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正在被催眠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格桑泽仁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催眠神秘吗?其实它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格桑老师从多个角度,解读了隐藏在人们身边的各种催眠现象,还催眠真实的面目。书中第一次阐释了“得觉催眠”的涵义,并将得觉催眠技巧贯穿始终,特别演示、分析了催眠治疗的全部细节,分步骤教给你实用、有效的催眠方法。催眠式的语言,可与无意识直接沟通。

在阅读的同时,积极的催眠暗示就会渗透到你的无意识中,不知不觉间,你便学会一些常用的催眠技巧,帮助自己和他人收获快乐与喜悦。读越多次,越有力量。反复观看,越觉得欣喜异常。

这种神奇的催眠有个”快乐咒”,魔法师就是格桑泽仁!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从各个角度,还催眠真实的面目,展示东方催眠的独特魅力,并讲述了身边的催眠现象,告诉你宗教如何催眠人、传销为何明知道有害还使人无法自拔、为什么我们会沉迷网络等生活中的催眠问题,并在书中给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解答。

书中第一次阐释了“得觉催眠”的涵义,并将“得觉催眠”技巧贯穿始终,特别演示、分析了催眠治疗的全部细节,分步骤教给你实用、有效的催眠方法。全书采用催眠式的语言,可以与你的无意识直接沟通。在你阅读的同时,积极的催眠暗示就会渗透到你的无意识中,在不知不觉间,你便学会一些常用的催眠技巧,帮助自己和他人收获快乐与喜悦,具有现实和专业领域双重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催眠到底是什么?

 1.催眠与睡眠相同吗?

 2.催眠是怎么回事?

 3.被催眠后的感觉如何?

 4.哪些人可以被催眠?

 5.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催眠

 1.神话,最具力量的催眠

 2.儒与道,持续千年的催眠场

 3.历史故事中所包含的自我催眠

 4.谁用四大名著催眠了我们?

 5.俗语,还是催眠口诀?

第三章 宗教中的催眠

 1.人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被宗教催眠?

 2.解密宗教仪式背后的三大催眠要点

 3.宗教建筑如何构建催眠环境?

 4.宗教音乐有哪些催眠的特点?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

 1.你知道自己正在被广告催眠吗?

 2.偶像,最耀眼的催眠师

 3.电影,最直接的催眠体验

 4.“日韩流”,第几次催眠了你?

第五章 网络中的催眠

 1.网络游戏背后有怎样的催眠?

 2.你如何被QQ上的他催眠?

 3.博客也能催眠吗?

 4.看网络色情如何催眠?

第六章 揭秘犯罪中的催眠

 1.揭秘诈骗中的催眠

 2.揭秘传销中的催眠

 3.揭秘精神控制犯罪中的催眠

 4.如何用催眠侦破催眠犯罪?

第七章 企业中的催眠

 1.什么是小团体语言的催眠?

 2.什么是催眠式销售?

 3.如何在管理中应用催眠?

 4.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可以催眠企业成功?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

 1.如何用催眠提高学习兴趣?

 2.怎样利用催眠提高学习能力?

 3.怎样在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

 4.如何利用催眠医治失眠?

第九章 身心疾病治疗中的催眠

 1.催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催眠治疗性功能障碍

 3.催眠治疗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

 4.催眠治疗进食障碍(暴食症、厌食症)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

 1.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催眠?

 2.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积极的催眠暗示?

 3.如何化解别人消极的催眠暗示?

附一:—个完整的得觉催眠调适案例

附二:得觉催眠危机处理案例(两例)

试读章节

1.催眠与睡眠相同吗?

从字面来看,许多人觉得所谓“催眠”就是催促人们尽快入眠,比如,母亲用摇晃、唱小曲给哭闹的婴儿等方法,使孩子尽快入睡;失眠的人听催眠曲帮助自己入睡。那么,催眠与睡眠是一回事儿吗?

事实上,“催眠”这个词在创建之初就是一个类比性的概念,源自一次偶然事件:1842年,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1795—1850)发现,不用药物而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可以使病人被麻醉。于是,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催眠理论。起初,布雷德认为催眠仅仅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状态,所以他根据希腊语“hypnos(睡眠)”改写出英文单词“hypnotism(催眠)”来表示催眠现象。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生理、感官等各个方面来看都不同于睡眠状态。但“催眠”一词此时已经为世人广泛地采用和接纳,这个“错误”也就沿用至今了。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年版)对催眠的定义是:“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形式反应的心理状态。被催眠者似乎只与催眠者保持联系,自动地、不加批判地按照暗示来感知刺激,甚至引起记忆、自我意识的变化。暗示的效果还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从医学上定义,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催眠状态下,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主意识相对变窄,潜意识被唤醒并能够主动吸取对自身有益的暗示。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Ivan Petrovich,1849—1936)解释了催眠和睡眠的区别:“假如抑制毫无妨碍地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那就是平常的睡眠;假如只有大脑皮层的一部分受到抑制,那就是通常所谓的催眠状态。”而美国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弗雷德·H·弗兰考则这样说:“催眠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备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来,这并不是处于昏迷或睡眠状态,而是类似于那种当你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一项工作或阅读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他人对你所说的话而已。”

现代神经生理学利用脑电图技术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人的大脑会发出a、B、θ、δ等不同种类的脑电波——a波主要出现在人们闭目、安静的时候,此时人的意识清醒而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B波也出现在人意识清醒的时候,不过随着B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变得紧张;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体疲倦时可见,缺氧或深度麻醉时也可能出现;δ波在睡眠的时候出现,但在缺氧、大脑器质性病变或深度麻醉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催眠状态下大脑发出的主要是a波,与大量出现δ波的睡眠状态显然不同,这从生理学的角度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一样的。

大量的实证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同的。那么,看起来如此相似的两种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睡眠是一个自发的生理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睡觉”与“醒来”的过程。而对于催眠,人们似乎无法掌控。这是因为,催眠更多的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随时都会、发生,包括在我们熟悉的睡眠过程中。我们知道,睡眠会受到心情、光线、声音等因素的影响,这在本质上是自我无意识暗示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一个催眠的过程,它几乎总与我们的睡眠同步。当然,这也表明我们可以将催眠作用于睡眠,改善睡眠质量——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催眠应用的重要方面。P1-4

序言

在我的催眠班里,经常会有学员迫不及待地问:“格桑老师,您什么时候教我们几分钟内将人催眠倒的技术?”我于是问他们:“请问,你将别人放倒,打算干吗呢?”这说明,大多数人对催眠的认识仍然是“催人入眠”。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最常看到的催眠其实是催眠表演,比如“搭人桥”、“喝水醉倒”等等。催眠表演是催眠效应的放大化演示,但那只是为了让大众对催眠有直接、深刻的体验,更多出于宣传的目的。而我们真正应该了解的,其实是日常生活中的催眠现象,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其实是催眠的心理调适与治疗技巧。

从生活中提炼催眠要素应用到治疗中——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点,也是对所有学习“得觉催眠”的学员的基本要求。催眠状态是一种意识高度集中、无意识活跃的状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经常会自发地处于催眠状态,如发呆、全神贯注地阅读等等。而催眠治疗则是用技巧定向地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给予暗示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容易使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是用来访者最容易自发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比如,一个人特别喜欢看电视,看的时候经常进入催眠状态而忘掉了身边的一切,那么对此人催眠时,我们就引导他想象看电视的情景,效果一般会好于其他方式。

除了心理治疗,催眠技术更大的意义在于自我催眠,以帮助人们自我调适、激发潜能、促进沟通等。当处于催眠状态时,由于无意识的活动增强,潜能被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灵感最活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巅峰状态”,艺术家、作家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我们在学习、工作时,就可以通过自我催眠使自己进入巅峰状态,一来提高效率,二来使工作的过程变得更加愉快。而对于工作、学习中的压力,也可以运用催眠技巧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近十年来,我在四川、北京、山东、辽宁等地开设“得觉催眠”的讲座与培训超过万场,主要目的就是普及催眠知识与技巧,帮助更多的人活得轻松愉快。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催眠,都可以通过催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得觉”在于“得到觉悟”,藏语意为“平安吉祥、快乐安康”,我建立“得觉理论”的心愿,不仅是因其在心理治疗中快速、有效,更重要的是,大众能够在生活中应用这种养生方法和催眠技巧,让生活更轻松、喜悦。

本书应广大学员和受众的要求,以详尽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身边究竟发生了和发生着哪些催眠现象。同时,我将其中的催眠要素提取出来,教给读者应用这些催眠要素的具体技巧。在书的后半部分,我用完整的催眠案例,讲述催眠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催眠治疗和自我保健的具体步骤。我在书中用了部分催眠式的语言,也许阅读时你会觉得有点奇怪,请重复!我的目的所在,就是让你能真正感受到书中所饱含的积极暗示,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能让生命保持喜悦的状态。

最后,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纪谊女士、于彬女士、曹文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感谢张兵为本书的资料整合所做的贡献;感谢我的助手牛津为本书的完成所做的工作;感谢所有从“得觉催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的朋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