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
《先锋国家历史》,记录现在或还原过去,记录任何已经发生而不应忘记的事情,以便接续失落的传统。
当我们从这里走进中国历史,会发现那些构成大历史的最本真的点点滴滴都一一变得清晰。未必就是宏大叙事,但是它纯净而真实。这无疑将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家历史(真相与往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 《先锋国家历史》,记录现在或还原过去,记录任何已经发生而不应忘记的事情,以便接续失落的传统。 当我们从这里走进中国历史,会发现那些构成大历史的最本真的点点滴滴都一一变得清晰。未必就是宏大叙事,但是它纯净而真实。这无疑将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来自《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先锋国家历史》作为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人点的新锐新闻杂志,提出要“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以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力求给读者带来解读历史的新思维、新方向。 编者在这些讲述历史的篇章中,精心选裁,共编辑成八篇动人的往事。 相信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公民写史”的伟大时代的思想花火。 目录 第一篇 中国人从哪里来?/1 一、走出非洲/2 一首数万年的迁徙史诗/2 “从哪里来”/3 遗传学研究的黎明/4 “线粒体夏娃”/6 “Y染色体亚当”/7 寻找基因地图/8 出非洲记/10 尾声/12 二、我们都有一个家/13 画一张亚洲人起源迁徙的地图/15 从南向北:我们都是南方人/16 “晚亚洲人”们分了两路走/19 由北向南:我们都成了中国人/20 三、追寻汉语的祖先/23 汉语从哪里来?一直是个谜团。/24 语言的足迹/24 东亚同源?/25 稻米的密码/27 四、来自基因的答案/29 第二篇 灾难改变中国/31 一、老鼠:压垮明王朝的一根稻草/32 “老鼠‘消灭’了明朝”/34 战争与病菌/36 人与鼠:战争与和平/38 资讯:中国灾难史/39 二、清王朝“战痘”300年/40 天花来了/41 顺治之死/42 “战痘”成功,开创清朝鼎盛时代/43 不信牛痘只信“人痘”/46 尾声/48 三、霍乱年代的城市华洋冲突/48 上海的最初映像:霍乱!/48 致命的习惯/51 “虎疫”成灾/54 “19世纪的世界病”——霍乱/56 霍乱带来的革命/57 四、灾难见证的中国之变/57 国家动员的优与劣/58 救助体系转型之痛/60 第三篇 闯关东/64 一、三百年关东潮/66 招民垦荒/66 封禁/67 流者自流/68 大趋势/69 “移民战”/70 抢夺劳工/71 北大荒/72 关东路/74 寻根/76 二、一个村庄的向北之路/77 迁移是变态/77 向北之路/80 乡村斜阳/81 战争移民/83 灾荒/84 殖民地/85 “海南丢”/87 三、杨子荣闯关东/88 四、东北人为何都是活雷锋?/90 接纳/90 虎与傻/91 东北人为什么都是活雷锋?/93 五、关东的江湖/94 组织/95 活动/96 行规/97 生存法则/99 第四篇 商品战争:华洋冲撞100年/101 一、1905年:抵制初潮的民间热度/104 大洋彼岸的抵制/105 1905年的中国之变/108 商人发起的运动/109 抵货运动的民间转折/11l 抵制初潮的民间余温/113 二、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地方/115 外国佬来了/115 租界内的中国人/116 来自“上等华人”的抗议/117 革命风暴下的标靶/119 关于“公德”的内省/12l 三、百年抵制潮:抵制的兴起与轮回/122 第一回合:当走兽遇上飞禽/123 第二回合:当走兽学习飞行/124 第三回合:当走兽长出双翼/125 第四回合:当走兽变为飞禽/127 第五篇 日本侵略耽误中国多少事/130 一、宋子文:党国金融家/134 无力回天/134 改革在困境中进行/137 永远的战时劝募者/139 二、王宠惠:苦撑危局/140 没有希望的“和平”/141 “好人”的理念/142 “技术派”遇到的新问题/144 由外而内/145 变与不变/146 三、胡适:三个原望/147 艰难的自由,夭折的独立/149 “独裁无胆,民主无量”/151 过河卒子过了海/154 梦碎的时候/157 第六篇 一人为刚万夫柔——读史琐谈中日英雄/159 扩张与防御:造就两种英雄/160 “道义”英雄:无能与无奈/162 上兵伐谋:易成懦弱借口/163 改革的深度造就民族的深度/165 中国之痛:一人为刚万夫为柔/167 “靖国神社”:我们也需要跪拜英雄/169 大国崛起:要靠进取型英雄/170 第七篇 1950年代/172 一、1950年代:“翻身农民”想进城/172 脚踏田里,眼望城里/173 城乡差别/174 人人喊饿/176 难圆的梦/177 二、代食品:那三年的“精神食粮”/179 “粮食多了怎么办”/179 “让野生植物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8l 缓解了人们对饥饿的恐惧/184 三、1958年“教育大跃进”/186 迟迟不上天的“卫星”/186 先进的样板/188 扩招,扩招,再扩招/189 风平浪静之后/190 第八篇 三十年个人解放史/192 一、1976年:一个公民的个人生活/193 从思想到身体的统一/194 第一批怀疑者/196 补回被耽误的时间/197 二、“在中国,服装也是政治”/198 破冰/199 初次登台/200 变化/201 模特队/202 观念之争/203 演出/204 北京之行/205 彩色的中国/206 《参考消息》:由内部到公开/207 三、石破天惊一个吻/208 石破天惊一个吻/208 《庐山恋》的冲击波/210 大潮流/213 身体开放的年代/215 那些记忆深处的禁播片/217 “黄皮书”、“灰皮书”/217 四、解禁年代的身体摇摆/219 舞禁初开头四年/220 穿红裙子的恶魔/223 身体摇摆的晴雨表/226 五、“家庭舞会”的罪与罚/227 《读书无禁区》事件/228 六、从靡靡之音看到风靡之音/229 唯一的邓丽君/229 冲不破的网/23l 十亿个掌声未能响起/233 开启偶像时代/234 声音的盛宴/235 开禁音乐茶座/238 麻将解禁/238 七、冲破“单位”围墙/239 流动:人事制度的第一条裂缝/240 兼职:夹缝中的“曲线救国”/242 “下海”:逃出来的自由/243 南方:梦开始的地方/245 SoHo一族:我的工作我做主/246 八、大学生,婚否?/248 不允许谈恋爱/249 结婚即退学/250 转折/251 解禁与禁锢/252 九、周瑞金:时代需要“皇甫平”/254 敢为天下先/254 奉人民之命/255 经济人向和谐人的转变/259 试读章节 第一篇 中国人从哪里来? 中国人来自哪里?谁是我们最早的祖先? 几千年来的答案是:炎帝和黄帝,所有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 而自1920年代的考古发现后,我们有了新的答案:我们来自“北京人”。 我们相信,从数十万年前,我们就已经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代代相传。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告诉我们,中国人来自远方。 早在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写到:“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经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 正如“人类是‘猴子’变的”这一命题曾经引起几乎全人类的抵制一样,人类(包括中国人)来自非洲,也同样不会为人们所顺利接受。 尽管遇到来自科学界内外(基于学术或是心理)的诘难,中国一些科学家和他们在全世界的同行一起,正在勾勒出我们的由来和去向。 较早前的发现是,自“人类”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进而散布在各地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各安其所,各得其命,他们在旷古洪荒的原野上采摘,在泥沼溪流中渔猎,在幽暗的岩洞中繁衍,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正当这一图景渐渐为学界所接受之时,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15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非洲祖母”,今天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后代。我们的先祖从东非出发,走走停停,直到6万年前才到达东亚南部,而后渐次进入到我们如今生息的这片广阔大陆。 更进一步,中国的分子人类学家用“基因密码”更细致地告诉我们,那些自非洲而来的先民们,从4万年前进人现在的中国境内之后,又如何经过了聚散离合,渐渐走到了一起,成为今天的“中国人”。 我们的迁徙路线图正越来越清晰,但科学家们却永远不会驻笔,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或许正在于他从不会停止从各种角度探索一个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 一、走出非洲 一首数万年的迁徙史诗 我们是谁?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离开非洲大陆的?一路上,他们碰见过谁,谁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些千百年的疑问推动着人们去寻找人类迁徙的地图。 只要用一个棉签擦拭面颊,获得口腔上皮细胞,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究竟与世界上哪个地方的人拥有共同的基因,了解自己家族进化的历程,比如,你是不是和英国女王或者成吉思汗有亲戚关系。这是真的吗? 2005年,美国原住民万帕诺亚格族族长麦克尔·马克雷就试了试,他想了解自己家族拥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族系史。尽管考古学提出,万帕诺亚格族祖先几个世纪前从西伯利亚而来。但DNA能够更好地揭示他们的祖先何时从亚洲跨越大陆桥来到北美,和哪些部族有血缘关系。除他之外,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口腔上皮细胞和人类的祖先,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想了解这个故事,我们得从头道来,先看看,在进化论刚出现时期,科学家对人类从哪里来的解释。 “从哪里来” 1856年8月,两名采石工人在德国杜赛尔多夫市郊区一个石灰岩洞清理碎石时,起出了一片骨盆、一个眉棱隆起的头颅骨以及一具骸骨的其他部分。两人把这些骨头拿给他们的领班看,领班以为这是一头熊的遗骨,而当地一名教师兼业余博物学家鉴定后认出,这是一种不同于现存人类的遗骨。这具遗骨后来定名为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发现三年后,1859年,达尔文就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学说。达尔文宣称,也许人类不是由一个全能的神所创造的,而是由比较早期的生命演化而成的,这些早期生命可能包括穴居的原始人类。 但经过激烈的争论后,科学界终于慢慢接受了“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这一理论。然而人类起源于哪里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推测,非洲是人类的摇篮。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为了证明人类的起源地,考古学家纷纷致力于发现猿和人之间的缺环。 1890年,在爪哇工作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生欧根·杜波斯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一条河岸挖到一个头骨,次年又在同一地点发现一块大腿骨,这个化石颅骨低平,额骨倾斜,股骨长直,适于直立行走。杜波斯相信自己发现了猿和人之间的缺环,将这种新发现的化石命名为“直立猿人”。“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人类起源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中亚起源说流行起来。 但从20世纪起,在南非和东非,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早期人类化石,匈牙利、土耳其、希腊、肯尼亚都发现了原始人类化石或遗骸。这样看起来,世界各地都曾有人类祖先出现,因此多地区起源说逐渐开始占上风,这一学说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是独立起源,即由各地的非洲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东亚直立人各自独立进化为现代人类的几大人种。 但是,这一学说亦有缺陷,比如不能证明同一地区的化石之间具有直接亲缘关系,因此在人类学家内部也有持不同意见者。 但是,对多地区起源论提出最大挑战的是分子人类学界。遗传学研究的黎明 1944年,一名叫做路卡·卡瓦利·斯福扎的意大利人考入帕维亚大学学习药学,不久他放弃了这个专业,开始了遗传学的研究,师从著名果蝇遗传学家布扎提·特拉维索。 为了解读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1951年,斯福扎开始研究血液多态性,他带着几名助理,在乡间收集血液。这次,研究者得到教区神父的帮助,他们常常在周日弥撒后,在教堂的圣器保管室内为参加弥撒的村民们抽血。对这次收集的血液进行研究后,他们发现山区村庄血型分布有很大差异,而山谷中村庄差异没那么大。 此后,斯福扎和合作者爱德华兹分析了世界各地15个人群的血型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非洲人处于最靠树根的位置,欧洲人和亚洲人“丛生”在一起。这一结果,首次清晰、直接、令人震撼地反映出了非洲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被后来的遗传学家们称为“经典的多态性”。 斯福扎开始对人类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之时,正是遗传学迅猛发展的时期,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自然》杂志报道了DNA双螺旋结构,1962年,他们通过x射线确定了双螺旋结构。 这时,确定人与人的遗传关系最适合的样品已经到手——DNA。 P1-4 序言 本书内容来自《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先锋国家历史》作为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人点的新锐新闻杂志,提出要“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以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力求给读者带来解读历史的新思维、新方向。 当我们从这里走进中国历史,会发现那些构成大历史的最本真的点点滴滴都一一变得清晰。未必就是宏大叙事,但是它纯净而真实。这无疑将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 我们在这些讲述历史的篇章中,精心选裁,共编辑成八篇动人的往事。 相信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公民写史”的伟大时代的思想花火。 九州出版社 2009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