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生活在一百年前,那么写这一章就会轻松很多,可今天动笔,恐怕就十分困难了。因为一百年前的艺术史如《圣经》年表般简单,而我们的思维也比较单纯。乌瑟主教说,世界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8日星期五诞生,我们便毫不怀疑地相信了。至于人类的祖先亚当究竟是生于公元前4004年,还是40004年,又或者是400004年,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大可不必自寻烦恼。
一百年前,歌德和莱辛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提起他们的名字,人们无不肃然起敬。1786年秋天,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跨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梦寐以求的意大利。两年后,他将著名的《意大利纪行》公诸于世,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凭吊古迹时的悲凉心情。此外,他还以报告的形式,为自己的崇拜者指点迷津,告诉他们要严守古训,遵守生活原则。
在歌德之前,另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是约翰·约阿西姆·温克尔曼先生。尽管他本人令人感到厌倦,但他的著作《古代艺术史》却被认为是衡量希腊艺术的力作。可惜的是,温克尔曼还没来得及完成这部巨著,便死在企图谋财害命的屠刀之下。但他留下来的理论成果却成功的启发了歌德和莱辛,于是,莱辛孕育出了《拉奥孔》—一被誉为“揭示了诗歌和造型艺术内在关联”的著作。
这样,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莱辛的《拉奥孔》、歌德的《意大利纪行》便成为公认的艺术“圣经”。谁还敢去挑战权威,提出史前人的艺术呢?对于同等地位的艺术品,是否早在古希腊人或古罗马人之前诞生,人们更加不敢妄加猜测了。
所幸,世界的快速发展导致很多奇异的事情发生。首先,古埃及文明在18世纪最后两年得以重见天日。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曾游历至尼罗河谷,并惊叹眼前的文明古迹“古老得简直难以置信”。但直到一个世纪之前,埃及文明仍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没有人会想到,希腊人的艺术很有可能来自古埃及。更无法想到的是,古埃及人的老师,则是先于他们牛活存屁罗河谷地的由前人.史前人已绎消逝了。何时挖掘他们的墓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创造的文明与艺术,是那么的引人人胜,令人浮想联翩。寻祖的本能以及对艺术的好奇,使我们迫切地想要唤醒那沉睡的灵魂,可是生于几万年前的史前人却无法重生。好在,科学造就了令史前人起死回生的魔法师,他们被称为——考古学家。
文艺复兴时期,古物收藏家正式转变为考古学家。中世纪的意大利人将他们的罗马祖先抛之脑后,已为我们所知。他们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古罗马文明遗址之上,却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在他们看来,那些断壁残垣、破砖旧瓦是那么杂乱无章、毫无价值,这无疑是对伟大的罗马艺术最大的讽刺。他们甚至有清除这些废物的念头,因为这使他们周围就像洪水过后的废墟一样衰败。确实发生了一场洪水,一场野蛮的、极具破坏力的洪水,它汹涌澎湃、横扫大地,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在土耳其军队的铁蹄之下,残存的希腊文物不得不逃向西方,并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学中找到栖身之所。这激起了西方研究古文物的热潮,因为被他们视为天书的古希腊文献,在销声匿迹上千年后,终于能够被破译,于是,研究古文物盛行。在15、16世纪,不仅王公贵族,就是教皇和君王也都沉迷于此,忘却了自身拯救世人、治理国家的重任。
此时,“文物家”一词登场亮相,用以形容那些以收藏文物为乐趣的人。这些人遍及欧洲,他们不惜重金,将诸如雕塑、坛坛罐罐、古币、古代首饰等等种类繁多的文物收归囊中。这种形式,就是我们现代博物馆的雏形。
诚然,私心和贪欲是文物家挖掘文物的动力,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多少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古代的难题,否则,就太不尽情理了。说他们知识面狭窄、兴趣狭隘,对偶遇的远古遗物浅尝辄止,也是事实。可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所处的时代,根本没有史前人的概念,每个人都认为世界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现在,新闻报刊几乎每周都有关于史前文物被发现的报道。比如,某天一具50万年甚至10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被发现。又比如,一位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远古的墓地,人类遗骨中,混杂着灭绝了几万年的柱齿象和剑齿虎的遗骨,打磨过的石器旁有几枚彩色鹅卵石。
这些文物,或许我们生活在13世纪或l6世纪的祖先也曾发现过,只是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就算是面对遗骨,也贸然以为是朝圣者或士兵的骨骸。现在,我们已经明白,那些残缺不全的遗骨极有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它们正在慢慢的与大地融为一体,幻化作数粒微尘随风吹过。
对于挖掘出的形状有些怪异的雕塑,人们多认为是基督教传人之前,曾在北欧游荡的异教神僧带来的神灵。也有人将这些雕塑看作是巫师、魔鬼的宝贝,于是敲锣打鼓的将之沉入湖底,以避免让魔鬼再找到失去的宝贝。
假如你因读了本章内容想成为考古学者,那么我必须对你提出忠告:考古是一项非常艰难的研究,需要多年精心准备。同样是法国南部的草坡,不知情的人可能会悠闲地坐在那里抽烟,而考古学家却会告诉他:“你正坐在史前村落的一堵墙上,那里是村寨大门,那里是塔楼……”在考古学家看来,到处都有可能是古迹。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战期间,英国和土耳其在美索不达米亚开火。英国士兵常常在挖战壕时挖到迦勒底城的遗址,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大破坏,给人类文明古迹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如果你决心献身于考古,那就勇敢地去干吧。在破解谜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是一项多具魅力的工作。可是,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年复一年的耕耘到头来可能一无所获。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