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千年睡梦中醒来的德西元帅,不远万里前往深圳寻找泽帛,却在拘留所中神秘失踪。与此同时,泽帛的父母也被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挟持。泽帛得到启示,想要拯救父母、找到德西元帅,必须完成一场星际之旅。他遇到一名叫牛皮唐的少年,他们设法登上前往群星间寻找金羊毛的帆船“谜语号”。在旅途中,在各个星球上,他们经历了千奇百怪的遭遇,逐渐了解到一个事关全体人类的巨大秘密……
几何编著的《寻星记》是“六星社的少年们”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在第一部的基础上,继续主人公的奇幻旅程,通过精彩、奇幻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带领读者继续通过旅行去探寻爱的真谛,懂得爱与宽容的力量和意义。
《寻星记》是“六星社的少年们”系列之一,由几何编著。
《寻星记》内容简介:
在泽帛的帮助下摆脱咒语而从数千年睡梦中醒来的古波斯德西元帅,不远万里前往深圳找到泽帛,却因为打抱不平被关入拘留所,并在那里失踪。泽帛一家焦急地打探德西元帅的下落,不料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破门闯入,泽帛逃脱,父母被挟持。泽帛得到启示,想要找到德西元帅,救出父母,他必须完成一场星际之旅,而且这个旅程具有更大的意义:保护人文明和地球秩序。逃跑途中,他遇到一名叫牛皮唐的少年,这位少年曾在拘留所结识了德西元帅并与元帅成为好友。他们一道出发,设法登上前往群星间寻找金羊毛的帆船“谜语号”,就此踏上寻星之旅。在各个星球上,他们经历了干奇百怪的事情,逐渐了解到一个事关全体人类的巨大秘密:在任何时代都有六个人维持着地球文明,他们属于一个古老团体“六星社”,另有一个邪恶组织“黑彗星”企图将六星社的六种物质据为己有,从而控制地球乃至宇宙。两位少年在不同星球上遇到的弗朗西斯、伽罗瓦、米开朗琪罗、堂吉诃德、塞万提斯以及德西元帅等人都曾是六星社成员,这些杰出人物成就了少年们在心灵和智慧上的洗礼。泽帛和牛皮唐最终找到了德西元帅,拯救了父母,获得六星社的宝物“时问之海”,并成为社内成员,即人类的维护者。然而,黑彗星仍蠢蠢欲动,六星社的另外五件宝物仍下落不明。
第十二章 回忆德西元帅
伊阿宋望着对面那个人,此人蓄着络腮胡子,脸色傲慢,在他身后矗立着许多畜栏和房屋。许多人正汇集到到他身边。
“如果你说的寻找金羊毛的事情是真的,那么你和你的伙伴们一定是一群勇士喽。”那人轻蔑地说。在提到“勇士”两个字的时候,他怪里怪气地拉长声音,惹得他身边的人发出哄笑。
“是的。”伊阿宋说。
“听着,你们这群四处流浪的家伙,”举止野蛮的人说,“我是拳头星上的国王阿美刻,不管你们找金羊毛还是银羊毛,既然来了拳头星,你们就得知晓拳头星的法律:外来者如果不举拳和我交锋并且战胜我的话,就不许离开我的王国。现在,选出你们中间最有本事的一个人前来跟我比赛。如果你们无视拳头星的法律,休要怪我不客气,教你们尝尝灾祸的痛苦滋味!”
“这哪里叫什么法律!报纸上管这个叫‘霸王条款’。”有个声音嘻嘻哈哈地喊着。“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所有人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两个少年男孩从海滩上跑来。伊阿宋和伙伴们认出了来者。
“泽帛,牛皮唐,你们怎么会在这里?”伊阿宋好奇地问道。
“我们想回到谜语号继续航行。”泽帛回答说。
“想出谜底了?”
“火,谜语的答案是火。”
“完全正确,小伙子们,欢迎你们回来。”和伊阿宋站在一起的俄耳甫斯说。
“祝贺你们,你们可以再次登上谜语号。”伊阿宋说。
“好极了!”两个少年兴奋地抱在一起。
“别太高兴,下一次猜谜语时间很快又到了。”
“什么,还要猜谜语?”牛皮唐嚷起来。
“每周一次,而且谜语越往后越难猜。”
“如果猜不出呢?”泽帛问。
“猜不出谜语本来没什么,可是既然你们缺少船票……”
“又得下船?”
“是的,我们需要遵守船上的法律。”
“怎么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法律?拳头星的是霸王条款,谜语号的也好不到哪去!”牛皮唐气呼呼地说。
“什么叫‘霸王条款’?”伊阿宋问。“多古怪的一个名词!”
拳头星的国王阿美刻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粗野放肆,不像发自人类,倒像是猛兽发出来的。
“好一个蠢笨的船长,”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真不懂你是如何指挥你的船只航行的!因为宇宙是由无数的迷构成,只有那些具备足够智慧的人才能够探索。宇宙不是为笨蛋准备的,自不量力的人只能自讨苦吃,却不能增进半点对于智慧的了解。瞧瞧你,轻而易举被孩子给难住了!让我来告诉你这个简单词语的意思,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听见:所谓‘霸王条款’,指的就是我阿美刻的法律,因为我是宇宙间力气最大、拳艺最精的国王。”
这回轮到牛皮唐哈哈大笑了。他没法不笑,因为对面这个骄傲的大胡子太自以为是了。泽帛也笑起来,他觉得名叫阿美刻的国王多少具有孩子似的可爱。
“胡说,‘霸王条款’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还说别人蠢笨呢,最蠢的就是你!”牛皮唐说。
阿美刻有点儿发蒙。“不可能有别的意思。”他咬着牙说。
“我教教你什么叫‘霸王条款’,”牛皮唐说,“霸王条款就是……”他噎住了。他头一回发现那些他自认为懂的东西其实不大容易解释清楚。
“什么是‘霸王条款’?”他低声问泽帛。
“好像是关于打电话、房子和各种买卖的。”泽帛说。
“对,电信公司就是霸王条款,我的电话卡一过有效期,就算上面有钱也不能再打电话了。”牛皮唐说。
阿美刻脸上写满困惑。除了泽帛,所有人都不解地望着牛皮唐。泽帛也觉得牛皮唐的叙述有问题。
P119-123
1527年,身陷南美大陆潮湿茂密的丛林之中,皮萨罗上尉率领的冒险队伍开始感到一丝绝望。覆满苔藓的树木遮天蔽日,连绵的沼泽蒸腾着毒气,脚边的峡谷深不可测,猴子成群地在闯入者的头上嘶叫,吐着长舌的巨蟒缠在树干上,静静等待着猎物送到嘴边。闯入者们食物匮乏,只得以植物块根和苦涩的野果充饥,可是连这些块根和野果也得三番五次向上天祷告才找得到。印第安人的伏击时刻威胁着他们,皮萨罗队伍中的十四名士兵曾被杀死在一只搁浅的独木舟里。在这种困境下,雄心勃勃的计划渐渐化为乌有,冒险家们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返回巴拿马,从那里把船划回西班牙老家。
只有皮萨罗上尉不屈不挠,决意继续为了黄金、宝石和男子汉的荣誉奋不顾身,继续前行。
教士蒙特西诺斯在当年的编年史手稿中记载如下:皮萨罗拔出剑来,在地上从东到西画了一条线,然后面向南方,也就是他要去的方向,说道:“伙伴们,朋友们,这边是饥寒交迫、暴风骤雨和死亡之地,而那边是安逸舒适的乐土。从这边去秘鲁,就能发财;从那边去巴拿马,就会变穷。西班牙的孩子们,你们做出选择吧。”说完,他就跨过地上的线。跟在他后面,有十三个人也跨了过去。
蒙特西诺斯的这部手稿至今仍保存在墨西哥的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由手稿来看,在以上事迹之后,叙述的是皮萨罗上尉率领跟随者追击一位印第安首领。不过,心思敏锐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两部分记录并不连贯,仿佛中间缺了几页。
事实正是如此。1903年,经过一番周折,有人在英国国家博物馆发现了十二页编年史手稿,因而证明,从征服者们跨过横线到擒获印第安首领之前,的确发生了不为欧洲学者和美洲学者所知的秘闻。
由于篇幅所限,本故事作者并非将手稿内容原原本本照搬到这里,只想言简意赅地说明一下大意。各位聪明而热情的读者,请务必相信,对于你理解本篇前言来说,这么做算不上是偷懒。
在追逐印第安首领的路上,在一座积雪的峭壁旁,皮萨罗上慰和同伴遇见一老一少两个人,那两人正坐在石头上同看一本书。老人慈眉善目,白发从头顶直垂到腰部,少年眉清目秀,长着黑色的头发和眸子。从外貌和衣着看,两人既不像是新大陆的土著,也不像自欧洲大陆而来的冒险家。上尉心中好奇,向他们鞠躬致意,他们还礼的时候态度高雅,从容而又和气。上尉礼貌地同两人交谈,问他们是否看见有个印第安人从此处过去了。老人往前挪了挪身子,答道:“我坐在这里的时候,没有人从此而过。”上尉又问他们看的什么书,老人就把书递给他。上尉不认识书上的字,把书拿给同伴,可是竟没有一个人认得书上的字。那两人的风度和那本书,都让上尉肃然起敬,忘了饥饿和疲惫。他发觉老人的言谈间颇有卓越的智慧,于是他们深入交谈起来,提到了道德、正义、善、爱、命运,以及人类的缺陷、美好和罪恶。在所有这些话题上,老人都阐述得清晰透彻。上尉听着,觉得有股力量把他牢牢吸引了。他央求老人和少年加入他的冒险队伍,发誓前方有巨大的财富和荣誉等着他们,可是老人断然拒绝了邀请。分手前,老人告诉上尉他那本书的书名叫做《光明之歌》。
瑞士圣加仑修道院藏有一本奇特的手稿,既没说明作者是哪位,也没说成书时间在哪一年。这本书描述了许多人物,然而主要的两个人物却无名无姓,只以“他”和“我”来称呼。有趣的是,其中一章提到了皮萨罗上尉,是这样写的:
“我请他谈谈什么叫‘品德高尚’,怎样做便是违背了‘品德高尚’。假如看到一个人在面前匆匆而过,不一会儿后面赶来一个手持武器的人,问我们‘有人从此跑过去了吗?’我们知道这是一场追杀,该如何回答他呢?如果说‘没看见’,那就是撒谎;如果说‘过去了’,就泄露了他人的秘密。这两种回答都不符合‘品德高尚’的要求。
“他说:‘这很好办,你看着吧。’刚说完,就像事先排练好的戏剧那样,一个戴满金饰、负了伤的印第安人从我们眼前跑过去了,不久,一列队伍从森林中走出来,他们是皮萨罗上尉统率的西班牙征服者。
“在这种情况下,他用行动回答了我之前提出的问题,既没欺骗追踪者,也没泄露印第安人的秘密。”
手稿接下来的内容是“他”和“我”继续探讨何谓“道德高尚”:
“很自然的,他和我谈到那些路过的冒险家们。他说:‘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道德呢?’
“我说:‘无疑,这是一群卑鄙的坏蛋,他们掠夺成性,残忍凶狠,侵略、破坏、糟蹋这个美丽、祥和、富饶的大陆,杀害善良、虔诚的人。地球上唯一一片看不到强盗、窃贼、乞丐和无赖的土地竟要毁在他们手里了。’
“他对我讲了上尉如何用剑在地上画线,说:‘面对史无前例的困难,在得到的报偿极可能是死亡而不是财富的情况下,这群人勇敢地选择继续前行,绝不放弃荣誉,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首领一边,对这种非凡的品行,你难道能予以否认吗?尽管目的不端,他们的勇气和献身精神难道不值得赞美吗?你得看见,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些人永远不具备任何形式的荣誉感,那些人的口头禅是好死不如赖活。’”
这部手稿记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则讲到小偷的道德:
“有天早晨我去港口,天还没亮,半路遇到他,便对他说:‘你能陪我去乘船旅行吗?’他回答说:‘不行,不过我可以陪你走到码头。’但是没等到码头,他招呼也不打,就拐到巷子里走了。这时,一个小偷走到我身后,伺机偷我的东西。因为天色黑暗,我没看清这是个小偷,还以为是他呢。那天的航船不允许乘客携带财物,于是我掏出装有一百金币的钱包,交给小偷,说:‘请代我保管一下,等我回来再还给我。’小偷接过钱包,等候在那里。两周后我远航归来,小偷叫住了我,说:‘年轻人,快把金币拿回去吧。我为你保管钱包,大大耽误了自己的正事。’我问:‘这是谁的金币?你是什么人?’回答说:‘我是小偷,金币是你给我的。’我问:‘既然是小偷,你怎么不把我的金币拿走呢?’回答说:‘假如这是我从你身上偷来的,你休想让我还给你一个子儿。可这些金币是你托我保管的,我理应如数交还,因为侵吞受人委托保管的东西,是不道德的。’”
手稿提到那本《光明之歌》,还提到一个未加解释的名词——六星社。不过,让作者最感意外也最迷惑不解的,是手稿中有一次谈到“几何”。之所以产生疑惑,是因为作者确信,“几何”这个词在文中指的并非是经由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流传下来的那门伟大学问。
在手稿的结尾,如下的描写令作者感到似曾相识:
“他的长发和胡须不见了,脸孔变得跟年轻人一样。他的衣服也变了样,身披洁白长袍,通体放光,后背像鸽子般长出翅膀,飞上十重天去。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回想起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长着山羊的角、公牛的眼睛、猫头鹰的鼻子、骆驼的包、兔子的腿,还有洋葱皮似的头发。”
圣加仑修道院手稿的扉页上写着:“世界充满了奇迹。”这也是英国国家博物馆十二页手稿的最末一句。作者有意在故事前言中借用这句话,不过有个前提:此世界未必就是彼世界。根据最大胆的推测,那两位作者是不会对此提出抗议的。各位聪明而热情的读者,您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呢?
挑最简单的说吧,别再哕哕嗦嗦了:这世界免不了糟糕愚蠢,可诚然又时时充满奇迹!