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逆袭的王(千古一帝石勒前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先伟//李晓渊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两位作者郭先伟、李晓渊历时六年多次走访帝王故地,多次易稿,共同发掘整理出流传了千百年帝王传奇。

★从奴隶打拼到皇帝,史上有载仅此一人

★毛泽东说: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败后汉,灭前赵,擒刘曜,是个厉害的角色。

★翻开《逆袭的王(千古一帝石勒前传)》,了解千古一帝逆袭为王的人生轨迹,感受石勒体恤天下的尊者情怀。

★翻开本书,领略马上皇帝如何从奴隶隐忍为王,了解隐忍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位被误解的皇帝。在许多人的意识里,他总是被误为杀人如麻的石虎。而其实石勒重视教育,重视民族融合,倡导汉族政策文化,倡立佛教。

内容推荐

石勒是一位极富军事战略、政治智慧、宏大远见的皇帝。毛泽东主席曾对石勒的一生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军事能力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

他出身贫寒,不识字,在行军中设君子营,让汉族儒士给他念《左传》《史记》,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因身材壮健、善手搏骑射,有胆略,获得赏识,得以自由。凭借“冀州十八骑”起家,成为西晋末年彪悍勇猛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南征北战,终于推翻西晋成就霸业,建立了十六国时期国力最强疆域最大的多民族国家赵。立国后大力倡导汉族政策文化,重视教育,是中国最早建立三试入仕的皇帝。将佛教立为国教,重视国内民族融合。

《晋书石勒载记》:“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翻开郭先伟、李晓渊著的《逆袭的王(千古一帝石勒前传)》,领略马上皇帝如何从奴隶隐忍为王,了解隐忍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目录

第一章 石场斗

第二章 降生

第三章 打鬼

第四章 三请羯人

第五章 漳河救童

第六章 杀豹

第七章 沤麻池

第八章 密传神功

第九章 海金山

第十章 闯巴中

第十一章 啸皇城

第十二章 藏金

第十三章 突变

第十四章 逃难

第十五章 夜探

第十六章 杀麻糊

第十七章 失幼儿

第十八章 密谋

第十九章 三闹县城

第二十章 起兵

第二十一章 传世

跋一

跋二

古今吟颂后赵皇帝石勒诗词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石场斗

公元268年的一天,秋风习习,黄叶飘落。从北原深山里走出一队人马,只见近百名官兵押解着二十多个羯族奴隶,蹚过浊漳河的源头支流石门口(后改龙门)向东走去。

这伙官兵本系乐平石场人(今昔阳县石马寺),为何要来三百里开外的武乡县(今榆社县社城镇,古称武乡)抓人呢?

原来在西晋泰始年,司马炎刚登皇位,为显示他的皇威,在洛阳皇城大兴建筑,从全国各地抓了许多能工巧匠,雕梁画柱,琢玉造石,并在乐平开了石场,打造石狮,运往洛阳。

武乡北原山在十多年前(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迁时候,来了许多羯人。他们这些奴隶不但是凿石能手,而且就像牛马一样,省钱好管,还可随意买卖,因此官府特意来此抓他们去做劳工。

被抓的羯人中,有一名羯族小首领,名耶奕于(石勒的爷爷),此人四十有余,身高七尺,高鼻深目,一双蓝眼炯炯有神,两腮的胡须硬茬茬地覆盖着大半个脸部。他说一口汉羯交杂语言,朗朗有声,不但有一手雕玉凿石的绝技,而且武功也非常了得。

十多年前,由于无法忍受匈奴侵略,他们随本族难民大举南迁,来到太行山下的大山里隐居。由于长相、语言、习俗多与汉人不合,被官府视为奴隶,任凭着买卖欺压。久而久之,这批羯人也自认时命不佳,该当如此。

耶奕于的妻子在当年迁徙途中病死,只带着小儿子周曷朱(石勒的父亲)来到北原深山的石源庄,靠打猎放牧为生,勉强度日。

周曷朱年方二十,小伙子长得跟他父亲一个模样,风华正茂之时,显得格外英俊,虽性格有点暴躁,但为人处世却很周到,为此很是受人喜爱。他从小跟父亲学得一手凿石技巧,武功也好。他对父亲很是孝敬,这次官府来抓人去凿石,生怕父亲体力不支,就自愿随父到远方的石场去做劳工,一是为找口饭吃,二是帮着父亲干些重体力活,为此就跟着父亲混杂在被抓的人群中。

当官兵押着劳工来到石门沟口时,已过午时,又饿又渴的羯人想到浊漳河边喝口水,那官兵头目便瞪眼骂道:“你们这群不知好歹的下人,喝什么水,等到了石场,有你们好吃好喝的。还有三百多里路程,不赶快走,磨磨蹭蹭的小心皮鞭不认人!”

耶奕于觉得到河边喝口凉水,要求也不算过高,何况解了渴走路也更有劲,并不误事,就与官兵据理力争。哪料官兵根本就不讲什么道理,只见一个官兵举起皮鞭就朝耶奕于的头上打去。周曷朱一见父亲挨了打,哪能忍下这口恶气,便上前将那个打人的官兵两拳就打倒在地。这下可乱套了,还没走出石门口就打起来。官兵人多势众,将他们团团围住,拳打脚踢,直打得他们倒在地下时,才住了手。  初出大山,受此大辱,气得耶奕于低声骂道:“此仇日后一定要报!乡亲们,我们忍一忍先赶路吧!”

众羯人听首领发话,便带着累累伤痕起身,忍受着打骂慢慢地向乐平石场走去。

到了石场,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一夜长途跋涉,官兵与羯人们都累了,而官兵交接过众人后,都去休息了。这批奴隶在一伙新的官兵看护下,开始了搬运石块的重体力劳动。又饿又渴又累的羯人,他们也是人呀,怎能经得起这般折磨?还不到半下午,大都昏倒在地,官兵们见状又打又骂,惨不忍睹。

此时,来了个官兵大头目模样的人,对那群如狼似虎的官兵们大声骂道:

“谁让你们如此对待劳工的?打死他们你们去凿石吗?按期做不成石像,皇上追查下来,你们去掉脑袋吗?真是不知利害的蠢货,还不快去给他们吃饭去!”

官兵们见首领动了怒,乖乖地领着这批新来的奴隶吃饭去了。

开饭了,只见几个人提着木桶走来,给每人舀了一碗“饭”。天哪,这是什么饭呀!只见碗里的树叶泡黑豆,黑乎乎的一团,这是人们用来喂驴马的草料呀!怎能让人吃呢?那耶奕于不由得问了句:

“我们饿了两天,就给吃这个饭吗?”

只见一个兵丁恶狠狠地道:

“你们这些奴隶,吃上这饭已是上等的了,还想吃什么呢?今后就是这饭,吃不吃由你们,饿死活该!”

饿急了的羯人,也只好吃起来。从此他们就过上了与猪狗同样的生活,一面忍饥挨饿度日,一边还干着重体力劳动。

P1-3

后记

当我细读《千古一帝石勒前传》后,感慨万千,对此书爱不释手!

在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历史遗产中,《千古一帝石勒前传》的问世,无疑又为再现两晋时期的历史原貌,填补了一项空白。

众所周知,石勒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民族英雄,但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壮举,几近空白,一个从奴隶走向帝王的伟人,如果没有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前因,定然不会有后来其成就伟业的丰果。石勒是古武乡(今榆社)北三十里社城人,史书多有记载其少年时类似于“沤麻之争”等事,还有许多散落在民间的故事口口相传,没有收集整理成册,不想今天被我们“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郭先伟等同志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不但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为当今的创业者和有志之士提供了楷模,这是我协会的骄傲,也是民间文化的瑰宝,像一朵奇葩,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名饱受欺压的少数民族奴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敢于向没落的西晋王朝挑战,实属罕见。毛泽东主席曾对石勒的一生做出过这样的评价:“石勒是一位很有军事能力和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可见石勒在毛主席心中的重要地位,后各朝各代均多有史证与诗人留下赞颂之词。然而,我国至今有不少人将石勒和暴政天下的石虎混为一谈,公元349年,石勒驾崩,石虎继位,将其养母与石勒的旧臣尽数杀死,后又大杀其子女和宫廷仆人,直至将汉人“数屠殆尽”,这是暴君石虎所为,并非石勒,更不能说“高鼻、深目、浓须的民族就是五胡乱华的羯族后赵帝国”,石虎代表不了少数民族,而当今在民族大团结的大环境中,这个严重的错误应予纠正。再者,石勒称帝以来,一心向善,大信佛法,先后曾修佛寺893座,他团结重用汉人,有史书为证,他的军师张宾就是汉人,而他之所以能争得天下,实为张宾的首功。

石勒与他所建立的后赵国,虽然已历经一千七百多年,但他前半生的心路经历却一直鲜为人知,同样被尘封千年。通过参阅此书,我们从中可以得知,石勒不仅是一个帝王,而且是一个奴隶出身的帝王,并且还是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马上皇帝”。据本书作者和其他几位专家学者在晋中一带实地考察和走访群众证实,现今流传于晋中一带的“手搏术”,其早期的传承,就与本书的主人翁——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有关。专家考证道,石勒曾师从王道雄深入研习过“手搏术”,王道雄是关羽帐下大将王浦之子,王浦系古武乡(今榆社)人,王浦的“手搏术”学自关羽,关羽遇害时,周仓自刎,王浦虽曾坠城却幸存下来,后回归武乡将“手搏术”传承下来,现今流传于山西晋中一带的手搏技艺,即为石勒所传。其代表人物有:梁晓峰、赵保忠、张仁礼、王志强等(十一世,按赵玉先生传系上溯至赵汝岱为第一世算起),其中,以梁晓峰得艺最全,影响最大,传承弟子也最多。在他所传承的弟子中,仅在摔跤、散打、武术套路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冠军以上荣誉的就有56人278人次。获取其他各种比赛奖项和荣誉的,更是不胜枚举。较有影响的弟子有刘根泉、刘利子、白武魁、柳江武、张喜民、任献华、姚苏林、杨长林、张泽田、亢国忠、郭书民、张晔、李拦生、药艳明、齐天生、朱宙辉、孙连德、白东贵、荣建滨、褚增亮、岳小东、刘一平、吕玉兔、赵翰青、李宁、李晓渊、孟涛、李旭、康凯、施中华、李毅、郭安平、张志坚、姚爱平、杨志恩、李刚、杨小喻、陆阳、蔡鹏、王建斌、陈龙、张腾飞等(如从赵玉先生传系上溯至赵汝岱为第一世算起,则为第十二世;如按梁氏族传梁天锦为第一世算起,则为第八世)。

我和梁晓峰先生也很熟,我曾让他给我展示过他所习练的拳谱,有心意拳的,也有手搏的,还有形意拳、查拳和摔跤的。其中,他所给我展示的那本“手搏”拳谱,纸张早已泛黄,页码也残缺不全,但内容倒也能大致看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死擒手”和“空手人白刃”两篇。为此,我还专门借阅欣赏了几天。后有一“手搏术”的传人给我说“梁晓峰把他‘手搏术’的内容也给写进了心意拳里了”,言语之间似有不同意见。但我想,梁先生的这一举措应该也是武术在更高层面上的融合和传承吧。梁晓峰先生现为中国心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出过许多优秀的武术运动人才。迄今为止,经他传承过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已达数十余万人,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回想,如果没有后赵帝王石勒的传承,也就不可能会有梁晓峰等人今天所取得的武学成就,和他的传人们为健康事业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也不能不说是石勒的一个功绩。

本书的取材,为史传与民间口传而来,其故事鲜明、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环环紧扣,读后使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我之所以作跋,只不过是挂一漏万,粗浅而言,还是让读者细细评价吧!

研究民俗,开发遗产,利用当今,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宗旨,我相信,越来越多蕴藏在民间的历史遗产,像《千古一帝石勒前传》问世一样,定会成为独特的奇葩,绽放在祖国大地,激励着后人创造出新的、更加惊人的奇迹!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常嗣新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于太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