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权海帆著的《忧魂悠悠--杜牧传》生动地描绘了杜牧的崇高情怀和精神风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忧魂悠悠--杜牧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权海帆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权海帆著的《忧魂悠悠--杜牧传》生动地描绘了杜牧的崇高情怀和精神风貌。 内容推荐 杜牧为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人称“小杜”,向有“小杜文章天地并”的盛誉,权海帆著的《忧魂悠悠--杜牧传》以详实、宏富的史料,将笔力聚焦于杜牧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艺术地还原了诗人的人生本真,生动地描绘了杜牧的崇高情怀和精神风貌。 目录 第一章 云端尘上味备尝 云端降生 跌落尘上 指点江山 第二章 两枝山桂一时劳 讽谏帝王 为民请命 皇榜高中 第三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 人幕洪、宣 文序李贺 诗赋秋娘 转幕扬州 忧作《罪言》 第四章 颠簸两三过秋 长安阴霾 “退”司洛阳 《张好好诗》 第五章 参差烟树五湖东 云破日出 宣城之缘 不得“马棰” 怅望春阴 第六章 拜章艰难忧惧多 梦碎紫宸 诗祭李甘 怅然南行 第七章 四十云老忧窘余 出守黄州 上书李相 壮心不已 啸志歌怀 第八章 继任池阳栖孤岛 迁刺池州 禁佛毁寺 诗坛佳话 第九章 迁刺睦州忧思繁 睦州忧思 回思文宗 峰回路转 溪山可怜 第十章 不堪司勋困骨肉 供职司勋 进献《孙子注》 伤春伤别 第十一章 捧诏汀洲羽翼飞 恳求外放 湖州诗兴 好梦不长 第十二章 霜叶红于二月花 “代言王命” “陶菊”“楚兰” 生前身后 第十三章 永远的樊川 附 杜牧生平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云端降生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是大唐时代流传于京畿长安一带的民间谣谚。是说住于长安城南的韦家、杜家,尽是达官贵人。他们的权位之高,距离替代天帝统御百姓的天子,只不过半步之遥。 此语虽不无夸张,却也是实情。韦家、杜家聚居之地,南望终南山,北距长安南城正门——明德门——不过十几里路程,一片沃野平川。人们简称韦家、杜家聚居的韦乡、杜乡为韦杜。韦、杜因汉高祖刘邦封心腹猛将、开国功臣樊哙于此,而亦称樊川。樊川之谓樊川,亦因潏水支流樊川横贯其中。这里山清水秀,稻田畦畦,荷花灼灼,竹木丛丛,掩映着一座座甲宅府第,别墅园林,楼台水榭,风光旖旎,堪比江南,有人以为乃“天下之奇处”。 早自汉代以来,数百年间,韦、杜两大家族可谓举世无比的名门望族,出现了大量的达官显贵。尤其自从大唐开国,仅出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刺史一职的,韦、杜两家就各有数十位之多;官居宰相者多人。韦、杜显赫的门第,又成为李唐皇室联姻的对象,不少男女或娶公主而为驸马,或嫁帝王而为后妃。其中,飞扬跋扈、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贪官赃官、恶吏酷吏固然不少,却也不乏才学超拔、清廉正直、颇有作为的清官良吏。 就说杜家,其先祖杜预(222--285),字元凯,博学多通,官至镇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封当阳侯,是西晋灭吴战争的统帅之一,“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①,功勋卓著。他不但通晓战术,而且博学多能,精通刑律、历法、水利、桥梁建筑等。功成名就之后,专注于研读经籍,以求国治而民安。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等。后人誉称“武库”。杜预之后,杜家子孙,代代居官,不无位高权重、声名显赫者。其十三代孙杜希望,爱重文学,名重当时。开元年间,领兵抵御吐蕃、镇守西河,屡建大功。唐玄宗李隆基派中使宦官牛仙童巡视杜希望营寨,牛仙童借机索贿,许以在天子面前美言其功绩而得升迁。希望断然拒绝,回答说以钱升官的事我杜希望是干不出来的。牛仙童恼羞成怒,回京后在玄宗面前极力诽谤杜希望,说他很不称职。杜希望因而被贬官。后来,牛仙童屡屡索贿受贿的恶迹泄露,杜希望的清白、清正,备受朝野称许。杜希望之子——杜预的第十四代孙杜佑,字君卿,自幼敦厚强力,外示宽和,持身有术;酷爱读书,夜以继日,手不释卷。以父荫补官,曾任容管经略使、水陆转运使、岭南淮南诸镇节度使,又曾以户部侍郎判支度。显贵之后,仍勤读如常,孜孜以求,以富国安民为己任。他所编纂的《通典》五十二篇,补充刘秩《政典》的缺漏,并增添礼制,达二百篇。以语言简洁、内容丰富,而为人赞佩。仕途之上,虽数遭权奸排挤,仍以其不凡政绩和出色才干而稳步升迁。 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九年(803)早春的一天清晨,长安城内安仁坊的杜府大宅之内,日丽景和,微风吹拂着花园内千万条才绽开鹅黄色嫩叶的柳丝,与含苞待放的桃李、玉兰,熬过了严冬而更绿得浓郁的冬青、黄杨,一起绘制成一幅色彩夺目、生意盎然的春色图。大宅右后方的一个院落内,伴随着几声呱呱呱的清脆哭声,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 杜佑的第三子、时任驾部员外郎的杜从郁,作为杜家这个将要来到人间的新生命的生身之父,请了假,没有去官署。得知新生命已平安降生,是个男婴,杜从郁不禁喜上眉梢,心潮荡漾,思索着为他起个什么名字。他早就这么思量过:大哥师损不幸早天,膝下砼、愉、羔三子,二哥式方生有恽、憾、惊、恂、慥、慆六男;自己排行三,最小,至今无子。遵父亲之命,将二哥之子慥过继了过来,二嫂与慥虽不敢不从,但心里都很不愿意。将降生的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婴,一家人将不再为香火无传而满腹憾恨了。全家人,从父亲母亲到兄嫂,尤其我们夫妻二人,谁不希望他是个男的!父亲乃一方封疆大吏,官居节度使,于淮南奖励农耕,整修陂坝,引水灌溉,开垦海边荒地,屯军种田,在战祸连年、天下无处不困饿的年月,淮南却兵精粮足,一派升平景象。其政绩卓著,朝野钦佩。德宗诏命父亲归京,父亲日前寄书回家,还特别关切地询问这个孙儿的降生准备,叮嘱一旦降生,即命家人报信于他。哦,我得先安排家人去给父亲大人报信!杜从郁想到这里,便呼唤家人前来,亲写了书信,打发登程。P2-4 后记 研究并创作以历史文化名人生平事迹为题材的系列小说或文学性传记,是我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时代便萦回脑际、耿耿于怀、持续不断的梦。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梦,被史无前例的“革”文化命的大浩劫所打破。当时的主流意识是,凡历史文化名人,统统都是封建余孽;以他们为题材的创作,一概都是宣扬“封资修”的大毒草;炮制“大毒草”,无异于“变天”。你还想不想过平安日子、混口饭吃?于是,这个伴随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梦,不得不在撕心裂肺的心灵痛苦中悄然辍止。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又逐渐唤醒了,也接续了我的这个梦。我又开始了搜集、研究有关汉代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唐代书法巨擘、颜体书法开山祖颜真卿,东汉伟大史学家、《汉书》撰著者班固,独步晚唐的著名诗赋家杜牧等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并构思了以张骞的生平事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丝路之父》。但我当时任职于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繁忙,不得不请亲戚、西安外语学院教授孟长勇合作创作。1998年,《丝路之父》于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虽未达到理想的艺术高度,获得期望的社会反响,却激励了也坚定了我的圆梦追求。当时,我已担任了部副巡视员,得以从繁忙的具体事务中脱身而出,有了一定的创作时间和精力。于是,总结《丝路之父》的创作经验,构思、创作了以颜真卿生平事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颜真卿》。2010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颜真卿》的出版,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为著名文史专家、文艺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副所长何西来先生所关注。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受命主持创作出版国家重点文化创作项目——“中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何西来先生被聘任为编委会文史专家组组长,推荐我作为首批作者,为颜真卿立传。首批大约三十位作者为编委会推荐的作家,我有幸忝列其中;而其余作者都需在申请、竞标中确定。经过一年多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的辛劳,“颜真卿传”的初稿完成了,命名《忠魂正气曲——颜真卿传》。何西来先生以其渊博、犀利的学者眼光,在医院病床上,忍着病痛,审阅全稿,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退我修改。修改稿完成后,何先生又一次全文审阅;又通过文学专家刘茵女士的再审阅,编委后最后定稿,书名中去掉了一个“曲”字,定为《忠魂正气——颜真卿传》,于2014年7月作为丛书第二批作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何先生于封底留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没有想到,先生竟于拙作出版三个多月后与世长辞。噩耗传来,能不胜痛彻心扉! 在撰著《忠魂正气——颜真卿传》之前,我已完成了以班固生平事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魂续史迁》(现改名《圆梦兰台》)。《忠魂正气》定稿之后,对《魂续史迁》从头至尾做了修改,付梓于出版社。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未面世。 在《圆梦兰台》交付出版社之后,我又开始了为杜牧立传的笔耕。杜牧乃独步晚唐的诗坛巨匠、天才诗人。常常有人喜谈其风流,不惜为之编造离奇的风流韵事,岂知忧魂悠悠才是其人生的本真!同时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以这样的诗句盛赞时任司勋员外郎的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杜司勋》)“人间惟有”,定位了杜牧的诗坛独步;“刻意”一词,言其诗思的精到和蕴涵的深远;而“伤春”“伤别”,则是灌注诗作中的忧患之情的诗意化表达。杜牧忧心忡忡:忧国运的衰颓、朝政的腐败、民生的凋敝、兵连祸结的时势,忧报国无门、才不得用、壮怀不遂、腾飞无翅,忧仕途坎坷、家计维艰……。忧魂一颗,悠悠无涯,无尽悠悠。从杜牧诗作中频频出现的“悠悠”一词,足见其忧情的复杂和深重。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① 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②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⑧ 帆帆三闾魂,悠悠一千古;④ 往事不可问,天地空悠悠;⑤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⑥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⑦ 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⑧ 然既有的关于杜牧生平和创作的著作,如缪钺先生的《杜牧传》,张田、王西平的《杜牧评传》,无不以其对杜牧生平经历、主要作品创作年代的梳理、考证,创建了无可贬抑的学术价值,却很少着力于传主的心路历程、情感世界。我于是将自己的笔力深入于杜牧的心灵奥府,洞烛幽微,探察内外,叩问其“忧”之源,洞悉其“悠悠”内蕴,还原其崇高情怀和精神风貌……经过大约七百多个昼夜惨淡经营的心灵对话和键盘敲击,终于完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以《忧魂悠悠——杜牧传》为题的拙作。 笔者的好友、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对拙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剧作家陈彦,以及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编辑室主任韦禾毅对拙作的出版给予热忱的关怀和支持。拙作得以入选陕西省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与他们的支持是不可分开的。责任编辑张亚维则对拙作做了细致、认真的审读和编校。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激和感谢! 在旧梦重圆、拙作即将出版的时刻,笔者惴惴不安,不胜惶恐之至。愿将它奉献在何西来先生灵前,感谢他的青睐和关怀,告慰他的英灵! 但愿拙作真实且无所扭曲地塑造了杜牧这位已长眠一千一百多年的文化巨人的光辉形象,重现其忧魂悠悠的风采!诚望有识者批评、指正。 笔者 2015年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