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雪窦山因其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自古而今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融智慧与才情的诗文书画,各臻所长,给人以美的享受……
《雪窦文华》收录了溪口文人墨客的诗歌、散文、书画等,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雪窦文华/溪口旅游文化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作者 | 裘国松//陆文武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溪口雪窦山因其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自古而今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融智慧与才情的诗文书画,各臻所长,给人以美的享受…… 《雪窦文华》收录了溪口文人墨客的诗歌、散文、书画等,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内容推荐 《雪窦文华》收录了溪口文人墨客的诗歌、散文、书画等,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从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文化着眼,进行高品位旅游文化建设,本书不但对提高溪口景区档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游客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目录 诗歌篇 一、雪窦山景系诗 雪窦山与雪窦寺诗/004 千丈岩诗/025 妙高台诗/030 三隐潭诗/033 徐凫岩诗/036 入山亭诗/039 御书亭诗/041 锦镜池诗/043 含珠林诗/046 翰林松诗/048 桃花坑诗/050 二、剡源九曲诗 划溪看花/052 李易安兰亭叹(节选)/052 剡溪晓发/053 张汉卿邀自亭下坐竹筏到沙堤宴桃花间/054 奉化至新昌道中九首(选二)/054 剡源九曲/055 剡源九曲/058 剡溪轶事/059 三、清代溪口十景诗 溪口十景/062 散文篇 雪窦游志/066 剡源九曲图记/069 由徐凫至雪窦/071 武岭乐亭记/073 雪窦山之春/075 溪口、雪窦寺/083 溪口三人行/089 结缘雪窦寺/096 雪窦禅境孕名篇/112 溪口的桥/116 吴越相望三十年——戴表元与赵孟频/121 月光如水照剡源/128 书法篇 “应梦名山”/134 “石泉”/135 “陟彼四明名山苍苍”/136 “武岭”溪口锦溪联/137 《武岭乐亭记》/138 “抗日救同”/140 “妙高台”“四明第一山”“武岭学校”/141 “徐凫溅雪”/142 “隐潭”/143 “蒋氏故居”/144 《武岭乐亭记》/145 “以血洗血”/146 “太虚塔院”/147 “武岭中学” 《录明觉大师颂古一则》/148 “武岭中学”/149 “碧潭观鱼”/150 “溪口博物馆”/151 “奎阁凌霄”/152 《溪口诗影》之一/153 《雪窦山诗》/154 “东浙第一瀑”/155 “亭下湖”/156 水墨画《四季山水图》/158 国画《江阁远眺图》/160 国画《雪窦中峰》/161 国画《千丈岩》/162 国画《奉化水蜜桃》/164 国画《溪口文吕阁夜游》/165 国画《松》/166 版画《阳春三月燕归来》/167 国画《雪窦寻茗图》/168 油画《雪窦山西坑》/169 国画《三隐潭新颜》/170 油画《商量岗林海》/171 油画《溪口樟林》/172 国画《丰镐房》/173 油画《溪口暖冬》/174 试读章节 四明南麓雄镇溪口一带的山水,着实是宋代“米家云山”的自然版本。其间清溪蜿绕、小水私语,桥便多得随处可见。溪口值得夸说的溪桥也真不少,你只好由着我的个人目光了。 溪口武山,蒋氏别庄文昌阁之下,古剡溪之湄,就有一座憩水桥。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常人文昌阁休憩起居。别庄西南山麓,潭深水碧,金鳞历历,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碧潭观鱼”的原址。突兀溪潭的两块矶石将合之间,有一弯小巧别致的石拱桥,躬身相卧。桥上古木垂阴,桥下剡水清绝,幽雅僻静,天趣自成。 憩水桥之妙在于妩媚灵秀的水色。桥前正对着一汪清澄碧透的溪潭。风起水面,浮光跃金;风息凝碧,则见细细瘦瘦的游鱼,聚散无常,悠哉自如。人立桥头一久,心就与水色并澈,形则随游鱼同乐。若至月华乍露,水面闪现的已是暗蓝的微光,其上星月错落、灯影散乱,引人百般遐思,心气也随之沉静下来。惜只惜惯于白日漫游的太多的旅人,无缘消受这等水色。 沧桑憩水桥,纵然不以人之聚散、时移世迁而变,但到头来还是落得物是人非,美人黄土。穿越岁月烟云,而今,憩水桥下依旧潭水如凝,碧可照影,完全平民化了的这座溪桥,比肩接踵、聚会桥头的却多是海内外寻常游客。抛开往事,往真的想,憩水桥畔这般极至妩媚的水色,光是匆匆目游,未免有点奢侈。想到的人当然有,在暑天,就有不谙世事的孩童们,爬上桥头纵身入潭,喜不自禁地不住往复着。你若眼馋心动,一不留神掉落潭中,无妨,这于自己是意外的痛快,于旁观人儿也艳慕不及呢。 向西溯流而上,宛然北岸的已是古镇的三里长街,隔水相望的溪南,往昔曾为“南园早梅”、“平沙芳草”等恬静悠闲的纯天然景致。自古以来,两岸却是有津无梁。那年,蒋介石携宋美龄游溪南,曾谋划着在丰镐房家门外至溪南修一座桥梁。恍惚来去,到了1949年4月25日,其时,解放大军的滚滚铁流已经突破长江天堑,那一天,自感末路穷途的蒋介石匆匆抛别了溪口故里。人散后,“飞梁跨剡水”的心愿,也付剡水一并东流。时光流转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终于飞架起一座百米之长的七孔长桥。桥东不远,便是镇内胜绝武岭,桥名舍它其谁呢?取的就是溪口的代称“武岭”。 武岭桥之妙在于空阔浩渺的水势。置身桥上西望,开阔而散漫的剡溪,迎面而来;极目远瞻,四明群峰参差错落,苍然而清远,那条奔向古镇的剡溪大有“源远流长”的超然意境。转身东顾,水势已丰盈的剡溪口,鳞浪层层,沙洲隐现,蒲藻浮浪。贴着武岭头,拐过那个舒舒坦坦的大弯,行尽崇山峻岭的剡溪,终于奔放肆大起来,浩浩荡荡归向平野。 再逆流而上,抵古镇西端,横绝于剡溪之上的已是藏山大桥。1934年奉(化)新(昌)公路在蒋介石倡议下开始修筑,藏山桥成为这条公路的主桥之一,一跃成了西出溪口的咽喉,继而连接起明越两地的交通。 藏山桥之妙在于沉雄矫健的气势。它那一百五十多米之长的庞大钢铁躯体,不失有一种承载千军的气魂,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具有一种无形的张力。君可否有闻,是谓溪口门户者,镇东武岭门素为东门雄关,而镇西藏山桥无疑是西门锁钥了。徜徉高高朗朗的桥面上,桥东眼皮底下,便是拥有楼阁亭榭之华、清流映带之秀的颇有年头的武岭公同。纵目东方,栋宇相望、栉比如鳞的整座古镇尽收眼帘。 桥上尽可俯挹古镇背影,这种好处,其实早就有人谙熟。风起云涌的1949年初,蒋介石第三次下野。这一回将失去什么,他自个最清楚。每一次下野,抑或得志,蒋介石总会想到还乡。这似乎是他的一种处世哲学。1月22日蒋抵家乡溪口,翌日天色熹微,他已登上了镇后的藏山大桥。大桥上,他久久缓行,迟迟徘徊;偶尔也收住脚步,依恋的目光时不时投向东方。凝望着故乡苍苍茫茫的背影。东方欲晓,而即将升腾的这轮朝日,也即将归属于22年来一直追逐光明和梦想的人们。 逶迤起伏的溪口雪窦山,寒溪纵横,千回百转,自然也不乏溪桥。我独爱闲寂于千丈岩瀑布底下的仰止桥。 千丈岩瀑布自唐宋起饮誉东南,宋真宗敕封它为“东浙瀑布”,历史上时有名流雅士前来探览。光说说宋代的两位文化名人吧。王安石知鄞县时,曾登上崖顶观瀑地飞雪亭,且赏且吟。P116-118 序言 中国旅游之特点,不仅在形胜,而且在文深。溪口雪窦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在这里,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佛教道场三者紧密、和谐、完美地结合,是海内外旅游业少有的亮点。 溪口雪窦山古称“瀑布山”,以幽谷飞瀑景观饮誉中国东南。千丈岩、徐凫岩和三隐潭三大瀑布各具特色。此外,有“第二庐山”之誉的商量岗,高台摩天的妙高台,碧水千顷的亭下湖,皆为胜地。沧海桑田,令人仰之弥高,探之弥深。 溪口是蒋氏父子的故里。20世纪初叶从溪口走出去的蒋介石,渐成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至今日,溪口镇保存完整的民国史迹仍有22处,且古镇总体格局保护良好,被称为“民国第一镇”历史变迁,《蒋介石日记》最近在海外面世,其中关于溪口生活的记载,更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奉化是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得到大众的喜爱。在我国,四大菩萨均有各自传经说法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道场。所以,从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开始,不断有人建议在原有佛教四大名山外增加雪窦山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在视察雪窦时也提出,“雪窦寺可建成弥勒道场,雪窦山可以成为佛教第五大名山”。2005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建造-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它将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标志性建筑。 溪口雪窦山因其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自古而今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融智慧与才情的诗、文、书、画,各臻所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唐朝大批诗人,沿雪窦山相携漫游,踏歌而行,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名动长安,世竞相传。入宋,随着雪窦禅风远播,前来览胜礼佛的诗人更是接踵而至,咏吟不绝,宋仁宗敕谕“应梦名山”。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由于蒋介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雪窦山下的溪口古镇,又成世人瞩目之地。千年营造,溪口已成胜地。“文革”灾难,溪口历史遗迹仍得以保存。改革开放以来,老树更绽新花。 多年以来,文化性资源始终是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文化旅游产品也是长盛不衰的产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或消费文化。其中文化的同质性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对旅游服务设施的要求是以同质文化为主,而对旅游吸引物的要求则是以异质文化为主。文化差异形成吸引力,所以一切文化载体都能形成旅游吸引物。而许多文化是特定的,无可替代,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方面都是得天独厚的,具有相对垄断性。在发展过程中,突出差异性,追求独特性,逐步成为旅游行业的共同选择。由此,将会形成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强的良好局面。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才能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味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研究世界50年的旅游发展经验,可以说,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多样性建设势必成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文化着眼,进行高品位旅游文化建设,不但对提高景区档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游客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充分展示溪口深厚文化底蕴为己任的《溪口旅游文化丛书》,其编撰和出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特作小序表示祝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