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并无意于讲什么具体的故事,他只是在表现一些他想表现的东西——现实的梦幻的命运、状态;个体的、群体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人性之善、命运之玄和历史的演变。甚至,天地万物的状态、命运和变迁。
《挽歌》其实正是大解做的一个梦。是大解的一个梦想。甚至,就是大解的一次精神梦游。推开《挽歌》这扇门,我们踏入了大解的梦中桃园。再走出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原先的我们了。如果你果真,完完整整真真切切地走入了大解的梦,那梦中的家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大解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并无意于讲什么具体的故事,他只是在表现一些他想表现的东西——现实的梦幻的命运、状态;个体的、群体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人性之善、命运之玄和历史的演变。甚至,天地万物的状态、命运和变迁。 《挽歌》其实正是大解做的一个梦。是大解的一个梦想。甚至,就是大解的一次精神梦游。推开《挽歌》这扇门,我们踏入了大解的梦中桃园。再走出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原先的我们了。如果你果真,完完整整真真切切地走入了大解的梦,那梦中的家园。 内容推荐 作者奇异瑰丽的想象使得河湾村成了一方理想主义的净土,这片水土既朴素生动,又躁动安宁;既有生命的庄严,又有生命的神奇与神圣,体现的是大自然的造化博大浩繁无穷无尽。作为一个艺术符号,河湾村已经成了统领和承纳这部作品艺术表现中的整体意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创新却在人的原生态意义上更新了幻想的含义,这是自新世纪以来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重新打开的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目录 壹 贰 参 肆 伍 陆 试读章节 在广大的北方夜空里,有三颗并排的星星在运转。与这三颗星星对应的许多村庄,潜伏在平原或山脉的皱褶里,将在子夜时分一齐发出鸡鸣。当这三颗星星莅临到一个叫河湾村的上空时,悠长的鸡鸣会应然而起,与整个北方的鸡鸣相呼应。鸡鸣的声音越大,越是加深夜晚的宁静,人们从梦中醒来,翻个身,会睡得更沉。 河湾村不是一般的村庄,它的地下住着做梦的逝者,地上住着劳作的人们,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住着神。 河湾村有五十七户人家,多一半是草房,少一半是瓦房,房子散落在山下。村子的北面是一座小山,村子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地上长着庄稼,庄稼的边缘是树林,树林的外面是河流。这条河流把河湾村的东面、南面和西面包围起来,因此河湾村的人需要摆渡才能、出行。河流叫沙河,沙河上有木船,木船上有两个常年摆渡的人。 河湾村约有两百多口人。村西的一片山坡上住着逝者。那里有一片土堆,每个土堆下面都有两个人在睡觉,有时传出呼噜声,但他们从不苏醒。 一次张文从坟地经过,不知来自哪里的风吹在他身上,他避开树林独自摇晃。他看见树林上空,有一片云彩正在天空里飞行。云彩飞过河湾村上空时,停顿了一下,然后逆风往回飞,朝着它来的方向,越过了远处的山顶。 人们都说,河湾村有许多秘密。张文想了想,认为是。 张文是他爹给起的名字。他爹叫张福满。张福满的爹叫张富,是附近几个村子里唯一会染布的人,张富死后,手艺传给了儿子张福满。张福满有可能是泥做的,因为他小时候经常生病,他爹就用黄泥做了一个泥人,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悄悄抛弃在河滩上,送给了死神。这是一种替代,这个泥人代替了张福满,张福满的病就渐渐地好了,从此很少再得病。后来这个泥人可能自己走了回来,与张福满混淆了,以至于人们很难区分。 从许多迹象看,张福满有可能是个泥人。比如,他的体重超过常人几倍,走路特别脚重。还有,他的身上总有洗不净的泥土,一搓就是一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别人有时是透明的,他从来就浑浊不清。有时他说话也非常含糊,像是在做梦。 张文是张福满的儿子,得到了一些真传,看上去像是出土的陶俑。他的弟弟叫张武,他的母亲叫张刘氏,张刘氏的娘家是十五里外一个叫黄土梁的村庄,这个村庄很怪,只有必要时才被人提起,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存在。 河湾村冒出了炊烟,最初像是一棵一颗树,后来树冠连成一片。有关这个村庄的传说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是张家来得最早,有人说是王家来得最早,有人说是赵家来得最早。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还有一个李姓,如今已没有后人,但从坟地可以看出,他们曾经有过一个繁盛时期,是他们最早组建了这个山村。 如今,村里只有张、王、赵三个姓氏,年岁最大的已经超过九十,年岁最小的还未出生,包括死者,总共加起来有若干人。 河湾村的人一般都低头走路,脚步很轻,有的人从来不留脚印。但张福满不,他走路的声音像擂鼓,有人发现他的大腿上曾经长过野草,皮肤下面埋伏着许多蚯蚓。村里没有人敢跟他比试力气,如今他虽然老了,力气还能超过常人。 说张福满是泥做的,还有另外一些依据。他怕水,没有人看见他洗过澡,他洗澡有可能被水浸泡而溶化掉。因此,他身上有了泥就搓掉。船工赵老大知道他的弱点,因此过河时经常戏弄他,往他的身上溅水。有一次下雨,他把一块石板顶在头上,但还是淋着了一部分,他的身上,凡是溅过雨的地方,都留下了点状的斑痕。 在河湾村,最不怕水的人是赵老大和他的儿子赵水。赵老大摆渡了三十多年船,从没翻过船。据说他能在河水里呆上一整天而不露出脑袋。他的儿子赵水发现了他潜水的秘密,却从不揭穿父亲。有一次赵水口含芦苇在水里呆了两天,出来时身体胖了一倍。他爹没有揍他,反而佩服了他的水性。 赵老大的方脸上胡子茂密,虽然常年戴着一顶特大的草帽,但还是经不住日晒,整个脸看上去像是黑人;他的儿子赵水也是方脸,也戴一顶特大草帽,也被晒得黝黑,除了年龄差距,父子俩看上去像是一个人。人们常有认错的时候,有时人们冲着对岸喊,赵老大,把船摆过来吧,结果过来的却是赵水;有时喊,赵水,把船摆过来吧,结果摆船的即不是赵水,也不是赵老大,而是一个水神。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面面相觑,默不做声。 张文和赵水是同龄人。张福满和赵老大也是同龄人。只是赵老大的媳妇死了,张福满的媳妇张刘氏还健在,她染布的手艺不亚于张福满,后来她操持染坊,取代了张福满。 河湾村最巧的女人不是张刘氏,因为女人们都很巧,所以分不出高低。但张刘氏可以算是最幸运的人。多年前一个阴阳先生路过河湾村,一眼就看穿了张刘氏,指出她的前生是一只蚕,在她一同生长的那一筐蚕中,转世为人的只有她一个。村里人都认为这位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因为人们知道,张刘氏至今还留有一些前生的习惯,有时她在梦里吐丝,有时做茧自缚,有时用胳膊抱住自己。据说她十六岁以后,身体就熟透了,也就渐渐透明了,这些只有张福满知道,别人听到的都是一些传闻。 有关张刘氏的传闻真假难辨。她衣服上绽放的花朵都是她自己染的,有时开桃花,有时开菊花,有时开雪花。雪花融化后,衣服上只剩下靛蓝。河湾村的天空与靛有关。张福满种了七分地的靛,染布多时,靛不够用,转年他就多种一些。靛是一种绿色植物,叶子浸泡后可以做染料,用来染布。张福满接触靛比较多,可能是靛的颜色浸透了皮肤,他的血管是蓝色的。有一次他的腿被草叶划破,他急忙掩藏,但还是被人发现了,那天对门王老头正好经过,看见他流出的血,是纯正的靛蓝色。王老头感到了恐惧,从此经常说胡话。有时他在夜里睡觉时独自出走,在村子里转一阵,然后回去继续睡觉。他不知道这是梦游症。 王老头的女儿二丫为此非常担心,因为父亲经常在夜里出走,假如他不小心掉进井里怎么办?假如他过河时被水冲走怎么办?假如他一个人跑到北山上,到了山头继续往上走,进入了天空怎么办?假如他从天空回来时一脚踩空怎么办?确实有许多问题值得她担心。因此二丫经常失眠,每当父亲梦游时她都偷偷地跟在他身后,不让他发觉。一旦王老头发觉有人在后面跟踪,他就会疯跑起来,他跑的姿势简直是在飘,但他自己感觉不到是在飘。据说只有梦游者才能够跑出那种姿势,一旦他醒来,就变成了一个常人,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每当人们提到梦游的事,王老头首先是不承认,接着红着脸走开,好象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为了父亲,二丫耽误了许多事情。她养了许多蚕,本来清晨应该上山采桑叶,往往因为睡不醒而耽误时辰。每天夜里她都要半睡半醒,监察父亲的动静,随时准备起身。由于夜里缺觉,早晨睡得很沉。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她是个懒丫头,而实际上她非常勤劳,善良,聪慧。她养的蚕结茧又大又白,她纺的线又细又匀称,她织的布特别细密,布面不留疙瘩。一样的布,一样的裁缝,一样的衣服,她穿在身上就比别人好看。难怪张武对她有好感,有一次张武送给她一筐桑叶,这事张文不知道,张福满也不知道,只有细心的张刘氏略有察觉。因为张刘氏的前生是一只蚕,她对桑叶格外敏感。据说有时她背着人偷吃桑叶,然后在夜里吐丝。她有一件丝织的衣服,就是她自己吐的丝,自己纺的线,自己织的布,自己染的花样,那花样就是一片一片的桑叶。这件衣服她很少穿,只有特殊的日子才穿一次,然后藏起来,平常日子人们难得一见。 张武与张文判若两人。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人。张文是哥哥,矮粗,壮硕,像个陶俑,随父亲。张武是弟弟,长得高挑,俊秀,帅气,随母亲。就其相貌和性格而言,他们的名字简直是取反了,张文没有文气,像个泥塑;张武没有武相,倒似一个书生。张福满对张文比较满意,张刘氏对张文和张武都满意,她认为两个儿子各有其长,只是她没有生养女儿,感到有些遗憾。她在梦里看见过自己的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天仙。醒来后她想,她的女儿或许就在天上,也可能在地上。一次她看见一棵桑树特别好看,回家后与张福满商量,她想认那棵桑树为女儿。张福满点了点头。张刘氏第二天就找到了那棵桑树,抱住它说:女儿,妈看你来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妈的闺女了。桑树也同意了,在风中动了动叶子。就这样,他们成了母女。加上张文和张武,张刘氏从此就有了三个孩子,两个在家里,另一个住在山上。 P1-11 序言 现代汉语小说创作自近三十多年以来,惜其有所斩获,也怜其多受欧拉美地域文学所惑,从方法论和更本质的角度看,有所建树者寥寥无几,其中原因,最明显的莫过于这一代作者的知识谱系不完备甚或不学无术所致。这几代人的创作敌不过白话文最初三十年的努力。本文库所汲各种形体的小说文本盖要呈现中国小说土本重建的自信,创作者除了他是一个小说创作者而外,还有一些更加显耀的背景身份,他们是哲学研究者,是人类学和民族志工作者,是诗人,是语言学者,是物理科班出身和政治学专业博士,是文史资料专业收集者,是国学研究者,这些构成他们写作小说时最坚实的一部分,那种纯粹想依靠讲故事获得小说成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换而言之,整个时代的阅读水准已发生改变;相应的,创作者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一再的发生改变。总而言之,这套书的创作者和前一代人的区别在于,创作主体的身份和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他们创作的文本也已经与前辈所走过的路表现出了巨大差异,也已经不是先锋和实验可以揽廓的了,他们表现出许多异端迹象,是一种大小说观念的集成和现有文学价值观的凝聚点所在。这种集成还表现在创作者自身修为的创备和对过往一切集体智慧的继承与反思。他们当中不乏呕心沥血者,有的文本创作时间跨越二十多年。在纸质传播变得更加奢侈的今天,印刷出版纯文学作品尤显杌陧,然吾道不孤,丛书之旨在于集中厘清中国小说重建道路的岔路口在何处,而可以称之为有所成就的又在何处,其劳自为,其功自显。2010年10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小说前沿文库”编辑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