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罗锅大智若愚的16字箴言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冉建立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官至宰相的清代名臣;他因为“忠君、爱民、清廉”而深得百姓喜爱;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他廉洁奉公,以机智贯通权谋而成为后世楷模。他就是传奇宰相“刘罗锅”。

本书循着刘墉生平主要事例,依据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研究,全面地解析刘墉值得称颂的处世之道,对刘墉的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统的介绍和评说,旨在从中汲取对现今生存竞争有利的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适合所有在官场中生存的人,在商场中经历残酷竞争的人,适合所有想升职的人,所有想在生存竞争中取胜的人。打开此书,品味刘墉的过人之处,你就会成为一个现实的成功者。用刘墉独霸天下的智慧武装自己,你将在职场和商战中游刃有余,无往不胜。本书以刘墉生动的故事案例为主线,全面、准确地描述刘墉复杂而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全景式地再现康乾盛世那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权力斗争和官场智谋。

本书从刘墉的性格特征、处世之道、为官之则等角度出发,配以经典的故事案例,重现了刘墉丰富、精彩的人生轨迹,使一代名相的形象跃然纸上。全书语言轻松幽默,不仅通俗易懂还能引人深思,在感受无穷妙趣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

目录

第一章 正——修身以明志

 1.关键时候勇于直言/002

 2.整治贪色县官/005

 3.不做沽名钓誉之辈/007

 4.廉谨自持,为国忧心/011

 5.官府勾结,举人害兄/012

第二章 忍——处世耐心当先

 1.革职充军,坦诚获咎/018

 2.给还衣顶,宽以待士/023

 3.把握忍和放的尺度/027

 4.忍到最后出点子/032

 5.骑驴赴任,为官的姿态/035

第三章 忠——为官为君更为民

 1.不徇私情审盐案/038

 2.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事/040

 3.身负重托,出任知府/043

 4.为民除恶,心中装有乾坤/046

 5.深州查赈,为民解忧/048

 6.以感恩之心亲举逆案/052

 7.办案水落石出是尽职的要领/056

第四章 变——一生有惊无险

 1.给上司送寿礼/060

 2.生死关头巧妙脱困/064

 3.待人以严,不如待人以宽/067

 4.以糊涂之道对人/069

 5.该出手时就出手/074

第五章 韧——进退皆有收获

 1.言语不慎失去官职/078

 2.不畏强暴查处大案/081

 3.敢做敢当,做事要有韧劲/086

 4.挺过人生道道险关/089

 5.有进有退——不与和坤公开较量/093

第六章 严——赏罚分明有道

 1.家族“一本”名天下/098

 2.管理下属,“严”字当先/102

 3.巧断赔偿案/104

 4.妙断查无对证的死案/107

 5.让罪犯不打自招/111

 6.揪贪官,正风气/114

第七章 明——心中自有乾坤

 1.模棱为保全之善计/118

 2.巧言妙答显智谋/121

 3.故作糊涂收礼/126

 4.精干有为,任职四方/128

 5.巧妙地给乾隆留面子/132

第八章 斗——智谋巧算为赢

 1.巧妙与乾隆周旋/136

 2.小计:雪泥中戏耍和坤/139

 3.从神偷落网看刘墉的智谋/141

 4.赐宴各对儿/143

 5.刘墉的周旋术/149

 6.和坤庆寿被捉弄/152

第九章 藏——假亦真时真亦假

 1.官场上的迟到者/158

 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161

 3.滑稽模棱伴君侧/165

 4.试探皇意/168

 5.夹起尾巴做糊涂人/171

 6.以“和事佬”的身份知难而退/173

 7.笑中藏着一把刀/177

第十章 品——人生意趣为骨气

 1.天官刘罗锅,赋诗千叟宴/188

 2.兼综百家,书法三变/191

 3.以书易食,以字惠亲/197

 4.才艺是人生富贵的财富/199

 5.刘墉的书法成就/204

 6.风会所趋,君臣书友/210

第十一章 名——平淡中的传奇

 1.京城里的名公子/216

 2.刘墉与和珅之名/222

 3.父亲之死和继承父业/225

 4.御封“天下第一家”/226

 5.皇帝御封罗锅/231

第十二章 活——自有一番风格

 1.对弈劝君王/236

 2.为公主治病/241

 3.生活中的一“怪”——不吃鸭肉/243

 4.刘墉少年遇太后/246

 5.巧妙逼人,心术非凡/251

第十三章 曲——经历风雨人生

 1.办案获罪/256

 2.充军流放,备尝艰辛./265

 3.主考会试,罚俸十年/267

 4.文章 千古事,是非待后人/269

第十四章 廉——奉公守法黑白分明

 1.清廉为本,正人先正己/274

 2.乾隆赠金试清廉/280

 3.考官受贿,清官受累/282

 4.廉洁与公平是做官之本/286

 5.为官可比“包龙图”/289

第十五章 交——天下良友自然来

 1.名人益友半天下/296

 2.与国中大老纪晓岚相交/300

 3.让人欢心,自己才能欢心/303

 4.研图题诗忘年交/306

 5.结交书法名家邓石如/309

 6.教学相长数英和/313

 7.兄弟同车共一骑/316

第十六章 禅——看得多不如看得透

 1.晚尚佛老,淡看生死/320

 2.以出世的心态处世/323

 3.精于摸透人心/329

 4.解脱,是一种获得/332

 5.师傅旷工遭贬官/335

试读章节

刘墉的清廉与耿直个性与家庭影响密切相关。他的父亲刘统勋就是一个以清廉为官著称于世的人。虽然这一点是朝廷的福气,也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是他有时也会因性情过于坦诚而惹人不满,因此而获罪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康熙和雍正年间并不是天下处处都和谐的。新疆准噶尔部割据势力一直在蠢蠢欲动,后来因为和亲而产生了将近二十年的和平局面,得来不易。但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的封建贵族便为争夺汗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富有野心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便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遂与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结成反对喇嘛达尔扎的联盟。乾隆十七年(1752年)底,达尔扎被攻杀,阿睦尔撒纳与达瓦齐的矛盾便激化开来。

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天,双方终于在额尔齐斯河源处展开决战,结果阿睦尔撒纳战败,率所部二万余人归顺了清朝。阿睦尔撒纳这样做并不是真心归降,只是想利用清朝中央政府的力量消灭其政敌达瓦齐。乾隆十九年冬,他在热河避暑山庄被乾隆召见并封为亲王,此后,只要有机会他便会出言怂恿乾隆出兵攻打达瓦齐。

此前乾隆已在热河行宫接待过内附之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三车凌,并通过他们了解过准噶尔的内部情况,有出兵平准、剪除其割据势力的打算:“今车凌、车凌乌巴什等来到,问其情形及准噶尔来使牧多布等光景,彼处人心不一,甚属乖离,乘其不备,议定明年由阿尔台(泰)、巴里坤二路进兵。”这时阿睦尔撒纳归附清廷并极力怂恿,更增强了乾隆的平准决心。

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天,清政府以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由乌里雅苏台出北路;以永常为定西将军、萨喇勒为定边右副将军,由巴里坤出西路,约期会于博罗塔拉河。同时命太子太保刘统勋为协办陕甘总督,赏戴花翎,负责督粮运饷事宜。

但此次出师事出突然,所以清军缺乏准备,前线既少兵马又缺粮草,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筹措,这实际上是允许清军沿途抢劫,取给于厄鲁特牧民。

刘统勋本是一个书生,他虽能办案如神,却不懂军事,更不知道如何应付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片忠心和一腔热情,按常规协调、督运粮草,一意以筹运粮饷为急务。这使一向乾纲独断的乾隆皇帝颇不耐烦,斥责他说:“刘统勋所说仍是军行粮随,从前岳钟琪等所办旧例,全不合此次机宜。现在北路办理,俱系自行裹带,西路自应划一。”

所幸清军此次行动在开始时取得了成功。在清军两路来攻之下,准噶尔部纷纷投降,“各部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无不携酒牵羊”,前来接应清军。清军很快攻入伊犁城。达瓦齐败退格登山后,清军乘胜追击,达瓦齐再逃南疆,被乌什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献清军(后乾隆赦其罪,封为亲王,令其长住北京),准噶尔割据政权自此结束。

战后,清廷为削弱准噶尔部的割据势力,采取“众建以分其力”的方针,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俾各管其属”。这使一心想专制西域的阿睦尔撒纳深为不满。尽管清廷已晋封他为双亲王、食双俸,他仍不满足,公然逃回新疆,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积极准备叛乱活动。清廷遂命他于乾隆二十年九月到热河觐见乾隆,以便调虎离山、防患于未然,同时命刘统勋查勘巴里坤、哈密驻兵事宜。

九月,阿睦尔撒纳公然于塔尔巴哈台发动叛乱,进军伊犁。当时驻北疆的清军大部分已经撤走,仅有班第、鄂容安所部五百清军驻守伊犁处理善后事宜,而永常所率西路清军虽有数干劲旅,却闻变不敢赴援,反而退师巴里坤,致使班第、鄂容安在叛军的优势围攻下兵败自杀,天山南北随即变乱四起,交通完全中断。  这时,在巴里坤、哈密负责查勘驻兵事宜的刘统勋,眼见回疆变乱四起、清军节节败退,便憨气十足,奏请放弃巴里坤退守哈密,不料此举正赶在乾隆的火头上。乾隆在一道长谕中指责说:

刘统勋奏西路情形一折,怪诞已极。伊犁平定之后,阿睦尔撒纳背恩叛窜,阿巴噶斯哈丹为所扇诱,抢夺台站。伊克明安宰桑查木参等率众来,请于附近军营居住,而永常妄生疑惧,退回巴里坤。今噶勒藏多尔济之于诺尔布林沁带兵千余,已杀退阿巴噶斯兵众,则西路全势并无变动,若使永常仍驻木垒,率来归之众,令为前驱,奋往直前,早可通伊犁声息,而追寻阿睦尔撒纳遁窜踪迹,西陲当早经安帖无事了。而永常诓怯于前,刘统勋附和于后,实出情理之外。军营所恃,全在领兵大臣,今一将军、一总督无端自相恐怖,众心又有何所依恃呢!刘统勋折内所说“诺尔布林沁来告之说,未可深信。”诺尔布林沁为守护游牧,开始时恳求向内地迁移,随后又率部剿贼,现将阿巴噶斯之得木齐班杂擒送来营,还有什么不可信的呢?又说:“内外之界不可不分。”试想一下,各部自归诚以来,都已隶我版图,伊犁都是我们的疆界,还有什么内外之可分?西路诸台吉、宰桑,都知道派人来告军营,求以军力壮大声势,其自效之意,显然可见。而永常、刘统勋却望风疑畏,甚至以往年巴里坤孤悬塞外马驼被劫为词,想全调陕甘满汉标营马匹。雍正年间,准噶尔以其全力狂妄作乱,与今日之一举平定,诸部归诚相比,情况有天壤之别。即使是三尺童子,也没有不知道的。而刘统勋作此种种怪诞之语,摇惑众听,贻误军事。况且班第等人在伊犁系办理军务大臣,刘统勋并不与永常及时安接台站,竟奏请退回哈密,而置班第等人于不顾。他既为总督,现在巴里坤一切军营应办事务,什么不是他的专责?即如军营马匹,现都已疲乏,骑回之马不无疲瘦,而所有一切马匹,何以不豫先喂养膘壮?刘统勋所办何事?糜费钱粮,不能有用,其罪实无可宽之处。昨据冶大雄奏,他将征西官兵忽而调遣,忽而停止,马匹怎么会不疲乏?永常已降旨革职,拿解来京,刘统勋如此乖张,贻误军旅重务,如因其系汉人为之宽恕而不予应得之罪,则是朕歧视满汉,况且以后又何以用人,何以集事?刘统勋著令革职,拿解来京治罪;其子刘墉也令革职,拿交刑部。永常、刘统勋在京诸子,并解交刑部;所有本旗籍及任所资财,一并查出,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P18-21

序言

他是官至宰相的清代名臣;他因为“忠君、爱民、清廉”而深得百姓喜爱;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他廉洁奉公,以机智贯通权谋而成为后世楷模。他就是传奇宰相“刘罗锅”。

刘罗锅(刘墉)家中三代为官,年轻时期就与官场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到后来是被重用还是被贬流放,几次人生起伏,最后终究保得全身而退。谈到为人处世的方略,人们总会想起很多名士,其中刘墉的处世之道虽与别人不同,但却是无比精明。刘墉的计谋来自对官场和人情的透彻了解,他并不主张积极表现,而是提倡大智若愚的生存之道。

在面对君王和面对百姓时,恪守不同的原则,这也是他能在暗流涌动的官场保身的关键原因。刘墉的一生中,最高做到了宰相,最惨被充军流放西北。在他的心里既有玩弄权术、圆通的一面,又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一面,正是这两者的巧妙结合,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刘墉。

不得不说,他这种大智若愚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称刘墉为谋略大家也不为过。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刘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理念、性格作风是什么样的?他的智谋胆识和多才多艺都表现在哪些地方?

本书循着刘墉生平主要事例,依据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研究,全面地解析刘墉值得称颂的处世之道,对刘墉的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统的介绍和评说,旨在从中汲取对现今生存竞争有利的智慧。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究竟能从刘墉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本书适合所有在官场中生存的人,在商场中经历残酷竞争的人,适合所有想升职的人,所有想在生存竞争中取胜的人。打开此书,品味刘墉的过人之处,你就会成为一个现实的成功者。用刘墉独霸天下的智慧武装自己,你将在职场和商战中游刃有余,无往不胜。本书以刘墉生动的故事案例为主线,全面、准确地描述刘墉复杂而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全景式地再现康乾盛世那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权力斗争和官场智谋。

本书从刘墉的性格特征、处世之道、为官之则等角度出发,配以经典的故事案例,重现了刘墉丰富、精彩的人生轨迹,使一代名相的形象跃然纸上。全书语言轻松幽默,不仅通俗易懂还能引人深思,在感受无穷妙趣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