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拟分期分批推出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的优秀作品,本期出版作品共十五部,都是曾在国内外音乐会上多次演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大型管弦乐队作品。入选作曲家在乐谱绘制和音响提供方面予以了积极协助。本部作品为该曲库作品之一,是为打击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圣火2008交响协奏曲。
交响协奏曲《圣火2008》创作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由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李飚同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于21306年2月25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首演。
作为交响协奏曲,这部作品一方面承袭了古典协奏曲体裁中突出独奏乐器、展示独奏乐器演奏技巧的写作原则;另一方面融会了古典交响乐体裁注重理性逻辑、强调音乐表现哲理和思想内涵的传统;而全曲音乐自由延伸展开的结构特点则是继承与发展,沿袭与创新理念的融合。细节方面,音乐主题思想在音乐材料的呈示与展示、主要动机发展变化的主线和复线所构成音乐发展的脉络组织下贯穿始终。
作品由连续演奏的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
音乐以鼓声为引导,隐含着坚忍、苦痛和普罗米修斯般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不惜牺牲自己为人类盗火的崇高精神。沉重的大鼓与交响乐队的激情呼应,展示出巨大的张力。号角、火焰、巨石翻滚的音乐形象,则是人类肩负光荣使命、为崇高理想而奋进的象征。
这一乐章开篇就以强烈震撼的音响展示了一幅壮观的图景,继而中间部分灵动快速的节奏则表现了生命的活力。结尾处渐转安静平和,而突然出现的由两个纯五度音程构成的音乐素材,赋予音乐新的寓意,用透明谐和的音响,传达着人类对光明的渴望,仿佛从音乐中清晰可见期待和憧憬的目光。
第二乐章
以颤音琴为主奏乐器独奏开始的第一部分,时断时续的音型缓缓释放,独奏小提琴在极为安静的背景陪衬下轻声述说。随后,加弱音器小号奏出象征希望的天使号角的主题。
第二部分,大提琴声部奏出博爱、热情与火的音乐主题,全体弦乐声部的次第加入,抒情、感慨、渴望的情感逐渐升华。
此时,天使号角主题派生出铜管乐器在中、低音区节奏性的不协和音响,与号角主题分别向高、低两个方向共同推进。在这两种不同力量构成强烈的对抗过程中,第三部分象征希望火苗的音乐主题悄然潜入。
在三个主题、三种力量的混合发展中,音乐在戏剧性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紧接着,充满温情舞曲风格的第四段音乐在平和舒缓的节拍摇曳中进行,像燃烧起的希望的火苗。
第三乐章
以马林巴的炫技演奏为主。通过马林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引领乐队奏出起伏跌宕,交融呼应的音乐,展示出对生命、对光明、对和平的,人类大爱情感的凝聚和升华。
开始部分,再现了第一乐章音乐的主题,庄严的号角唤起一往无前的巨大冲击力。运用激烈节奏变化的快板,将人类博大的精神、高尚的情感、深邃的智慧汇成一股洪流,融入全曲的最高潮——尾声。
尾声部分中,象征光明的号角主题和第三乐章主题巧妙地合二为一,推动音乐在狂欢般的热烈氛围中结束,气势恢宏……
2008,一个历史的坐标,一段历程的见证,一个起点的希冀,北京将点燃一切渴望自由与爱的火炬,愿她满载希望,照亮人类每一颗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