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策(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赵凯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金钱具有诱惑力,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有文化的企业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肯定要失败。名牌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才能使企业做精、做优、做大、做强。企业文化顺应了现代社会变革的潮流,以领先的经营管理理念,发挥企业哲学的导航作用,与现代企业管理者同行。本书是一位企业文化实践者对突破企业文化建设难点的探索。

内容推荐

只有文化才具有凝聚力。企业竞争进入了文化竞争时代。未来企业竞争是文化和智慧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认清难点、误区,抓住矛盾,扫清障碍、困惑,寻求解决的对策。本书是一位企业文化实践者对突破企业文化建设难点的探索。

目录

第一章 当代企业已经到了文化竞争的时代/1

 一 文化力——当代企业竞争的源动力/1

 二 现代企业的软性管理趋势和实践表明,企业文化管理代表了企业管理的潮流/16

 三 消费也是一种文化,要重视消费文化的研究/22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31

 一 企业文化兴起的历史过程/33

 二 企业文化理论研究/39

 三 企业文化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必然性/56

第三章 什么是企业文化/71

 一 现代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轨迹/73

 二 从企业实践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定义/77

第四章 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83

 一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85

 二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121

第五章 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难点/129

 一 认识不够,有些领导视企业文化建设可有可无/132

 二 旧体制的束缚使我国国有企业呈现官办性企业特征,一些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133

 三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过分政治化倾向/136

 四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137

 五 使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管理之

 外,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138

 六 “两层皮”问题是企业文化建设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139

 七 存在重说不重干的作风,企业文化理论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139

 八 企业文化建设人云亦云,缺乏个性/140

第六章 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141

 一 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使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浓厚的小生产特征/145

 二 由于封闭式的地理环境和两千年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形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封闭与开放并存,缺乏创新进取观念,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和职工以封闭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干工作/148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便是中庸,中庸思想以及自古以来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压抑了进取精神,导致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着大锅饭式的普遍贫穷/151

 四 相互依赖的宗法社会关系维持了长期的封建统治,泯灭了人的个性,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企业和个人/153

 五 中国企业文化具有伦理性特征,缺乏理性科学精神,阻碍了现代企业的发展/155

 六 传统思维方式的负面因素阻碍现代管理/157

第七章 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163

 一 弘扬中华文化精粹,建设中国企业文化/165

 二 正确吸取中国企业文化的优秀精华/169

 三 从软管理、人文管理层面,从提高企业凝聚力、综合竞争力的层面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175

 四 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来做/176

 五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用市场经济体制支撑企业文化/178

 六 衡量先进企业文化的根本标准是市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首先是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的文化/179

 七 企业文化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新的、更高层次的管理,离开科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无从谈起/181

 八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为本,个性为魂/182

 九 正确处理好现实与前瞻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注重企业实际,又要进行超前的设计/184

 十 正确认识和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认清企业

 文化建设的特点/186

 十一 干比说更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聚焦现实、立足长远、多干少说、力戒形式,解决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192

 十二 尊重人的价值,弘扬人的主体性,实行人性化管理/193

 十三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文化自觉,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认同/198

 十四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199

主要参考文献/207

后记/209

作者简介/213

试读章节

名牌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名牌是企业科技、知识、智力等综合要素的反映,是一个企业文化素质的反映。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是一种物质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名牌之所以为生产者所追求,为流通者所乐销,为消费者所喜爱,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在于其多重的文化价值。名牌企业不是文化的沙漠,而是文化的绿洲,它本身就是文化存在。一个企业的文化品位必须达到相当的高度,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有文化的企业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要失败。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断然得不到人们青睐的,即使一时叫得响,但最终还得被挤出市场。金钱只有诱惑力,文化才有凝聚力,文化才能使企业做精、做优、做强、做大。精神文化更成为发达国家人民主要追求的目标。我国人民由小康向富裕迈进,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更会增强,对商品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内容更多、更高。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良好的信誉的同时,更需要高雅的文化和精神享受。

文化因素决定着企业创牌的效益和效率。名牌文化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而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我国一些名牌产品如海尔电器、茅台、五粮液、丝绸、瓷器等之所以闻名海内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厂商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使产品充满中国文化的神韵和艺术魅力,通过产品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自强、创新的民族精神。20世纪30年代“华生电扇,完全国货”和“海尔中国造”,喊出的不仅是商品本身,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宝钢集团在建厂初期便制定“三高一流”目标(即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和创一流水乎),确立“以高起点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奉行“宝钢——为您创造价值”的经营哲学,全面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使宝钢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昂首跨人世界500强行列,体现了中国企业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的气概。“红豆”集团在商标开发上注重将文化内涵与商标紧密结合起来,扎根于优秀的华夏文化,从千古传颂的王维的《相思》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撷取“红豆”作为商标,“诗随衫走,衫随诗传”,使产品充满无限诗意,极富情感魅力,一下子缩短了消费者与“红豆制衣”之间的距离。“红豆”在国外被译为“loveseed”(爱的种子),因而受到海外消费者尤其是海外华人和喜爱唐诗的日本人的欢迎。

沃尔一玛特的“低价销售,保证满意”的企业宗旨,是建立在精确管理、快速反应和为客户着想的基础之上的。其创新精神、高超管理、善用资产、服务极佳、财务稳健,使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业王国。GE公司从文化变革人手,“掌握自己的命运”,其核心是领导文化的变革——通过言行将所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传达给员工,使全体员工形成变革、创新、坦率、正直、自信、坚韧、快速反应、高效的企业价值观。美国名牌企业的胜利体现了美利坚民族崇尚个人奋斗竞争的意识和讲究实际、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去干、去试、去创”的精神,体现了美国企业文化尊重顾客、服务至上、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内涵。

日本松下电器、丰田汽车从造型到功能,适应了顾客的多方面的要求,也折射出大和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日本产品的获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亲一致,竞取向上”的国民精神,是日本产品美学鉴赏力的胜利,是日本企业家善于准确反映和抓住文化时代来临的市场需求和特点、自觉在产品中注入精神文化内涵的结果。

德国产品的制胜体现了德国人崇尚科学、富有理性、一丝不苟、注重实干的日耳曼精神,是德国企业文化的胜利。奔驰汽车高品质的特点体现了日耳曼人严谨的作风,体现了奔驰公司品质制胜的经营理念。一位到过德国的企业领导真正领略到德国人的高效:在普通饭店里,一个女服务员能有条不紊地同时负责4张饭桌;在我国有的饭馆里,一个服务员有时负责l张餐桌都忙得不可开交,其服务技能相形见绌。

法国名牌商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大多带有法兰西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使人们一提到法国,就想到时装、香水(化妆品)、葡萄酒(香槟酒)。如果没有法兰西民族浓郁的文化艺术作为后盾和基础,巴黎是很难出现那些才华横溢的世界级时装设计大师的。珍惜民族传统也是法国名牌商品能够保持其独特风格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香槟酒是法国人的骄傲,被称为葡萄酒中的“王后”,每年世界上的需求量都持续上涨、供不应求。这种酒有如此魅力,是和它的产地与特殊的酿造方法分不开的。其复杂的工艺过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随着工业现代化,酿酒业也有不少技术改造,但传统的工艺始终没有改变,因为改变工艺就酿不出真正的香槟酒了。据说有一美国饮料商前来询问香槟酒的配方,接待他的人回答说:“请注意,香槟酒不是你们的可口可乐,自动化机械是造不出来的。”欧莱雅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这个公司拥有一支1500多人的科研队伍,包括化学、物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专家。他们对头发、皮肤的特征和护理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保证产品无毒无害,达到卫生标准,而且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改善其功能,在开拓新产品上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比如:欧莱雅的一种染发液是经30年的试制后才投放市场的。P9-11

后记

1989年,我于山东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命运把我安排到了扬予江畔这座中外瞩目的化纤城——仪征化纤公司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工作。从此,我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一干就是16个年头。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研究企业文化理论,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尝试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政治教育中摸索出用企业文化理论培育职工的现代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探索建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机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和基层单位的好评。就是在那段时间。我也编著了几本书,但仔细研读,总觉得太肤浅、太空洞,为此时常觉得汗颜。从此,我对写书、编书难以提起兴趣。就企业文化问题,个人著书立说,自己也感到不能胜任,害怕在浮躁的状态下写成的书会对不住读者。

近两年来,我在讲授企业文化专题以及在一些会议上发言时,谈了自己多年来从事企业文化实践实实在在的感受,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困惑、误区、矛盾、问题,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着力点,导入CI系统应注意的倾向等问题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很多听众和同仁觉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正在建设的企业文化有指导、借鉴和警示作用”(见《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第11期第63页),并建议我把讲稿整理出版。

在听众和朋友们的鼓励下,我也觉得有必要对自己10年来的企业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于是着手对近几年的企业文化讲课提纲进行整理。本书即是我在仪化公司党校、培训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班、中国石化系统宣传部长岗位资格培训班的企业文化讲课提纲,近lO年来发表的企业文化论文、咨询报告、调研报告,以及在国内有关企业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应该看到,“总体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除少数企业已进入企业文化深化提高阶段外,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基本形成和酝酿探索阶段。虽然企业家大多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企业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未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工作”(参见《企业家对企业文化认识如何?》,载《人民日报》2005年4月18日)。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把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概念、使命、价值观、愿景等论述得头头是道,而且更要下大力气认清存在的问题、难点、矛盾、误区,深入地研究思考,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很多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看你如何诠释,而在于你身体力行。有鉴于此,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当代企业已经到了文化竞争的时代”的部分内容、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兴起”、第四章“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主要是我近10年来积累资料整理加工的讲课稿。这部分内容对企业文化建设处于兴起和普及阶段的企业来说,也许能有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作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什么是企业文化”、第五章“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难点”、第六章“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第七章“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第一章的部分内容,主要是我多年来在企业文化一线从事企业文化实践的切身感受。可以说,第二部分集中体现了我近10年来企业文化研究的成果,也是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这一部分对企业在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中解决认识上的误区、体制性的障碍、过分政治化的倾向、“宣传部式的企业文化”现象、与科学管理相抵触的矛盾、缺乏实效性的“两层皮”问题、重说不重干的作风、人云亦云缺乏个性的现象、员工难以认同的难度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书的一些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倘若有一两句话能对读者有启示、借鉴作用,也就不枉我著作此书的本意,也必将激励我继续钻研企业文化理论,总结企业文化经验,探求企业管理之道,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不回头,坚定地走下去!

书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