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是自我、叛逆、个性、依赖、痛恨人际关系的代名词,他们有心,有对世界的感知,他们的心由许多密码组成,这些密码可以是“滑滑轮时,人家像飞奔的马,我像一只丑小鸭”,可以是“上学路上遇到一只蜘蛛教我坚持不懈”,可以是一次“难以抉择的友谊”,也可以是……
本书灵感来源于意大利名著《爱的教育》,我们把“杭州日报小记者空间里”的那些像《爱的教育》一样的故事,精心筛选出来,让所有人一起感知“90后”的心。“90后”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这里格外真切。静静地听,文字里都是“90后”的小秘密。每个字符串联起来,更像悄悄话,像知心交谈,是童年的心与成年的心在面对面。
卸下文字的“镣铐”,我们一起来悄悄话,来知心交谈,来做心与心的面对面。这些淳朴、可贵的文字,让这片家庭教育空间平添了活色生香的味道。不再说教,就是朋友间的亲密耳语。杭州日报小记者一年用心写就,首部“90”的集体心态展示,“90后”爱的参考书,“90后”家长的觉醒读物。
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句名言,告诫人们要宽容,不能小心眼,要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可是,在生活中,又有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
就说这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吧!有一天,和往常一样我坐着爸爸的车回家。可路上却堵车了,车排得像条长龙,大家都不肯让一步,继续往前开。“嘀嘀吧吧”的响声持续不断,真是让人有些不耐烦了,大家的车都寸步难行。可是正当这时,爸爸却匪夷所思地、艰难地向后倒了一米。前面的一辆车终于开了过去,接着后面的车也都跟着开了过去。路通畅了,所有的车都在几分钟之内开走了。“长龙”也随之消失了。
回到家爸爸问我:“你知道刚才我为什么不往前开,反而向后倒了一步吗?”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爸爸,脑子里在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爸爸和蔼地对我说:“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啊!”
我恍然六悟:是啊,所有的人都只想到前进,大家都没有想到,有时但其实退一步,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
爸爸,这些话我一直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和您说,现在,我借这篇作文一吐为快吧!
我知道您为这个家庭操碎了心,妈妈上班很忙,很晚才回来,是您把我拉扯大的。但是,我已经长大了,不要在把我当小孩子看了。虽然,您早就开始培养我的独立意识,但是在让我做之前,您总是一千、一万个不放心。
几天前,我自己回家时乘坐的公交车因道路施工而临时改道了,原先的站不能停靠了,我只能到很远的车站去坐车了。前一天的晚上,您不知交代了多少遍,说了多少次才放下心。当天早上您又不断地问我:“要去哪儿乘车知道了没有?”爸爸,请相信我的能力吧!
寒假里,我帮您去超市买青菜。您一遍又一遍地把挑青菜的技巧说给我听,您总担心我把不好的青菜买回家。
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什么话您只需说一遍就够了,不要把我当成理解能力差的小孩看,我毕竟已经长大了!
看了上面这段话,不知你会作何感想。至少我们看过之后,一种忐忑又释怀的矛盾情绪涌上心头:父亲母亲,再把孩子当孩子看,他会多么不自在。当你忍不住絮絮叨叨之前,可以再留给自己一分钟仔细想想,是不是低估了孩子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这是“80后”进入公众视线后,“90后”所面临的第一个课题,自我叛逆、个性、依赖,痛恨人际关系,永远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我们习惯在“80后”群体上寻找有共同表征的符号,但直到目前,还无法给“90后”找到一个有普释意义的标签。所以,或许这些孩子的父母会突然发现眼前的孩子让自己多么惊讶、不解以至惶恐。
我们把这本书命名为“身边的爱的教育”。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对《爱的教育》这本书不甚了解。这部完成于1886年的作品,描述了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学年纪事,一章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从国家、社会、民族,到父母、师长、朋友之间,那些琐碎的片断无一不触摸到我们的神经末梢。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把“杭州日报小记者空间里”的那些像《爱的教育》里一样的故事,精心筛选出来,期待并相信它能成为一个身边的爱的读本。当作文变成了作业,变成了考题和任务,被动的写作已经把“90后”的笔套上了“镣铐”。文字里的“我”,可能是妈妈老师眼里的“乖孩子”,但空间是不是他们自己呢?
那就卸下“镣铐”,让写作成为纯粹的兴趣吧。写作是喃喃的自语,是发现的眼睛——生活、成长、学习——统统“我们”来播报,写“我”最想写的。他们的文字,属于这个年龄特有的恶作剧格式;他们的心里,有少年老成的别样感悟;他们的笔下,可以演绎出真趣、细腻,耐人寻味。
“90后”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这里格外真切。静静地听,文字里都是“90后”的小秘密。每个字符串联起来,更像悄悄话,像知心交谈,是童年的心与成年的心在面对面。
或许你很久没有过这样的状态了。请静静地铺开,仔细地倾听,与“90后”的沟通灵感会悄悄跑出来——这些故事成为你和所有关注“90后”人群的自我觉醒。
编者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