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徒做起,却建立起了无与伦比的庞大的”松下帝国”;只读过四年书,其人生智慧和经营哲学却赢得了世人的深深敬仰。松下仰望,将获得一盏长明的人生指路灯。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人称“经营之神”。他的企业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竟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跨国集团;在成功地经营商业的同时,他又留下了一篇篇经营心得,被世人誉为经营之道的常青树。
阅读本书,带着松下先生的真心叮咛,一定可以让你在人生的狂风暴雨中,在失落的幽谷里,获得新的观点和视野,勇敢、自信地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松下门前那棵树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冬霞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学徒做起,却建立起了无与伦比的庞大的”松下帝国”;只读过四年书,其人生智慧和经营哲学却赢得了世人的深深敬仰。松下仰望,将获得一盏长明的人生指路灯。 松下幸之助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人称“经营之神”。他的企业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竟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跨国集团;在成功地经营商业的同时,他又留下了一篇篇经营心得,被世人誉为经营之道的常青树。 阅读本书,带着松下先生的真心叮咛,一定可以让你在人生的狂风暴雨中,在失落的幽谷里,获得新的观点和视野,勇敢、自信地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 内容推荐 日本企业界巨擘松下幸之助,大名与宏业早已为世人熟知。一般人钦佩与羡慕之余,也十分想了解其思绪见解。然而,这方面的书籍汗牛充栋,令人难以选择。 松下对人生有独特的看法。他鼓励人们,无论遭遇何种情况,绝不能悲观,从而失却判断力,失去智慧。松下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中心,设定目标,立下了大志。他指出,人必须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才不会受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及名利的诱惑…… 《松下门前那棵树》摘录了松下先生的重要字句,颇具特色;俏皮可爱的漫画式解读,最为难得。平凡的事例中,蕴含著深深的哲理;在励志的话语中,令人体会到生命的真实与光明。阅读此书,如见松下其人,如闻松下教诲。这真是一本清新雅致又富含人生哲理、管理哲学的书。反复阅读,也不觉得厌倦。 目录 生命的价值 自我定价 把握今天 收之桑榆 思与变 自我观照 不迷失自我 泰然处之 聪明反被聪明误 吃一堑长一智 滴水成海 灵活 珍惜青春 自我激励 中庸之道 童心 内外兼修 付出与收获 工作的喜悦 珍惜 黎明前的黑暗 浮沉人生 率直的心 温情 感激 感恩 不做钱奴 玉不琢不成器 百见不如一试 沟通 因恶知善 平常心 谨慎 天外有天 放下面子 耐性 冷静 本能与理性 欲望 不必患得患失 设身处地 明确的目标 发现的眼睛 热忱的心 认真的生命 乐观通达 挫折=动力 自我肯定 专注的精神 得陇望蜀 自我的推销员 行百里半九十 个性 敬业精神 三人行有我师 活用学问 聆听 谦受益 知己难求 权威 三思而后行 不放弃 人贵自知 居安思危 专业的精神 实战家 谁动了奶酪 生有涯知无涯 心境影响前途 你就是主角 高位如针毡 约束 批评的可贵 “我”不是天才 献身精神 “不断”的人生 知己知彼 目光远大 直言不讳 担当 另辟蹊径 苦尽甘来 领导力 崇高的目的 企业道德 领导不是管家 绝不输给对方 空城计 人才第一 培育 人格修炼 榜样的力量 逆境成才 激励部属 价值取向 惟才是用 细心的培养 用人不疑 竞争意识 忌用朋友 不忌青出于蓝 明明白白的爱 恩威并施 有原则地施受 尺短寸长 放的魅力 求才须诚 挖墙脚不可取 晋升要谨慎 甘作人梯 培养向心力 调兵遣将 营造成长环境 严师出高徒 对待元老 自来水哲学 生存至宝 变化无穷 渗透扩散 随方亦圆 上波下静 流水不腐 清浊兼容 水坝式经营 玻璃式经营 人性经营 责任感 高薪的两面 精诚所至 虚怀若谷 乌龟哲学 意志 新益求新 经营≠耍权术 经营眼光 善用资讯 痴缠 永无止境 经营费 检讨经营 适可而止 效率为上 合理利润 富不过三代 公平不足平均 供应物资 双赢 已所不欲 更新 化腐朽为神奇 爱拼才会赢 危机公关 以诚换诚 身体力行 不拒绝冒险 越挫越勇 换个角度 质量就是生命 萝卜白菜 采购要“入戏” 对产品要挚爱 同行不是敌人 最佳销售方式 诚意无价 长远利益 笑脸就是服务 谦虚有礼待客 连带效应 顾客俱乐部 以顾客的眼光 向经销商请教 抱怨是警钟 不吝技术经费 广告效用 广告与食欲 后记 试读章节 生命的价值 从整个生物界来看,生物体相互依存,不同种群通过食物链相联系,比如:草_兔子→蛇→鹰。不难看出,兔子的生命价值在于使食物链延续;鹰的生命价值在于维护生态金字塔的稳定。鹰的生命价值是否大于兔子的生命价值?有权有势的人的生命价值是否大于普通人的生命价值呢?其实,兔子和鹰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的生命价值也无大小之分,只是分工不同。 松下9岁就离开父母,去到遥远的大阪做学徒。学徒时期,他自己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当上师傅。稍大些,进入电灯公司做配线工人,期间拼命工作,希望受到肯定。24岁,松下开始独立创业,全副心力灌注在工作上,浑然忘我,希望获得成就感。松下公司发展壮大之后,松下与员工一起,致力于生活文化的提升,从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 松下追求的生命价值并非始终如一,而是随境遇的不同而变化。成长的过程中,不变的,是对生命价值追求的心。 自我定价 小沙弥问师父:“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师父拿出一块石头对他说:“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去卖,看市场的人出多少价,但不要真的卖掉。” 市场里有人说石头很好看,出价2块;有人说可做秤砣,出价10块。回去后,小沙弥很开心,师父却说:“拿到珠宝市场看看。” 珠宝市场里第一个人开价就是10万,接着20万、30万,最后,对方生气了,要他自己出价。小沙弥把事情如实告诉了师父。师父说:“人生价值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你必须先有了最好的珠宝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 是呀,我们的价值不在于外面的评价,而在于自己的定价。坚持自己崇高的价值,每个人都能成为“无价之宝”。松下认为,不论人或物,只要存于世上,必有“一技之长”,必有其存在的价值。 把握今天 建立松下电器公司60多年后,受禅宗高僧立花大龟师父的点化,松下明白到人生的寿命、事业都是有期限的。松下公司在500年或1000年后的某个时候,也许会改头换面。但是你若以此为理由,认为明天的事不可以预料,就不去努力,那就失去了工作的乐趣。同样,如果认为人再怎么努力,也只不过是百年身,而不注重养生保健,那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此,在生命结束之前,都要好好珍惜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把生命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看成正在雕琢的艺术品,把自己想象成一件未完成的艺术品,每一天里的每一秒钟,一件伟大的作品逐渐形成。该表白的话语,该和家人共度的假期,不要再拖延了,不要再等发财、退休、心情好了,就趁现在吧。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面对一些遗憾。有人感叹相见恨晚,有人感叹错失青春,有人感叹应当早点读到那本好书。其实,遇上了,就不晚。 收之桑榆 人生不会有百分百的幸运,也不会有百分百的不幸。视觉之窗关闭的盲人却凭借更为发达的听觉、嗅觉和触觉感受到普通人难以感受到的细节。百分之五十的不幸是存在的,但是,不要忘了,还有百分之五十的福分存在。 年轻时的松下,身体很不好。从20岁到50岁,肺炎一直与松下相伴,他一面治病一面工作。他认为,健康固然可喜,不健康也并非不幸。不健康的人有得到幸福的,健康者反倒因自恃健康而转为不幸。 松下认为,如果自己体力充沛,可能事必躬亲,不会放手让部属去干。正是因为身体差,他才不得不充分相信部属,让部属拥有更多的权利,这样反倒刺激了部属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有时,部属代替松下去见顾客,说出“董事长本来要来,但因为生病,所以派我来”的一番话,甚至比松下亲自赴约更能感动对方,更能促成生意,并且还生出超越生意关系的情谊来。 天虽不予二物,但予一物。不必去强求二物,只要把一物发展好,人生就相当幸福美满了。 思与变 思维是行为的先导,变化、发展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独特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改变思维,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与客观条件相适应,才能触摸到命运的脉搏,亲近成功。现代人倡导:我思故我在,我变故我在,我进故我在。而松下认为君子日有三变,一日三思,次次不同,次次都会有新的见解。 比如对孔子的解读,不同时代的人对孔子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继承传统,有的另辟蹊径,每一次的解读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现如今,文化孔子、经济孔子更是标新立异。 在扑朔未明的社会生活中,埋头苦干固然没错,但也要适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即使你只有60%的实力,只要你改变思维,就可能有100%的成功哦! 自我观照 美人梳妆时都会时时从镜中审视自己,眉毛有没有对称,腮红有没有涂匀,嘴唇的颜色是否合适,那么我们的心为什么不能这样时时审视呢? 其实,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他们时刻在检视自己。松下把这种自省称为“自我观照”——跳出自身体,取出自心,从外面重新审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庐山外审视自己,就比较坦率无私了。 松下曾在追忆过往时说:“孩童时代,我在学校、商店及公司都受到非常严格的教育,社会一般风气也以自省为贵。但战后,这种精神没落了。”他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做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正因如此,自我观照者才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并能扬长避短。 不迷失自我 人出生时,那清澈透明的眼睛所见的所有事物都珍贵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比较,或被拿来与周遭比较:我和某某,谁比较可爱;谁比较聪明;谁更成功。童年、少年、青年、成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作比较。 跟他人比较,固然是进步的良方。但松下提醒我们,在身不由己的比较中,自己慢慢变得自我,变得骄傲、自满,终步入困境,迷失真我。因此,比较之前,要先看清自己的独特之处,再与别人进行比较。 比较的过程中,切不可一味模仿别人,否则只会迷失真正的自我。松下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放开胸怀,心平气和地观察周遭,一定会发现这个时代是多么令人向往,处处充满了助你成功的机会。 所以,别再把自己拘束在狭小的死胡同里自寻烦恼了,走出来吧! 泰然处之 松下自小体弱多病,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8岁,亲友们预料他活不过50岁。可是,他硬是活过了95岁。1914年,松下患了当时的“绝症”——肺尖粘膜炎。他积极地想:反正都得死,与其傻傻等死,不如趁没死多做有意义的事。想通之后,他坦然面对死亡,每天照常工作,身体居然奇迹般地慢慢康复了。松下说过:“不必对死亡太过悲伤,其中含有重生的意义。” 一次,松下的部属中川,因心脏病、肾病、肝病、糖尿病诸病并发,医生警告他不好好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中川因此沮丧消极。松下告诉中川:“一个人生病,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医生只不过在旁提供建议罢了。对于疾病,愈怕,它愈接近你;愈喜欢,它反而离你远远的。” 禁得起逆境的考验,就会成为真正的强者。不论是哪一种境遇,重要的是保持不忘谦虚、坦然的处事态度。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恃聪明的人太重视聪明,做人、做事刚愎自用,忽略与别人互动,更不懂得运用社会生活中蕴含的智慧。他们做事先入为主,判断在先,不能专心、客观地工作。所以,得天独厚的天资不能充分发挥,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久而久之,自恃聪明者也逐渐失去了自信心。 相反,有些人看似傻劲十足,固执前行,专心致志地工作。乍看之下毫无价值的工作,他们做起来也有板有眼。他们的智慧在做事时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工作起来非常顺利,也容易取得成功。 其实,能否取得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工作。重视工作,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新机遇。从现在起,不再怨天尤人,静下心来反省:目前是不是专心致力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了? 吃一堑长一智 人生漫漫几十年,难免会遭受挫败打击,有人悲观,有人愤世嫉俗,也有人像古话说的“七起八倒,百折不挠”。 但是,如果你总想着跌倒了再爬起来,那未免也太不明智了。跌倒一次还不知汲取教训,就算跌倒十次,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不想重蹈覆辙,不妨好好地研究一下这句谚语——跌倒了,也要看看地上有没有东西可以捡,没捡到东西可别白白地站起来。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句谚语说的不过是些贪得无厌的人。跌倒了,仍记得捡东西,是认真对待失败,从中学习。只要心态正确,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以后,还有什么难得了你呢? 滴水成海 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松下说:平凡的我们,要努力不懈地干,把每天“累积”起来。 每天读10分钟的书,做5分钟的运动,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效。每天读半小时书,一年就能读180多小时;每月储蓄1000元,一年就有1万多元。长此以往,当你蓦然回首时,发觉“累积”起来的知识、财富,已经多到令你惊讶的程度。 工作的成效,也是这样累积起来的。我们虽然没有过人的头脑,没有卓越的才能,但是我们都具备为人的基本条件。所以,你孜孜不倦地每天努力工作,一天走一步,不断前进,那么,你心中的那个美好的蓝图,终有一天,会被你“累积”起来,真实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P1-11 序言 阅罢这本用心独到的小书,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大大的花园里,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一个盲人。盲人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大花园。眼睛是看不见的,但花园是非常好的。春天、夏天、秋天,花园都是花的海洋。路过的人无不驻足,惊奇且无比喜悦地欣赏着美丽的花园。 有—位路人问:“你这样做,为的什么呀,你又看不见这些美丽!” 盲人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我喜欢园艺;我抚摸我的花;我闻花的香气;最后,我的理由是你!” 路人说:“可我根本不认识你呀!”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一些像你一样的人,都在某个时间从这里经过,会因为看到我的花而喜悦,然后,我就能和你谈论这件事。” 其实生命,不是一片一片的,不是每个月固定地去领薪水,然后生存。一个平凡的清晨,早早醒来,能够重遇松下幸之助,相逢这本《松下门前那棵树》。相信你生命的色彩,就会在一个个平凡的清晨开始涂抹,开始绚烂。一路上,丢失了,拾掇了。更多的,是重拾了那些人生旅途中失落的无数清晨。微微笑着,朝着东升的旭日…… 生活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需要简单又亘古不变的人生指路灯。《松下门前那棵树》这本小书,文字优美,语言简洁,插图精美,含义隽永。相信阅读本书,带着松下先生的真心叮咛,一定可以让你在人生的狂风暴雨中,在失落的幽谷里,获得新的观点和视野,勇敢、自信地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 后记 松下幸之助一生,总是准确地洞察市场趋势,亲自找出窍门,不断创新。他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能用率直、坦诚的心去观察、倾听,进而累积出丰厚的经验,做出该舍则舍、应进则进的正确判断。对事业,对人生,松下幸之助都是如此。 “松下幸之助”这几个字,已不再只是一个名字的符号,它已经成为了一部厚厚的大书,仅靠这本《松下门前那棵树》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真心地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感受到松下温馨而实在的叮咛。 《松下门前那棵树》,里面有我对松下幸之助的人生理念和经营哲学的品读,有正子匠心独运的插画。我们经过数次的沟通,在最后出版前,还三易其稿。我努力加入新的内容,更改标题,细心调整版式结构,正子精心地修改插图的内容和文字。其实,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我们想表达的主旨服务的,那就是——伟人的思想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的。 由于能力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本书是在学习和借鉴松下的原著及众多解读松下的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冬霞 书评(媒体评论) 我担任专务时,曾率技术人员参观松下电器工厂,松下干部列队,盛大欢迎。最前头的,竟是松下先生本人。他对顾客的重视、恭敬,真是无人能比。他始终贯彻顾客至上的精神,他还集合干部,带头向丰田人员作深入发问。他这种谦虚和以身作则的精神,令人觉得他不愧是位优秀的经营者。 ——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 丰田英一 一开始在企业质量管理办法上,我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 ——海尔集闭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 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方法超前他的时代50年还多,直到20世纪末,西方管理学家和企业家才开始将他的管理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企业运营中去。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 约翰·科特 胡雪岩做到了红顶商人,买卖够大吧,但在他本人的一生中,就走完了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松下幸之助去世了,松下公司照样发展。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