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的兴盛,在于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书立足于借鉴国内外零售企业新技术的情况、经验及效果,对广东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新技术适应力进行研究,从系统角度探讨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试图为扭转广东零售企业科技水乎落后,竞争能力不强,经营状况欠佳的局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李双玫//张德鹏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零售企业的兴盛,在于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书立足于借鉴国内外零售企业新技术的情况、经验及效果,对广东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新技术适应力进行研究,从系统角度探讨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试图为扭转广东零售企业科技水乎落后,竞争能力不强,经营状况欠佳的局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内容推荐 自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C.Hmael)于1990年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1994年他们的专著《竞争大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出版之后,核心竞争力研究在西方掀起了高潮,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最热门的企业战略理论。 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已经成为企业间有效竞争和成长的重要工具。建立和发展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战略运用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零售企业的兴盛,也恰恰在于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广东省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的零售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居全国首位,然而,广东零售业的总体运作情况并不令人满意。2001—2005年,全国零售与连锁百强前十名中,均没有广东省零售企业。究其原因,商业与技术分离,是目前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条形码普及率不高;POS系统不完善,深层次的功能远未能发挥;流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电子防盗系统普及率低;对现有信息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尚未入门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广东零售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能否运用有效手段,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书立足于借鉴国内外零售企业新技术的情况、经验及效果,对广东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新技术适应力进行研究,从系统角度探讨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试图为扭转广东零售企业科技水乎落后,竞争能力不强,经营状况欠佳的局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文献总体概况 1.2.2 文献分类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二章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新技术的关系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本质 2.1.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2.2.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2.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2.3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新技术 2.3.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新技术的关系 2.3.2 基于新技术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反映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 3.1.2 吸收经验数据 3.1.3 具备较强可操作性 3.1.4 体现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3.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3.2.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 3.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3.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4 时间尺度及评价指标计算 3.2.5 评价指标的比较 3.3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3.3.1 与理论发展相适应 3.3.2 与实践发展相适应 3.3.3 与技术发展相适应 第四章 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4.1 广东大中型零售企业现状 4.1.1 广东大中型零售企业的规模 4.1.2 大中型零售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4.1.3 广东省大中型零售企业业态形式 4.1.4 广东省境内中外零售企业比较 4.2 影响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分析 4.2.1 业态定位 4.2.2 规模经济 4.2.3 零售管理信息系统 4.2.4 品牌与营销传播 4.2.5 供应链与销售管理 4.2.6 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 广东零售企业应用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因分析 5.1 境外零售企业新技术的应用动因 5.1.1 国外大型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现状 5.1.2 国外零售企业应用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因 5.2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动因分析 5.2.1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现状 5.2.2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的动因分析 第六章 广东零售企业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分析 6.1 优势理论的一般阐述及优势分析框架 6.1.1 优势理论概述 6.1.2 广东零售企业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分析框架 6.2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利用的外部环境优势分析 6.2.1 经济环境优势分析 6.2.2 政治环境优势分析 6.2.3 文化环境优势分析 6.2.4 社会环境优势分析 6.2.5 技术环境分析 6.3 基于新技术的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分析 6.3.1 组织制度优势 6.3.2 本土化优势 6.3.3 地理位置优势 6.3.4 区域销售规模优势 6.3.5 企业文化优势 第七章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障碍分析 7.1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7.1.1 物流配送系统效率低下 7.1.2 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支撑技术应用落后 7.2 广东零售企业新技术应用障碍分析 7.2.1 现代信息技术约束 7.2.2 品类管理技术约束 7.2.3 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约束 7.2.4 物流与配送管理技术约束 第八章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 8.1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目标 8.1.1 零售企业基于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目标 8.1.2 广东零售企业基于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目标 8.2 新技术提升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原则 8.2.1 学习原则 8.2.2 时效原则 8.2.3 信息原则 8.2.4 创新性原则 8.2.5 可行性原则 8.2.6 稳定性原则 8.2.7 激励性原则 8.3 新技术提升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8.3.1 境外零售企业应用新技术的战略方式比较与选择 8.3.2 境内零售企业应用新技术的战略经验研究 8.3.4 广东省零售企业基于新技术的战略选择 8.3.5 新技术提升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模式 第九章 新技术提升广东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 9.1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主营技术能力的提升 9.1.1 加快条形码的普及 9.1.2 加强商品单品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9.1.3 加快零售企业网络信息化进程 9.2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流程控制能力的提升 9.2.1 有效利用顾客反应系统,优化供应链 9.2.2 创造条件满足ECR对物流的要求 9.2.3 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步伐 9.3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9.3.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9.3.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决策 9.3.3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人才竞争力 9.4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营销服务能力的提升 9.4.1 利用新技术提供的有效信息指导营销活动 9.4.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9.4.3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零售形式 9.5 基于新技术的广东零售企业文化凝聚力的提升 9.5.1 实施新技术下的企业文化整合 9.5.2 培育新技术下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9.5.3 创立新技术下的学习型企业文化 9.5.4 建立新技术下的生态型企业文化 9.5.5 营造新技术下独特的营销文化 第十章 广东零售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组织管理模式 10.1 构建适应新技术应用的内部组织结构 10.1.1 组织结构重组 10.1.2 建立团队工作组织结构 10.2 建立适应技术更新的员工培训、选聘和激励制度 10.2.1 建立以新技术发展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0.2.2 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员工培训制度 10.2.3 建立多元化、弹性化的人员选聘机制 10.2.4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2.2.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零售业是与最终消费者最接近的,最易受消费拉动的,又能够最直接反馈和引导消费的行业,所以它既是竞争战略的前沿阵地,又是竞争战略的制高点。零售企业无一例外地会寻找自己的业态形式以及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而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塑造核心竞争力。应该认识到,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零售企业能够即时掌握并且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优势,能够增强其在该业态中以及整个零售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地位的关键能力。它是零售企业开展竞争的根源及源泉,企业的资源应当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配置。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营销体系、采购体系、配送体系、管理水平等等。对具体的零售企业而言,并不是每一种形式都同等重要,最根本的零售企业竞争力就是能够使企业战胜竞争对手、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得稳定发展的能力,这就是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零售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能力。 2.2.2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由于零售企业一般不生产有形产品,主要职能是进行商品流通、以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价值链的构成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决定了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具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诸如:价值性、稀缺性、知识性、系统性、延展性、持久性、可变性及模糊与难以评估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服务特性 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项目,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服务而不是产品上,在服务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将服务过程视为服务消费的重要有机成分,也参与到服务过程中,使得零售企业的服务生产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零售服务的核心必须是关注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有机结合,因此,其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更多地表现在交付时间、便利性、信心、安全性及价格上,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2.学习性 从服务的角度看,零售业提供的服务不专门针对顾客,属低接触度、低定制化服务,使标准化的服务运作流程对其极为重要,也使得组织管理能力在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的技术能力相比,零售组织能力中隐含的知识性更强,比重更大,对零售组织的学习性要求更高,对员工的技能性要求多样化,专业化程度也相对高,因此其核心竞争力所需的培育时间也往往更长。 3.差异性 零售企业具有多样化的不同业态,不同的业态有其自身独具的特征,由此而向市场传递的服务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附加也各不相同。因而从行业角度看,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间会因服务生产形式、服务运营系统、服务传递方式及营销系统的设计不同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上的较大差异,使得其核心竞争力的实际构建也往往更加复杂。 2.3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新技术 2.3.1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新技术的关系 如前所述,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rahalad & Gary Hamel)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纳为: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理解为,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企业产品(服务)中的知识及技能的集合。一般地,核心竞争力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核心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核心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战略设计、组织结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狭义的核心竞争力仅指能够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表征已不再停留于规模、营销额及市场份额等指标体系之上,而更多地体现在不断选择、培育和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基础和条件支持,核心竞争力将毫无价值。因此,需要将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拓展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这样,就包括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对新技术(或者称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 1.零售企业竞争优势之源 新技术的运用及技术创新强调的是技术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因此,新技术的运用结果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企业处于市场的优势地位。新技术的使用为企业在较长时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也使企业的技术能力占据优势地位。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核心层次上,追寻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内部源泉,强调企业内部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但是,对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追求会使企业不断进行技能的积累,或自主或合作式地采用新技术来创新服务、创新经营模式,从而也使得零售企业在运用新技术、整合及更新现有技术、构造企业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 因此,新技术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没有新技术的运用,零售企业也就毫无竞争优势可言。伴随新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零售企业对技术的吸收和转化能力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恰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 2.是零售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新技术的运用,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能力。它包括了新技术的实施、适用性转化和新技术的保护能力等。 就能力而言,新技术的运用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目的是使企业为市场提供新产品、新服务。从能力理论出发,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组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显然,技术创新能力及新技术的运用能力正是这个能力集合体中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构成的、从事高科技产品生产的企业来说,零售企业中,产品及服务提供可能不需太多的高新技术,但却可以更多地表现为利用新技术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广义的技术创新角度看,新的生产方式及经营管理模式也属于技术的创新,因此,新技术应当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过程来看,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也是企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和积累过程。一个企业对一项新的服务及产品的设计,其实就是技术及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对新技术的运用及技术创新也就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并且,就过程本身的特征而言,新技术的运用有些是连续性的,有些是间歇性的,但一定是长期不断、坚持进行的。这一点也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出的长期性要求。 就新技术本身看,由于包含了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因而能够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持续、迅速成长的背后,正是大型配送中心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系统这些新技术的采用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使其获得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2.3.2 基于新技术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新技术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如下: 首先,新技术的导人与应用,将提高零售企业商品品类管理的宽度及深度;提高企业多种市场营销技巧的实际应用程度,从而提升企业的主营技术能力。 其次,IT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POS(销售时点实时管理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OR(快速反应系统)、ECR(有效顾客反应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商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将提高零售企业业务流程各环节结构的合理性及协调运行程度;提高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控制程度,全面提升零售企业的流程控制能力。 第三,新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企业建立系统、成熟的现代管理模式,健全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 第四,新技术的运用,可提供合理的商品品类布局;完备的视听系统;较齐全方便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营销人员对所售商品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企业拥有吸引消费者、赢得竞争优势的营销服务能力。 第五,在零售企业中导人新技术,将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升华,把企业员工进一步凝聚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下,形成能够对消费者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文化。 最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零售业中的推广应用,与零售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及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及科学素质也将提高,同时,还有利于企业税源控制,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全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P29-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