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货币炼金术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内森·刘易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元疲软?经济衰退?货币兴衰决定一国命运!亚历山大将整个地中海统一在一个坚固的银铸币体系之下,至今仍被尊称为“伟大的亚历山大”。凯撒恢复了罗马货币的金本位制,至今他仍是罗马人崇拜的偶像。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美国实施金本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他的头像在10美元的钞票上熠熠生辉。拿破仑恢复了法国货币的金本位,法国人拥他做皇帝。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整个世界陷入一片货币混乱之中,而他是至今为止唯一被赶下台的美国总统。

本书是一部简明扼要的货币史,沿着历史的顺序阐述了货币的各种形式——从贝壳和贝壳串珠到白银和黄金,它详述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浮动和政府官员施加到经济中的各种税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内容推荐

你知道吗?

大部分中央银行都是私有的。

货币很少先印出来,而是先从央行一个特殊账户里创造出来。

历史上总是出现浮动的货币,但是像现在这样,所有的货币同时浮动还从未有过。

目前世界黄金供给量价值约1.4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基础货币为8000亿美元。为了给美元纸币提供100%的黄金储备支持,差不多要耗去世界黄金供给的一半——所有的婚戒、金牙、金表和图坦卡蒙的金棺都必须贮藏起来!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要想获取黄金储备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如果你失去工作,无法支付按揭,那么你遭受的是金融危机;如果你不幸地又遇上了通货膨胀,那么你就又在遭受货币危机。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1篇 各种形式的货币

第1章 好的货币就是稳定的货币

人们如何通过货币合作谋生

第2章 硬通货和软通货

世界货币和经济: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21世纪

第3章 货币的供给,需求和价值

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的价值和数量

第4章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浮动货币

货币扭曲对经济的影响

第5章 金本位

创造价值稳定的货币最有效的手段

第6章 税收

经济奇迹到经济灾难和治国之道

第2篇 美国货币史

第7章 美国货币

从殖民地时期的白银和纸币到1929年的大萧条

第8章 中央银行的历史

从古埃及和罗马到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

第9章 20世纪30年代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失灵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

第10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本位制

战后的黄金时代与货币混沌期的开始

第11章 里根与沃尔克

货币主义惨败,减税政策成功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12章 格林斯潘时代

1987年股票市场的瓦解、经济的衰退与复苏,以及货币紧缩

第3篇 世界范围的货币危机

第13章 日本的兴盛与衰败

减税、日元与黄金挂钩以及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政策

第14章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对美元的不当管理造成全世界的货币动荡和经济灾难

第15章 俄罗斯、中国、墨西哥和南斯拉夫

计划经济下的金本位制和恶性通货膨胀下的崩溃

第16章 回归硬通货

优良的货币是好政府的基石

注释

试读章节

“货币的”这个词主要是指货币价值的变化,而“金融的”主要是指信用关系的变化。危机可以是货币的,也可以是金融的。如果你失去了工作,无法支付你的按揭,那么你遭受的是金融危机,而不是货币危机。如果你太不幸,又遇上了极度通货膨胀时期,那么你同时也在遭受货币危机的影响。不过,极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可以解决你的金融危机,因为用贬值的货币偿还你的债务要容易得多。(这是通货膨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而你的债权人就会遭受货币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因为他借给你的钱会变得一钱不值。

由于美联储既不放贷也不借钱,因此不会“创造信用”,信用只是借贷的别名。美联储除了能够创造和消灭基础货币之外没有多少其他的权力。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供应多少基础货币以及何时供应。今天所有的统计和政策机构的目标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产生于老百姓对持有货币的意愿。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从本质上说它是杂乱无章和不可预测的。实际上任何涉及货币的行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货币需求,影响或大或小。如果有人把一咖啡罐的纸币交给银行,那么他对货币的个人需求下降了。如果有人把纸币收集到咖啡罐里,那么他对货币的个人需求增加了。我们无法直接衡量货币需求。

好像一个人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人对金钱能够买到的东西的需求可能是无限的,但是对货币本身的需求却是有限的。如果你钱包里有10美元,你可能觉得这不够你今天一天的花销,因此你会到银行取现金。你个人现在需要更多的基础货币。如果银行里没有现金了,它就会向财政部要求更多的现金,如果这家银行的储备已经很低,它将从联邦储备得到额外的储备(这也是它为何被称为联邦储备的原因)。然而,如果你钱包里有1000美元,你也许觉得太多了,因此到银行把它存到你的账户里,那么你对基础货币的需求就减少了。你把钱换成了银行存款,它是一种债券。

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个人、公司或者政府都会做出类似的盘算,全部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货币需求。不为某人或某机构持有的货币是不存在的。作为实体的“经济”是不需要货币的。货币不是在经济中旋转的某种液体。人们需要货币,就美元而言,不仅美国本土而是全球各地的人们都需要它。因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个人决策和因人而异的环境,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货币需求是变化多端的、不可预测的。

现代货币可以看做是不生息的政府债务。老百姓可以决定选择多少不生息的政府债务以供交易之用,以及多少生息的政府债务作为长期资产持有。这里,使用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利息是显而易见的,它解释了为什么货币需求是有限的。必然地,机会成本随着政府债券名义收入的提高而增加,这就意味着,在利息率较低时,人们倾向于更愿意持有不生息的现金,而当利息率较高时,人们更不愿意持有现金。

要注意的是,货币总需求会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轻易地发生变化。比如,人们习惯使用纸币,但是后来又采用借记卡、贷记卡或者其他会降低持有纸币需要的技术,那么货币需求就会收缩,或者至少增长没有以前那么快。如果央行没能成功地应对货币需求的相对减少,结果会导致货币价值下跌,或说通货膨胀。同样地,以现金形式将财产保存在自家保险箱里的狂热(就像最近在日本发生的一样)会大大增加货币需求,对此央行如果想避免通货紧缩的话,就要给以提供。在2000年到来之前,很多央行印制了大量的纸币,因为它们担心人们为防止电子支付系统的崩溃而采取防范性的措施会导致货币需求爆炸式的增长。

货币需求往往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一个较大的、快速增长的经济往往需要更多的货币,而一个较小的、增长较慢或者正处于收缩的经济需要的货币较少。货币需求经常会因为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而改变,因此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客和政府官员随意的评论都会立即影响到货币需求,从而也影响到外汇市场。

货币需求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比如,在日本,人们使用纸币比较多,而银行又有周末关门的传统,因此,人们在周五就会取出大笔现金以支付周末期间所有的花销,对纸币的需求因此上升了。在周末,这些纸币又从人们的钱包里转移到了商店和饭店的现金出纳机里。而到了周一,这些商店和饭店又会把钱存回银行,货币需求又下降了。

货币需求也会在一年不同的时间里发生变化,例如,在征税的时候或任何要有大量交易发生的时候,像月底或者财政年度的年底。从历史上来看,秋季丰收的季节会发生很多货币性的交易,从而提高了对货币和信贷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大量短期的货币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中央银行在19世纪的诞生。

坚持货币稳定政策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当局会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基础货币的供给。如果货币价值上升,央行会意识到基础货币的供给是不足的,它会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从而创造新的供给,直到货币价值再次回到目标价值,比如和黄金之间的比价。如果货币价值下跌,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从而收缩货币供给。

如果央行愿意,它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最后会欠下外国政府的债务而不是本国债务。除了一些小的技术上的差别之外,过程和上面是一样的,其影响从根本上说也是一样的。

尽管这一设法让供给满足需求的机制第一眼看上去有点陌生,但是从至少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它实际上一直是货币管理的基础,而且它仍然是今天货币体系的共性。为了解释这个体系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来看一个最平常的例子:1美元和25美分硬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在美国货币体系中不只有美元纸币,实际上有很多货币:1美分、5美分、10美分和25美分的硬币,1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的纸币,还有电子银行储备。每一种货币都有其供给(流通中有很多1分硬币),每一种货币也都有特定的需求。你需要25美分的硬币投到汽车停放计时器里,需要几美元来支付小费,需要20美元来买衣服,需要数百美元的货币来进行大额的非法交易。每一种货币也都有一个特定的价值和相互之间的交换比率:4个25美分的硬币可以换1美元的纸币,10张1美元的纸币可以换一张10美元的纸币。

政府如何来管理这11种不同的货币呢?它如何知道要生产多少10美分的硬币和多少10美元的纸币呢?它们之间的交换比价为何不变呢?这些都不是小问题。无论是25美分的硬币,还是1美元的纸币,其本身都没有任何价值,诸如其金属含量或者作为商品的价值,使得其中一个的价值是另一个的4倍。仅仅是政府的法令也无法强行规定它们之间固定的比价关系,如果真是这样,也只能导致硬币和纸币的黑市。

比如,如果25美分的硬币相对于1美元的纸币出现了短缺,最终想使用汽车停放计时器或者投币自助洗衣店的人就会报出1美元纸币换3个25美分硬币的价格,它们的交换比价发生了波动。

P29-31

序言

不久前,在从巴黎到波士顿的飞机上,我们偶然坐在一位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旁边,他声称自己曾应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的聘请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这位教授是一位身材矮小的法国后裔,他几乎刚坐下来就与左侧的一位妇女搭讪。后来知道她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经理。

在得知他是一位经济学教授以后(事实上他非常高兴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位经济学家),这位经理想知道“贸易”是否会严重威胁生物科技行业的工资。“哦,某种程度上是的,”教授回答道,“但是我不担心……情况正在恢复,就业形势很快会大为好转。”

作为《每日清算》(www.dailyreckoning.com)的编辑和出版人,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我不经意听到了你们的讨论,”我们脱口而出,“你真的认为就业形势会好转吗?即使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接下来的谈话不那么令人愉快。

“货币市场不喜欢联邦赤字,因此美元要下跌,对吗?”我们开始拐弯抹角地辩论。“是的,”他回答道。

“美元下跌会抵消外国投资人的收益,对吗?”

“不错……”

“我们需要外国投资来为贸易赤字融资,所以如果美元继续下跌……必须提高利率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对吗?”

“对……”

“如果利率提高,那不会影响就业吗?”

“确实会……”

“同样,”我们继续说,感觉头脑里充满了苏格拉底的智慧,“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开始在CPI中表现为通货膨胀,美联储不是就会提高利率吗?”

“是的。但是通货膨胀率仍然很低,而且美联储必须刺激就业增长。它们有一个理论叫直升机理论……”

“伯南克建议从直升机里往外投钱?”

“是的,就是这样……”他嘲弄地看着我们,“你们认识他吗?我认识他……”

“不认识,我们不认识他。”我们回答道。

“他非常精明。日本人就应该用过直升机理论……我们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就业……”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点不耐烦了……显然,他认为我们还是没有“认可”。

“我们对于经济如何运作的看法都是一致的,”这位经济学教授继续说(我们想他是在指经济学界的同行们),“现在我们只是争论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干预经济和‘刺激’经济。”

“但是一旦美国刺激经济,实际上就业机会不就跑到工资水平较低的印度和中国了吗?美国所有新的就业不是实际上把‘无就业复苏’变成了‘无工资的复苏’了吗?”旁边的经理在座位上扭动了一下。

“另外,”我们接着问他,“在某种程度上,政府为了应付赤字不是必须提高税收或者削减支出吗?结果二者不是都让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做法付之东流了吗?如果没有刺激措施,那么新的就业又从哪里来呢?美元下跌对工资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维金先生,我主要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

“那好吧,从理论层面上讲,工作从哪里来?”

“维金先生,贯彻理论的问题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现在如果你能原谅我,我要备课了……”

我们原本想看电影,但是飞机上个性化的监测程序出现问题。在几个小时的沉默和礼貌地在扶手上扭动了几下后,我们就下飞机了。在我的~本法文版书里,我们顺手写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把书塞到了那位经济学教授手里。

奇怪的是,他再也没有任何反馈。

自从我的书《美元的衰落》(The Demise of the Dollar)2005年出版以来,我就想接着写一本关于金本位消亡的书,以及它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的奇怪的、灾难性的后果。《美元的衰落》一书从尼克松1971年毁灭性的决定开篇,叙述了它摧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宣告了伟大的美元本位时代的到来,美元靠美国政府“充分的忠诚和信用”来支撑,这样一个体系使政府无论有任何需要都能够很方便地印刷货币,这也让经济任由那些只从事理论研究的人随心所欲、傲慢指挥。

而本书恰是我想写的书。在这本令人欣喜的著作中,内森·刘易斯描述了从几个世纪之前到现在很多国家的繁荣,萧条、泡沫和危机。它是一部简明扼要的货币史,沿着历史的顺序阐述了货币的各种形式——从贝壳和贝壳串珠到白银和黄金,它详述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浮动和政府官员施加到经济中的各种税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它着重强调了整个历史中人类的愚行,他们认为“经济”只不过是一台待调整的机器。总之,本书向我们揭示了真理。正如已故的费迪南德·利普斯所写的,“(19世纪的)现代金本位是自然进化,不是任何会议的结果,是好几个世纪试验和实践的结果。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依靠自身的实力以及货币贬值的后果和经验。”2007年左右和以后的美元也难逃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人类的历史向我们表明,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有所改进的新金本位。内森·刘易斯帮助我们理解了其中的缘由。

本书开篇主要集中分析美国的经济史,以及它和一些事件之间的相似性,包括英格兰银行1797年的恐慌,古罗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包括原东德和原西德),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危机,以及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统一。刘易斯娴熟地探析了美国殖民地时代,独立战争后,整个大萧条期间以及1971年尼克松葬送古老的金本位后直到目前为止的货币。

但是本书并不止于此。实际上,这本著作为我们描述了货币(硬通货和软通货)的世界历史:从16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亚洲金融危机,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以及拉美的货币危机。

第1章为我们描述了存续时间较短的易货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从古中国到古罗马,从英帝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很多东西都曾用于交易。然而,易货贸易不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原因在于价格是用所交易的物品来表示的。毕竟,如果你不想要玉米,谁又关心玉米值多少呢?相比之下,在货币经济中,所有的东西都只有一种价格,这样我们就得出主要观点:整个历史中,在所有的国家,人们都想使用最稳定的货币,因为它能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和社会繁荣。那什么是最稳定的货币呢?这不是什么绞尽脑汁的事情:最稳定的货币就是钉住金本位的货币。

第2章带我们进入世界货币(和银行)之旅。自公元前7世纪金属就被用做货币,那时吕底亚(当时是罗马的一个省,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境内)使用黄金和白银合成的铸币。古希腊使用铸币;古罗马有一个股票交易所;中国在9世纪时使用最早的纸币;波斯国王于1294年开始印制货币;荷兰在17世纪规定了金币的标准含量。然而,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货币体系极不稳定,很多国家也都在触目惊心地遭受着不断提高的贸易壁垒(比如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意大利和俄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货币金本位的国家,到1900年,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国家(除中国以外)都采用了金本位;这种硬通货制度促进了“第一次伟大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将世界经济推入混乱的深渊,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多国家都被战争债务、通货紧缩、高税收、衰退、贬值和极度通货膨胀所摧毁,直到1971年尼克松总统消灭了金本位。自此,世界进入名副其实的美元本位时代。

在第3章,你会明白国际货币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作者把它简单地比做1美元纸币和25美分硬币之间的兑换:用美元纸币换硬币就像用美元换日元。

通过阅读第4章,你会领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浮动的实质,同时还会读到很多有关通货膨胀问题的饶有意思的评论;从海明威(他把通货膨胀称为“管理不善国家的万能药”)到哥白尼(他在1517年的文章中把通货膨胀看做“削弱王国力量的灾难”之一),再到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指责通货膨胀造成了“私人财富最为有害的颠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当然,刘易斯认为这种观点“简单可笑”。他是对的,但是你不想知道通货膨胀还带来哪些其他危害吗?好的,在此简单列举一下:它不仅摧毁了外汇市场、工资、税收体制、债务和股市,而且会导致“社会道德和礼仪明显下降”,对此作者举了很多例子。通货紧缩还会制造人为的赢家和输家,货币浮动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们是政府操纵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本身的行为。

第4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经济体当其货币价值接近重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时,经济自然能最佳地运转。”

甚至在某些方面分歧很大的人在另外一些方面都能统一观点。卡尔·马克思和安德鲁·卡内基在什么方面持一致意见呢?那就是,黄金是唯一有真实价值的货币。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人类抛弃了很多货币,而最终选定了黄金。

第7章追溯了美国殖民地时代到独立战争所使用过的各种形式的货币、19世纪的关税以及南北战争期间北方银行和南方银行之间的问题,包括1839年、1873年和1929年的金融崩溃。最后,在这些金融灾难中,所得税于1861年第一次开始实施。

在第8章,你会了解古埃及建立在小麦基础上的银行体系;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于1913年创立的美联储;古罗马“高利贷所带来的灾难”;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最终成为中央储备银行)以及19世纪中期美国极端自由的银行体系:一个支撑了近1500个不同银行发行的几乎高达10000种纸币的体系,这些纸币都是人们接受的货币!记住,创建联邦储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流动性短缺危机期间,即在经济处于危难之际,提供最后的贷款人。美联储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它也超越了最初的界限而涉足于货币操纵,因此它本身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9章描述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以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你会看到政府在误导下,积极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来刺激经济,然后你会认识到这些努力和1600~1750年间的重商主义者以及约翰·穆勒、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尼克松和过去50年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相似性。最后,你将明白胡佛总统和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力图做什么,并且你会看到在货币秩序一片混乱的时期,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奥地利经济的收缩。

在第10章,你会看到1944年在新罕布什米尔州布雷顿森林城世界领导人在会议上所签署的经济协定所带来的影响。当然,这次会议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重建了金本位的地位,创建了三个新的管理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WTO)。你会从中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挣扎。

在名副其实的美元本位时代,世界货币体系完全处于一片混乱。它完全受制于当权者的随心所欲和学者的傲慢无知。

第11章不仅分析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还阐述了储蓄和贷款危机,农业和钢铁业这样的蓝领工业在其他部门都在大力发展之际所遭遇的困难,以及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英国的举措。其间,在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爆发了“债务危机”。以上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重点主要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所做的“货币主义实验”遭遇惨败后所带来的美国经济衰退,以及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时代幸运的反弹,经济的快速扩张一致持续到1990年。

第12章讨论了1987年8月格林斯潘接管美联储以后所发生的剧变。在举行了几次记者招待会披露了他对美元下跌和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的漠不关心后,他就再也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内森·刘易斯回顾了随后出现的严重衰退,由于老布什总统忘记了(或者是无视)他的承诺“看我的嘴唇,不会有新的税收”,而以提高税收取而代之,导致经济衰退急剧恶化。最终是克林顿恢复了共和党里根时期的经济繁荣,这一次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2001年。

在第13章,我们将了解日本于1600年的统一以及当时的铸币、纸币和易货贸易制度(如果你能将其称为制度的话)。我们还会看到日本的税收改革,以及自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转变。在1897年,日本采用了金本位,经济随之发展,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多少有些徘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再次挣扎,但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急剧上升,而20世纪80年代又是一次攀升。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情况不是很好。本章结束,作者提出了一些日本复苏和再次实现经济发展可以考虑的建议。

第14章不仅论述了20世纪E90年代末期的那场经济灾难,而且也分析了巴西,俄罗斯和阿根廷存在的问题。所有这些国家的悲惨遭遇都是因为美元的上涨和货币钉住汇率制的废除。

第15章回顾了俄国的经济史,从1897年到100年以后的改革。你会看到在19世纪末俄国首先如何将卢布钉住黄金;卢布如何在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而崩溃;列宁如何在1921年又将卢布与黄金挂钩;赫鲁晓夫如何在1950年将卢布钉住美元《而美元是钉住黄金的),以及苏联经济如何最终成为“一个大黑手党”。这种经济上的崩溃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诞生了15个新国家和15种新货币。中国也于1930年废除银本位代之以纸币,结果马上就出现了货币贬值,紧接着就是20世纪40年代的极度通货膨胀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直至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你还会了解墨西哥比索自1941年起如何经历了三次贬值,墨西哥经济如何自1982年衰退后再也没有恢复。最后,你还会明白南斯拉夫如何四分五裂,因为其货币第纳尔变成了纸片。

第16章为这一世界之旅做了总结:软通货不是行之有效的货币制度;硬通货是唯一的出路;最好的货币制度是将货币钉住金本位的制度。“黄金和经济自由是不可分的,”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1966年这样写道,“没有金本位,就没有办法保护储蓄不被通货膨胀蚕食,黄金是产权的保护神。如果领会了这一点,你就不难理解集权者为什么对金本位充满敌意了。”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到处都是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对冲基金经理,如果你提出这样的观点,你会被彻底地嘲笑,而不得不退出,我们可以谦卑地说,他们缺少的就是一点想象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