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中长篇小说创作,不但是中国小说在由古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收获,而且是完成这一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书即以吴趼人的小说为讨论对象,重点分析了这些作品的社会生成机制,以及其中所表现出的一位处于中西碰撞、新旧嬗变时期的中国作家思想上的前进、彷徨与退缩,和他在小说写作艺术上所进行的汲取、探索与创新,力图展示吴趼人的创作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可能性。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吴趼人的生平及文学活动
第一节 吴趼人生平
第二节 吴趼人的小说理论
第三节 创办《月月小说》的功绩与历史意义
第三章 近代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及对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的独特地位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第四节 报刊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节 教育变革与小说作者读者群的双重扩大
第六节 稿酬制度的确立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四章 吴趼人的短篇小说
第一节 表现领域的突破
第二节 艺术形式的创新
第五章 吴趼人小说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新旧杂糅的价值认知体系
第二节 晚清浮生绘——吴趼人笔下的社会众生相
第三节 痛陈社会积弊
第四节 知性认识,困惑心态——吴趼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第六章 吴趼人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叙事模式的新变
第二节 多样化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 劝世·讽世·悲世——吴趼人多维理念在小说中的折射
第四节 以心理描写为代表的艺术手法的创新
第五节 独步古今的新闻体小说
第六节 徘徊在新旧雅俗之间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