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于2007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来自全国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区域经济学界的盛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0余篇,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发展,及区域金融与讴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十六大以来区域政策的成效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化区域特征分析
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和极限问题的理论争论与人类面临的选择
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
经济区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
“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若干问题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再认识
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理论研究
对区域差距及衡量指标、测算方法的思考
论合理经济开放度
技术扩散与收入收敛的新古典框架分析
实现区域均衡增长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格局演变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与协调
技术进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
产业不平衡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
中国经济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基于FDI视角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我国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
“丰”字型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影响的区域分析
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重建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路径研究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分析
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论成渝城市群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产业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M-V模型的西部地区省区际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论广西区位优势系统的演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新型合作经济与建设草原新牧区
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豫皖淮北平原: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河南黄淮四市发展
产业集群与国家高新区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比较分析
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研究
浙江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城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
资源禀赋与山西省经济发展
我国沿海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与区位选择研究
西部产业结构特征对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附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综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