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策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陈浩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坚强2007和激荡2008两大部分出发,对2007年影响中国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生活的大事进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独到和精辟的分析,并进而提出对策建议,对2008年的走势进行预测评估。

内容推荐

《国际先驱导报》作为一份国际时政类报纸,涉及的国际问题非常广泛,不仅报道中日关系,也报道中美、中欧关系等等很多方面。本书邀请了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量级专家,在《中国策》上撰文或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为2008中国发展建言。

目录

坚强,因为心存梦想

中国崛起:逆境中的飞跃

200了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个国家对于崛起的向往

中国奧运:责难中稳步向前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和诋毁,北京奥运的公关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中国“黑客”:流言有一千分贝

真正的攻击者是否来自中国,对流言散播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嫁祸中国

中国军力:“威胁”声中展现和平

外界的猜疑和责难,反而使解放军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中国环保:感受别样的冷暖

无论对中国的责难是否继续,一趟加速前进的列车不会再放慢脚步

中国统一:挑衅中坚守冷静

两岸交流依旧稳步前进,中关联合“制独”的策略也日渐清晰

中国制造:风波中寻找方向

中国制造的东西有必要这么便宜吗?“中国制造”风波给了中国一个教训

中国财富:穿越怀疑的眼光

中国财富从未这样多,也从未这样成为世界话题

中国股市:炙热中承受考验

要使股民懂得买股票可能挣,也可能赔,这个道理可能理论上懂得,但是感情上过不去

影像志·那些坚强的人们

伊朗:拨开核尘埃与战争迷雾

“朋友来了有鲜花,豺狼来了有猎枪”,这是2007年伊朗拨开战争迷雾的绝好写照

朝韩:为了民族和解的那一天

我希望,韩国民众有一天能坐着火车去朝鲜

巴勒斯坦:分裂的建国梦想

分裂让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想变得更加遥远,巴以和平的希望依旧被浓雾笼罩

欧洲:震荡中的大融合

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起走

俄罗斯:当美国“匕首”抵近心脏

当笑国强行要将反导系统部署到俄罗斯家门口之际,我们看到了一个强者的布局

美国:泪水冲不走战争梦魇

60号墓区中新的墓碑不断竖起,白发人送黑发人,凄凉无比

拉美:左翼浪潮向美国说“不”

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拉关左翼力量,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社会主义运动”

激荡,为了向上的梦想

激荡亚洲·在向外张望中求“和”

2008,中国复兴之路新起点

重建中国的国际政治话语,是要用不同的途径达到国际社会都加以认同的国际价值

谨防陈水扁拒不下台

陈水扁不愿意和平交出权力的话,大陆必须有所应对。

中日应超越狭隘民族情绪

两国都有一部分持有‘警戒心’的人,所以,两国政府要一边努力说服他们

中印需突破边界心结

对于印度媒体报道的某些涉及中国的敏感新闻已经习以为常,不会特别认真地看待它们

核申报决定朝美外交走向

只要朝鲜的核申报令美国满意,将朝鲜从“支恐”名单上删除是可能的

伊朗:战争可能微乎其微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不唱主角,但又拥有关键的一票

激荡欧洲·在一体化浪潮中寻找多元

萨科齐对华外交不拐弯

萨科齐单刀直入,不拐弯,外交上也不兜圈子

中德解铃还看默克尔

强调做生意的德国人,外交政策很务实,可惜掺进了人权和意识形态因素

普京卸任不影响中俄稳定

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统后,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不需要过渡期

低调布朗重视中国机遇

英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中国密切合作

激荡美洲·在不确定性中发现新大陆

希拉里继承布什对华衣钵?

美国对华政策也不会发生摇摆,希拉里不会,朱利亚尼也不会,唯一看不太准的倒是奥巴马

影响美国大选的四大因素

一旦出现新的恐怖袭击,美国选民的心理肯定会受到冲击。

拉美:贸易摩擦拒绝政治化

目前影响中国和拉关关系的最大问题是贸易摩擦

激荡非洲,在全球化时代继续革命

谨防西方在非联手制华

西方国家在对付中国在非洲的“扩张”问题上,很可能相互配合。

走进非洲勿急功近利

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求得长远发展才是高明的赚钱之道。

试读章节

“非难北京奥运”成时髦

妄图拿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向北京奥运施压的始作俑者,源自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2007年2月10日,自诩为“关注达尔富尔人道危机活动家”的美国麻州史密斯学院文学教授里维斯,在其个人网站发表公开信,明目张胆地呼吁国际奥委会向中国政府施压:“现在到了开始羞辱中国的时候了。”

里维斯的鼓噪迅速在反华势力身上发酵。日本右翼政客中川昭一、法国总统候选人贝鲁,在3月份纷纷出于不同目的叫嚷“抵制北京奥运会”。而真正与里维斯“合污”到一起的人,当属好莱坞女明星米亚·法罗。3月28日,她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就达尔富尔问题指责中国,并号召通过抵制北京奥运会,向中国施加压力。一个月后,米亚·法罗在白宫前的集会上继续指责中国,声言“绝不能让奥运正常进行”。

此后,攻击北京奥运的风潮开始形成。5月,108位美国国会众议员发表抗议信,要求中国向苏丹施加压力;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以抵制奥运要挟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有更多作为”;8月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收到两份呼吁抵制北京奥运的提案,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和民主自由”,“支持苏丹和朝鲜政权”。

攻击手段五花八门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除在达尔富尔等问题上挥舞人权大棒外,西方个别媒体或组织攻击北京奥运的花样也不断翻新。

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如果北京空气质量太糟糕,一些耐力比赛的奥运项目可能要延期。“作为北京奥组委环境官员,在与国际奥委会官员的接触中,我们相互间没有专门研究过‘比赛延期’的问题。”北京奥组委工程与环境部副部长余小萱觉得这种传闻本身就有些匪夷所思。果然,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特意澄清,称媒体对罗格的说法有误读。

被误读的不仅是罗格的发言。10月16日,丹麦田径协会主席拉什·尼尔森就顺口说胡话地指责“北京奥运会由外行人领导,大批建筑尚未竣工”。11月初,又有媒体诬称北京奥运会期间将禁止外国游客带入《圣经》。11月1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称,“报道北京奥运的外国记者已经进入中国政府的追踪名单”。“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有两种情况,也许有些媒体对此有一些误解,将按国际奥委会规定通过申请获得注册的21600名记者名单当成了‘黑名单’,另外一种情况则可能纯属恶意。”北京奥组委媒体服务处处长李京波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舆论为中国辩护

“现在国内各教堂都准备了很多圣经,到时完全能够满足外国游客的需要。”12月20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刚刚从南京出差回到北京,中国基督教圣经印刷5000万册庆典12月8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长叶小文公开表示,2008年将提供充足的圣经。

而此前关于奥运禁带圣经的低级谣言,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不满。“他们只是错了,还是他们心照不宣地制造理由?”美联社的一位编辑如此质疑造谣者。英国《卫报》则直接指斥“这个报道势不可挡,令人不可容忍”。

事实上,随着杂音的甚嚣尘上,国际媒体和有关组织为中国辩护的声音也日渐增多。

“批评家并不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中国的环境污染可能令人震惊,但别忘了发达工业化国家把它们的污染工厂搬到中国的土地上。而且和欧美公民相比,一个中国公民的污染有多少呢?”8月24日,以色列《国土报》发表文章称,外界有时对中国的指责要么是无知、单纯,要么就是愤世嫉俗的偏见。早在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明确表示,达尔富尔问题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而面对国际人权组织扬言“抵制北京奥运”,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专访时也表示,这样做完全错误。

奥运会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盛会,任何抵制或攻击的行为,其实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就曾表示,虽然个别组织和政客找借口攻击北京奥运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表达过抵制北京奥运会的立场。

悄悄进行的奥运公关

面对近乎排山倒海般的指责,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中国方面出面澄清和回应的几乎都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而非奥组委。

“奥组委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李京波表示,通过外交部对事实作出澄清,更有利于外界了解真相。而为了减少误解,奥组委还会有意识地安排境内外媒体参观。“他们来看看,和我们交流一下,有时候就不会受一些谣言的影响。”

如果不出意外,每个周三下午3点。北京奥运新闻中心都会准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北京市高层也会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一项2007年前9个月的统计显示,北京奥组委共举办了71场新闻发布会,共有4576家次境内外媒体参加。

与此同时,北京奥组委还有专门的公关机构进行危机处理。自2006年至今,全球三大国际公关公司之一的伟达公关已经与北京奥组委合作了20个月。“他们的强项就是形象宣传和危机处理。”李京波表示。而在伟达发给《国际先驱导报》的电子邮件中则这样形容它们的工作:协助每周的奥组委新闻发布会。邀请国际主流媒体访华……通过发达的全球网络和卓越的媒体关系,协助北京奥组委在国际领域进行有益的传播与沟通。同时,也鼓励北京更多地与国际社会各界接触和交流。

显然,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和诋毁,北京奥运的公关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

这一年,奥运凝聚更多力量

击碎流言的最好武器,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根据9月份北京奥组委公布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环境报告(2001-2006年)》,“绿色奥运”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一年来,奥运筹备稳健进行:门票销售、开闭幕式排练、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公布、“好运北京”赛事全面展开……北京奥运会在2007年凝聚了更多的力量,2008年8月8日开幕的盛会轮廓已经隐约可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视2007年的风风雨雨,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教授直言并不奇怪。“举办奥运会无论对国家还是公民个体来说,一项严峻的挑战就是奥运背后的政治。”郑永年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会背后的政治早巳运作起来,海外各方面的政治力量和非政府组织开始跃跃欲试。“奥运会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件纯粹的体育盛事,这对经历过第一次申奥失败的中国人来说,应该已经有过几分切身的感受了。”P10-13

序言

坚强,因为心存梦想

“没有哪一年来自外界的指责,像今年这样铺天盖地,但他们挑剔的目光,让我们更加坚强”

在岁月的长河里,年之所以更让人难忘,不仅因为它比日和月的概念时间更长,更在于它足以令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历更多的积淀,心存更多的梦想。

我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望2007年走过的普通但却是不平凡的路。正是因为这些沟沟坎坎,让这一年被更多难忘的事件所萦绕,快乐抑或忧伤,都实实在在地让我们体会着坚强的力量。

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向那些坚强的人们致敬。我们追忆这一年来的荣耀,更要纪念这一年中走过的甘苦。当嫦娥一号跨越38万公里的迢迢征程奔向月球的时候,我们热情地为中国人的智慧鼓掌。与中共十七大勾勒的未来蓝图一样,那些伴着中国崛起的节奏划出的流畅舞步,让我们体会着身为一个大国人的骄傲。阴晴变幻的世界风云中,独步天下的中国正依靠自信和沉稳,感悟着别样的“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为中国在过去一年的成就叫好,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如你我一样的小人物。他们收获的成功或磨难,其实也是中国命运最深层次的折射。美泰公司玩具召回事件中的中国玩具商张树鸿,以死亡的代价让人体会到国际贸易的残酷,而围绕“中国制造”背后的国际角力,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融人世界的进程并非只取决于我们热情的愿望。那些随着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沉浮其间的中小股民,也在这一年间感受着命运的大悲大喜。渴望富足的人们,与这个国家一起扛起了坚强的旗帜。

我们之所以坚强,是因为我们心存梦想。我们期待人间永远像鲜花一样美好。世界能够长久安宁与和平。我们为自己的梦想加油,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所以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才能无惧挑战与磨难,哪怕是明目张胆地找茬。抑或是毫无道理的诋毁。

没有哪一年来自外界的指责,像2007年这样铺天盖地,甚至是劈头盖脸。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选择的特色之路,总有些人心存恐惧,一向自以为倡导包容和多元文化的西方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打压和歇斯底里。围绕北京奥运会的流言飞语、对“中国黑客”的无端责难、“中国军力威胁论”的甚嚣尘上,以及一味要求中国承担环保责任的奇谈怪论,将2007年的世界涂抹得五光十色。可是,他们挑剔的目光,反而让我们更加坚强。他们妄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成长期的中国,但这个国家和民族并没有因此停止前行的脚步,倒是他们自己在叫嚣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包括曾经一直披在身上的公平与正义。

是的,公平与正义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寡或声调的高低就偏离方向。当那些自诩掌握了话语权的“全球组织”或媒体以高八度的调门将脏水泼向中国的时候,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隐忍、沉着,以及比过去更多的勇敢。这未必是每个国家成长过程中都要交的学费,但当天降大任于斯人时,我们知道,它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先人早已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苦难,所以在感慨之余,我们更多了一分从容。

我们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以达观的心态看待自己遭遇的不幸。我们也哀悼那些逝去的生命,同情那些因失去家园而流浪异乡的人们。哈马斯与法塔赫兄弟阅墙下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朝鲜半岛南北家属分离的泪水,以及弗吉尼亚校园里曾经闪烁的烛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坚强。虽然他们的灾难并非我们的灾难,他们的痛苦我们也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但他们的梦想,却也是我们的梦想,因为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

一年来,我们也曾为外界的诋毁而愤怒,为成功营救被劫持的中国人质而欢欣鼓舞。我们踏足尼日利亚的危险地带寻觅中国被绑工人的踪迹,也曾在三八线前见证朝鲜半岛历史性的首脑会晤。我们一次次接近事实的真相,只是为了和你一起呼唤世界和平,并肩希冀未来的美好。我们为中国加油,也愿为整个人类的平安和幸福而祈祷。

这是岁末普通的一天,这又是365个日子里并不平凡的时刻。每一年的年底,我们都愿意不吝溢美之词表达内心的祝福,祝福亲爱的读者,祝福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即使他们远在他乡异国,即使他们不知我们姓甚名谁。我们愿意以最虔诚的心倾听这个国度的心跳,因为她的每一次跃动,都在引领着我们一起向前,并一步步接近我们的梦想。

并不是每一天都有机会回顾走过的路,而回望2007在本报也注定只有一次。当我们把这整整16个版面的“坚强2007”呈现在你的面前时,是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这一年走过的曲折之路,一道感受岁月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沧桑和磨砺。同时,我们也愿意给你内心中最真挚的祝福,因为你的幸福,就是这个国家的幸福,你的快乐就是这个民族的快乐。千千万万个“你”,才铸就了我们国家和民族这一年、这一百年、这一千年以及这五千年的宏伟基业。

让我们一起,擎起坚强的力量,因为我们时刻心存梦想。

(国际先驱导报编辑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