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翻译官手记/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圆明园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法)埃利松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英法联军的翻译,年轻的埃利松伯爵从另一角度见证了关于1860年的征战行动。他的行文生动活泼,诙谐风趣,披露了远征行动中大量的细节与内幕,他笔下对圆明园的描写尤为出色。

但由于此书字里行间对英国同盟军做了非常不客气的叙述,出于外交上的考虑,这本《翻译官手记》推迟到1886年才得以在巴黎出版。

内容推荐

埃利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是最值得一读的关于1860年征战的一本著作,因为它或许是一本写得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著作。

莫里斯·伊里松(Maurice Irisson)在1886年才出版了这本书,署名是埃利松伯爵。年仅20岁,他就陪同蒙托邦将军去了中国,当时的身份是翻译,不是中文翻译,而是英语翻译。因此,他负责与英国盟军的沟通与联络。在出版这本书之前,他等待了25年,目的是不想过于冒犯敏感的英国人,他在书中谴责了英国人想在军事和外交上独占鳌头的野心。总之,在这场对华征战期间,他们以远征军的领导者自居,在法国盟军面前盛气凌人,极力贬低法国人的形象。这也是一本完全是为蒙托邦将军的荣耀而写的书。

作者所展示的史实也是有待商榷的。他经常会拿史实自由发挥。尽管如此,埃利松伯爵的这本著作是一部笔调生动、引人人胜的文献。可以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阅读本书。

一定要读一下他初到上海时的那段叙述,以及他对这座中国城市的描写。他的《翻译官手记》中最出名的几个章节是关于圆明园大洗劫的,这几个章节更值得一读。夏宫受到中国数代皇帝的青睐,他重墨描写了被毁之前的夏宫,在专栏作者之中,做这种描写的作者为数极少。埃利松伯爵笔下的圆明园洗劫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他的叙述诙谐风趣,洗劫的悲惨景象跃然纸上。其实,他嘲讽了法国人在洗劫圆明园时的混乱无序。

当然,他把洗劫的规模和法英联军的破坏缩小了,他没有谴责这些掠夺行为。但是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由一个专栏作者写的这部文献还是很珍贵的。

目录

出版前言

序一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

序二 伯纳·布立赛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陈名杰

内容提要 伯纳·布立赛

第1章 出发

 上帝的合作者——意大利——意大利人的狂热和法国人的疯狂——第六骑兵团——拿破仑亲王——下士肩章——蒙托邦将军的一封信——准备去中国

第2章 从马赛到亚丁

 海上——参谋部——“黑豹”号——马耳他——“快活”号的回忆——亚历山大——德国王子——德莱斯普斯先生的毛驴——金字塔——苏伊士——亚丁——登上“复仇女神”号汽船

第3章 穿越印度洋

 红海——旅途中的英国人——麦加的珍宝——亚丁和丕林——布风扇——加勒海角——“恒河”号——鸦片——槟榔屿——松德海峡——新加坡

第4章 到达中国

 从新加坡到香港——路易十四时代的服装——香港——中国战争的起因——准备工作——皮阿斯特——福尔班号——才华与耐心——英明的将军

第5章 上海

 上海——旅行结束——雷米·史米特的房子——军马问题——逛上海——欧洲城——中国城——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小脚——店铺——茶苑——小孩葬坑——戏剧

第6章 人和事

 我们的住处——雷米洋行——自杀——部队到达——人和事——我们的盟友——谈谈拿破仑三世

第7章 下士翻译!

 我们的办公室被炸——叛乱分子——爱国主义精神——我被任命为下士——浮环——我的中文老师——我成为翻译——外交信函

第8章 中国生活

 初步行动——舟山——“伊塞尔”号失事——鸦片——中国婚礼——棺材——忠贞的寡妇

第9章 北上

 额尔金勋爵和葛罗男爵——叛乱分子——传教士——最后备战——前往芝罘

第10章 芝罘

 炖鸡——兵力图——我们的小型部队——英国人来访——拜访英国人——侦察——伊格那替叶福将军——前进!

第11章 登陆

 舰队——登陆——格兰特将军的靴子——战斗第一夜——军事奖章——北塘——恐怖景象——蝎子

第12章 设防的营地

 新河——活人和死人——女尸浓汤——英国人肚子饿了——当铺——8月15日——皇帝通谕

第13章 大沽炮台

 战火的洗礼——先生们,请你们别老是向人家行礼——把我的腿还给我吧——摔了跟斗——火药库——突击队——一副肩章——孔雀羽翎——谈判——英国人犹豫不决——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中国人的花招——三千俘虏——一场暴雨——拿下所有炮台

第14章 白河

 白河上——奇特的快艇比赛——北非骑兵和龙骑兵——前往天津——谈判——中国官员失踪——白色小木盒——棘手的鼓手——弗勒里将军——西瓜——从天津出发

第15章 单独行动

 苦力逃跑,暴风雨和尴尬的特使——特别的贿赂——将军的眼镜——将军的担忧——奥斯曼长官——单独任务——帆船——一堆铜钱、一头母猪和三只阉鸡——炮兵和猪肉香肠——墓地里的香槟酒——尸体和炮声

第16章 陷阱和阵地战

 中国人在戏弄我们——在通州的欧洲军官——变故——逃过清军——一个英雄——张家湾战役——军需官的烟杆

第17章 八里桥

 八里桥——大战役——清军骑兵——康普农少校的一句话——旗手——胜利——新来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停留——无法运输的石龟——父子之间

第18章 进军北京

 可怜的猎狗——皇家瓦窑——英军队伍——英国人迷路——海淀——圆明园门口——一场慌乱

第19章 圆明园

 路易十四的对手——天子的建筑师——难以想象的辉煌——御座厅——矮树——皇帝的休息室——皇后寝宫——圆明园公园——宫殿——乔治三世国王的四轮马车——湖——皇家游船——中国圣母——大佛像

第20章 洗劫圆明园

 一点思考——命令失效——中国人抢劫放火——为主人送餐的狗——我的十字勋章——在后宫——两个士官——成功被救的女人

第21章 营地的夜晚

 我的北非骑兵——一大捧珍珠——拍卖——聪明和幼稚——盛大的乐队——特里亚农公园——勇敢的人

第22章 天津条约

 英国媒体——条约——两个文本——英国人的雇佣兵——证据

第23章 京城门口

 我们的烈士——可怕的酷刑——恭亲王——外交照会——北京城门——5分钟太早——伊格那替叶福将军——事情变糟——圆明园新火——蒙托邦的抗议

第24章 和平

 军队梳妆打扮——随从队伍——穿过北京——在礼部——隆重的葬礼——天主教墓地——大教堂——返回天津

第25章 丰盛的晚餐

 箱子——海盗——我的朋友屠莱——皇帝手笔——士官的主意——夜行——宴会——上流女子

第26章 回国

 医院运输船——前往日本——戈登——两个外交官——蒙托邦的一封信——议院的薄情与皇帝的恩情——回归平民生活

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有学者——甚至也有白痴——认为人只是一种较其他动物更为高级一点的动物而已。不必跟他们谈论什么创世:他们只会跟您讲进化论。不必跟他们谈论人类的第一对夫妻,不必跟他们谈论强壮俊美的亚当,是如何雄壮地站立在那里,把满脸通红、楚楚动人、金发掩面的夏娃搂人他的怀中。他们会告诉您,您忘却了这些年轻人的祖先,忘却了胶状的水螅,忘却了瓦坛中昏睡的牡蛎,等等。他们无法与这些先祖们建立起合法的血缘关系。户籍登记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他们还是从卷尾猴这里找到了血缘关系。阿布说过,人类从前是“猴子军团中前途光明的士官”。倘若不是担心有丧文雅,他早就给我们讲述这个士官与其军团女厨在大椰子树上的爱情故事了。

我之所以认为这些学者甚至是白痴们的意见是错误的,之所以猜想人类除了在这缥缈宇宙间作为一种动物之外,还拥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在这芸芸众生中还拥有非同一般的使命,那是因为,人类这个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换句话说,是因为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即与上帝合作的能力。正如罗伯斯庇尔先生所说,上帝接受人类在其身边工作。而人类往往滥用了这种荣誉。人类的角色是把上帝安排好了的秩序打乱,把自然界的一切都搅乱。人类太像是一个好心的仆人了,他在整理化学实验室的时候,需要按照瓶子的大小把大蒸馏瓶和各类小瓶摆放整齐,结果是把本来要分开摆放的东西都混在了一起,把一切都给炸为了乌有。

但是人类对于大自然和它自身所采取的直接行为,在它自身和其他没有觉醒而温顺的生命之间,挖掘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哪个动物会吃些不适于己的食物来摧残自己的体质,让自己日益虚弱,最后自行了断呢?请帮我找出这个动物吧!找不出来吧。只有人类才拥有这种专长。而且人类会以个体或者集体、以个人或者民族的方式将之付诸实施。

这并非因为人类刻意喜好混乱,喜好自残,而是因为人类的认知不够全面,眼界不够开阔,理解不够深入。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却缺乏判断能力;拥有实力,却缺乏科学眼光。上帝与人类分享权力,却只为自己留下智慧。人类在发展,但是缺乏理智。

在写完这段充满哲学色彩的华丽的开场白之后,我要向读者交代:在1859年的春天,我正身处佛罗伦萨,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我得承认,令我如此热血沸腾的,可不是浓缩在这个天堂角落里的壮观的艺术和自然风景。我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宽石板路上,无心留恋周围的瑰丽建筑。我漠然地走过百花大教堂和其他漂亮的教堂,米开朗琪罗的杰作也没有让我停下脚步。我忘记了油画画廊里这些数不胜数的无价之宝。我甚至无心留恋卡西纳公园里还有浓密的树阴、芳香的鲜花和微笑的女人。事实上,我几乎无意于来此欣赏到的一切,无意于年迈的大师们,无意于年轻的情妇们。这里,的确有艺术和爱情,没错!但是这里,还有意大利独立战争。法国挺身而出,支援这个盟国,在皮埃蒙地区与奥地利军队展开了战争。我狂热地认为,为了我的幸福,也为了世界的幸福,从阿尔卑斯山到亚得里亚海,意大利必须彻底取得自由。我一心想着的都是这场战争。

说明一下:当时,我还不到20岁;当时,意大利在沸腾,法国在疯狂。

今天,我的青春往事已经流淌了25年,但当年意大利人民沉浸于举国狂热的那种特别景象依然清晰可见。所有人都出发了,只要是年轻力壮的,都在响应皮埃蒙军号的号召。公爵们离开古老的宫殿,争相穿上狙击兵的羽饰军装;工人们抛弃车间跟总督先生讨要枪支。行政官员们想缓解这种冲动,但是束手无策,他们很快就在萨瓦省府门口解散消失。整个意大利都在奔赴前线,都在高喊着:加里波第万岁!自由万岁!

在法国,民众的热情毫不逊色。出征意大利如火如荼。部队表现积极,战斗热情高涨,无异于任何一支优秀的部队。在这个国家,生活物资和财富充裕,不知为何,人们都认为有消耗的必要。古老的高卢人似乎对这块土地历来都是念念不忘,在过去,这块土地曾经深深地孕育过他们。终于,这个被称之为法兰西民族的天真而可怕的高个孩子,狂热而迫不及待地跟随拿破仑三世去摘取其伯父在这些辉煌而富有历史意义的战场上创下的战果。他们没有考虑这个伟大民族的梦想是否会带来危险,也没有考虑拿破仑三世这些轻率的决定是否出自下面这种渴望:他当然渴望不要在去巴黎歌剧院的路上,他的汽车底下再次出现奥尔西尼的炸弹。

所有人都很兴奋,甚至是第二帝国的敌人们,他们感觉一场革命正在展开;甚至是那些主教们,他们用马伦戈和洛迪地区的主教训谕来进行响应;甚至是那些喜欢太平的有产者们,他们一边欣赏着被漫画画成驴脑袋的克罗地亚总督甘莱的头像,一边会心地微笑着。阿勒菜市场的卖菜女们吻着前来告别的帝国皇帝的手,工人们放下手头的活,陪同御驾一直把皇帝送至里昂火车站。

如果有个先知出现,告诉所有这些人,拿破仑三世在出征意大利、打垮奥地利之后将迎来色当战役,他正在为普鲁士创造财富,为威廉一世构建帝国,那么,这个先知就会被乱石击毙,其下场会无异于远古时期受人尊敬、眼光敏锐的任何一个先知。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任何先知先觉才能、年仅18岁的男孩,面对如此纷繁的事件,他怎么会袖手旁观呢?面对如此高昂的激情,他怎能无动于衷呢?在佛罗伦萨,我的朋友们一批接一批地出发了。我的酒肉朋友们突然满脸严肃地跟我说,嬉笑耍乐的日子已经结束,献身的钟声已经敲响。我应该紧跟其后。我相信,饰以雄鸡尾羽的圆帽与我的长相完全相配。只不过,对我来说,更为简单和明智的做法,就是去法国参军,既然我还不曾赌过我的命运。

于是,我选择了一个被编入意大利军团的骑兵团。我离开佛罗伦萨,前往图尔,在那里,我很快就成为了第六骑兵团的一名二等骑兵。我还记得到兵营时和我说话的第一个战友,他跟我是在同一天加入的,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骑兵,之前在布洛涅森林公园的湖边,我经常看到有年轻的骑兵骑着马在转悠。他叫格扎维埃·费扬,因为年仅16岁,在年龄上他是获得特批的。P1-4

序言

在法国,我们称之为记忆的责任。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府,所必须承担的在过去岁月中给他人带来的战争损失、迫害与痛苦。

有一个实例,在1995年,希拉克先生担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期间,为法国政府于1940年至1944年期间对境内犹太人实行的残酷迫害作了恳挚的坦承与道歉。而我,作为当时的政府总理,同样坚信我们负有这种不容推卸的责任。

今年10月,中国圆明园管理处等机构将举办圆明园劫难150周年纪念活动。

我非常愿意加入这场盛大庄严的纪念活动中,悼念遭受当年英法联军铁蹄践踏的那段岁月,谴责英法联军当年对中国人民和人类文明犯下的野蛮罪行。尽管当时的法国军队并没有直接参与对圆明园的实际纵火行为,但历史事实是,我们确实派出了8000人的远征军,并首先开始了对圆明园的攻击和洗劫,而且对这片古老的土地有所图谋。

我们都清楚地明白这次卑劣的掠夺行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惨痛记忆。援引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那封著名的信件:“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然而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如何面对谴责,特别是这种在全中华民族面前犯下的可耻罪行,如何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尤其当法国作家伯纳·布立赛先生的著作《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在中国翻译出版之后,这应当是英法两国有识之士深思反省的重大问题。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中西书局的《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的翻译出版计划。这套丛书精选了法英两国亲历1860年远征中国的一些重要军官、外交官、翻译官、神甫、医官等人士所撰写的回忆录。

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填补某些历史上的空白,并提醒我们牢记记忆的责任。

藉此机会,以戴高乐将军倡议的法中人民友谊的名义,向中国人民表达我的敬意,并衷心希望我们可以一同分享美好的未来。

让-皮埃尔·拉法兰

法国前总理现任参议员

巴黎2010年7月

后记

我希望读者们在翻阅本书的时候,能够跟我一样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能够跟我一起回顾那段美妙的青春往事和法国军队所创造的伟大功绩。

但是,我相信,你会跟我一样怀疑,这个小兵的回忆又能够写出多少内容?如果作者不在过去的岁月中寻找一些可供本书借鉴的资料,而且,如果只是罗列出这个普通家族的一份年鉴,他就不可能会在父辈的行动中找出可供孩子们参考的行为准则。

我的结束语将会简洁平淡,因为我完全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也绝对不是因为这第一场辉煌的中国征战是由帝国完成的,绝对不是因为我想抨击和伤害我们现在这个政体。面对我们的旧敌,这个政体刚刚取得了一些遭人怀疑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却让我们付出了吃力不讨好的巨大牺牲。

我只想说——

1860年远征所获得的震惊世人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

首先,皇帝任命了这样一位将军,他筹备了他的军队,指挥了他的军队,带回了他的军队。他组织了部队的出发和回国。尽管蒙托邦的职权被缩得越来越小且不断遭受排挤,但是从马赛出发开始,他还是实现了他的愿望。从军事上看来,这种指挥是独特的,是保持了连贯性的。

其次,他有一支杰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来执行他的想法。我们的士兵是有经验的老兵和少数的志愿兵,这些士兵年轻体壮,能够适应严酷的气候和海上长途跋涉的劳顿,能够适应酷热和严寒。他们是成熟的士兵,是一些有着七年军龄的士兵。

今天,将军们一个接一个地去北圻指挥战争,更替很快,不变的只有他们在海上的航行时间。他们到了那里,既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战事,自然要犯些错误。然后他们被召回,把指挥权交给结局跟他们相同的后继者。

至于这些士兵,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我知道,他们跟我们当年作战的那些士兵一样憨厚勇敢,这些子辈们不逊于他们的父辈。但是,他们缺乏我们当年的士兵们所具备的不知疲倦以及几乎是战无不胜的那种体能。这些士兵还年轻,这个时代的趋势是服役时间不断地在缩短,这只会让这些年轻士兵的比例增加。

然而,因为将军们时刻在更换,部队的士兵们过于年轻,所以离开欧洲的征战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

只须赴中国的法国远征军更换一两次总司令,我们的胜利就有可能会变成灾难。如果蒙托邦像在北圻的接替者们那样只有一些平均年龄为22岁的士兵,他也永远不会拥有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也无法让这些部队转战南北,而这一切确保了他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因此,我刚刚讲述的这场征战足以证明,我们必须而且只有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我们不能到外边去打。我们还要有稳定的指挥部门,也就是说要有常设的部门,因为那些将军是由这些大臣来任命的。要想出征边远地区,还得有认真可靠的军队,有经验丰富的士兵,总之,还得有一支服从于本土军队管理和支配的殖民地军队。

在结束这段后记之前,我想指出我的最后一点看法。

在1860年的法国,没有一个人抱怨过这场中国战争,也没有一个人对我们士兵们的命运表示怜悯,他们要经历长达六个月的海上跋涉,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疲劳,要远离祖国经历24000公里的漫漫长途。

在1885年,所有人都痛斥北圻战争,所有人都在为我们的小兵们诉苦。现在,他们总是用“小兵”这个称呼;而在以前,只是用“士兵”来称呼。而且,只要有一户家庭中失去一个人,整个社区都会来反对政府。

这种敏感,即现代人的这种神经质的敏感,为何会代替以前的那种冷漠和激情呢?

原因在于:军队精神在法国已经消亡。  那么,又是谁扼杀了这种军队精神呢?有人在悲叹它的消亡,而扼杀者甚至就是他们自己。今天,军队精神的消亡正在威胁着他们的政府。

公民们,如果你们认为有必要,那么保卫共和国吧!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怎么做都无所谓。但是,你们也别以为非得要用一支年轻的国民自卫军来替代我们的传统军队。

埃利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