机专业。 因此,申请留学奖学金时,除了相关专业外,李彦宏有1/3申请的是计算机专业,希望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打扎实。 还算幸运,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录取了李彦宏。 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内。 本来李彦宏是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业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只能算是小儿科,中国大陆的学生想要进入则更是困难。 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中国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只得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能到美国去学计算机专业,让李彦宏感到非常兴奋,当然,他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第一,他要改专业;第二,他误了一个学期的课,因为他是到1991年底才走的,而学校9月就开学了。 P28-32 序言 搜王李彦宏:中文搜索第一人 百度,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一直以它便利快捷的服务和高端的效率获得中国网络用户一致赞许。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步步高歌,一举打败称霸全球的搜索引擎Google,成为中国搜索引擎使用者的首选品牌。 百度,在带给我们便利的网络资源搜索服务的同时,也日益成为民族IT品牌的一种文化符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个传奇品牌的成长经历,对年轻的百度,年轻的“IT风云人物”——百度老总李彦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书以故事为载体,生动地描述了李彦宏的成长历程,着重记述了李彦宏及其百度团队从创建至今成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期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从硅谷的资深IT工程师到携风险投资回国创业的“海归”,从寥寥二人到众星云集,从为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服务到与新浪爆出“停机门”事件继而独立成为搜索门户网站,其问不乏与搜索引擎巨头Googk的斗智斗勇,到纳斯达克上市一举成为股价最高的中国企业的辉煌,以及MP3事件的沸沸扬扬……百转千回,风起云涌,再现了李彦宏曲折辉煌的创业历程,并且从个人角度细腻地解析了李彦宏的性格魅力与成长轨迹。 一路走来,李彦宏风雨无阻,支持着他的是高新的技术,是激情的团队,更是一种专注的理念。 一切尽在本书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