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油气藏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张厚福//张善文//王永诗//徐兆辉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根据自己半个世纪的教学、科研体会,提出了研究油气藏形成的新思路,剖析了国内外典型油气藏实例及其地质模式,概括了多种油气藏组合成不同级别的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最后结合我国油气勘探特点,展望了今后油气藏研究的发展趋势。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与深化油气藏研究的内涵,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

这本书内容新颖翔实,追根溯源有根有据,论证严谨可信;正文角码与参考文献——对应,便于读者查找;文笔简洁流畅,文图表配合紧凑。这种严谨的治学学风反映出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项石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油气藏研究的史由、分类、油气藏形成研究的新思路、国内外典型类型油气藏剖析,油气藏组合成的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并探索了油气藏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石油地质专业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供油气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地球化学勘探及油气田开发等相关专业师生以及生产和科研单位石油地质工作者参考。

目录

正篇 研究成果

1 油气藏概念的史由

 1.1 最早提出油气藏及其分类者

 1.2 油气藏概念的演变

2 油气藏的分类方案及其评述

 2.1 美国

2.1.1 克拉普的分类方案

2.1.2 莱复生的分类方案

2.1.3 威尔逊的分类方案

 2.2 原苏联

2.2.1 米尔钦克的分类方案

2.2.2 布罗德的分类方案

 2.3 中国

2.3.1 潘钟祥的分类方案

2.3.2 胡见义的分类方案

2.3.3 建议的分类方案

3 油气藏形成

 3.1 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1.1 地温场

3.1.2 地压场

3.1.3 地应力场

 3.2 静态研究——成藏要素

3.2.1 有效烃源区

3.2.2 有效生储盖组合

3.2.3 有效圈闭

 3.3 动态研究——成藏过程

3.3.1 藏—源分离型成藏过程及其主控因素

3.3.2 藏—源统—型成藏过程及其主控因素

4 国内外典型油气藏形成剖析

 4.1 背斜型油气藏

4.1.1 大型隆起背斜油气藏

4.1.2 大型长垣背斜油气藏

4.1.3 大型挤压背斜油气藏

4.1.4 滚动背斜油气藏

 4.2 裂缝型油气藏

 4.3 地层型油气藏

4.3.1 地层超覆油气藏

4.3.2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4.3.3 生物礁油气藏

 4.4 岩性型油气藏

4.4.1 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4.4.2 透镜体油气藏

 4.5 水动力封闭型气藏

5 油气聚集单元的概念及类型

 5.1 油气田

 5.2 油气聚集带

 5.3 含油气区

 5.4 含油气盆地

6 油气聚集分布规律研究

 6.1 油气聚集带

6.1.1 构造型油气聚集带

6.1.2 地层一岩性型油气聚集带

 6.2 复式油气聚集带(区)

6.2.1 克拉通盆地

6.2.2 前陆盆地

6.2.3 裂谷盆地

 6.3 油气系统

7 油气藏研究发展趋势

 7.1 发展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重视“三场”与油气聚集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

 7.2 地层一岩性、水动力封闭油气藏等“隐蔽油气藏”研究亟待加强与深化

 7.3 开展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成藏机理研究

 7.4 关注新构造运动与晚期成藏研究

 7.5 加强天然气成藏规律的研究

 7.6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研究

7.6.1 煤层气

7.6.2 水溶气

7.6.3 固态气体水合物

 7.7 无机成因油气藏探索研究

 7.8 盆地模拟研究

结语

副篇 译文集

译文集说明

1 石油和天然气田的建议构造分类

2 对石油和天然气田构造分类的修订

3 地质构造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4 油藏和气藏的建议分类

5 油气藏的分类

6 油气聚集理论

7 圈闭及其分类

8 油气聚集

9 油气藏的调查与勘探

10 论油藏和气藏的分类原则

11 地层型与构造型的聚集

12 石油地质学(第二版)

13 石油地质学(第一版)

14 石油地质学(第二版)

15 石油地质学原理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