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完这个窄长的小镇,到达一个空置的官衙。这个地方是当地官员匆匆忙忙布置起来,以迎接使馆的人员的。我们一到达后,镇长便立即赶来呈上他的名片,并向我们问候致意。这位镇长身形矮胖,一把年纪。他身穿官袍,系上水晶纽扣的腰带。威妥玛先生和他见面。不多久,送进来了一道中式宴席,包括大小56碟,据说还只是一半。威妥玛先生恳请不要再送其余的过来,因为这已超过我们的需要了。细看菜式,烧猪和烤鸭是主菜,小点也很美观。较精巧的菜肴中,燕窝显然最为特出。糕点也很可口,符合欧洲人的口味。56碟食物安排得很整齐,看起来也烹调得很认真。由于我们已准备好自己的食物,所以我们对中国人给我们送来的盛宴,只享用了一些果品糕点之类而已。这些食物的大部分我们都转送给我们的华仆,而从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可知这些食物是很受欢迎的。
3月23日 杨村的一般建筑和天津的十分相似。这里的商店和天津城里的也是同一格调。白河在这里东西流向,杨村建在河的两岸,而以南岸的面积较大。
我登上暂住的衙府附近的一座小山,清楚地看到了杨村的全貌及其附近景色。朝西看,像是一大片沙漠平原,有远远近近的小树丛点缀着,因而不致太过单调平淡。平原之上满布圆形的土堆,这是华北流行的墓冢。在这里拔地而起有三个像纪念碑的建筑物,与周围景物极为不同。它们呈螺旋形,顶部金色,位置接近一座离镇不远的寺庙。这个我估计是座清真寺。这些寺庙在中国北部极为常见。
这个现在看起来像是沙漠的大平原,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密集的谷物耕作场,因为如果你细细观察的话,你会看到有许多犁具在各个方向移动。向东方望,景色无大分别,只是林木多了一些,而村落也相互靠近一些。
回到府衙之后,我发觉有大群人聚集在布尔布隆夫人及其女仆居所前的空地和门外。他们希望一睹两位女士的风貌。恰在此时,女仆有事走出来。当她逐步走近这黑压压密不透风的人群时,突然之间,这群中国人好像一致行动似的,只一霎间,他们便空出一条通道来,让她走过。而女仆也从容地走过他们。她只默默地、惊奇地向人群瞟了一眼,此外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愉之色。这给我们对中国人的举止行为有一个很好的实例。这也难怪,因为她是第一个出现在天津以外的西方妇女,而且打扮得像西方的妇女那样——那些随团的法国女兵,因为穿着只是稍微改动的男兵制服,从来就不被认为是女性的一分子。
天气仍然很好。我们在第二天午前11时30分离开杨村。而我们的离去和前一天的到来一样,都惹起了当地人的注意。特别是妇女。我见到她们有些为了一睹她们西方姊妹的容颜,兴奋地用她们变了形的小脚跑来跑去。这恐怕是她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奔跑。
出了杨村之后,我们的队伍走过了10英里的田野,其景色和昨天所经过的一样。不久,我们进入南蔡村,约5分钟我们便走过这个村了。南蔡村像我们见过的其他村落一样,是建在高堤上。这村的北边有一座大佛寺,藏身在树林中。我想当树长满叶子时,这里的景色必然十分美丽。可是,树木现在才开始长芽。大约在到达这村前的一小时,布尔布隆夫人离开她的轿子,改乘一部单座有盖的四轮车。这车是由在北京的俄国使馆特别派来的。它原来是俄国大帝赠送给达赖喇嘛的礼物,经西伯利亚运送来华,可是到达之前,达赖喇嘛已经逝世了。这车最后送到北京。我相信现在是它的第一次投入服务。
离开南蔡村后,景色便不同了。田野较为起伏,林木也较多。沙丘随处可见,这些高地便成为灌木丛和小型植物聚集的地方。约下午2时我们到了白河岸边。行进不久我们便又离开河岸进入丛林深地。半小时后我们在一丛树林中暂停小憩。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