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最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组建淮军,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几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下)》介绍了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作者于东来只做客观陈述,不做历史判官,客观展现,其功过是非均交由世人评判。
他本是翰林院中一介书生,却凭借战功平步青云;他历经四朝,纵横朝野数十载;他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创立四大军工企业;可垂暮之年,他却又出面签订数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他是谁?他就是于东来著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下)》的主人公李鸿章。
他是欲力挽狂澜而不能,还是割地卖国以偷生?且看“千夫所指”的李鸿章如何叱咤风云!
管家李升颇感内疚地向李殿华道:“老爷,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磨店的大街小巷都搜寻遍了,也没找到一个配得上咱李家身份的五穷媳妇。要不,让人到合肥县城再去找找?”
“这……”李殿华正在沉吟,忽然,一个怪腔怪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尼耗!忍次得珠牌窝来,箱尼闷吻耗!”
李殿华定睛看时,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穿黑袍、胸佩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
“你说什么?洋腔洋调的,我听不懂!”李殿华是个固守传统的人,对“洋和尚”十分看不惯,言语之间,便也带出三分的不客气。
那“洋和尚”却是十足的耐心,一板一眼地又说起那套洋味官话:“尼耗,窝收忍次得珠得尾脱,松尼蚁哥离屋!”
这次李殿华勉强听懂了,这“洋和尚”,是受他仁慈的主的委托,要来送他一个礼物。
李升最知主人秉性,他对那“洋和尚”喝道:“呔!不要纠缠不清,我们主人信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孑L圣人,不信你们那个什么耶稣!”
“洋和尚”怪声一笑:“珠啊,远亮者些五只得忍闷!尼献刊刊,者哥离屋耗补耗啊?”
说着,他从黑袍的大袖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洋娃娃!
洋人的手艺也是不得了,这小洋娃娃端的是惟妙惟肖,两只小蓝眼珠一眨一眨,一头黄发闪着金光,最绝的是,它居然会随着那“洋和尚”的拍打,发出婴儿一样的啼哭声!
“啊哇……啊哇……”
大正月的,家门口站着这么个“洋和尚”,还让洋娃娃弄出这么个响动,李升觉得挺不吉利,便大声喝道:“我们老爷不爱你们的洋玩意,快走吧!”
“洋和尚”道:“尼闷中国人什么都耗,就是不喜欢洋玩意,这早晚要吃亏的!”
李殿华看着“洋和尚”摆弄那小洋娃娃,心头一动,财神生日有人送来小洋娃娃,这可是添丁进口之兆哇!刚才见四儿媳妇步履艰难,想来临盆在即,虽说家里佣妇颇多,其中也不乏有接生经验的女仆,可是,想想还是应当去请一个正规一点儿的接生婆来……
正想着,只听自家院里一片嘈乱,文安连颠带跑地抢出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父亲,生了,生了!”
“生了?弄璋弄瓦?”李殿华急忙问道。
“璋!弄璋!”
一颗心扑通落地,李殿华欣喜万分:“我又得一孙儿!走,看看去!”
李殿华拔腿待走,却被“洋和尚”拉住了衣袖:“离屋,妖补妖?”
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李殿华,竟也学起了“洋和尚”的腔调:“妖!当冉妖!”
转身对李升道:“李升,赏他点钱,收了那洋五穷媳妇!”
边说,李殿华边快步向院内走去,全不管身后那“洋和尚”还在七高八低地说些什么。
李升捧着那“洋五穷媳妇”,却犯了难。按照规矩,拾来的五穷媳妇有两种处置方法:一种是焚烧,烧剩的灰烬,在播种时和在谷物种子中一齐播下,据说这样可以避免鸟雀啄食庄稼;另一种是不焚烧,将它留下,遇到阴雨天气,取出悬挂在屋檐下,据说这样可以祈求老天爷早些让天放晴。如今,这“洋五穷媳妇”,如此精美,烧了当然可惜,可是,如果留下来遇雨悬挂,又怕老爷见了怪罪。
左思右想,李升忽然心头一亮:“我也真是转不过弯来,洋玩意不必照土规矩办,四少爷添了公子,这不正好可以给小公子当个玩具嘛……”
在财神生日这一天,和洋娃娃一齐降临李家大院的,就是我们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李鸿章。
李鸿章这个名字,是李文安取的,并没有按照宗谱的规定办。李氏这一支,因是由许氏过继而来,所以最初并没有宗谱,直到嘉庆年间,才篡修了《李氏宗谱》,议定了十六字的字辈排行,即“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福寿承恩,勋荣世享”。后来又四次续修宗谱,增十六字字辈,为:祖德积厚,克绍辉光,宗绪延长,同敦孝友。
李鸿章算是章字辈的,按照宗谱的规矩,辈分字一般应放在名的首字,如章字辈,就该叫李章什么,可这李文安有点标新立异,他的六个儿子,除了叫李章什么的本名外,还都另有一个把章字放在末尾的名字,叫李什么章。到后来,六个儿子的本名反倒没有什么人知道了。这六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瀚章,本名李章锐;老二李鸿章,本名李章铜;老三李鹤章,本名李章锬;老四李蕴章,本名李章钧,老五李凤章,本名李章铨;老六李昭庆,本名李章钊。
字渐甫、号少荃、本名李章铜的李家老二李鸿章,后来竟然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有人说,李鸿章之所以热衷于洋务运动,跟他出生那天“洋和尚”的闯门送礼不无关系,更有人说,那个被李升当作“洋五穷媳妇”压在李家四房箱子底的洋娃娃,对幼年的李鸿章曾经施展过勾魂摄魄的魔力,而且把这种魔力一直保持到李鸿章登台阁、人庙堂之后很久很久。第一种说法到底是否合乎逻辑,我们可以不去管它,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历史的那几页,正是因为有了磨店李家这个在财神生日呱呱坠地的二小子,才变得又苦又涩又酸又甜。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