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著名将帅战争回忆录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苏)K.A.梅列茨科夫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苏联著名军事将领、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基·阿·梅列茨科夫的回忆录。书中记述了苏联卫国战争前的武装力量建设及其战争准备情况,反应了战争初期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回忆了作者参加指挥的一系列战役战斗,肯定了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关东军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了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业迹。

内容推荐

本书原名《为人民而战》,作者是1945年5月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时苏军的10个方面军司令员之一,苏联著名军事统帅、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基·阿·梅列茨科夫,根据他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亲身经历撰写的战争回忆录。

1940年8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

1941年9月起他任独立第7集团军司令。11月起任第4集团军司令,参加了对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12月起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于1942年协同列宁格勒方面军实施了柳班和锡尼亚维诺战役。1943年初与列宁格勒方面军共同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胜利地进行了诺夫哥罗德一卢加战役。1944年2月起任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在他的领导下,该方面军解放了卡累利阿和苏联北极地区。1945年春,梅列茨科夫被任命为滨海军队集群司令,该集群于苏联对日本作战初期改名为远东第一方面军。在他的指挥下,远东第一方面军于1945年8-9月胜利地进行了中国东北和北朝鲜进攻战役。为打败德、日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

书中记述了苏联卫国战争前的武装力量建设及其战争准备情况,反应了战争初期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回忆了作者参加指挥的一系列战役战斗,肯定了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关东军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了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业迹。

目录

第一章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

革命生涯的开始

在红旗下

在最初的交战中

反对邓尼金匪帮

参军后的第三个夏天

谈谈军事学院

第二章 终生在工农红军服役

军事改革

演习如同打仗

在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之间

红旗特别集团军

第三章 西班牙在烧烧

保卫马德里

在哈拉马河

在瓜达拉哈拉郊区

第四章 暴风雨前夕

在总参谋部和各军区

芬兰战局

前夜

第五章 伟大的考验

最初的日子

西北方向

再次同芬兰白匪作战

从提赫文滚出去

第六章 沃尔霍夫方面军

柳班战役开始

第2突击集团军及其他

战争的道路和岔路

锡尼亚维诺突出部

突破封锁

战地生涯

通向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之路

第七章 卡累利阿方面军

走向新的战斗

芬兰退出战争

在北极地区

第八章 远东第1方面军

出击关东军

歼灭敌人

当炮声停息时

试读章节

早在1919年4月,这里就出现了这种混乱局面。南方面军在早春季节就已将邓尼金匪徒逼至海边,但未能发动最后的决定性打击。乌克兰红军在共和国的西南方,正忙于肃清外国干涉者造成的恶果。而在5月份其兵力又为叛乱头目格里戈里耶夫的暴动所牵制。来自中央的优秀的红军补充队伍又调往东方面军进行补充。由协约国装备起来的邓尼金部队很快就恢复了元气,握紧拳头,准备发动进攻。截至4月底,为了反击自卫军的10万骑兵和步兵,南方面军只能派出7.3万人。

人数有2万人的第9集团军由3个师组成,松散地配置在正面两百公里的一线上。该集团军从东面威胁着罗斯托夫,其后方正如前面所述,有哥萨克的叛乱。受到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挑拨的韦申斯卡亚、喀山、米古林、叶兰和乌斯季霍佩尔等地的哥萨克人都拿起了武器。他们得到纳波洛夫、阿斯塔霍夫、舒米利诺、索洛卡等地哥萨克庄园主的支持。因此第9集团军与第8集团军不得不抽调相当数量的兵力在自己的后方镇压叛乱。其他方面军和莫斯科也派出了援兵。一伙3万人的叛乱者被围了起来,但未被歼灭。

5月6日邓尼金转入了反攻,迈一马耶夫斯基将军的志愿军经顿巴斯向乌克兰移动;弗兰格尔将军的高加索集团军越过萨利斯克草原向察里津推进;而西多林将军的顿河集团军则以两个骑兵军向我第9集团军的第16师和第23师的接合部突击,并于5月25日突破了防线。敌人做到这一点并不太困难,只要注意到当时属于第9集团军军长指挥的1.5万名步兵和骑兵,已成独立集群分散部署在由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到卡缅斯基镇一线,就可一目了然。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南方面军转入防御的命令也未能及时到达。不久,压迫我右邻第8集团军的顿河哥萨克第3军前出到米列罗沃地域,谢克列捷夫将军的军队经过塔钦斯卡亚、米留金斯卡亚、博克夫斯卡亚等哥萨克镇向前急进,去援救韦申斯卡亚的哥萨克人,并于6月7日与叛乱者汇合在一起。

在我前往最远的、在集团军最左翼作战的第14师的途中(这个师就是我奉命去工作的那个师),我遇到并结识了一些其他师的指挥员和战士。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斗志昂扬,但也有某些人,尤其是第23师的某些人表现有所不同。我认为此事似乎与第23师师长ф·K·米罗诺夫的职务调动有关。米罗诺夫当时在萨兰斯克附近某地正着手将调到那里的数个霍波尔贫农支队组建成一支红色哥萨克军。老同志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米罗诺夫归来,按照他们的话来说,米罗诺夫一定能够“整顿”好顿河的“秩序”。但他们所说的这个“秩序”的概念是什么呢?

后来我才了解到,米罗诺夫就其思想观点来说,是个典型中农的、过去受过社会革命党人影响的、还不具备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的世界观。他为人正直,但有过动摇,就像一部分中农有时动摇一样。1919年3月党的第8次代表大会宣布与中农结成巩固联盟的方针,只不过刚刚付诸实现。而当这一方针日臻巩固时,那些像米罗诺夫一样的人就会停止动摇的,那些“分化哥萨克人”的流言蜚语就会销声匿迹,韦申斯卡亚的叛乱也就会自然平息。这种看法我曾从集团军政治部的某些工作人员那里听到过。我认为,有这种可能。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当毫无把握地等待,而不是加快步伐积极地肃清反苏维埃的叛乱呢?

内战继续不断地提供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但它不但在政治方面,而且也在纯军事方面教育了人们。我确信。一旦我开始担任第14师参谋长助理的工作,就要直接受师参谋长基谢廖夫、师长斯捷平尼和政委罗日科夫的领导。

这个兵团的简史是:1918年夏季由普列斯尼亚和扎莫斯克沃列奇耶的红色工人团组建为莫斯科特别旅。后来派往南方面军,秋季改编为步兵第14师。同时,特别旅改称第2旅,而第l和第3旅是由各种志愿兵支队组成。1919年1月,一个年轻的拉脱维亚人、布尔什维克、旧军官亚历山大·卡尔洛维奇·斯捷平尼担任了师的领导,我们用俄语叫他:斯捷平。兵团在他的领导下走过了漫长的战斗历程。他对我的到来很感兴趣,他长时间地询问我过去的工作,在学院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的性质,其中许多教授与他在旧军队共过事,他都认识。参谋长则直截了当地送给我一张地图说:“您的任务就是管理这个,标出我军和敌军的位置,并及时标出所有的变化。”到此,向我介绍情况的事就算结束。此后我与基谢廖夫的交往就少了。可以认为,他事先就对从我这里获得珍贵情报不抱希望。难道他已预见到,年轻的参谋人员对他就没有什么裨益吗?

依我看,我在开始时确实对他的帮助很少。这一点在初期我已觉察到了。收集最新资料,并将它标在地图上,这就用去了几个小时,然后开始核对情报。因为这种事情不能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信人言。要知道这与作战指示是否及时,整个战斗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经过核对,发现一点也不一样。也可能4个小时以前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可是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地撤退,而且撤得还相当快,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当时我们还没有无线电。电报在草原又不能使用,电话又来不及架设。当你从线轴上拉下电话时,战线已经变动了,你还得重新把电话线缠起来。通信兵就是这么办的,而且借口哥萨克的袭击,撤退得快,扔掉了大量器材。如何确定军队的位置?我手下没有配备通信员。即使有,也是一样,我师部队部署的两端相距有30公里,来回走一趟,情况早变了样。如果我自己能够在各部队收集情况该多好!为此就需要到各部队走走。而我却被死死地钉在司令部,坐在原地动不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满,我开始考虑如何把这个问题提给基谢廖夫。环境本身帮了我的忙。一次斯捷平带着副官和传令官准备外出到各旅去,师长看到了我,便问道:“工作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不能胜任这种公文式的工作,这样安排工作我看不出有什么成效。司令部登记的情况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因此实际形势是一个样,在地图上标的是另一个样。”

“你会骑马吗?”

“会,一般来说还喜欢马。”

“好吧,就给你一匹马。”师长立刻改用“你”字(他对认为椅子比马鞍好的司令部工作人员说话,强调表示尊敬时用“您”),“去吧!听我的指挥,到各部队去跑跑,了解一下需要些什么。”

我对给我马表示了谢意,随即备好马鞍,就出发到各旅去了。事情立刻发生了变化,我到各旅后,把了解到的情况马上标在地图上。基谢廖夫也就开始重视起我的情报。

“您这是从那儿搞到的。”起初他问道。

“亲自看到的。”我回答。

尔后,我不知道他对我开头的工作是否做过检查,但他现在却经常用我准备的地图了。斯捷平也注意了解我所做的工作。当他确信我的工作已经开展后,又交给了我一项监督步兵第1旅的任务,在这个旅中编有几个国际主义者分队,后来我又临时担任了该旅的参谋长。

与此同时,我们仍继续向东北布祖卢克河方向退却。退却毫无组织。不要说根据不久前在学院学到的理论,就连普通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提出,应当怎么办。既然整个方面军,包括我们的友邻——第8和第10集团军都在退却,就不可能立即建立起防御。必须从后卫派出可靠的狙击队,利用一切方法和有利地形挡住敌人。与此同时,抽调主力攥成铁拳,占据新的防御区。而我们则完全不是这样做的。第14师处境本来就比其他兵团困难,因为它不是沿直线向北退却,而是经过齐姆良斯卡亚、下齐尔斯卡亚、奥布利夫卡亚、克列茨卡亚和乌斯季梅德韦季茨卡亚等镇向谢列布良科沃退却,沿着弯曲的顿河东岸兜了一个大弧圈。危险时刻尾随着我们,有时能听到背后的枪声。

P27-30

序言

本书是苏联著名军事将领、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基·阿·梅列茨科夫的回忆录。作者青年时代就参加了红军,在国内战争年代曾英勇地奋战在各个战场。1936-1937年,他参加国际纵队赴西班牙为反对法西斯而战。

1940年8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1941年9月起他任独立第7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阻止敌人向斯维里河地区进攻。11月起任第4集团军司令,在他的领导下该集团军参加了对列宁格勒保卫战具有重大意义的粉碎季赫温附近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战斗行动。1941年12月起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该方面军于1942年协同列宁格勒方面军实施了柳班和锡尼亚维诺战役。1942年5-6月,当沃尔霍夫方面军改编为战役集群时,梅列茨科夫任第33集团军司令。6月起他再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该方面军于1943年初与列宁格勒方面军共同突破了列宁格勒的封锁,胜利地进行了诺夫哥罗德一卢加战役(1944)。1944年2月起任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该方面军解放了卡累利阿和苏联北极地区。在他的领导下,方面军部队进行两个战役:斯维里一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1944.6-8)和佩特萨莫一希尔克内斯战役(1944.10),结果分别解放了南卡累利阿和苏联北极地区及挪威北部地区。取得这些战役的胜利是由于: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道路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巧妙地把军队和物资技术储备集中于这些方向;对敌军集团的后方实施迂回机动并高水平地组织指挥以及与北方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密切协同动作。1945年春,梅列茨科夫被任命为滨海军队集群司令,该集群于对日作战初期改名为远东第1方面军。在他的指挥下,远东第一方面军于1945年8-9月胜利地进行了解放中国东北和北朝鲜进攻战役,战役中梅列茨科夫运用苏芬战争和卡累利阿战线作战中积累的对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带实施突破的经验。在战役进程中广泛使用先遣支队以及空降兵和海军登陆兵。一周时间就突破了日军在虎头、东宁筑垒地域的顽强抵抗,解放了哈尔滨和长春。为打败德、日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

梅列茨科夫是深得斯大林器重的一员战将。在苏联对日作战前,斯大林特意把他调到远东,任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员,担任攻坚任务。斯大林对身边的人说:我相信这个矮个子的雅罗斯拉夫人一定有办法打败日本人。

在对日作战前,为了严守秘密,梅列茨科夫元帅曾隐名埋姓,变成了马克西莫夫上将,为此曾闹出不少误会。

本书所叙述的,是梅列茨科夫怎样从一个普通的钳工成长为一名举世皆知的苏联元帅,反映了梅列茨科夫的指挥艺术和军事素养。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王强、王树森、王殿英、王希昌、石珏、何金贵、许躬臻、陈渊、陈惠秀等同志,由何金凯同志校。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