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摩客(5)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磊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摩客Mooker》是一本属于你我的青春文学杂志书。它充分尊重每一种自由的表达,让更多的青少年作者得以发出声音,构写思想,留下墨迹。《摩客Mooker》将不断努力,让更多喜爱文学和影像的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更好地发掘自身的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踏入文坛、稳步成长的空间;也希望每一位作者都能够稳健、踏实地前进,让书写与阅读成为放飞心灵、重振思想的生活态度。本书为《摩客(5)》。

内容推荐

《Mooker摩客》是一份以文学为品牌,融知识性、时尚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杂志书。旨在培养青少年作家,介绍潮流咨询,刊登优秀而有个性的小说,新锐而有深度的评论,打造年轻读者和学生最喜爱的休闲读物。本书为第5部。

朱婧、闵思捷、小山、夜雨等联袂推出,打造属于你我的青春文学志……

目录

我们的纪念册

青春波若蜜

 Keep My Way

专栏

 对猪头肉的乡愁

 细小与不忘

 我和你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当中

鸢尾花

 如果>> >知名不具

 瓶子的时代

 时光

 普通人

颜凉

 情感教育

 NicoIe爱阿p

 孩子

 不认又如何

漫游

 遗失在梦里的婺源

幻客

 战士的一分

 四人游戏(下)

 秘密

流年

 南方以南

 我这一年干了什么

特别推荐

 夜叉

长篇连载

 黄沙

专题

 爱读书

百年江湖一场梦

 爱音乐

音乐之心,奥运之魂

 爱品牌

被侮辱的Kappa与被损害的我

 爱电影

风中的旗手

博客志

 由女歌手或耗子民族所想到的

 记得

More

 纯真年代

 填字游戏

摩客手记

 禹田花花童年照

 摩客心语

试读章节

对猪头肉的乡愁

以前于光中好像写过一首诗,叫《乡愁》,邮票船票什么的。我的乡愁没那么诗意,都很具体,比如中友百货的夏季打折,比如肆无忌惮地闯红灯,比如中关村附近的盗版光盘,当然,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吃猪头肉。

我在人大上学的时候,吃饭很困难,要排长队,而且去晚了,什么都没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如果说还有什么能让我振作精神、冲向食堂的话,就是橱窗后面那一盘晶莹剔透的猪头肉。

要吃到猪头肉,并不容易。第一个障碍就是它的价钱,1块6一两,很贵哟。一般来说,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才“放纵”一下自己,比如跟男朋友分手了,郁闷地去吃猪头肉;跟男朋友和好了,高兴地去吃猪头肉;跟男朋友既没有分手又没有和好,无聊地去吃猪头肉。第二个困难就是, “猪头肉”似乎并不是很高雅的食物,听起来简直像骂人,而我,还自视为一个窈窕淑女,在别人眼里,没准还是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呢。这就给我造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是要维护自己一个窈窕淑女的声誉,还是要满足自己恶俗的口福?一般来说,这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我来到卖小菜的窗口,先四处张望一下有没有熟人,然后非常小声、含糊地说:来二两猪头肉。买到猪头肉后,我立刻把它盖起来,低着头匆匆从食堂后门出去。比起毒品交易,就差没带墨镜和使用暗号了。

我在朋友圈子里,以喜欢各种恶俗的食物而出名。以前一个好朋友快结婚了,要把她的丈夫介绍给我们几个女朋友。吃饭的时候,大家点的菜都挺高雅,在生人面前嘛,清蒸鲈鱼、海鲜豆腐煲什么的,最俗的也就是酸辣土豆丝了。轮到我的时候,我抬起头,豪迈地说:火爆腰花!当时就差点被我的好朋友踹出门去。

人大西门外,有一个老陈麻辣烫火锅。那个时候,我有个男朋友,我们经常去吃。我不能吃辣的,一吃就三把鼻涕一把泪的,第二天还拉肚子。但是一提到麻辣烫,我就视死如归、势不可挡。每次要决定去哪儿吃饭的时候,我男朋友就故意装作很困惑的样子,问:“那,咱们上哪儿去吃呢?”其实他知道我的答案,但他就是想看我丢人现眼的样子。果然,我会嗫嚅地说:“咱们再去吃麻辣烫火锅好不好?”这个时候,他就会大笑起来。这个细节,成了他一个屡试不爽的娱乐项目。

我对猪头肉之流的爱好,除了使我小小地丢过几次人以外,对我的人生,还是颇有进益的。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觉得,一切低俗的东西,在高雅的东西面前,有它自己的奥妙和自尊心。比如说,我虽然是“做学问的”,但是我对术语缺乏迷信——不至于听到一个“政权内卷化”就荷尔蒙分泌加速;又比如说,谁要跟我吹他开的车多高级,我可以气定神闲地伸出脚来,说我脚上的鞋子才花了18块5;又比如说,刚从第五大道的名品店出来,走在破破烂烂的中国城,我还是会从那拥挤破烂中体会出一种古怪的魅力。这些,我以为,或多或少都和我对猪头肉的爱好有种隐秘的联系。当然了。我对高雅的东西也没有什么阶级仇恨,莫扎特、梵高、柏拉图,第五大道橱窗里的那些手工鞋,我也都拿来主义,犯不着为了显示自己的“平民情怀”而和高雅划清界限。

到了国外,当然就很难吃到猪头肉了。虽然偶尔也能在中餐馆吃到“豆腐肥肠”、“小椒鸭舌”什么,但猪头肉却是难觅芳踪。这不禁让我有了一丝惆怅的乡愁。

看起来,我还是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不过让我深深地、深深地徘徊的,是人大橱窗里的那二两猪头肉。

(作者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

细小与不忘

时间飞速流转,记忆面目模糊,过往的片段停顿在细小的回忆中。

关于某年夏天,所能记得的是一双颜色柔和的鞋子,舒服合脚,安慰贴心。街边刨冰加西瓜的冰凉滋味,天空云朵变幻的优游姿态,刺耳的蝉鸣,小孩子毫不厌倦的哭叫,是这一年,或者那一年

ELSA终于与男朋友分手,原因是对方爱上了别的女孩,她日日打电话给我,想说出来的,不想说出来的,在舌尖的犹豫中含糊,像读一首印象派的诗歌,我要头脑清醒才能分辨出她的真实情绪。她只是念念,说那些好,不能放,说起他会蹲下身帮她系鞋带,他走在街上总让她走在靠路里面的那一边,他骑单车载她去医院再说下去几乎可以编辑成一本拙劣的恋爱手册。当细小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某种常识,太过有表演的姿态,聪明的人很容易做到,真心却有多少?他会把这些细小再谱成与别人的恋歌,这已不是属于你的唯一了。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可能,叠加的智慧、经验。人们很可能去记得和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每一个个体,却又是不能完全复制的,一定有所不一样。你记得那些唯一的细小吗,或者,那些这一生再难以寻找或听别人说到的细小吗?

一唱三叹的告别,不可言说的情绪蔓延;还记得那些关于相似的寻找吗,你多么希望与他有一点牵连也好,你与他手心有相同的一颗小痣,你与他用同一个颜色的雨伞;你在意他身边的小物件,他的旧物对于你意义深长,犹带手泽的亲切芬芳,只想留在靠近皮肤的地方;你与他在不同的时间,走过同样的路,到过同样的地方,更何况,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相逢。那些细小是你的秘密,甜蜜的包袱,你的智慧闪耀,在记忆,在寻找,在创造,属于你的细小,多么曲折复杂也不觉得疲劳。有如药物,医好早沉默闪躲的心。

说起相忘,原不是重大事件,不是那一晚的彻夜不眠,不是那些天的惘然若失,不是在一个安静地方的痛彻心扉的滚滚泪落。你不过是要把一些关于细小的敏感反应从神经的末梢消除掉,像去除一次复杂的文身,把镌刻进你身体和心灵的,那些曾经的美好,一同抹杀掉。

细小与不忘,不忘的其实是细小。也许时间可以做到,它目光冷清地看你,嘴角带着对你的一丝嘲笑。

细小的美与不美其实并不重要。它不一定好看,重要的是动人心意。怀想初恋,有如夜深沉,见不到热与光。人心的焦虑彷徨犹在一场疾病中,而如此孱弱的身心。又怎么不会让真正的疾病找上。阳光里同行,侧过脸看到世界上最好看的笑容。故事的起端开始于沉默,潜流的心意,从心底开出的花朵。

那天去见她,灿烂的阳光下,嘴唇苍白,拙劣的胭脂涂抹在脸上掩盖住好颜色,还有故作开朗肆意的拙劣笑容。以微笑说再见,便是最后的告别,让相忘成为自己的事件,也是成全。

记取那些暖与热,甜美的细小,三月的春雨淅沥,四月的桃李芳菲,五月最后的茶糜花事,六月、七月夏日星空下十指相扣的仰望,山坡上露营地里对着山谷大声喊出的愿望。这些、那些,终于成就了最美的故事,成为生命里最好看的细小。P20-23

序言

在我们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其实是很多的。可以到处乱拍狮子老虎的照片,可以把自己或者别人的照片发论坛寄E-mail,可以重复一句无聊至极的话十二遍甚至一百零八遍……总之,娱乐无疆界,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文学只是其中之一。

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的话,我怀念小时候那些挂着蓝布帘子的游戏室。那些明明暗暗的所在历经风雨,从红白机到街机到PS到网吧一路升级,无数青涩时光伴着屏幕里流离的光影悄然滑过。游戏中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建功立业的超级英雄,屏幕前的我们却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汗流浃背、抽烟搔头的大老爷们。传说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到自己以前种下的柳树,慨然兴“木犹如此”之叹,我们这些望秋而落的蒲柳之姿,又哪能抵挡凡嚣中滚滚浊世的侵袭。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文学有时候是作为一种娱乐节目存在的。文人们宦游之余有所感发,或是传抄吟唱,类似今天的流行歌曲,或是大家你写给我,我写给你,应酬唱和,类似今天的QQ聊天。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外写美女与美酒。到宋代的“奉旨填词”柳三变。写了词,套上一个曲,教给青楼的歌伎舞姬们传唱,快乐癫狂,也完全是娱乐路线,跟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官场上端庄肃穆的精神并不一致。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那就是要有这么一点哀而怨、乐而淫的娱乐精神,要不全变成白开水似的说明文体,又有什么意思。

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北宋时文人编自己的集子或他的家人编集子,词都是不编进去的。这样的传统到南宋的陆游那里才转变过来。没办法,他那些“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绯闻被娱记们传得太厉害,赖也赖不掉。

中午吃饭的时候。颜歌同学黑白分明的眸子不断射出晃眼的白光,令我想起“希望工程”广告片中的女孩——可爱的仿佛邻家姑娘般的人物。她刚完成一部长达二十五万字、略带乡土风味的长篇,被种种琐事折磨得神困力乏。

“我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将来创作中的一个基点……”

人能有所追求总是好事,希望她到60岁仍能保持这样的力量,像英国文坛那位叫多丽斯·莱辛的老祖母一样。天真、自持地一路写下去。

这样想着的时候,闪出一个念头。文学虽然某种程度上是一档娱乐节目,写作这件事本身却颇有一点苦行的味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道理各行都是一样。可悲的是不少人因为写作的苦痛。把作品也弄得苦大仇深。完全不顾娱乐和趣味,不顾由文字所引起的复杂情绪,不顾那些悲情、壮志、浪漫情怀和自嘲精神,折腾着仿佛要把自己受过的苦熬成汤、炼成丹,十倍奉还给读者。于是,阅读渐渐变成一桩艰难的,需要一点勇气和毅力的事,这实在与其本来的意义相差太远。

忽然之间,我理解了自己对某些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厌恶一厌恶它被绑架、被篡改、被劫持。

值得高兴的事情还是有的,文字的娱乐与娱乐的文字依旧灿烂,依旧会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陪伴着寂寞的我们与我们的寂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