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0-3岁婴幼儿喂养百科/科学孕育百科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李淑娟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是一个奇迹的开始。当初为父母的您,在无比的喜悦和憧憬之后,面对那稚嫩的小生命时,会如何计划,让这朵娇美的花,无论在阳光中,还是在风雨里,都能安然绽放呢?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以成长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婴幼儿喂养的基础知识、日常护理、疾病防治以及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内容。可以帮助新手爸爸妈科学地脯育宝宝。

内容推荐

给婴幼儿以科学、合理、全面的喂养,对婴幼儿大恼细胞的发育及身体的成长都十分重要,是孩子将来顺利成长为—个身体强健、聪明智慧的有用之才的基础。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以成长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婴幼儿喂养的基础知识、日常护理、疾病防治以及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内容。内容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可以帮助新手爸爸妈科学地脯育宝宝。十分适合年轻父母阅读。

目录

第一篇 新生儿喂养指南

第一章 新生儿发育状况

 一、新生儿身体发育状况

1.身长

2.体重

3.头围和胸围

4.前囟

5.四肢

6.生殖器

 二、新生儿生理发育状况

1.皮肤

2.呼吸系统

3.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泌尿系统

6.血液系统

7.神经系统

8.体温调节

9.免疫系统

10.能量及体液代谢

 三、新生儿心理发育状况

1.心理的概念

2.新生儿的心理特点

3.重视新生儿心理保健

第二章 新生儿饮食与营养

 一、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

1.新生儿的营养需求特点

2.营养素的摄入要适度

 二、新生儿喂养特点

1.母乳喂养知识

2.催乳药膳

3.新生儿不要采取定时喂养

4.新生儿要补充维生素A

5.不能给新生儿喂酸奶

 三、母乳喂养

1.母乳成分及量

2.母乳喂养的特点

3.不适合哺乳的产妇

4.影响母乳分泌的因素

5.影响哺乳的药物

6.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7.正确的嘴乳衔接

8.乳房的清洁与按摩技巧

 四、人工喂养

1.什么是人工喂养

2.人工喂养要注意的要点

3.人工喂养注意的问题

4.人工喂养一定要补充水分

第三章 新生儿日常护理

 一、新生儿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喂养

2.睡眠

3.大小便

4.清洁

5.爱抚

6.保暖

7.穿衣

8.活动

9.皮肤护理

 二、新生儿的生活环境

1.温度和湿度

2.阳光和空气

3.清洁和卫生

4.安静和愉快

 三、新生儿包裹法

1.传统的包裹法

2.正确的包裹方法

 四、关于尿布的知识

1.纸尿裤和尿布

2.纸尿裤的换法

3.尿布的换法

4.纸尿裤选择的基本原则

5.预防尿布疹

6.尿布的使用技巧

7.尿布的洗涤技巧

 五、新生儿洗浴须知

1.给新生儿洗澡的方法

2.给新生儿洗澡的时间间隔

3.不宜洗澡的情况

4.新生儿不宜洗澡时的清洁方法

5.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

6.洗浴的好处

 六、新生儿按摩技巧

1.新生儿按摩的意义

2.宝宝按摩基本方法

3.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七、注意观察新生儿大小便

1.大便

2.小便

 八、拥抱新生儿原则

1.新生儿拥抱原则

2.新生儿的抱法

3.襁褓的使用

第四章 新生儿疾病防治

 一、新生儿出生后的检查

1.新生儿初生检查:阿普伽评分

2.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全面检查

 二、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

1.如何识别新生儿的常见病态

2.新生儿常见疾病

第五章 新生儿能力开发

 一、新生儿语言能力训练

1.悄悄话

2.无声的交流

3.逗笑

4.回声引导发音

5.听儿歌

 二、新生儿听觉训练

1.新生儿听觉训练的必要性

2.新生儿听觉训练的方法

 三、新生儿追视训练

1.新生儿视觉训练的条件

2.追视训练的方法

 四、新生儿先天性反射种类

1.先天性反射存在的意义

2.先天性反射的主要种类

 五、影响新生儿智力的疾病

1.新生儿核黄疸

2.新生儿脑膜炎

3.产伤引起颅内出血

4.新生儿轻度窒息

5.新生儿低血糖

6.新生儿营养不良

7.中毒细菌性痢疾

8.破伤风

9.结膜炎

第二篇 婴儿喂养指南

第六章 2~3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一、2~3个月婴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动作发育

3.感觉发育

4.听觉发育

5.视觉发育

6.味觉发育

7.心理发育

 二、2~3个月婴儿的饮食

1.继续母乳喂养

2.其他补充喂养方式

3.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C

4.菜水和果汁的制作

 三、2~3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1.西红柿汁

2.胡萝卜汤

3.青菜水

4.水果藕粉

5.土豆泥

 四、2~3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喂养

2.睡眠

3.洗澡

4.运动

5.预防接种

6.定期称体重

7.接触户外新鲜空气

8.切勿给宝宝戴手套

9.对付哭泣宝宝

 五、2~3个月婴儿的安全防护

1.睡眠的安全

2.喝奶的安全

3.不要抱着宝宝喝咖啡、热茶等热饮

4.洗澡的安全

5.防丝线缠绕

6.防高处摔下

7.防头部伤害

8.防坠落

9.防窒息

 六、2~3个月婴儿疾病的防治

1.咳嗽

2.脓疱病

3.湿疹

4.生理性贫血

5.婴儿肠绞痛

6.克汀病

7.佝偻病

8.夜哭多汗

9.感冒

 七、2~3个月婴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第2个月

2.第3个月

第七章 4~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一、4~6个月婴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视觉发育

3.感知觉方面

4.记忆

5.语言发育

6.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

 二、4~6个月婴儿的饮食

1.坚持母乳喂养

2.开始添加辅食

3.添加辅食的学问

 三、4~6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1.米汤

2.蛋黄泥

3.鸡汤南瓜泥

4.肉末茄泥

5.香蕉粥

6.鲜玉米糊

7.梨酱

8.苹果胡萝卜汁

9.胡萝卜山楂汁

10.白萝卜生梨汁

11.山楂水

 四、4~6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环境

2.衣着

3.全身清洁

4.口水增多戴围嘴

5.乳牙的护理

6.训练排大小便

 五、4~6个月婴儿的安全防护

1.玩具的安全

2.儿童车的安全

3.婴儿床的安全

4.洗澡的安全

5.其他细节安全

 六、4~6个月婴儿疾病的防治

1.反复呼吸道感染

2.感冒气喘

3.食物过敏

4.缺铁性贫血

5.百日咳

6.感冒

7.肠套叠

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9.皮肤干裂

 七、4~6个月婴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4~6个月婴儿的运动

2.手的操作

3.认知能力

4.语言和交流

5.培养视觉分辨力

6.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7~9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一、7~9个月婴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牙齿发育

3.语言发育

4.运动发育

5.心理发育

6.听觉发育

 二、7~9个月婴儿的饮食

1.喂养方法

2.断奶的方法

 三、7~9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1.鲜虾肉泥

2.肝肉泥

3.牛奶香蕉糊

4.红枣泥

5.肉末炒西红柿

6.蒸肉豆腐

7.肝泥肉泥

8.火腿土豆泥

9.蒸什锦鸡蛋羹

10.杏仁苹果豆腐羹

 四、7~9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宝宝用品

2.衣着

3.保暖

4.喂养

5.牙齿

6.睡眠

7.学走路

8.爬行

9.排泄

10.外出

 五、7~9个月婴儿的安全防护

1.爬行时的安全

2.异物

3.避免学步车给宝宝带来危害

4.避免婴儿围栏给宝宝带来危害

5.防止会爬的宝宝出意外

6.容易疏忽的日常安全防护

7.危害宝宝安全的坏习惯

 六、7~9个月婴儿疾病的防治

1.急疹(玫瑰疹)

2.热性痉挛

3.秋冬季腹泻

4.腮腺炎

5.红眼病

6.小儿肺炎

7.猩红热

8.流脑

9.毛细支气管炎

10.小儿病毒性肠炎

 七、7~9个月婴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婴儿的智力发育水平

2.婴儿的运动

3.认知能力

4.语言能力

5.情感发育

6.玩具的选择

7.适合的图书

8.行为约束

第九章 10~12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一、10~12个月婴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情感发育

3.语言发育

4.运动机能的发育

5.心理发育

 二、10~12个月婴儿的饮食

1.喂养方法

2.保持宝宝食品营养的方法

3.不要给宝宝过多喂食白糖

4.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三、10~12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1.香甜红豆泥

2.营养鱼松

3.宝宝炖菜

4.什锦猪肉菜末

5.鲜肉馄钝

6.芋头咸粥

7.鲜味杂粥

8.薏米百合粥

9.水果牛肉粥

10.什蔬饼

 四、10~12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着装

2.牙齿

3.喂养

4.排便

5.睡眠

6.洗澡

7.走路

8.玩具

 五、10~12个月婴儿的安全防护

1.家长容易陷入的安全误区

2.几个安全防护

 六、10~12个月婴儿疾病的防治

1.发热

2.咳嗽

3.腹泻

4.蛔虫病

5.毛细支气管炎

6.奶瓶龋

7.水痘

8.麦粒肿

 七、10~12个月婴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10~12个月婴儿的运动能力

2.认知能力

3.注意和记忆力

4.语言游戏

5.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6.促进10~1 2月婴儿的大脑发育

第三篇 幼儿喂养方案

第十章 1岁1~3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1岁1~3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语言发育

3.运动发育

4.心理发育

 二、1岁1~3个月幼儿的饮食

1.合理喂养

2.培养饮食习惯

3.禁喝鲜奶

4.宝宝健康红绿灯

5.吃水果的学问

 三、1岁1~3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苹果沙拉

2.香椿芽拌豆腐

3.虾皮紫菜蛋汤

4.鱼肉松粥

5.茄子汤

6.海带拌腐竹

7.白菜绿豆饮

 四、1岁1~3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四个错误喂养法则

2.衣服和鞋子

3.衣物清洁

4.早晚漱口

5.睡眠

6.独立能力

7.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五、1岁1~3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提高安全意识

2.教宝宝认识危险

 六、1岁1~3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小儿铅中毒

2.蛲虫病

3.健康检查

 七、1岁1~3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宝宝智能的特点

2.能力训练

第十一章 1岁4~6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1岁4~6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智能特征

3.运动发育

4.动作能力

 二、1岁4~6个月幼儿的饮食

1.喂养方法

2.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几种益智食品

3.宝宝进餐时不宜喝水

4.注意糖类的摄取

5.宝宝不宜多吃零食

6.宝宝不宜多吃豆制品

7.不宜给宝宝喝高钙奶

 三、1岁4~6个月幼儿l的营养食谱

1.温拌双泥

2.海米醋熘白菜

3.芹菜炒猪肝

4.蔬菜小杂炒

5.藕块银耳汤

6.松子毛豆炒干丁

7.胡萝卜粥

8.豆腐葱花粥

 四、1岁4~6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语言发育

2.心理发育

3.语言能力

4.喂养

5.培养宝宝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

6.正确给宝宝洗肚脐

7.宝宝不听话的处理方法

 五、1岁4~6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厨房

2.卧室

3.浴室

4.客厅

5.窗台、阳台、楼梯

 六、1岁4~6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小儿锌缺乏症

2.上火

3.水痘

4.急性鼻炎

5.大便有血

6.小儿冻疮

 七、1岁4~6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宝宝的智力表现

2.智力开发训练

3.社会能力

4.独立意识

第十二章 1岁7~9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1岁7~9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语言发育

3.运动发育

4.心理发育

 二、1岁7~9个月幼儿的饮食

1.喂养特点

2.宝宝米饭制作的禁忌

3.宝宝不宜吃巧克力

4.给宝宝合适的饮水

5.适当吃些碱性食品

6.吃冷食要适量

 三、1岁7~9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雪菜豆腐

2.肉炒茄丝

3.豌豆炒虾仁

4.青红萝卜排骨汤

5.西汁鱼丸

6.白扁豆瘦肉粥

 四、1岁7~9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喂养

2.宝宝流口水

3.大小便

4.睡眠

5.夏季宝宝吹空调的注意事项

6.宝宝指甲的修剪

 五、1岁7~9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忌蒙头睡

2.忌车、床无保险

3.忌窗户无护栏

4.忌近热源

5.忌玩弄锐器

6.忌吃硬壳果、圆物

7.忌近水玩

8.忌电器不安全

9.忌大人药乱放

10.忌将幼儿锁在房内

 六、1岁7~9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鸡胸、漏斗胸

2.暑热症

3.维生素A、D中毒

4.注意宝宝”门户”的健康

 七、1岁7~9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空间知觉能力训练

2.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3.数学能力的训练

第十三章 1岁10~12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1岁10~12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骨骼发育

3.语言发育

4.运动发育

5.心理发育

6.睡眠

 二、1岁10~12个月幼儿的饮食

1.饮食特点

2.慎重选择葡萄糖等营养品

3.不宜让宝宝吃全麦食品

 三、1岁10~12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猪肝粥

2.五彩卷

3.番茄猪肝

4.南瓜拌饭

5.核桃汁

 四、1岁10~1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喂养

2.让宝宝自己用匙吃饭

3.教会宝宝擤鼻涕

4.教会宝宝洗手

5.视力

6.光脚

7.和宠物的接触

8.活动

9.宝宝手上倒刺的处理

10.宝宝脑袋不能乱拍

 五、1岁10~12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家庭安全防护

2.公共场所安全防护

 六、1岁10~12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小儿慢性中耳炎

2.脚扭伤

3.腮腺炎

4.宝宝睡眠异常可能是生病的前兆

5.如何处理小儿呼吸道异物

6.小儿发生煤气中毒

7.隐睾

8.破伤风

 七、1岁10~12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开发训练语言能力

2.促进宝宝智力开发的玩具

3.小脑瓜“转”起来

4.做个小小探险家

5.和宝宝一起玩游戏

6.促进宝宝学说话的方法

7.音乐培养

第十四章 2岁1~3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2岁1~3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语言发育

3.运动发育

4.认知发展

5.情感发育

 二、2岁1~3个月幼儿的饮食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宝宝饮食的注意事项

 三、2岁1~3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鸽蛋益智汤

2.蟹肉凉瓜

3.猪肉榨菜

4.胡萝卜粥

5.脊肉粥

6.苦瓜绿豆汤

 四、2岁1~3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让宝宝生活自理

2.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3.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

 五、2岁1~3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让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2.最危险的物品清单

3.救护

 六、2岁1~3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鼻出血

2.呕吐

3.急性喉炎

4.眼外伤

5.口角炎

 七、2岁1~3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大动作能力

2.精细动作能力

3.言语能力

4.认知能力

5.情绪与社交能力

6.生活自理能力

7.培养宝宝的耐心

8.教育宝宝的最佳时机

第十五章 2岁4~6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2岁4~6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语言发育

3.运动发育

4.心理发育

 二、2岁4~6个月幼儿的饮食

1.容易忽视的不良喂养习惯

2.宝宝营养均衡的四大食物

3.补充叶黄素

4.宝宝不宜使用七类餐具

 三、2岁4~6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金银蛋饺

2.芹菜炒肉丝

3.奶香鱼条

4.莴笋炒三丝

5.胡萝卜泥肉糜豆腐羹

6.贝贝虾仁鲜肉酥

 四、2岁4~6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睡眠

2.牙齿护理

3.洗澡

4.大小便

5.预防口吃

6.宝宝常规护理的误解

7.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

 五、2岁4~6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家居安全

2.生活细节需注意

3.社区安全

4.交通安全

5.爸爸妈妈自身要有安全意识

 六、2岁4~6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哮吼

2.异位性皮肤炎

3.偏食症

 七、2岁4~6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认知能力的培养

2.动作能力的培养

3.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4.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十六章 2岁7~9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2岁7~9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语言发育

3.情感发展

4.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5.社会性发展

6.心理发育

 二、2岁7~9个月幼儿的饮食

1.幼儿饮食安排

2.宝宝与脂肪食品

3.如何让宝宝适应新食物

4.健康的加餐时间

 三、2岁7~9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珍珠汤

2.苹果薯团

3.猪肝丸子

4.雪菜豆腐

5.肉炒茄丝

6.豌豆炒虾仁

 四、2岁7~9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要重视小儿打呼噜

2.不要给宝宝戴首饰

3.培养宝宝午睡的习惯

4.给宝宝进行视力检查

5.培养宝宝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6.不要给宝宝异性装扮

7.正确对待宝宝的自言自语

8.宝宝的体育锻炼

 五、2岁7~9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异物进入气管

2.眼睛与利器

3.烫伤

4.化妆品

5.电器

6.火

7.煤气

8.水

9.楼梯和窗户

10.塑料袋

11.电扇

12.药剂

13.马桶

14.坐车

15.手提包

 六、2岁7~9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麻疹

2.头皮出血的处理

3.触电

4.痢疾

5.六大“征兆”预示宝宝要生病

 七、2岁7~9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大动作能力

2.精细动作能力

3.语言能力

4.认知能力

5.情绪与社交能力

6.生活自理能力

7.数学能力

8.动手能力

9.塑造宝宝的自信心

10.给宝宝外出玩耍的机会

第十七章 2岁10~12个月幼儿喂养指南

 一、2岁10~12个月幼儿的发育状况

1.身体发育

2.社交能力发展

3.思维能力发展

4.语言和认知发展

5.自理能力和作息

6.动作发展

 二、2岁10~12个月幼儿的饮食

1.喂养特点

2.不宜给宝宝吃洋快餐

3.易使宝宝性早熟的食物

4.要常给宝宝吃紫菜

5.不要用果汁给宝宝喂药

 三、2岁10~12个月幼儿的营养食谱

1.核桃花生牛奶羹

2.圆白菜煨面

3.煎番茄

4.黄瓜色拉

5.小香排

6.地瓜饭

 四、2岁10~12个月幼儿的日常护理

1.注意宝宝夜间磨牙的问题

2.怎样根据宝宝体重调节饮食

3.宝宝肌肤的日常护理

4.夏天不要给宝宝剃光头

5.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6.宝宝入托前的准备

7.宝宝不想入托怎么办

 五、2岁10~12个月幼儿的安全防护

1.马路上的安全

2.与动物相处时的安全

 六、2岁10~12个月幼儿疾病的防治

1.手足口病

2.交叉腿综合征

3.小儿多动症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缺铁性贫血

6.狂犬病

 七、2岁10~12个月幼儿智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大动作能力

2.精细动作能力

3.语言能力

4.认知能力

5.情绪与社交能力

6.生活自理能力

7.思维能力

8.引导宝宝对数学有兴趣

9.对宝宝有影响的三种声音

10.让宝宝在“吵闹”中成长

11.正确对待宝宝的智能开发

试读章节

1.皮肤

新生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嫩,局部的免疫力也不是很强,对于机体的保护机能就比较差,容易擦伤而导致细菌感染,并且还很容易引起全身性疾病、败血症。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皮肤的呼吸功能有很大意义,所以应该经常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

另外,由于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少,很容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尤其是在冬季更应该注意保暖。新生儿的汗腺发育不完全,皮肤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应该根据气温及时给宝宝添减衣物,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2.呼吸系统

胎儿在子宫内的时候,其肺内充满液体,足月的胎儿大概有30~35毫升/千克,出生时受产道的挤压,大概有1/3的肺液会由口、鼻排出,其余的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很快,大概是40~60次/分钟,因为主要是靠膈肌运动,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还没有成熟,呼吸浅表并且节律不规整,往往会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所谓周期性呼吸是指呼吸停止小于20秒,不伴有心率减慢及发绀者: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钟及发绀者称为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很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的发育不够成熟,还容易因高压力、高容量、高浓度氧损伤而出现慢性肺疾病。

3.循环系统

胎儿出生后其血液循环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1)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的循环终止。

(2)随着呼吸的建立以及肺的膨胀,肺循环的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3)由于肺血管阻力降低后右心压力降低而左心压力增高的原因,致使卵圆孔功能上的关闭。

(4)因为动脉氧分压增高,动脉导管收缩,接着关闭,开始完成由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

新生儿的心率波动范围比较大,一般为90~160次/分钟。足月儿的血压平均为75/50毫米汞柱。早产儿的心率偏快,能够达到120~160次/分钟,血压较低,有的可能会伴随动脉导管开放。

4.消化系统

足月儿的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贲门括大概肌松弛而幽门括大概肌较发达,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很容易发生溢乳;新生儿的肠道相对较长,肠管壁比较薄、通透性较高,有利于吸收乳汁中的营养物质,但是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的产物也很容易进入到血循环,形成中毒症状;除胰淀粉酶外,其他消化酶都能满足消化蛋白质以及脂肪的需要,因此不应该太早开始喂淀粉类食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10~12小时会开始排胎便,大概2~3天排完,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还没有排胎便,就应该检查宝宝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胎便主要是由浓缩的消化液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墨绿色,较黏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是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肝酶不足会使新生儿对多种药物的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较低,极易发生药物中毒。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比较弱,贲门括约肌松弛,会出现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容易发生溢乳。消化酶的含量接近足月儿,但是胆酸分泌较少,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肝内酶的量及活力比足月儿更低,生理性黄疸也比足月儿要重,持续的时间较长,很易发生核黄疽。肝糖原贮存较少,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差,很容易造成低血糖、低蛋白白症及水肿。

5.泌尿系统  足月儿出生的时候,肾单位已经和成人的数量相同,但肾小球滤过功能还比较低,浓缩功能差,很容易出现水肿或脱水;新生儿肾排磷功能差以及牛乳含磷量高、钙磷比例失调,因此牛乳喂养儿非常容易出现血磷偏高和低钙血症。大多数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会开始排尿,只有少数的新生儿是在48小时内排尿,如果宝宝在48小时还没有排尿就应该进一步检查原因。

早产儿肾的浓缩功能比足月儿还要差,葡萄糖阈值低,非常容易引起糖尿。由于碳酸氢根阈值低和肾小管排酸能力较差,同时再加上牛乳中蛋白质含量和酪蛋白比例高,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因此牛乳喂养儿非常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6.血液系统

足月儿的血容量为85~100毫升/千克,血容量的多少和脐带结扎的迟早有关;宝宝出生时的血红蛋白大概为140~200克/升,其中胎儿血红蛋白(HbF)占70%~80%,5周后会降到55%,随后会逐渐被成人型血红蛋白代替。白细胞数在宝宝出生3天后会明显下降,5天后就会接近婴儿值;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较接近,以后淋巴细胞会逐渐占优势。宝宝出生时的血小板已经达到成人水平。因为胎儿的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较少,凝血因子ll、Ⅶ、Ⅸ、Ⅹ活性低,所以,宝宝出生后应进行常规肌注维生素K1。

早产儿的周围血有核红细胞比较多,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足月儿略低。由于红细胞生成素水平较低,先天性铁储备较少,因而会较早出现“生理性贫血”,而且出生的宝宝胎龄越小,贫血持续的时间就越长,程度也越重。

7.神经系统

足月儿的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睡眠的时间相对较长,觉醒时间一昼夜只有2~3小时。大脑对下级中枢的抑制也较弱,而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都不健全,经常会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足月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多种暂时性的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数月会自然消失,如果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期就减弱或消失,那么就表示新生儿可能会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后期一些病理性反射如克氏征(Kemig征)、巴宾斯基征(Bahinski征)和佛斯特征(Chvostek征)等都可能会呈阳性反应,有时还可能会出现阵发性踝阵挛,很难引出正常的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另外,因为新生儿的前囟和颅缝还没有闭合,因此出现颅内病变时脑膜刺激征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很明显。

早产儿的觉醒时间更短。新生儿的胎龄越小,原始反射就越难引出或反射不完全,肌张力也低。新生儿的脑室管膜下存在着非常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很容易出现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儿的视网膜发育不够健全,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太长就很容易导致失明。而小于32周的早产儿还容易出现颅内出血。

P5-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