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临床各种感染介绍抗生素的应用,这样既可满足床医师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可使不从事临床工作的读者了解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因此,本书仅结合临床简要介绍抗生素的基本情况,重点围绕临床各种感染的抗生素治疗,进行系统与专题写作。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各抗生素临床应用,重点介绍各类抗生素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第二部分为各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对各系统感染的临应床表现、诊断作简要介绍,重点突出有关抗感染治疗内容,并对国内外有关新近展加以介绍;第三部分为临床特殊感染的抗生素冶疗,有关特殊人群生素应用也在本部分介绍。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一、抗生素发展史
二、感染病学发展史
三、细菌耐药与流行情况
四、抗生素发展方向
第二章 常用抗生素基础
第一节 抗生素基础知识
一、抗生素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机制
三、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四、抗生素药效学
五、抗生素用药原则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合制剂
四、碳青霉烯类
五、头霉素类(Cephamycin)
六、单环β-内酰胺类
七、氧头孢烯类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概述
二、抗菌活性
三、药理学
四、临床应用
五、不良反应
六、氨基糖苷类应用注意事项
七、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点及应用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利福霉素类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二、林可酰胺类
三、利福霉素类
第五节 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
一、喹诺酮类药物
二、磺胺类抗菌药物
三、硝基咪唑类
四、呋喃类抗菌药物
第六节 糖肽类抗生素、链阳霉素、恶唑烷酮类
一、糖肽类抗生素
二、链阳霉素
三、恶唑烷酮类
第七节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磷霉素、夫西地酸
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
三、磷霉素
四、夫西地酸
第八节 抗生素不良反应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磺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多肽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七、其他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八、新近上市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九、常见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
十、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章 各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基础
一、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技术
二、药物敏感实验方法与临床应用
三、临床微生物实验中与临床医师及护士的作用
第二节 呼吸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四、支气管扩张
五、肺脓肿
六、肺炎旁胸腔积液和脓胸
七、肺部真菌感染
第三节 泌尿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
一、尿路感染类型
二、尿路感染致病菌
三、尿路感染发病机理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
六、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七、诊断
八、治疗
九、特殊病原体引起尿路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第四节 皮肤软组织感染抗生素治疗
一、球菌性皮肤病
二、杆菌性皮肤病
三、皮肤细菌感染的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四、皮肤浅部真菌病治疗
五、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
第五节 消化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一、消化道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三、消化道真菌感染的治疗
四、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注意点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经验治疗
四、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第七节 败血症抗生素治疗
一、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
一、病原学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九节 外科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一、概述
二、皮肤软组织等浅表感染
三、烧伤相关感染
四、神经外科抗生素的应用
五、骨与关节感染
第十节 妇产科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一、妇产科感染概况
二、妇产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三、妇产科抗生素的应用
四、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第十一节 眼、耳、鼻、口腔感染抗生素治疗
一、眼科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二、耳鼻咽喉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三、口腔感染的抗生素用药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的抗生素治疗
一、梅毒的抗生素治疗
二、淋病的抗生素治疗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抗生素治疗
四、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抗生素治疗
五、软下疳的抗生素治疗
六、腹股沟肉芽肿的抗生素治疗
七、艾滋病的抗生素治疗
第十三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一、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
二、外科领域抗生素预防用药
第四章 特殊感染人群的抗生素应用
第一节 抗结核药物与分枝杆菌感染治疗
一、抗结核药物
二、常见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化疗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几种特殊情况下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五、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及防治对策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与病毒感染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
二、病毒感染治疗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一、抗真菌药物
二、各种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的选用
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与寄生虫病化学治疗
一、原虫病化学治疗
二、吸虫病的化学治疗
三、线虫病的化学治疗
四、绦虫病的治疗
第五节 非典型微生物感染治疗
一、非典型微生物感染治疗常用药物
二、各种非典型微生物感染的药物选用
第六节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一、病原学
二、临床表现
三、厌氧菌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
第七节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
一、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变迁
二、抗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发展
三、常见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和控制对策
第八节 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
一、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二、非发酵菌感染
第九节 免疫抑制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一、不同免疫抑制患者继发感染的特点
二、免疫抑制者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治疗
第十节 器官移植患者感染治疗
一、器官移植感染流行病学
二、器官移植感染的危险因素
三、器官移植感染的治疗
四、器官移植感染预防
第十一节 人工植入物相关感染治疗
一、人工植入物感染特征
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三、泌尿道导管相关感染
四、骨关节 植入物相关感染
五、人工假体相关感染
六、其他人工植入物相关感染
第十二节 高龄感染者抗生素应用
一、高龄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二、老年人对药物代谢改变
三、高龄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第十三节 儿童感染与抗生素应用
一、呼吸道感染
二、胃肠道感染
三、尿路感染
四、败血症
五、颅内感染
六、小儿传染病
七、新生儿感染
第十四节 肝功能不全者抗生素应用
一、药物在肝脏内的代谢
二、肝脏疾病对药物转化代谢的影响
三、肝功能减退时抗生素应用
第十五节 肾功能不全者抗生素应用
一、按照肾功能损害程度,粗略估计经肾排泄药物的用量
二、按病人血清肌酐值(Scr)推算用药
三、按病人肌酐清除率(Ccr)来推算用药
四、参照文献用药
第十六节 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抗生素应用
一、妊娠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二、胎盘药物转运和代谢
三、胎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四、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
五、孕期抗生素用药原则及选择
附录
附录1 部分病原菌感染抗生素选用参考
附录2 常用抗感染药物用法、剂量表
附录3 抗菌药物中英文名称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