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不见不散》、《女儿行》、《纳日斯泉边的炊烟》、《致命的丢失》、《全子的绿橡皮和全子》、《妈妈,我是你的儿子》、《重回伊斯毛道》、《天丽的爱情》、《飘在春天的雪》、《叶明珠》……《纳日斯泉边的炊烟》收录了张雅琴的12个短篇小说,3个中篇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纳日斯泉边的炊烟/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雅琴 |
出版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四点,不见不散》、《女儿行》、《纳日斯泉边的炊烟》、《致命的丢失》、《全子的绿橡皮和全子》、《妈妈,我是你的儿子》、《重回伊斯毛道》、《天丽的爱情》、《飘在春天的雪》、《叶明珠》……《纳日斯泉边的炊烟》收录了张雅琴的12个短篇小说,3个中篇小说。 内容推荐 《纳日斯泉边的炊烟》收录了张雅琴的12个短篇小说,3个中篇小说。《纳日斯泉边的炊烟》《四点,不见不散》是人间真情的礼赞;《回家过年》直逼冷漠而无奈的人性;《全子的绿橡皮和全子》讲述了一个小生命的存在和消失;《无尽的玉米地》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成人世界;《重回伊斯毛道》力图探究人性的各种可能;《女儿行》写八十年代四个农村女孩子,穿行在物质和精神的荒漠,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循着心底的信念往外走,故事的结尾,忧伤扑面而来;《天丽的爱情》带着微凉的美丽;《叶明珠》写了一个女人传奇而惨淡的一生;《老白小丫》让人看到小人物的虚荣;《路上的少年》抨击了教育体制的弊端;《不舍昼夜》和《飘在春天的雪》呈现了爱的错位;《妈妈,我是您的儿子》透过婚姻的琐碎,让人感到由此带来的烦恼和伤害;《致命的丢失》直抵现代人的困惑。 目录 不舍昼夜 回家过年 四点,不见不散 女儿行 纳日斯泉边的炊烟 致命的丢失 全子的绿橡皮和全子 妈妈,我是你的儿子 重回伊斯毛道 天丽的爱情 飘在春天的雪 叶明珠 老白小丫 路上的少年 无尽的玉米地 编后 试读章节 昨天晚上,我抽完烟盒里的最后一支烟,出来撒尿。当然没忘去看那道墙缝。其实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因为我知道,雨珠的院子早已如我的院子一样寂寞,除了清冷的月光,不会再有别的什么了。 这一动作我已保持了三年。现在再做,不是为了看到什么,而是在完成一个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动作。就像一个生活规律正常的人,起床后去卫生间,然后洗脸刷牙。就这样。我把眼睛贴过去。我以为我的这一贴和昨天以及昨天的昨天那一系列的贴结果等同,可在我刚贴上去的瞬间,我大吃一惊。 我想我的吃惊程度远远地超过了我的承受极限。因为那一刻我都忘了自己是个天生的哑巴,我竟然像正常人一样紧紧地捂住了嘴巴。我一定是怕自己突然喊出来。由于猝不及防,我的头撞在墙上,弄得我他娘的两眼冒金星。 真是那个男人! 那个男人依然给我一个背影,一如我三年中的每次窥望。我看不见雨珠,就连脚都看不见。那个男人的姿势告诉我:雨珠正被他拥在怀里。 我不知道这个纷繁的世界到底在发生着一些什么事。我一辈子都没法张口去问别人。我只能一个人苦恼。 雨珠搬来的那天,那时我还不知道她叫雨珠,我就注意上了这个女邻居。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东西。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急于想知道她的丈夫是怎样一个人,但偌大的院子,总是她一个人进进出出。这引发了我的好奇。我越看不到她的丈夫,越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看到的瞬间。机会迟早会来的。我想。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 一个晚上,大约九点多,月光很好,我却说不出的烦躁。雨珠家的门铃突然欢快地响起来,那时我正坐在院子里的矮墙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那清晰响彻在夜空的声音仿佛是给我的一个暗示和提醒,我站起来,轻轻走过去,立在靠近门口的界墙下,屏住呼吸。我听见了脚步声。 我知道这是雨珠的。她从屋里出来了,然后穿过院子去开门。门开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什么声音都没有了。那段无声的时间可真长。我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反正一点人声都没有。四周静静的。我极其发达的听觉在那一刻登峰造极。连最细微的天籁我都听见了,其中就有露水滴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还有星星运转的声音。但这些都不是我在这个时候想听的,我在这个时候只想听人说话的声音。 本来,作为哑巴的我对人说话的声音是极其厌倦和憎恶的。也许没人相信,可事实就是这样。我从来就没羡慕过会说话的人,因为我不止一次看见许多人红头涨脸地互相指着鼻子,彼此很愤恨的样子,眼里冒着火,嘴唇上下翻动。在这个时候我常常掉头走开。会说话的人叫我们残疾,具体点说是聋哑人,他们认为聋人一定是哑人,哑人也一定是聋人。其实不是。至少我不是。发音功能的丧失让我的听觉极其出色。窃窃私语在我已是嘈杂的喧闹,人们正常的交谈常常令我震耳欲聋。后来我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走到哪里都怕听到人声。但那个晚上,雨珠开门后我对人声的渴望超过我所有的人生欲望。 我突然感觉到人说话的声音那么美好。我满心地期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这种渴望变成焦躁不安。我仰面向天。宁静而高远的夜空以及满天的繁星让我开始怀疑,我怀疑门铃声以及脚步声以及开门声都是我的幻觉。 就在这时,有脚步声传过来。是一个人向前迈动脚步的声音。不,是两个人同时走向对方的声音。接下来是一个男人充满欢喜渴望,经过等待和思念沉淀后低沉的轻唤:雨珠! 雨珠。我就是在那个晚上知道我女邻居的名字的。而那个男人的声音,在我迄今所听到的人的声音中,是最温柔的。它让人想起雪花从浩荡的长空悄然飘落。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这温柔的轻唤几乎每晚都响在我的耳边,那不是我的幻觉。 从此。我介入他们的爱情。 其实我的介入无非是当夜晚雨珠的门铃声传过来时,我总像得到了一种暗示。我常常一骨碌就从床上爬起,然后来到院子里,将眼睛贴到那道墙缝上。 前几天,我发现我和雨珠的界墙上有一道小小的缝隙,我用木棍又开拓了一下,这样不论天空中有没有月亮,我都能看到雨珠院里发生的一切了。 我每次都看见雨珠开门后他们总是长久地凝视,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然后再同时走向对方。男人的怀抱急切而有力地接纳了雨珠。他们常常来不及关上大门。其实他们是每晚都见面的。我总感到每晚见面的他们太急切。他们的拥吻承载着太多的压抑和痛苦的等待。他们每晚向对方无声倾诉的那种渴望我不理解。即使有一天人们轻易地懂得了我的每一个手势并就此揣摩到我的心思,我也不懂他们仿佛用生命相吻的刻骨铭心。 那时我总是听到男人在说话。他在长时间的亲吻后一手揽着雨珠的后背,一手轻轻地抚摸着雨珠的头发,一遍遍地喊雨珠的名字。 这时雨珠的脸是上扬的,而那个男人,则深深地俯下头。缥缈的月光下,我看到了世界上比例最和谐,造型最优美的画面。 他们凝视。然后是那个男人的一声轻唤:雨珠! 雨珠不回答,就那样抬着头。我于是和她一起痴迷。然而我的痴迷总是被男人的声音打断:雨珠,不哭好吗?我还听见男人心疼的叹息。 每次都是男人将雨珠抱回屋,然后屋里的灯很快熄灭。P1-3 序言 鲁院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作为鲁院一名工作人员,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学员们“来了,去了;去了,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拔。时光像沙漏一样,我的年华在他们身上流淌而去。我思索过如此存在的意义,有时也发出质疑。但最终明白,我属于他们。他们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拓展了我的价值疆域。我把心交给他们,愿意把灵魂敞露在他们面前。他们的呼吸牵动着我的心率,他们对你寄予期望,你同时也把期望寄予他们。他们会让你感到惊喜、骄傲,当然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样想后.即刻释然,不再为个人计划中的某些事情在他们身上延宕或者放弃懊丧。而一切付出也是有回报的,我的人生行囊里,装进了他们的礼物,是从别处不可能得到的礼物,那就是师生的感情。每当他们即将离去.每当与离去的他们重逢的时候,来自于他们的那份滚烫的对母校和老师的感念之情,让这个世界都变得温暖了。”“我知道我不属于他们。他们属于蓝天,属于大海,他们将驰骋于无边的草原和广袤的山川大地,他们属于未来。我呢,仍将像枚陀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兜圈子。还有生命的规律,大路在他们面前一直延伸,看不到尽头,因为他们年轻;而我,已经看清了前面的景观,因为我不再年轻。我只能陪伴他们同行一段,而后,路就由他们自己走了。但是,我仍要为他们祝福,我的祝福直达永远。” 这里写的是我的真实感情,也是我对自己的交代。 我们是以个体的身份定位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学员眼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官名,那就是“鲁院”,我们出现在学员面前,代表的是鲁院的形象,同时,我们还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联系着学员与党和政府。鲁院工作无小事,高研班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培训班的工作都无小事,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从院长、老师,到做饭的大师傅、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是一个整体结构上的链条,这个链条正常出色运转,学员不光会给我们打高分,还会感恩党和政府,相反,哪个环节出问题,不光会影响到学员对鲁院的看法,进而会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看法。我们举办的“80后”作家班、网络作家班、少数民族作家班,都印证了这一点。 每一届高研班,每一个培训班,我们都精心设计安排课程,认真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但我常常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鲁院教学灵魂性的东西是什么?学员们的期待与我们的给予能否统一?我们将把他们送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客观讲,学员们更多想的是得到知识和信息,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满足了学员的要求,但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灵魂性的工作是丰富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夯实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建设,这就是人格建设,是为何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个工作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不是生硬地灌输,而要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安排的国情与时政课程,请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专家来校讲授,不是高台教化,而是客观介绍情况,交流认识和看法,学员们很容易接受,他们过去习惯站在本地区、本民族立场,站在个人立场看待问题,现在却能站在全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来理解我们的国情、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的大文化课和文学课,通过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对文学艺术普遍性规律和主流经典作品意义的分析介绍,让学员们自然建立价值评判标准,自觉走向主流文化、主流文学。要引导学员走正经路,做正派人,写正道作品;面对文学事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最好还有大手笔;起码要建立起四个基本意识:大众意识、祖国意识、使命意识、经典意识。——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学员的最主要的东西。如果只传递给学员知识和信息,只教会他们技巧和方法.那只能培养出写手,而培养不出伟大的作家。 鲁院历史上出现三个辉煌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高研班,也就是现在。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拍摄“鲁七”片子时,很多人认为鲁院的辉煌已经到了顶点,觉得高研班往下非常难办了,可是一直到今天,这种非常好的势头还在延续着。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再创辉煌。“传承、创造、担当、超越”,鲁院的校训,应该是激励我们每位学员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应该成为不断激励鲁院每位工作人员不断前行的动力。 欣闻以鲁二期为重点出版鲁院“恰同学芳华”丛书,这是件好事,这套丛书除集结了鲁二期学员的作品外,也涵盖了一些其他班级学员,可一窥概貌。这个班的学员们大多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学员们也都比较成熟,许多学员今天已走上了各省市文联作协系统的领导岗位。创作上的成就也颇丰。在他们班进院十周年、鲁院二十期之际,出版这套丛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将曾总结鲁院工作的文章,摘要修改,代为序。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后记 不知不觉,从鲁院结业,已经十年,回首往事,这十年间,又有众多的学弟学妹从这里辗转走了出去。经常会在不同场合见到这些孜孜以求的学子们,大家挚手道来,杯盏交错、文脉暗通,倍感亲切。我们这班常被人们谑称为“黄埔二期”。这二期冠以高编班,大多男女都是从事主编和编辑工作的。通常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众多的青年才俊,文坛新星几乎都是从这些人的慧眼中跃上文坛的。然而这些玉尺量才的人物中也不乏吟风弄月、硬语盘空、出将入相,怀有不羁之才的各路神仙。今天,这些慧业文人大多已执掌了各地的文坛大印,并在创作上春华秋实,多有斩获。回望朝花夕拾,少长成集、剑胆琴心、风骨峭峻、仁义君子、不栉进士都花开花落,触景伤情,喟然长叹。 今天的鲁院已迁至富丽堂皇的文学馆院内,经常会与巴金、茅盾及郭老曹老等作家的塑像耳鬓厮磨,熏染贯通文气。在这里,他们听了莫言与库切的演讲,在这里,他们常能近水楼台聆闻到各路艺文大师的教诲。且蓉花开放之际,宿舍窗明几亮、宽敞舒适。这里已成酝酿发酵李白斗酒十千,李清照品竹弹丝之地。 而我们那时,则蛰居在南八里庄城乡结合处一隅,在方寸之地的校园内,探星望月,穷源溯流,河海不择细泉。这里,我们听了音乐、我们习了军事、我们走进了现代派的美术空间。我们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与话剧。我们吹过牛,喝过酒,吃了一串又一串的羊肉串,周围的湘菜馆、老五饺子馆及远一点的骨头庄和涮肉坊都让我们扫荡遍了。我们柔情四溢,我们苦辣酸甜交织于胸。 相对于鲁十二期少数民族班在国庆大典时登上天安门观礼的荣幸,我们则赶上了非典,囚禁于院墙之内,困而学之。至今,那戴着口罩的合影仍让我们记忆犹新。由此,我们成了鲁院最长一期的培训班,前后整整待了一年。这一年中山高水长,流水落花,皆成遗音袅袅。 当非典过后,四方散仙再次聚拢而来,迎堂开课,有些人事已非,物转星移,人去人来,流年似水。 出了这寸地尺天的校园,我们各奔东西,各创新业,各执春秋,蚕头燕尾、笔花四溅。常闻君住长江头,画龙点睛入,又探花落长江尾,纸落云烟出。也有几多知己在对景挂画中小聚畅想。其间却不知不觉中得知张新芝老大姐已患骨癌溘然离去,让人怅然。张新芝仅是《诗刊》一普通的行政工作人员,患病退休后仅三月就故去了。生前记得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她硬掏出500块钱要请大家客,虽未领受,但这份情让人难忘。 这套丛书适值我们鲁二期十周年纪念日编出,其尺长寸短、含英咀华,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编时,人事代谢红孩、曹雷帮助联系,刘俊帮助组稿并倾心旁求俊彦。也衔各路学友贤集奉文;在此特感谢白描院长为丛书作序并题字;最后要特别感谢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和敦煌文艺出版社鼎力相助,促成此套丛书出版。在以鲁二期学员为重点的龙章凤姿外,也吸呐了其他班期学员的金石之声,甚至还包括老鲁院的学员王成林的佳作,有些未能单独结集的同学,已单篇收在另集《恰同学芳华》中。令我们颇感自豪的是莫言、王安忆、刘恒、余华、迟子建、刘震云、陈世旭、毕淑敏、严歌苓、虹影、王刚等也都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我们是这些前辈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足印。 王童 写于癸巳年己未月戊寅日子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