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战争带给女性的苦难分外深重,尤其是母亲。本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女主人公谢阳秋,青少年时顽皮、倔犟、任性、猜忌、好恶作剧、感情用事、枪铳脾气,直到而立之年仍然幼稚,但战争教育了她,使她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闻名遐迩的一支抗日军首领。小说情节时而甜蜜温馨,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惨烈悲壮,时而凶险刺激,时而惊心动魄,既展现了历史恢弘的场景,又表达了主人公诗一样的情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与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文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侵略战争带给女性的苦难分外深重,尤其是母亲。本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女主人公谢阳秋,青少年时顽皮、倔犟、任性、猜忌、好恶作剧、感情用事、枪铳脾气,直到而立之年仍然幼稚,但战争教育了她,使她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闻名遐迩的一支抗日军首领。小说情节时而甜蜜温馨,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惨烈悲壮,时而凶险刺激,时而惊心动魄,既展现了历史恢弘的场景,又表达了主人公诗一样的情怀。 内容推荐 女主人公谢阳秋生于安东(今丹东市);父谢栋跟作者同乡,是辽宁省庄河县大孤山(令属东港市)人,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侥幸活命。阳秋的外公和母亲是渔民,死于日本海盗枪下。九一八事变,日寇残害了阳秋的父亲和妹妹,丈夫慷慨就义,妹夫被关进监狱。阳秋义愤填膺,携儿带女逃到当时还在东北七军控制下的热河,决心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她与女教师徐丽静,村姑鞠菊花结拜为姊妹,与潜进热河的叛徒及日本间谍相周旋。在两位义妹的协助一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组建起一支抗日武装。为解决抗日资金,再醮开明士绅宗爷。她率队歼灭了两股跟日寇相勾结的匪帮,日军侵占热河后,与之进行殊死的斗争,取得初步胜利,但她在一次战斗的决策上犯了错误,致使部队遭受蘑大损失。她痛悔不已,毅然带领队伍与共产党领导的燕山游击队会师,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比以前广阔得多的天地。 目录 第一章 一 邂逅 二 异国情结 三 风云突变 四 空前的灾难 五 应变 六 爱情的光华 七 大孤山 八 远见卓识 九 逃走 第二章 一 铁蝴蝶 二 针锋相对 三 威望 四 仇恨 五 积蓄力量 六 受了伤害的母狮 七 路漫漫 八 伊甸园的裸女们 九 意外事件 第三章 一 决断 二 定情 三 婚宴上的刀光剑影 四 匪探 五 夫妇龃龉 六 关爱关爱 七 拯救 八 雪仗 第四章 一 误解 二 险情 三 伏击 四 端匪巢 五 受降 六 圈套 七 堕胎 八 关山情 九 人与鬼 十识别与降伏 第五章 一 爱和恨 二 罪与罚 三 觉醒 四 众人之智 五 奇袭 六 轩辕的后嗣们 七 灾难 八 争辩 第六章 一 复仇 二 挫折和自责逝 三 阴谋 四 祭陵 五 说教和榜样 六 抉择 七 召唤 八 风雷 九 江河流入大海 试读章节 陈大千问:小嘎子,我跟你大哥去过你姨家。有位白胡子老先生是你的外祖父吧?凌波摇头说:不是,是我姥爷。表兄妹又笑。阳秋说儿子:小傻瓜,外祖父不是姥爷是什么?徐丽静握住凌波的手给他解释:“外祖父”啊,是“姥爷”的雅称,“姥爷”呢,是北方的口语,南方叫“外公”,指的都是一码事,像“爷爷”不又可称“祖父”吗!凌波褒贬说:姨,你当老师学生一定喜欢。你讲课很耐心,不像我妈老训斥人。我姨也不像我妈,她待我们总是笑嘻嘻的。我妈名字起得不好,“秋”,秋风把树叶都给刮落了。表兄妹忍俊不禁。徐丽静每逢大笑,便用纤纤的手指掩着嘴,样子很优雅。 阳秋剜了儿子一眼,对表兄妹说:你们看他现在还像个孩子样,在家里,他不但一张嘴不闲着,一双手脚也没地方放,成天让他忙叨得没法儿。凌波理直气壮地申辩:有嘴不说话,长着手脚不动弹,留着干吗! 陈大千崇敬地注视着阳秋道:大姐,春姐经常谈起你,说她身上的一切好品格都来源于姐姐。每逢谈起你时,她眼里总是闪着泪花。我早就盼望能见到你,不想今天无意中竟如愿以偿。阳秋说:我妹妹从小就这样,担不得别人一点好……还用她那样来谈我!陈大千问:大姐,春姐和你是一奶同胞吗?阳秋反问:怎么,不像啊?陈大千笑道:是。虽然都很美,但大姐仪态大气,面庞棱角分明,而春姐纤弱,容貌线条柔和,不像是亲姊妹。凌波又抢话:叔,我也问过我妈,还问过我姨,都说,亲兄弟姊妹有的像爸,有的像妈,有的都像,有的都不像。 小筠对大人的谈话不感兴趣,用两只小手捂着眼睛,透过指缝偷看面前这位漂亮的大姑娘。徐丽静发现了,努起嘴唇要吻她;小丫头倏地把手指并拢起来蒙到嘴上,引得大丫头禁不住发笑。 阳秋一年多没来奉天了,担心地问:陈先生,你到我妹夫家,注没注意我父亲和我妹妹的身体都怎么样?我的小外甥呢?陈大千说:老伯挺硬朗,就是春姐常咳嗽,孩子叫小迅吧?很可爱。阳秋忧心地说:咳,我妹妹从小体质就弱,从小就让人疼怜……她说着两眼瞅向窗外,陷入沉思。 车轮发出单调沉闷的声响。快到中秋节了,半轮月亮挂在天空。星星眨着眼睛。村庄睡着了,连狗也不吠。谁家墙头上的碎玻璃片反射着月光。高粱穗上挂着露珠,亮晶晶的。两条铁轨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着幽辉伸向远方。阳秋回忆的闸门拉开了—— 二 异国情结 初春的一天,暮霭沉沉。小阳秋摇着橹。她虽然才十三岁,个子却早早地蹿了起来,长胳膊长腿,样子挺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已成为爸爸打鱼的好帮手。爸爸左手抱膝坐在船头抽烟,烟锅里的火光一闪一闪,映亮他饱经风霜的脸。是时还是清朝末年,男人的脑后都拖着辫子。小船里堆着渔网,鱼在篓里蹦跶。 小阳秋指着新义州郊野愤然道:爸爸,你看,日本鬼子又要杀人了!爸爸转头,望见一队日兵持枪监押着一行戴着镣铐的高丽爱国志士走向江畔——其中有抱着孩子的妇女,禁不住喟叹:咳,那白衣民族,国家亡了,就像没了爹娘的孩子。传来高丽语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丽民族万岁!接着是一排子枪声。 天黑下来,鸭绿江阴晦得如同要来暴风雨的天空。枯黄的、去冬没割的芦苇在风中摇曳。父女的心里都像灌进了铅一样沉重。依稀传来婴儿的哭声。小阳秋把小船向高丽岸摇去,哭声越来越近。爸爸愕然问:死丫头,你往哪划?小阳秋说:别嚷!划近些听听!爸爸呵斥:拐回去,小心鬼子向你开枪!小阳秋执拗地说:天黑得像锅底……这半天他们还不滚啊! 她把船摇到岸边,隐蔽在苇丛下,侧耳细听,除了哭声,就是远处的狗吠和近处的蛙鸣,别的什么声音也没有。她从篓里抓出一条鱼用力抛到岸上,除了听到鱼落苇丛的声响外,没有别的动静。爸爸骂:你个小犟驴,是不是想去抱孩子?你妈妈不在了,抱回去谁养啊!爸爸的话就像耳旁风,小阳秋伸手抓住一把芦苇,把橹往爸爸前怀一推,一纵跳到岸上。爸爸正想捉她,橹倒过来,赶忙抓住,无奈地道:咳,你是想把我气死啊!P4-5 序言 据作者介绍,本小说初稿完成于1965年冬,经《河北文艺》编辑部看过,转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交给一位下乡蹲点的编辑边蹲点边阅读,没读完,文艺界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文革”中,因抄家底稿大部分散失,40年后根据腹稿重新构思写成。求我读读,提提意见。 我爱钻研历史,爱读文学作品,也读了不少,作为读者,我喜欢《水与火》这部小说。读得很仔细,连有关的历史资料也查证过。在我看过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好像还没有谁正面触及过这部小说的主题。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巾帼英雄,像赵一曼、冷云、高俊凤、郭亮、沈佩兰、李林、李霞卿、陈若克、辛锐、白文冠、钱立华、关露、绿川英子,等等。侵略战争带给女性的苦难分外深重,尤其是母亲。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我这是第一次读到。 女主人公谢阳秋,青少年时顽皮、倔犟、任性、猜忌、好恶作剧、感情用事、枪铳脾气,直到而立之年仍然幼稚,但战争教育了她,使她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闻名遐迩的一支抗日军首领。 作者在日本侵华、中国国难当头的大背景下,写出了日寇的凶残、日军上层对向外扩张的歧见和矛盾冲突、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不幸、日本士兵对上司暴虐的愤恨和对遭受摧残的受害国百姓的同情,写出了中国人民在深重灾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团结友爱和对侵略者抗争的坚忍不拔与前赴后继。小说既展现了历史恢弘的场景,又表达了主人公诗一样的情怀。 胡锦涛同志把“爱国”提到“八荣八耻”之首,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水与火》不只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还用艺术形象雄辩地阐述了不只在中国——全世界都应该积极建立和谐社会。本书的题词开宗明义,“宇宙寂寥浩瀚,星体相距遥远,地球渺小孤单。人类同乘一艘诺亚方舟,何不团结合作共渡难关?欺凌侵略带来动乱祸患,亲爱拥抱才能相互取暖”。 作者笔力遒劲,修辞灵活,文字简洁,富于地方色彩。小说情节时而甜蜜温馨,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惨烈悲壮,时而凶险刺激,时而惊心动魄: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人物,语言鲜活生动,个性突出,连着墨不多的几个儿童也刻画得形态各异,呼之欲出。约定俗成的场景也写得新颖别致。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在以往类似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很难找到雷同的影子。 地主婆徐太太,士绅宗爷,士绅家小姐宗四惠,日军军官千叶清次,日兵小林博二等,作者一改以往如斯人物八股式的创作模式,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实生动,别开生面。 结义三姊妹的爱情、亲情、友谊和母爱,描写得真挚、深邃、新奇,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书中的诗词,既表达了人物的心理和个性,又颇具情趣,有的似民谣或童谣。 这样的小说不拍成影视剧太可惜了,建议尽快改成剧本。 司徒兆敦 2008年2月2日 于北影书斋 书评(媒体评论) 读了《水与火》小说稿,收益不少。书巾所写的其时、其地、其事,在以往出版的小说中很少涉及,可说是填补了历史题材小蜕的空白。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活,性格各异;语言流畅、生动、配套,切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和个性;故事情节曲折、合理、感人。这是一邮值得一读的小说。 ——原北京文联资深文史研究员 离休 作家 著名学者《文史钩沉》等著作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吴靖宇 我一直以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的外化。搞艺术创作是项艰巨的工作。一部伟大的作品,作者要付出难以言述的艰辛和承受他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而后才能把美留给人间。小说《水与火》是作者孜孜以求、呕心沥血的心灵之作,它展示了那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掩藏在历史底下的如许活生生的灵魂…… ——北京大学学文学硕士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论艺术家的素质》、《电视剧创作理论与创作技巧》等著作的作者 陈晓春 三位清纯美丽的女性,在国难临头之际不期相遇,于水与火的人生大舞台上演出了激动人心的悲喜剧。小说结构严谨大气,情节层峦叠嶂,人物言行传神。作者独辟蹊径发掘题材,构思运笔小落窠臼,主题新且意义重大深远。书读了难以释卷,掩卷后又陷于沉思。这是一部陶冶爱国情操的教科书。 ——北京飞视国际演艺学院副院长 教授 著名演员张国立的老师 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张学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