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从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四本书中精选出一百来篇编成本书。收录在这本集子中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和教育问题的明睿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成为本书的主线和灵魂,字里行间彰显出作者力图用热忱与真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护正义与光明的良苦用心。
序:肖川先生其人其文蒋凯/001
自序:直抵内心的言说/005
一、教育的意蕴/001
1.什么是良好的教育/001
2.好教育与好人生/004
3.理解“教育”的关键词/007
4.教育即解放/014
5.教育就是服务/016
6.教育是对人的成全/019
7.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023
8.教育的意蕴/026
9.教育的力量/030
10.教育的灵魂/033
11.教育的期待/036
12.教育的隐喻/039
13.教育的方向与方法/042
14.教育的精神元素/045
15.教育的社会责任/048
16.教育的存在形态/052
17.教育与信念/055
18.教育与时代精神/060
19.新世纪的教育:有尊严的多样化/063
20.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066
21.打造教育的亲和力/069
22.建基于信仰的教育/072
二、好学校的标准/075
1.军营·监狱·医院与学校/075
2.好学校的标准/078
3.教育情境的特质/081
4.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学生/084
5.大学要带给你什么/089
6.写给校长:成为卓越的领导者/092
7.校长的职责与境界/097
8.校长是团队的精神领袖/100
9.假如我能做一个校长/104
10.领导者和教育者/109
11.校园文化建设的意旨/112
12.关注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115
13.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118
14.真正的学习情境/125
1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129
16.“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132
17.负担过重何以会导致肤浅/135
18.从《儿童权利公约》说起/138
19.质疑“三好学生”的评选/140
20.教育需要“无为而治”/143
21.完整地理解学习/146
三、对教师的期待/149
1.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149
2.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153
3.教师的“六个学会”/158
4.教师的解放/163
5.教师的五项修炼/166。
6.培植教师的课程意识/168
7.教师成长的策略/170
8.成为有思想的教师/174
9.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179
10.给教师的建议/182
11.教师的职业优势/186
12.对教师的期待/189
13.老师,您好/193
14.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195
15.校本教研与教师成长/198
16.校本培训的具体路径/202
17.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205
18.写作与教学/208
19.祝福教师/213
20.我们可以做得更好/215
21.教师:努力成为家长的模范/217
22.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221
四、我的教学主张/225
1.教学:认知、交往和审美/225
2.“教什么”和“怎么教”/228
3.我的教学主张/231
4.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235
5.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243
6.完美的教学/245
7.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艺术/248
8.大学教学给我们的启示/251
9.课程与教学/255
10.知识观与教学/258
11.让教师的讲解扮靓课堂/261
12.教学与交往/264
13.教学中交往的价值/267
14.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270
15.多一点学法指导/273
16.“学贵有疑”的精髓/276
17.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279
18.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283
19.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286
20.对历史教学的建议/292
五、受过教育的人/297
1.人的可教育性/297
2.受过教育的人/301
3.质疑“学会做人”/304
4.我反对少儿读经/308
5.在语言的背后/312
6.想·思考-研究/315
7.感悟、思辨与实证/318
8.写作的意义/323
9.写作的三重追求/326
10.走在通往博学的路上/329
11.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332
12.成为知识分子/336
13.数学的魅力/339
14.补一补方法论的课/344
15.幸福生活的有与无/347
16.为幸福人生奠基/350
17.为自由社会培养人/353
18.造就自主发展的人/359
19.主体性教育的旨趣/363
20.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366
21.体育的价值/372
22.情感教育之所以必要/376
23.正视“超强社会化”/380
附录:特别的普通人——我的导师肖川教授彭君/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